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兒,有何見解?”老朱瞪大眼睛,胡子顫動著問。
“父皇,兒臣認為這隻是個開端,往後……”朱標含笑,“下麵的官員瞞騙父皇的事,還多著呢!”
馬皇後聞言,竟輕輕掩嘴微笑。朱重八內心矛盾,自認為英明神武,兒子卻指出未來仍會被下屬蒙蔽,實在讓他受挫。
在原來的時空,他因胡惟庸案建立了神秘的錦衣衛,否則外界消息將難以獲取。
“標兒,你……”朱元璋氣得一時語塞。
朱標又道:“父皇日理萬機,國家大事繁重,疏漏在所難免。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帝王,也常被下屬蒙蔽。”
聽聞此言,老朱麵色稍緩。畢竟,他並非仙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哪個不是如此呢…
俯首迎合上級,背棄下級,這是世間常態,朱標覺得,若他麾下有這樣的屬下,他或許比朱元璋更能寬宏待之。
“孩兒的意思很明了,官員們能用則用,不堪大任便舍棄,不必心懷芥蒂。”朱標這話,實則意在保護一人——禮部尚書陶凱,那個魔法部的首腦。
有些人生來就是過河之橋,如那些南方洋海的異族小國,用過之後便如塵埃般棄之一旁。
但有些人,若是保不住,日後何以服眾?即使這位禮部尚書對朱標或存微詞。
此人留待日後處置尚有無數時機,但此刻,哪怕隻是為了姿態,也必須保他無恙。
“父皇,其實最先察覺異樣的禮部尚書陶凱,也是被下屬蒙蔽了雙眼。”朱標語氣淡漠,“陶大人曾發現那些藩國使者舉止怪異,並主動向孩兒提及。隻是孩兒那時以為,我大明擁有的五十個進貢國,是何等的榮耀。”
“可萬一那些使者真有貓膩,進貢國數量驟減,那豈不失顏麵?於是孩兒沒有深究,結果卻在宴會上演了那一出鬧劇。”
太子的話,令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現在才洪武五年,五十個藩國前來朝貢,聽起來確是威嚴十足。
若一旦剔除幾個,突然變成四十多,聽來確實刺耳。朱標有此顧慮,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現在使者的假身份已被揭露,不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標,都不能再假裝不知。
“標兒,那你打算如何處置?”朱元璋不禁發問。
朱標迴應:“禮部尚書陶凱監管不力,罰一年俸祿,閉門思過,其餘涉事官員一律革職,家產充公,並流放到邊遠之地。那些膽敢冒充使者的異域之徒,將以欺君之罪,處以極刑。”
“就知道你會選擇流放。標兒,你過於仁慈,不願殺人啊。”朱元璋感歎道。
抄家流放,這在後來的時代看來是殘忍的懲罰,但在朱元璋眼中,這已是寬宏之舉。
“父皇,此事是孩兒揭露的。您曾允諾,孩兒負責之事,由孩兒一言定奪,除非涉及叛逆,需父皇決斷。”朱標重提舊約。
“好吧,君無戲言!”朱元璋無可奈何,憤憤地說,“不過牽涉到的禮部官員,雖可免死,但必須受些皮肉之苦,在大牢中度過幾日,讓咱的心情稍作平複。”
“好,一切遵從父皇之意。”朱標見計策得逞,連忙附和。
馬皇後見父子倆討論得差不多了,開口道:“重八,標兒方才提到,若延續當前的朝貢貿易政策,此類事情還會發生。”
“我早就說過,就算大明的進貢國超過前元又如何,你不能太過在乎麵子。”...
