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匆忙來到英華殿,發現母後和父皇都在,二人神色各異,似是剛剛爭論過一場。
“標兒,你來的正好,你娘又跟我唱反調!”朱元璋略帶賭氣地說。
後宮之中,唯有馬皇後敢直言不諱,其他妃嬪皆對他百依百順,唯恐惹他不悅。
馬皇後也反駁:“重八,你的設想雖好,但我一直提醒你政令需順應人心。你以為大明的未來兩百年都能按照你的規劃行進嗎?沒那麽容易。”
帝後二人就這樣你來我往地爭辯。
朱標傾聽後大致理解了他們的立場。
朱元璋提出一項政策,正如朱標所憂慮的,意在獨享海貿的巨大利潤......
\"重八,你不擔心那些領地之王會覬覦王座,掀起紛爭嗎?\" 馬皇後憂慮地問,她的聲音在魔法宮殿的迴廊中迴蕩。
\"不會,不會!\" 朱元璋滿臉篤定地迴答,\"我會對他們施加封印,確保一切安然無恙。\"
馬皇後輕歎一聲,毫不客氣地說:\"我還能不了解你嗎?你不過是想以防萬一……萬一真的天下動蕩,哪怕領地之王篡位成功,這國度依然屬於朱氏,肉爛在自家鍋裏呢。\"
\"最壞的情況,王位也許會落入標兒你的兄弟們的後代手中。\" 老朱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無奈。
老朱的話讓馬皇後沉默,她深知他的心思無法對她隱藏。朱標故作豁達,說:\"母後,若真有那一天,兒臣也能接受。如果世間陷入混亂,王位在我們家族中傳承,總比落入外人之手要好。\"
\"看,咱標兒心胸寬廣,深謀遠慮!\" 老朱自豪地說。
\"就算你說得對,你獨占海運貿易,就不怕貪多嚼不爛?\" 馬皇後瞪了他一眼,對他的決定感到無奈。
\"不怕,隻要皇家血脈繁盛,外人就毫無機會!\" 老朱揮手示意,毫不在意地說,\"所以標兒,不僅是你,還有你的弟弟們,都要娶多位伴侶,為我們的朱氏家族繁衍生息。\"
朱標聽到這裏,心中不禁苦笑。
朱家別的本事或許不多,但在延續血脈上,確實有非凡的天賦。
\"父皇,兒臣想問,那些貴族們你一點好處都不打算給他們留下嗎? 這似乎不太好!\" 見老朱心情尚佳,朱標提出了自己的疑慮,\"他們曾與我們並肩作戰,我們也應慷慨些。\"
\"給他們那麽多俸祿還不夠嗎?\" 老朱顯得有些吝嗇,但隨即語氣一轉,\"還是得給他們一點甜頭,否則他們會和那些文官勾結在一起。\"
老朱顯然明白分化和平衡之道。
\"還不夠!\" 朱標堅定地搖頭。
老朱的臉色瞬間變得嚴厲,嗬斥道:\"標兒,你想讓文官也染指此事嗎? 那些隻會貪婪賄賂的家夥,門都沒有!\"
將些許利益分給貴族,他可以接受。然而,那些文官憑什麽?他們在打天下時出了多少力?不少還是從前帝國的降臣。
\"父皇,今年是否有打算舉行魔法科舉?\" 朱標又問了一個看似無關的問題。
朱元璋點點頭,說:\"我是這樣打算的,現在天下已經安定,是時候舉行魔法科舉,廣納賢才了。標兒,你想想,現在很多地方官員要麽是前朝投降的,要麽是他們內部推薦的,長久下去容易形成小圈子。\"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通過魔法科舉選拔官員至少是公正的。
\"父皇,母後常常告訴兒臣,未來是無法預見的!\" 朱標低語。
老朱瞥了馬皇後一眼,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他內心讚同妻子的觀點,但他總覺得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手段,能夠為子孫後代製定永恆不變的法則......
\"父王,兒臣鬥膽再問,如今王廷的勇士與文士,哪方威勢更勝一籌呢?\"
\"這還用說,當然是勇士了。若非我們壓製,這些武者敢在朝堂之上對文官出手,就算是大司徒也未必能製止!”老朱直言不諱,臉上滿是不屑。
這些兵卒們寧可多習武也不願研讀詩書,除了沙場爭鋒,就隻會滋生是非。
\"可未來未必如此。數年之後,文士的影響力必然超越勇士!\"
\"何出此言?\"
\"父王,建國僅有一次,而科舉卻每隔三年便重現一次!\"朱標堅定地說,心中暗自補了一句:“靖難之役也將成為曆史。”
老朱聞言,如聞驚雷。
朱元璋何等人物,稍加思索便洞察其中奧秘。建國後,尤其是天下安定,不可能再大規模封賞勇士。從他的角度看,勇士過多,朝廷的負擔也會加重。
況且,這些爵位世代相傳,開國勇士的後代能力多半無法與先輩相比,而文士們通過科舉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
日積月累,文士的勢力必將日益壯大。
\"父王,一旦文武失衡,文士們必定會覬覦這豐厚的利益,狠狠咬上一口。然而國家治理又離不開他們,不能隻依賴那些武者,況且武人勢力過大,天下亦難以安寧。\"朱標分析道。
\"那該如何是好?難道真的要把這天大的好處分給那些文士不成?\"老朱有些不甘心地說,“他們並未有何顯著貢獻。”
\"兒臣倒有一策,拉攏、打壓、分化!”朱標笑道,“父王不是有意考核官員嗎?那就如同科舉一般,每三年考核一次,三年後再行考核!”
