方進同樣察覺,雖然末代朝鮮顯得虛弱無比,輕易被建州女真征服,但此刻的高麗王國,其實力依然強大。
即便是大明,與高麗接壤,若非幾十萬大軍壓境,難以撼動其根基。
這點,連英勇無畏的戰神徐達也認同。
安欣突然闖入,稟報道:“都督徐公,東莞伯,有大明的船隻靠近了。”
\"快,我們去查看一下!\"方進起身,與徐輝祖一同向外趕去。
在耽羅島的要害海岸,大明海軍已拆除了舊有的劣質火炮,轉而將戰艦上的重型炮械安置於炮台之上。
任何敢於靠近的不明船隻,都會迎來無情的炮火洗禮。
方進抵達海灘,遠望海麵,一艘福船行駛而來,兩側還有兩艘廣船護衛。
這三艘船確係大明所有,無人能假冒。
\"立刻讓他們靠岸登陸。\"徐輝祖下令。
福船靠岸,一隊人從船上走下,領頭的是陳珪和姚廣孝,兩位未來靖難之役的功臣。
他們身後,包著繃帶的高麗使者樸不成緩緩跟隨,心中滿是失落:果然,島嶼已被大明占領,再想傳遞消息也為時已晚。
他轉頭看向船艙中堆疊的厚禮,深吸一口氣,努力裝作一切未變。
大明並未虧待他,不但嚴懲了傷害他的南洋使者,還將對方迴贈的禮物扣除一部分作為他的補償。
其實自從樸不成被南洋小國使者誤傷,血流滿頭時,他對耽羅島的安危便已不再關心,如今的局麵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望著大明威武的海軍,如山峰般聳立的戰艦,以及船身上的漆黑巨炮,不禁令人膽寒。
如果說高麗的騎兵在陸地上勢不可擋,能讓女真人步步敗退,麵對明軍的水師,他們的抵抗力恐怕微乎其微。
在一間隱蔽的小屋裏,姚廣孝與方進秘密會麵。
姚廣孝詳述了京城裏發生的一切。
\"大師,這麽說來……原本盛大的朝貢慶典已被你們搞得一片混亂了!\"方進聽後,既無奈又好笑。
他能想象朱元璋聽到這事時的沮喪心情...
在方進的記憶中,異域的巫靈假扮使者騙取大明的饋贈,這種事他在古籍的魔法卷軸中也有過耳聞,卻未曾料到竟有人內外勾結。
不過細想之下,此事也並非無法理解。
許多表麵上看似外來者得利的情景,實則是內部的叛逆在作祟。
方進接著說:“以大師的深思熟慮,引領高麗使者前來必定有更深遠的布局。”
“他是公正的見證!”姚廣孝低沉地笑了幾聲,“高麗使者在返程時恰巧遭遇海妖襲擊耽羅島,於是向近旁的大明海軍求助。”
“大明的天兵是正義的化身,怎會容忍屬國遭海妖侵擾而袖手旁觀,於是登陸耽羅島,將那些海妖一網打盡。然而,我們終究來遲一步,耽羅島的高麗守衛已被海妖屠殺殆盡。”
“高麗使者藏匿起來,幸免於難但也身受重傷,他頭上的繃帶就是最佳的證據!”
方進怔怔地看著姚廣孝,渾然不覺手中的酒杯已傾斜,酒液緩緩流淌至地麵。
這僧人果真是曆史上那位狡黠的黑衣宰相,心機深重!
方進咽了口唾沫,喃喃問道:“道衍大師,高麗使者那邊的事你已處理妥當?”