老朱堅定地宣稱:“往後,每位異邦使者的身份,都需由禮部法師逐一驗證,今日之事過後,看誰還膽敢冒充,欺瞞吾皇。”
朱標微微搖頭,原本他打算提出些獨特見解,然而麵對老朱那頑固如獅的性格,恐怕一切都是徒勞。
自古以來,神州的曆代帝王皆懷揣天朝霸主的信念,期盼四境的蠻夷小國俯首稱臣,向他們進獻祭品。
表麵的榮耀固然充足,實質的利益卻微乎其微。
朱標內心更傾向於構建一種“看似平等”的外交假象,實則暗中操縱,如同傳說中的輝煌帝國。
在宗主國與附庸國間的外交框架中,王者往往難以放下尊嚴,但在所謂的“平等”交流中,卻能肆意汲取對方的精華。
不過,此刻的朱標明白,要說服老朱,甚至整個朝廷,還需步步為營。
“父皇英明,兒臣遵命!”盡管心中不悅,朱標臉上仍流露出恭敬的讚同。
總不能時刻與老朱針鋒相對,未來有的是施展手段的機會。
朱標向朱元璋和馬皇後行禮告別,離開了寧坤宮。
行走在路上,他並未乘轎,而是步伐穩健地前行。
走了一段路後,朱標突然對著空無一人的空氣喊道:“毛將軍,現身吧。”
毛驤自陰影中緩步走出,恭敬地朝朱標行禮:“微臣參見太子殿下。”
“這次,幹得好!”朱標稱讚道。
毛驤如今已是皇家親衛府的統帥,若按原定命運,也將成為首位皇家密探團的指揮使。
雖然老朱不會直接監控朱標,但作為親衛府首領的毛驤有職責時刻確保太子的安全。
此次,親衛府在審訊那些邊疆小國使者時,朱標親自介入,更直接影響了審判結果。
南洋諸國的使者,有六七成的身份可疑,這個比例實則被誇大了。
確實存在假冒使者,但不至於如此眾多,這是朱標刻意提升的數據。
某些使者言辭粗鄙,服飾簡陋,全無外交官的風範,但他們的真實身份並無大礙,卻被朱標毫不猶豫地定義為偽造者。
朱標親自找上毛驤,要求他按自己的意願,將誇大後的數據如實報告給朱元璋。
通常而言,身為親衛府統帥的毛驤,對皇帝的忠誠無可挑剔。
然而這次,毛驤陷入了兩難境地。
拒絕太子,即是觸怒了他,未來必將遭受懲罰。
即便老朱得知朱標有意誇大南洋使者的假身份,最多隻會責備一番,而毛驤卻會因此得罪太子。
倘若太子在老朱麵前添油加醋,搬弄是非,毛驤深知自己可能會被冠以“離間皇家父子”的重罪……
其他貴族的顏麵可以不顧,但王子的麵子他必須恭敬對待。
此番,毛驤唯有順應朱標的意願行事。
“殿下,接下來您打算……”毛驤詢問道。
“毛將軍,那些偽造身份者,必須遭受最嚴厲的懲罰!”朱標加重語氣強調了“偽造”二字。
稍作停頓,他又繼續道:“身份無誤者,也要暫囚於幽冥大牢,嚐些苦楚。最好挑起各國使者間的紛爭,讓大明作為調解者的角色出現。”
“這一點,相信你們駕輕就熟!”
“臣遵命!”毛驤深唿吸一口,立刻迴應。
毛驤正欲動身離去,朱標似有所思,又叫住了他:“毛將軍,稍等!”