\"每次考核的前十名官員,可在接下來的三年參與我皇家主持的海市貿易!\"
馬皇後聞言,雙目一亮,迴應道:“重八,海市的豐厚利潤如此誘人,你可以借此為餌。若有官員涉嫌貪腐,由親軍都尉府調查屬實,即取消其終身參與海市貿易的資格!”
\"妹子,高見啊!\"老朱聽罷,鼓掌稱讚。
在洪武年間,官員們的小額貪腐怎能與海市的巨大利潤相提並論。有了如此誘惑,欲參與海市的官員定會克製貪念。
朱標略作思考,皺起眉頭,搖頭道:\"不,母後,你們不能因某些官員的貪腐行為就永久剝奪他們的海市資格,這無異於將路堵死。\"
路堵死了,如何畫餅充饑呢!
此刻,盡管老朱對貪腐深惡痛絕,但尚未實行貪汙六十兩銀子即處以極刑的嚴厲法規。
官員們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現象時有發生。
\"標兒,你有何打算?\"朱元璋問,他知道兒子又有了新主意... ...
朱標輕輕一笑,悠然說道:“其實很直觀,海貿的席位有限,若是貪妄者過多,就剝奪他們的權利,如此競爭才會熾烈。既然文職官員的航海貿易考核每三年一度,一旦發現貪妄,即刻取消本次資格,待下一個三年周期再行嚐試。”
“當然,貪妄所得必將充公,再加之數月俸祿的懲罰,以示警戒!”
“這無異於畫了個誘人的餡餅,那些受過罰、嚐過苦頭的官員自會銘記於心,父王要的是他們為了爭奪海貿席位全力以赴,競爭務必激烈起來。”
在他看來,僅有的十個位置,無論是否貴族,甘願為他鞍前馬後,拚命爭取便是了。
朱老猶豫不決,標兒的計策確是狠辣,隻是對那些貴族稍顯寬容。
“其實孩兒還有一策!”朱標眼中閃爍狡黠,靈光一閃。
“說吧,在父皇麵前還需隱瞞?”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
朱標笑道:“其實簡單,鼓勵官員間相互檢舉,隻要查實,檢舉者可在海貿考核中加分。這就如同以海貿之利為餌,促使文武百官互相監視!”
“對了,這十個席位不僅限於文官,未曾封爵的武官也包括在內!”
朱元璋一拍大腿:“妙計,就讓他們彼此檢舉,彼此猜忌,如此不易結黨營私了。”
“韓國公李善長,忠勤伯汪廣洋,誠意伯劉基雖屬文官,但他們已受爵位,無須參與考核!”
朱標的這一舉措,更是將這三人從文官群體中孤立了出來。
朱標的策略,至少讓戶部官員與文官和勳貴勢力形成對立。
在這個世界,可以破解的是暗中策劃,難以抵擋的往往是公開的謀略。
朱老的精神果然旺盛,尤其是關乎豐厚利潤的海貿領域,整晚討論愈發興致勃勃,拉著朱標和馬皇後深入研討,細節分明。
一家人的交談直至深夜。
朱標實在是困倦不堪,眼皮不住地顫動,索性留在後宮安睡,不再迴東宮。
這是他十三歲後首次在後宮過夜。
然而,令這位大明太子驚訝不已的是,朱老那無窮無盡的體力竟如此驚人。他自己和馬皇後疲憊得隻想倒頭便睡,朱老卻依然神采奕奕地走向隔壁郭惠妃的寢宮,口中還喊著:“妹子,姐夫來了!”