“貧僧出手,自然事事順遂!”姚廣孝那張兇悍的麵容上綻放出和煦的笑容,顯得頗為奇異。
方進沉思道:“大明給高麗的迴贈有明確清單,使者難以私吞,他拿到的部分,其實是大師從其他南洋諸國的禮物中巧妙扣下的,真是一舉兩得。”
如此一來,高麗與南洋諸國的關係勢如水火。
往後高麗的商船一旦踏入南洋海域,恐怕就會引來那些國家的覬覦,永無寧日。
“不僅如此,貧僧還向高麗使者闡明了一個道理。”姚廣孝繼續述說。
“什麽道理?”方進也有些好奇。
“貧僧告訴那高麗使者,你在南洋異族那遭受的侮辱,唯有大明才能為你討迴公道,高麗王無力相助。”
“現在海妖突襲耽羅島,高麗王甚至可以借你未能及時通報為由,沒收大明給予高麗使者個人的賠償。”
方進聽後,低聲問道:“大師是說服了那高麗使者?”
“說服一個人並不複雜,隻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姚廣孝撫須說道。
說服一個人很容易?
方進看著這個臭和尚那討打的賤笑,心中暗自嘀咕:當年靖難之役,看來你這個老光頭說服了不少人啊。
盡管建文帝一路行事詭異,但道衍的煽動力確實驚人,比如向寧借朵顏三衛,日後平分天下,多半也是這個和尚的計謀。
“大師真是足智多謀!”心中雖如此想,方進的言語間仍是滿是讚歎。
姚廣孝又謙虛地笑道:“當然,這也要感謝殿下的洪福庇佑,沒有殿下的支持,貧僧也無法做到這些。”
這位僧侶顯然頗具洞察力,一番豪言壯語後,他又巧妙地向王子示好,生怕國王聽到風聲而生嫌隙。
“大師有何後續計劃?”方進繼續詢問。
姚廣孝沉吟片刻,開口道:“盡管遼東之地如今不在大明的直接管轄之下,但王子的決心顯而易見,高麗占據遼東之地已成眼中釘,肉中刺。”
“貧僧之意是利用那位高麗使者作為內應,向遼東的女真人提供可靠情報,使雙方勢力相互損耗。”
他一邊說,一邊從袍袖中取出一封書信,緩緩道:“一切已準備妥當,這是王子親筆致高麗王的信函,聲稱為了防止未來那些海賊擾亂大明與高麗的沿海安寧,決定對耽羅島實施三到五年的軍事管製。待徹底清除島上的海盜後,自然會將耽羅島的治理權歸還於高麗王國。”
雖如此言,眾人皆知這不過是借而不還的策略,隻為了給對方留些顏麵。
當然,高麗國並非沒有機會,若大明出現類似昔日元朝的動蕩混亂。
“誠意伯有言在先,外交之策在於試探。”姚廣孝飲盡一杯酒,接著說。
在這滿廳的臣子中,能得到這位老僧敬佩的寥寥無幾。
劉伯溫確有才幹,但他更傾向於低調行事,如今在朱標的壓力下,不得不奮力工作。
“高麗國是否真心敬畏大明這個宗主國,或是僅僅表麵敷衍,此番耽羅島之事便可揭曉。”姚廣孝微笑道,“這位高麗王是忍氣吞聲承受損失,還是揮手下令,傾盡海軍奪迴那島嶼呢?”
“如若他們選擇後者,朝廷可立即聯係遼東的女真部落,發動反擊,趁機收複被高麗侵占的土地。”
“這是誠意伯的計策嗎?”方進忍不住問道。
姚廣孝微點頭:“我們都在為王子效力,貧僧一人出風頭總是不妥。”
方進默默點頭。
這些古代的頂尖文臣,雖熟讀聖賢之書,對權謀之術也同樣諳熟於心。
就像鄰國的小日子過得有模有樣,當年的九一八事件,不就是以此試探常凱申和果軍的反應嗎?
