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聞言笑言:\"微臣隻懂戰鬥,治理土地之事實非我所長,還請陛下和殿下自行決斷。\"


    朱標聽了點頭,接著說:\"徐叔叔,那麽從軍事角度考量,此戰過後,大明在邊疆的防禦部署想必無需再大規模增兵,朝廷的負擔也能大大減輕。\"


    徐達深表讚同地點點頭:\"應該不必了,即便加上後勤人員,邊境維持十萬人的兵力就足以應對北元的威脅,至少在接下來的數十年內如此。\"


    “然而,《開中法》仍需執行,以舒緩王廷的重負,隻是這份利益不應再由那些晉商獨享。”朱標平靜地陳述著。


    “晉商?”徐達的神情顯露出驚奇,“殿下,實情是,不久前明軍攻克赫林城時,發現了晉商的遺跡,看來殿下的策略已然奏效!”


    此舉,既除掉了王保保,又借其手削弱了晉商的勢力。


    “其實,父皇早已籌劃將山西民眾遷徙至他省,我們何不借此機會,以晉商勾結敵國、走私的名義,迫使那些根深葉茂的晉商家族離開,然後在當地扶植新生力量,同時引入附近領地的移民,雙管齊下!”朱標沉思後提出了建議,“當然,剝奪他們的財富是合乎法規的!”


    “殿下,高見!”徐達目光閃爍,不禁稱讚。


    他不得不承認,太子的計劃深思熟慮,環環相扣。


    起初,朱標有意引導甚至默許晉商向北元走私,搜集到確鑿證據,接著利用計策離間了北元與晉商,借他人之手清除了一批晉商。


    最終,朝廷得以理直氣壯地將山西的晉商遷出本土。


    在朱標眼中,人民始終是最寶貴的財富,特別是在明朝初期,全國人口寥寥,五六千萬而已,不能因一族之中有敗類,便全族皆斬。


    人力資源,應當妥善保護。


    尤其是今日之事,晉商是由王保保的手下所殺,即便心存怨恨,目標也隻能是北元。即便資產被朝廷沒收,被迫遷往他省,他們也會心存感激。


    畢竟,走私之罪確鑿,能保全生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在原時空中,洪武大移民,雖山西是主要移民源地,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老朱發號施令,具體執行的仍是地方官員。


    這樣一來,就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間。


    那些被選中遷往外省的百姓,大多是當地的貧苦之人,無錢無勢。


    富有的晉商自然能通過疏通關係,獲得豁免資格。


    這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山西人口大量外流,晉商在本地的勢力愈發壯大,而新遷入的外省人口,根基薄弱,隻能依附於他們。


    如此,這些晉商更加無法無天,到了明朝末年,甚至公然走私。


    內外皆是我們的盟友,你的帝王小兒又如何與我抗衡?


    朱標的策略,不動幹戈便斷了晉商的根基。


    身為朝廷重臣,徐達對老朱的移民計劃略有耳聞,於是關切地問:“殿下,那我們鳳陽的故鄉呢?”


    \"我們炎華族雖眷戀故土,但鳳陽之地人眾土瘠,必要的遷徙在所難免,一些舊觀念必須轉變了!\"朱標的語調陡然堅定,\"現在僅限於大明疆域內的遷移,日後還要遠航至未知的海外大陸!\"


    徐達素來智深如海,聞言心中一動,隨即問道:\"殿下,不知我們這些功勳貴族能為王室做出何種貢獻?\"


    朱標沉思片刻,答道:\"徐叔,輝祖或許會降級承襲你的爵位,但孤認為你的公子徐增壽也是難得的英才,可惜他非長子,無緣繼承高位啊。\"


    徐達不解其意,迴應道:\"這是朝廷律法,臣能得一郡王之位,而輝祖未來亦能襲公爵,臣已心滿意足,別無所求!\"


    \"徐叔,孤有個方案,你可曾想象過一門雙公,與王國共享繁榮!\"朱標出人意料地提出,令徐達頗感意外。


    徐達不假思索,立刻起身鞠躬:\"臣不敢妄想此等榮耀!\"


    一門雙公,那是何等的尊崇。古往今來,能獲此殊榮者屈指可數。然而巨大的榮耀背後,往往潛藏著致命的危機。一門雙公,哪個帝王不會心生猜忌?