……
朱元璋確定了海貿政策,在朱標和馬皇後的共同勸說下,最終同意官府和私營同時進行。
然而,朱老不愧是朱老,他操縱人心的手段堪稱一流,先放出風聲,讓滿朝文武都心癢難耐,私下紛紛打聽,卻又畏懼洪武皇帝的威嚴,不敢直接發問。
另有一則傳言在朝廷中廣泛流傳,有官員提議收迴靖海侯吳禎在琉球的領土,並派流官治理,卻被朱老駁迴,並予以斥責。
“標兒,你來的正好,你娘又跟我唱反調!”朱元璋略帶賭氣地說。
後宮之中,唯有馬皇後敢直言不諱,其他妃嬪皆對他百依百順,唯恐惹他不悅。
馬皇後也反駁:“重八,你的設想雖好,但我一直提醒你政令需順應人心。你以為大明的未來兩百年都能按照你的規劃行進嗎?沒那麽容易。”
帝後二人就這樣你來我往地爭辯。
朱標傾聽後大致理解了他們的立場。
朱元璋提出一項政策,正如朱標所憂慮的,意在獨享海貿的巨大利潤......
\"重八,你不擔心那些領地之王會覬覦王座,掀起紛爭嗎?\" 馬皇後憂慮地問,她的聲音在魔法宮殿的迴廊中迴蕩。
\"不會,不會!\" 朱元璋滿臉篤定地迴答,\"我會對他們施加封印,確保一切安然無恙。\"
馬皇後輕歎一聲,毫不客氣地說:\"我還能不了解你嗎?你不過是想以防萬一……萬一真的天下動蕩,哪怕領地之王篡位成功,這國度依然屬於朱氏,肉爛在自家鍋裏呢。\"
\"最壞的情況,王位也許會落入標兒你的兄弟們的後代手中。\" 老朱的話語中帶著一絲無奈。
老朱的話讓馬皇後沉默,她深知他的心思無法對她隱藏。朱標故作豁達,說:\"母後,若真有那一天,兒臣也能接受。如果世間陷入混亂,王位在我們家族中傳承,總比落入外人之手要好。\"
\"看,咱標兒心胸寬廣,深謀遠慮!\" 老朱自豪地說。
\"就算你說得對,你獨占海運貿易,就不怕貪多嚼不爛?\" 馬皇後瞪了他一眼,對他的決定感到無奈。
\"不怕,隻要皇家血脈繁盛,外人就毫無機會!\" 老朱揮手示意,毫不在意地說,\"所以標兒,不僅是你,還有你的弟弟們,都要娶多位伴侶,為我們的朱氏家族繁衍生息。\"
朱標聽到這裏,心中不禁苦笑。
朱家別的本事或許不多,但在延續血脈上,確實有非凡的天賦。
\"父皇,兒臣想問,那些貴族們你一點好處都不打算給他們留下嗎? 這似乎不太好!\" 見老朱心情尚佳,朱標提出了自己的疑慮,\"他們曾與我們並肩作戰,我們也應慷慨些。\"
\"給他們那麽多俸祿還不夠嗎?\" 老朱顯得有些吝嗇,但隨即語氣一轉,\"還是得給他們一點甜頭,否則他們會和那些文官勾結在一起。\"
老朱顯然明白分化和平衡之道。
\"還不夠!\" 朱標堅定地搖頭。
老朱的臉色瞬間變得嚴厲,嗬斥道:\"標兒,你想讓文官也染指此事嗎? 那些隻會貪婪賄賂的家夥,門都沒有!\"
將些許利益分給貴族,他可以接受。然而,那些文官憑什麽?他們在打天下時出了多少力?不少還是從前帝國的降臣。
\"父皇,今年是否有打算舉行魔法科舉?\" 朱標又問了一個看似無關的問題。
朱元璋點點頭,說:\"我是這樣打算的,現在天下已經安定,是時候舉行魔法科舉,廣納賢才了。標兒,你想想,現在很多地方官員要麽是前朝投降的,要麽是他們內部推薦的,長久下去容易形成小圈子。\"
這個想法確實不錯,通過魔法科舉選拔官員至少是公正的。
\"父皇,母後常常告訴兒臣,未來是無法預見的!\" 朱標低語。
老朱瞥了馬皇後一眼,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他內心讚同妻子的觀點,但他總覺得憑借自己的能力和手段,能夠為子孫後代製定永恆不變的法則......
\"父王,兒臣鬥膽再問,如今王廷的勇士與文士,哪方威勢更勝一籌呢?\"
\"這還用說,當然是勇士了。若非我們壓製,這些武者敢在朝堂之上對文官出手,就算是大司徒也未必能製止!”老朱直言不諱,臉上滿是不屑。
這些兵卒們寧可多習武也不願研讀詩書,除了沙場爭鋒,就隻會滋生是非。
\"可未來未必如此。數年之後,文士的影響力必然超越勇士!\"
\"何出此言?\"
\"父王,建國僅有一次,而科舉卻每隔三年便重現一次!\"朱標堅定地說,心中暗自補了一句:“靖難之役也將成為曆史。”
老朱聞言,如聞驚雷。
朱元璋何等人物,稍加思索便洞察其中奧秘。建國後,尤其是天下安定,不可能再大規模封賞勇士。從他的角度看,勇士過多,朝廷的負擔也會加重。
況且,這些爵位世代相傳,開國勇士的後代能力多半無法與先輩相比,而文士們通過科舉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
日積月累,文士的勢力必將日益壯大。
\"父王,一旦文武失衡,文士們必定會覬覦這豐厚的利益,狠狠咬上一口。然而國家治理又離不開他們,不能隻依賴那些武者,況且武人勢力過大,天下亦難以安寧。\"朱標分析道。
\"那該如何是好?難道真的要把這天大的好處分給那些文士不成?\"老朱有些不甘心地說,“他們並未有何顯著貢獻。”
\"兒臣倒有一策,拉攏、打壓、分化!”朱標笑道,“父王不是有意考核官員嗎?那就如同科舉一般,每三年考核一次,三年後再行考核!”