你示弱,我就進逼一步。
“對於誠意伯的智謀,方某一直敬佩不已!”方進舉杯致意。
大明已出手,就看高麗如何接招了。
數日後,已被策反的高麗使者返迴高麗,而徐輝祖、姚廣孝等人相繼迴歸大明,僅留下方進、陳珪、安欣等人全權負責耽羅島的防禦工作。
在此期間,又有幾艘戰艦,包括海上巨獸福船,自大明方向陸續補充至此。
……
時光荏苒,一個月過去,高麗方麵平靜如常,沒有任何動靜,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
又一個月後,高麗派出新的使者帶著書信前往大明……
在神秘的信函中,高麗國王以極盡謙恭的言辭,向大明的仁義之師致謝,因他們在遙遠的耽羅島上消滅了妖獸倭寇,此舉彰顯了天朝大國對附屬國的庇護之恩。
信中,高麗國王巧妙地提及,高麗騎士的神駿戰馬大多源自耽羅島,期盼大明恩準他們的運輸船前往島嶼,將這些珍貴的生靈帶迴。
同樣是這個月,英勇的德慶侯廖永忠帶領大軍平定了廣西之地,自此,兩廣全境皆歸入大明的雄偉疆域。
老朱聞訊大悅,於宮中設宴,熱情款待凱旋的廖永忠及麾下將士。
起初,朱元璋從朱標口中得知,大明水軍在追獵妖獸時登陸耽羅島,然而因高麗人的無力與倭寇的狡猾,高麗國王懇請大明水軍駐守島上,共禦強敵。老朱對此頗感好奇,欲深入了解,但聽聞廣西已定,此事便成了微不足道的瑣碎,全權交由朱標處置。
畢竟,耽羅島相較於廣闊的廣西,確實隻是滄海一粟。而這正合朱標的算計。
姚廣孝匆忙找到朱標,低聲透露:“先前的高麗使者私下又傳來一封信,通過我安置的情報人員送到。”
“信中透露了什麽?”朱標眉峰輕挑,興趣盎然。
他知道,這封信才能揭示高麗國王的真實心態。
“嘿嘿,高麗王氣得發狂,據說砸碎了不少珍瓷呢!”姚廣孝帶著一絲幸災樂禍,“他強壓怒火,才寫下那封表麵上溫和的官方書信,並遣使者遞送。”
即便是大明,與高麗接壤,若非幾十萬大軍壓境,難以撼動其根基。
這點,連英勇無畏的戰神徐達也認同。
安欣突然闖入,稟報道:“都督徐公,東莞伯,有大明的船隻靠近了。”
\"快,我們去查看一下!\"方進起身,與徐輝祖一同向外趕去。
在耽羅島的要害海岸,大明海軍已拆除了舊有的劣質火炮,轉而將戰艦上的重型炮械安置於炮台之上。
任何敢於靠近的不明船隻,都會迎來無情的炮火洗禮。
方進抵達海灘,遠望海麵,一艘福船行駛而來,兩側還有兩艘廣船護衛。
這三艘船確係大明所有,無人能假冒。
\"立刻讓他們靠岸登陸。\"徐輝祖下令。
福船靠岸,一隊人從船上走下,領頭的是陳珪和姚廣孝,兩位未來靖難之役的功臣。
他們身後,包著繃帶的高麗使者樸不成緩緩跟隨,心中滿是失落:果然,島嶼已被大明占領,再想傳遞消息也為時已晚。
他轉頭看向船艙中堆疊的厚禮,深吸一口氣,努力裝作一切未變。
大明並未虧待他,不但嚴懲了傷害他的南洋使者,還將對方迴贈的禮物扣除一部分作為他的補償。
其實自從樸不成被南洋小國使者誤傷,血流滿頭時,他對耽羅島的安危便已不再關心,如今的局麵也在他的預料之中。
望著大明威武的海軍,如山峰般聳立的戰艦,以及船身上的漆黑巨炮,不禁令人膽寒。
如果說高麗的騎兵在陸地上勢不可擋,能讓女真人步步敗退,麵對明軍的水師,他們的抵抗力恐怕微乎其微。
在一間隱蔽的小屋裏,姚廣孝與方進秘密會麵。
姚廣孝詳述了京城裏發生的一切。
\"大師,這麽說來……原本盛大的朝貢慶典已被你們搞得一片混亂了!\"方進聽後,既無奈又好笑。
他能想象朱元璋聽到這事時的沮喪心情...