“殿下有何吩咐?”毛驤停下腳步詢問。
“你說這次……”朱標微笑著,“前來朝拜大明的各國,除了高麗使者,全都在幽冥大牢裏走了一遭啊。”
“高麗占據了遼東大量領土,那是我們華夏故土。”
毛驤立刻心領神會,笑道:“臣明白了,臣會讓各使者將所有怨氣與不滿都傾瀉於高麗使者身上。”
“臣到時候就說這一切皆是高麗使者挑起,懷疑各位的身份有假。大明為了審慎起見,不得不進行二次審查。”
果然是能成為首位將軍的人,手段不凡。
朱標心中暗暗點頭。
既然他對朝貢體係心生厭惡,卻無法明麵上廢除,隻能暗中使其千瘡百孔。
至於宗主國贈予藩屬國的豐厚迴禮,送出的東西理應不再索迴,但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調整。
“那位高麗使者不是受了傷嗎?”朱標笑容玩味,“你就散布消息,說高麗使者要求南洋各國賠禮,我們就從給南洋各國的迴禮中扣除一部分,補償給高麗使者。”
這個計策實乃狠辣,那些南洋各國的使者迴國後,定會在他們國王麵前添油加醋。
“至於高麗使者的居所,你也可適當地泄露一些信息,然後安排他與那些南洋小國的使者偶然相遇,製造些摩擦,但切勿鬧出人命!”朱標輕輕拍了拍毛驤,淡然一笑。
他壓低聲音,悄聲說道:“毛將軍,鬆江府的海市司即將開放,那時孤將專為您預留一艘商船。”
“臣領命,必不負使命!”毛驤聞言,立刻激動地答道。
……
耽羅島上,一切恢複了往日的風貌。
對島上那些馴馬的居民來說,無論管理者是大明人還是高麗人,都沒太大區別。
此刻,大明海軍已對這座島嶼實行軍事管製,並切斷了耽羅島與高麗國的所有聯係。
“方兄,不知殿下那邊進展如何,是否成功拖延了高麗使者。”徐輝祖抿了一口烈酒,說道……
\"英勇的徐兄,不必憂慮,有道術大師道衍,尊貴的誠意伯,以及智慧的劉通大人等在策劃,必有破局之策!\"方進鎮定地保證道。
\"確實如此。如今耽羅島已被我們占據,高麗得知後,不知是否敢以海軍挑戰。”徐輝祖略顯憂慮地迴應,“我曾研讀過古籍,這耽羅島,高麗是從蒙古鐵騎手中艱難奪得,他們斷不會輕易放手。”
“父皇,兒臣認為這隻是個開端,往後……”朱標含笑,“下麵的官員瞞騙父皇的事,還多著呢!”
馬皇後聞言,竟輕輕掩嘴微笑。朱重八內心矛盾,自認為英明神武,兒子卻指出未來仍會被下屬蒙蔽,實在讓他受挫。
在原來的時空,他因胡惟庸案建立了神秘的錦衣衛,否則外界消息將難以獲取。
“標兒,你……”朱元璋氣得一時語塞。
朱標又道:“父皇日理萬機,國家大事繁重,疏漏在所難免。曆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帝王,也常被下屬蒙蔽。”
聽聞此言,老朱麵色稍緩。畢竟,他並非仙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哪個不是如此呢…
俯首迎合上級,背棄下級,這是世間常態,朱標覺得,若他麾下有這樣的屬下,他或許比朱元璋更能寬宏待之。
“孩兒的意思很明了,官員們能用則用,不堪大任便舍棄,不必心懷芥蒂。”朱標這話,實則意在保護一人——禮部尚書陶凱,那個魔法部的首腦。
有些人生來就是過河之橋,如那些南方洋海的異族小國,用過之後便如塵埃般棄之一旁。
但有些人,若是保不住,日後何以服眾?即使這位禮部尚書對朱標或存微詞。
此人留待日後處置尚有無數時機,但此刻,哪怕隻是為了姿態,也必須保他無恙。
“父皇,其實最先察覺異樣的禮部尚書陶凱,也是被下屬蒙蔽了雙眼。”朱標語氣淡漠,“陶大人曾發現那些藩國使者舉止怪異,並主動向孩兒提及。隻是孩兒那時以為,我大明擁有的五十個進貢國,是何等的榮耀。”
“可萬一那些使者真有貓膩,進貢國數量驟減,那豈不失顏麵?於是孩兒沒有深究,結果卻在宴會上演了那一出鬧劇。”
太子的話,令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現在才洪武五年,五十個藩國前來朝貢,聽起來確是威嚴十足。