\"每次考核的前十名官員,可在接下來的三年參與我皇家主持的海市貿易!\"
馬皇後聞言,雙目一亮,迴應道:“重八,海市的豐厚利潤如此誘人,你可以借此為餌。若有官員涉嫌貪腐,由親軍都尉府調查屬實,即取消其終身參與海市貿易的資格!”
\"妹子,高見啊!\"老朱聽罷,鼓掌稱讚。
在洪武年間,官員們的小額貪腐怎能與海市的巨大利潤相提並論。有了如此誘惑,欲參與海市的官員定會克製貪念。
朱標略作思考,皺起眉頭,搖頭道:\"不,母後,你們不能因某些官員的貪腐行為就永久剝奪他們的海市資格,這無異於將路堵死。\"
路堵死了,如何畫餅充饑呢!
此刻,盡管老朱對貪腐深惡痛絕,但尚未實行貪汙六十兩銀子即處以極刑的嚴厲法規。
官員們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現象時有發生。
\"標兒,你有何打算?\"朱元璋問,他知道兒子又有了新主意... ...
朱標輕輕一笑,悠然說道:“其實很直觀,海貿的席位有限,若是貪妄者過多,就剝奪他們的權利,如此競爭才會熾烈。既然文職官員的航海貿易考核每三年一度,一旦發現貪妄,即刻取消本次資格,待下一個三年周期再行嚐試。”
“當然,貪妄所得必將充公,再加之數月俸祿的懲罰,以示警戒!”
“這無異於畫了個誘人的餡餅,那些受過罰、嚐過苦頭的官員自會銘記於心,父王要的是他們為了爭奪海貿席位全力以赴,競爭務必激烈起來。”
在他看來,僅有的十個位置,無論是否貴族,甘願為他鞍前馬後,拚命爭取便是了。
朱老猶豫不決,標兒的計策確是狠辣,隻是對那些貴族稍顯寬容。
“其實孩兒還有一策!”朱標眼中閃爍狡黠,靈光一閃。
“說吧,在父皇麵前還需隱瞞?”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
朱標笑道:“其實簡單,鼓勵官員間相互檢舉,隻要查實,檢舉者可在海貿考核中加分。這就如同以海貿之利為餌,促使文武百官互相監視!”
“對了,這十個席位不僅限於文官,未曾封爵的武官也包括在內!”
朱元璋一拍大腿:“妙計,就讓他們彼此檢舉,彼此猜忌,如此不易結黨營私了。”
“韓國公李善長,忠勤伯汪廣洋,誠意伯劉基雖屬文官,但他們已受爵位,無須參與考核!”
朱標的這一舉措,更是將這三人從文官群體中孤立了出來。
朱標的策略,至少讓戶部官員與文官和勳貴勢力形成對立。
在這個世界,可以破解的是暗中策劃,難以抵擋的往往是公開的謀略。
朱老的精神果然旺盛,尤其是關乎豐厚利潤的海貿領域,整晚討論愈發興致勃勃,拉著朱標和馬皇後深入研討,細節分明。
一家人的交談直至深夜。
朱標實在是困倦不堪,眼皮不住地顫動,索性留在後宮安睡,不再迴東宮。
這是他十三歲後首次在後宮過夜。
然而,令這位大明太子驚訝不已的是,朱老那無窮無盡的體力竟如此驚人。他自己和馬皇後疲憊得隻想倒頭便睡,朱老卻依然神采奕奕地走向隔壁郭惠妃的寢宮,口中還喊著:“妹子,姐夫來了!”
……
朱元璋確定了海貿政策,在朱標和馬皇後的共同勸說下,最終同意官府和私營同時進行。
然而,朱老不愧是朱老,他操縱人心的手段堪稱一流,先放出風聲,讓滿朝文武都心癢難耐,私下紛紛打聽,卻又畏懼洪武皇帝的威嚴,不敢直接發問。
另有一則傳言在朝廷中廣泛流傳,有官員提議收迴靖海侯吳禎在琉球的領土,並派流官治理,卻被朱老駁迴,並予以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