在方進的記憶中,異域的巫靈假扮使者騙取大明的饋贈,這種事他在古籍的魔法卷軸中也有過耳聞,卻未曾料到竟有人內外勾結。
不過細想之下,此事也並非無法理解。
許多表麵上看似外來者得利的情景,實則是內部的叛逆在作祟。
方進接著說:“以大師的深思熟慮,引領高麗使者前來必定有更深遠的布局。”
“他是公正的見證!”姚廣孝低沉地笑了幾聲,“高麗使者在返程時恰巧遭遇海妖襲擊耽羅島,於是向近旁的大明海軍求助。”
“大明的天兵是正義的化身,怎會容忍屬國遭海妖侵擾而袖手旁觀,於是登陸耽羅島,將那些海妖一網打盡。然而,我們終究來遲一步,耽羅島的高麗守衛已被海妖屠殺殆盡。”
“高麗使者藏匿起來,幸免於難但也身受重傷,他頭上的繃帶就是最佳的證據!”
方進怔怔地看著姚廣孝,渾然不覺手中的酒杯已傾斜,酒液緩緩流淌至地麵。
這僧人果真是曆史上那位狡黠的黑衣宰相,心機深重!
方進咽了口唾沫,喃喃問道:“道衍大師,高麗使者那邊的事你已處理妥當?”
“貧僧出手,自然事事順遂!”姚廣孝那張兇悍的麵容上綻放出和煦的笑容,顯得頗為奇異。
方進沉思道:“大明給高麗的迴贈有明確清單,使者難以私吞,他拿到的部分,其實是大師從其他南洋諸國的禮物中巧妙扣下的,真是一舉兩得。”
如此一來,高麗與南洋諸國的關係勢如水火。
往後高麗的商船一旦踏入南洋海域,恐怕就會引來那些國家的覬覦,永無寧日。
“不僅如此,貧僧還向高麗使者闡明了一個道理。”姚廣孝繼續述說。
“什麽道理?”方進也有些好奇。
“貧僧告訴那高麗使者,你在南洋異族那遭受的侮辱,唯有大明才能為你討迴公道,高麗王無力相助。”
“現在海妖突襲耽羅島,高麗王甚至可以借你未能及時通報為由,沒收大明給予高麗使者個人的賠償。”
方進聽後,低聲問道:“大師是說服了那高麗使者?”
“說服一個人並不複雜,隻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姚廣孝撫須說道。
說服一個人很容易?
方進看著這個臭和尚那討打的賤笑,心中暗自嘀咕:當年靖難之役,看來你這個老光頭說服了不少人啊。
盡管建文帝一路行事詭異,但道衍的煽動力確實驚人,比如向寧借朵顏三衛,日後平分天下,多半也是這個和尚的計謀。
“大師真是足智多謀!”心中雖如此想,方進的言語間仍是滿是讚歎。
姚廣孝又謙虛地笑道:“當然,這也要感謝殿下的洪福庇佑,沒有殿下的支持,貧僧也無法做到這些。”
這位僧侶顯然頗具洞察力,一番豪言壯語後,他又巧妙地向王子示好,生怕國王聽到風聲而生嫌隙。
“大師有何後續計劃?”方進繼續詢問。
姚廣孝沉吟片刻,開口道:“盡管遼東之地如今不在大明的直接管轄之下,但王子的決心顯而易見,高麗占據遼東之地已成眼中釘,肉中刺。”
“貧僧之意是利用那位高麗使者作為內應,向遼東的女真人提供可靠情報,使雙方勢力相互損耗。”
他一邊說,一邊從袍袖中取出一封書信,緩緩道:“一切已準備妥當,這是王子親筆致高麗王的信函,聲稱為了防止未來那些海賊擾亂大明與高麗的沿海安寧,決定對耽羅島實施三到五年的軍事管製。待徹底清除島上的海盜後,自然會將耽羅島的治理權歸還於高麗王國。”
雖如此言,眾人皆知這不過是借而不還的策略,隻為了給對方留些顏麵。
當然,高麗國並非沒有機會,若大明出現類似昔日元朝的動蕩混亂。
“誠意伯有言在先,外交之策在於試探。”姚廣孝飲盡一杯酒,接著說。
在這滿廳的臣子中,能得到這位老僧敬佩的寥寥無幾。
劉伯溫確有才幹,但他更傾向於低調行事,如今在朱標的壓力下,不得不奮力工作。
“高麗國是否真心敬畏大明這個宗主國,或是僅僅表麵敷衍,此番耽羅島之事便可揭曉。”姚廣孝微笑道,“這位高麗王是忍氣吞聲承受損失,還是揮手下令,傾盡海軍奪迴那島嶼呢?”