若一旦剔除幾個,突然變成四十多,聽來確實刺耳。朱標有此顧慮,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現在使者的假身份已被揭露,不論是朱元璋還是朱標,都不能再假裝不知。
“標兒,那你打算如何處置?”朱元璋不禁發問。
朱標迴應:“禮部尚書陶凱監管不力,罰一年俸祿,閉門思過,其餘涉事官員一律革職,家產充公,並流放到邊遠之地。那些膽敢冒充使者的異域之徒,將以欺君之罪,處以極刑。”
“就知道你會選擇流放。標兒,你過於仁慈,不願殺人啊。”朱元璋感歎道。
抄家流放,這在後來的時代看來是殘忍的懲罰,但在朱元璋眼中,這已是寬宏之舉。
“父皇,此事是孩兒揭露的。您曾允諾,孩兒負責之事,由孩兒一言定奪,除非涉及叛逆,需父皇決斷。”朱標重提舊約。
“好吧,君無戲言!”朱元璋無可奈何,憤憤地說,“不過牽涉到的禮部官員,雖可免死,但必須受些皮肉之苦,在大牢中度過幾日,讓咱的心情稍作平複。”
“好,一切遵從父皇之意。”朱標見計策得逞,連忙附和。
馬皇後見父子倆討論得差不多了,開口道:“重八,標兒方才提到,若延續當前的朝貢貿易政策,此類事情還會發生。”
“我早就說過,就算大明的進貢國超過前元又如何,你不能太過在乎麵子。”...
老朱堅定地宣稱:“往後,每位異邦使者的身份,都需由禮部法師逐一驗證,今日之事過後,看誰還膽敢冒充,欺瞞吾皇。”
朱標微微搖頭,原本他打算提出些獨特見解,然而麵對老朱那頑固如獅的性格,恐怕一切都是徒勞。
自古以來,神州的曆代帝王皆懷揣天朝霸主的信念,期盼四境的蠻夷小國俯首稱臣,向他們進獻祭品。
表麵的榮耀固然充足,實質的利益卻微乎其微。
朱標內心更傾向於構建一種“看似平等”的外交假象,實則暗中操縱,如同傳說中的輝煌帝國。
在宗主國與附庸國間的外交框架中,王者往往難以放下尊嚴,但在所謂的“平等”交流中,卻能肆意汲取對方的精華。
不過,此刻的朱標明白,要說服老朱,甚至整個朝廷,還需步步為營。
“父皇英明,兒臣遵命!”盡管心中不悅,朱標臉上仍流露出恭敬的讚同。
總不能時刻與老朱針鋒相對,未來有的是施展手段的機會。
朱標向朱元璋和馬皇後行禮告別,離開了寧坤宮。
行走在路上,他並未乘轎,而是步伐穩健地前行。
走了一段路後,朱標突然對著空無一人的空氣喊道:“毛將軍,現身吧。”
毛驤自陰影中緩步走出,恭敬地朝朱標行禮:“微臣參見太子殿下。”
“這次,幹得好!”朱標稱讚道。
毛驤如今已是皇家親衛府的統帥,若按原定命運,也將成為首位皇家密探團的指揮使。
雖然老朱不會直接監控朱標,但作為親衛府首領的毛驤有職責時刻確保太子的安全。
此次,親衛府在審訊那些邊疆小國使者時,朱標親自介入,更直接影響了審判結果。
南洋諸國的使者,有六七成的身份可疑,這個比例實則被誇大了。
確實存在假冒使者,但不至於如此眾多,這是朱標刻意提升的數據。
某些使者言辭粗鄙,服飾簡陋,全無外交官的風範,但他們的真實身份並無大礙,卻被朱標毫不猶豫地定義為偽造者。
朱標親自找上毛驤,要求他按自己的意願,將誇大後的數據如實報告給朱元璋。
通常而言,身為親衛府統帥的毛驤,對皇帝的忠誠無可挑剔。
然而這次,毛驤陷入了兩難境地。
拒絕太子,即是觸怒了他,未來必將遭受懲罰。
即便老朱得知朱標有意誇大南洋使者的假身份,最多隻會責備一番,而毛驤卻會因此得罪太子。
倘若太子在老朱麵前添油加醋,搬弄是非,毛驤深知自己可能會被冠以“離間皇家父子”的重罪……
其他貴族的顏麵可以不顧,但王子的麵子他必須恭敬對待。
此番,毛驤唯有順應朱標的意願行事。
“殿下,接下來您打算……”毛驤詢問道。
“毛將軍,那些偽造身份者,必須遭受最嚴厲的懲罰!”朱標加重語氣強調了“偽造”二字。
稍作停頓,他又繼續道:“身份無誤者,也要暫囚於幽冥大牢,嚐些苦楚。最好挑起各國使者間的紛爭,讓大明作為調解者的角色出現。”
“這一點,相信你們駕輕就熟!”