    以徐達的審慎,他是決不願承受這樣的壓力的。但他隱約感覺到,朱標的意圖並非那麽簡單,以他對太子的了解,絕不會無的放矢。


    \"徐叔,孤並無其他意思,更無意將徐家置於險境,隻是期望你們徐家成為朝中功勳的典範,一門雙公並非不可能!\"朱標目光平靜地淡然道。


    盡管他年輕,但這番對話中,朱標始終占據主導。


    \"殿下期望臣如何行事?\"徐達不禁問。


    朱標指向徐達身後的一幅大陸圖,說道:\"遼東之地,已然在大明的掌握之中。孤看中的是高麗!徐達叔,若你能助孤消滅高麗,孤便允諾封徐增壽為公爵,高麗將成為他的封邑。\"


    \"殿下,這……\"徐達做夢也沒想到,太子的目標竟是高麗。


    朱標竟計劃讓他去征服高麗,代價就是一門雙公的承諾。


    徐達苦笑著,這個條件看似誘人,但高麗並非弱小之國,想要徹底消滅絕非易事。


    這對朱氏父子,似乎真打算把他榨幹為止。


    然而,對於朱標的提議,徐達確實心動。畢竟,父母疼愛子女,便是為了他們的長遠未來。


    徐增壽是徐達的嫡次子,自小聰穎好學,英勇又有智略,深得徐達寵愛。但他未來的最高軍事職務頂多隻能是一個衛指揮使。


    徐輝祖和徐增壽同為中山王鍾愛的兒子,一個將來會成為公爵,另一個卻隻能是衛指揮使,這差距宛如天地之別。


    別人家的老朱兒子,就算未來不能為帝,至少也能保證一個郡王爵位呢……


    再往遙遠的邊界想象,當兩個兒子在各自的領地建立魔法王國,迎娶神秘種族的伴侶,繁衍後代後,必然會導致家族分支的獨立。


    徐輝祖這一支,將會世代繼承公爵的魔導士稱號;而徐增壽那一脈,僅能傳承衛隊長的勇士榮譽。


    世世代代……隨著時間的流轉,兩族間的聯係將日漸稀薄,彼此的差距也將不斷拉大,這是徐達不願目睹的現實,但他無可抗拒。


    朱標的言論,他說毫不動心,那必定是掩飾之言。


    “殿下,難道您打算效仿古代精靈王國的異族封疆,這是大為禁忌之事啊!”這狡猾的老狐狸立刻流露出憂慮,以彰顯他對王室的忠誠考量。


    “父皇想要將各位皇子封印於海外的幻想,徐叔應該有所耳聞吧?”朱標隨即反問。


    “略有耳聞!”徐達點頭迴應。


    朱標微笑道:“這世間是由你們這些開國魔法師與父皇並肩戰鬥贏來的,侄兒認為不能隻關注朱氏血脈,而忽視了你們這些建國英雄的貢獻。在我看來,異族封疆並無所謂禁忌之說!”


    他淡然地說著,展現出宏大胸懷。


    再糟糕的局麵,能比混沌時代黑暗精靈占領天下更糟嗎?


    他們剪去人類的長發,強加異族服飾,整個中土世界淪陷,淪為歐瑞亞各魔法王國與東瀛妖族的共同殖民地。


    徐達的神色變得複雜,無法完全適應朱標的論調,隻好答道:“臣多謝殿下關心!隻是……哎呀,臣也不知該如何表達了。”


    朱標看著徐達進退兩難的樣子,覺得還是該透露一些真實的意圖:“我們大明的傑出將領多如星辰。就算撇開你們這些初代的魔法貴族,二代中也有許多出類拔萃的英才。”


    “但如今天下大局已穩,而大明的領土擴張已到邊界,所以……”


    朱標的話語戛然而止,瞥了一眼皺緊眉頭的徐達,端起魔力茶盞輕輕抿一口,繼續說道:“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到了這一步,內部爭鬥將會開始。”


    徐達聞言,抿緊嘴唇,卻不知如何迴應。


    太子的話太過直接,然而誠如其言。


    不論是文職魔法師還是勳貴武將,能在宮廷立足的哪一個不是人中翹楚,精明如狐,隻要對方稍露破綻,必然瞬間撲上撕咬。


    勾心鬥角是本能,鬥爭的動力源於勝利者將奪得豐厚的戰果,而失敗者將一無所獲。


    就像現在宮廷中,楊憲與胡惟庸之間的鬥爭劍拔弩張,恨不得置對方於死地。


    “徐叔,你說侄兒說得是否有理。”朱標笑容可掬地再次詢問。


    徐達帶著一絲惆悵迴答:“迴顧曆史長河中的各個帝國,殿下所言確實無誤。”


    朱標接著說:“侄兒是從太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不願見大明的精英群體沉溺於內鬥,但大明的魔力資源有限,無法永無止境地征戰,因此侄兒提出了這個方案。”


    \"比方說,尊公子徐增壽的領地設在遙遠的艾瑞斯,他可以帶走朝廷的部分文臣武將,以協助公子拓展疆域,免得在國內持續勾心鬥角的紛爭。\"


    徐達苦笑,迴應道:\"殿下所言極是,可那些官員將領一旦在異國安頓下來,局勢穩定後,依舊會內訌,正如殿下所說,這是人的天性啊。\"


    朱標意味深長地笑了:\"既不在大明的土地上,憂慮的不應是我,而是尊公子自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