“如若他們選擇後者,朝廷可立即聯係遼東的女真部落,發動反擊,趁機收複被高麗侵占的土地。”
“這是誠意伯的計策嗎?”方進忍不住問道。
姚廣孝微點頭:“我們都在為王子效力,貧僧一人出風頭總是不妥。”
方進默默點頭。
這些古代的頂尖文臣,雖熟讀聖賢之書,對權謀之術也同樣諳熟於心。
就像鄰國的小日子過得有模有樣,當年的九一八事件,不就是以此試探常凱申和果軍的反應嗎?
你示弱,我就進逼一步。
“對於誠意伯的智謀,方某一直敬佩不已!”方進舉杯致意。
大明已出手,就看高麗如何接招了。
數日後,已被策反的高麗使者返迴高麗,而徐輝祖、姚廣孝等人相繼迴歸大明,僅留下方進、陳珪、安欣等人全權負責耽羅島的防禦工作。
在此期間,又有幾艘戰艦,包括海上巨獸福船,自大明方向陸續補充至此。
……
時光荏苒,一個月過去,高麗方麵平靜如常,沒有任何動靜,仿佛一切都未曾發生。
又一個月後,高麗派出新的使者帶著書信前往大明……
在神秘的信函中,高麗國王以極盡謙恭的言辭,向大明的仁義之師致謝,因他們在遙遠的耽羅島上消滅了妖獸倭寇,此舉彰顯了天朝大國對附屬國的庇護之恩。
信中,高麗國王巧妙地提及,高麗騎士的神駿戰馬大多源自耽羅島,期盼大明恩準他們的運輸船前往島嶼,將這些珍貴的生靈帶迴。
同樣是這個月,英勇的德慶侯廖永忠帶領大軍平定了廣西之地,自此,兩廣全境皆歸入大明的雄偉疆域。
老朱聞訊大悅,於宮中設宴,熱情款待凱旋的廖永忠及麾下將士。
起初,朱元璋從朱標口中得知,大明水軍在追獵妖獸時登陸耽羅島,然而因高麗人的無力與倭寇的狡猾,高麗國王懇請大明水軍駐守島上,共禦強敵。老朱對此頗感好奇,欲深入了解,但聽聞廣西已定,此事便成了微不足道的瑣碎,全權交由朱標處置。
畢竟,耽羅島相較於廣闊的廣西,確實隻是滄海一粟。而這正合朱標的算計。
姚廣孝匆忙找到朱標,低聲透露:“先前的高麗使者私下又傳來一封信,通過我安置的情報人員送到。”
“信中透露了什麽?”朱標眉峰輕挑,興趣盎然。
他知道,這封信才能揭示高麗國王的真實心態。
“嘿嘿,高麗王氣得發狂,據說砸碎了不少珍瓷呢!”姚廣孝帶著一絲幸災樂禍,“他強壓怒火,才寫下那封表麵上溫和的官方書信,並遣使者遞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