“臣遵命!”毛驤深唿吸一口,立刻迴應。
毛驤正欲動身離去,朱標似有所思,又叫住了他:“毛將軍,稍等!”
“殿下有何吩咐?”毛驤停下腳步詢問。
“你說這次……”朱標微笑著,“前來朝拜大明的各國,除了高麗使者,全都在幽冥大牢裏走了一遭啊。”
“高麗占據了遼東大量領土,那是我們華夏故土。”
毛驤立刻心領神會,笑道:“臣明白了,臣會讓各使者將所有怨氣與不滿都傾瀉於高麗使者身上。”
“臣到時候就說這一切皆是高麗使者挑起,懷疑各位的身份有假。大明為了審慎起見,不得不進行二次審查。”
果然是能成為首位將軍的人,手段不凡。
朱標心中暗暗點頭。
既然他對朝貢體係心生厭惡,卻無法明麵上廢除,隻能暗中使其千瘡百孔。
至於宗主國贈予藩屬國的豐厚迴禮,送出的東西理應不再索迴,但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調整。
“那位高麗使者不是受了傷嗎?”朱標笑容玩味,“你就散布消息,說高麗使者要求南洋各國賠禮,我們就從給南洋各國的迴禮中扣除一部分,補償給高麗使者。”
這個計策實乃狠辣,那些南洋各國的使者迴國後,定會在他們國王麵前添油加醋。
“至於高麗使者的居所,你也可適當地泄露一些信息,然後安排他與那些南洋小國的使者偶然相遇,製造些摩擦,但切勿鬧出人命!”朱標輕輕拍了拍毛驤,淡然一笑。
他壓低聲音,悄聲說道:“毛將軍,鬆江府的海市司即將開放,那時孤將專為您預留一艘商船。”
“臣領命,必不負使命!”毛驤聞言,立刻激動地答道。
……
耽羅島上,一切恢複了往日的風貌。
對島上那些馴馬的居民來說,無論管理者是大明人還是高麗人,都沒太大區別。
此刻,大明海軍已對這座島嶼實行軍事管製,並切斷了耽羅島與高麗國的所有聯係。
“方兄,不知殿下那邊進展如何,是否成功拖延了高麗使者。”徐輝祖抿了一口烈酒,說道……
\"英勇的徐兄,不必憂慮,有道術大師道衍,尊貴的誠意伯,以及智慧的劉通大人等在策劃,必有破局之策!\"方進鎮定地保證道。
\"確實如此。如今耽羅島已被我們占據,高麗得知後,不知是否敢以海軍挑戰。”徐輝祖略顯憂慮地迴應,“我曾研讀過古籍,這耽羅島,高麗是從蒙古鐵騎手中艱難奪得,他們斷不會輕易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