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不需要你以身相殉,隻需你一心向道,行事果決。”朱辰語氣平淡地迴應。


    “奴婢謹遵殿下行令!為了殿下,哪怕身入煉獄,肝腦塗地也在所不惜!”李忠再次重重地叩首。


    “起身吧。”朱辰揮袖示意。


    李忠小心謹慎地站立在朱辰一側,耳邊再度傳來太子殿下的聲音:“孤甚是憤慨!”


    李忠立刻迴應:“奴婢同樣憤恨至極,那個膽大包天的孽畜,奴婢恨不得親手將其斬殺!”


    “父皇,不能再對那些假借元朝遺留官職之人施以仁慈,更不能賦予他們重任,這些人實在是背信棄義之輩!”朱辰滿臉失望地說道,言語間透露出冰冷刺骨的威壓。


    那話語中的冷峻之意,令李忠內心也為之一顫。


    “李忠!”


    “率眾隨孤前往玉清翰林府!”


    “奴婢遵命!”


    李忠瞬間領悟,太子殿下準備施展雷霆手段。


    原本他還以為朱辰會第一時間稟告仙皇,誰知對方竟然親自出手。


    可轉念一想,朱辰身為太子,素來行事果斷,雷厲風行,這樣的舉動倒也合乎其一貫作風。


    為人子怎可忍受父皇遭受這般羞辱?


    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了玉清翰林府,門前幾位守衛見狀,欲言又止,最終懾於太子威嚴,皆默不作聲。


    朱辰帶領眾人闖入翰林府內,此刻宋濂正悠閑品茗,注視著手下弟子們忙碌著整理典籍。


    因仙皇朱元璋催促甚急,在編纂《古元紀實》之時,大多依照前朝史料記載,未經核實便照搬引用,對於前元統治者不乏溢美之詞,宋濂對此心知肚明,卻未曾直言。


    宋濂察覺到外麵的動靜,心中暗自驚訝:此時此刻,哪位大膽狂徒竟敢闖入翰林府?


    他放下茶盞,匆忙趕往府門之外,一見到來者乃是臉色陰鬱的太子殿下,不禁驚唿:“殿下,您怎麽來了!”


    “師父!”朱辰上前施禮,隨後悲痛且憤怒地對宋濂言道:“翰林府中有叛逆之徒,連師父您都被其所蒙蔽!”


    他神情仿佛受到了極大冤屈,胸中積聚了極大的憤懣之情。


    \"殿主,翰林仙閣之內皆為研習仙經、德行高尚的修士,豈會有邪魔歪道?”宋濂臉色驟變,立刻駁斥道。


    自己這位讓人心憂的弟子,究竟又要耍出何等詭計?


    “李忠,將那部典籍交給師尊!”朱瑾微抬手示意。


    宋濂毫不在意地接過那卷《元古紀事》,隨意一瞥之下,瞬間感覺丹田震顫,竟癱坐於地。


    麻煩大了,這次可是捅了天大的簍子!究竟是哪個無知之輩膽敢陷害我等長老!


    宋濂跌坐在地,腦海中唯有此念迴蕩。


    殿主如此倚重於他,不但讓他教導皇子們修道悟真,更委任他主持編纂《元古紀事》的重要職責。


    然而正如太子所言,翰林仙閣之中確實有居心叵測之徒。


    居然有人公然將殿主貶稱為賊寇,在記載中處處從前元的立場敘述。


    元古王朝已然隕落,即便心中有所偏袒也該深藏不露,何必明目張膽地記錄於《元古紀事》之中。


    “師尊,此事非你之過,定是有前元遺留的奸細潛伏其中,欲加害於你,離間我們之間的師徒關係。”朱瑾見狀,忙上前將宋濂攙扶起來。


    宋濂顫抖著站起來,雙腿仍然止不住地哆嗦。


    “殿主,老朽未能察覺元人奸細混跡其中,確乃老朽失職!”他滿臉愧疚地道,“皆因老朽失職所致!”


    “此事並非師尊修為不足所致,隻怪那些元人奸細過於狡猾!”朱瑾語氣堅定地迴應。


    修為不足?為何不可說是疏忽大意?


    殿主分明是在旁敲側擊,暗示對自己不滿!


    自家這位弟子實在陰險至極,原來索要《元古紀事》的真實意圖竟是這般!


    然而身處高門之下,不得不低頭妥協,還要仰仗殿主的庇護保全自身。


    “殿主,此事雖老朽事先不知情,但的確存在失察之責!”宋濂再次自我反省道。


    朱瑾點頭認可:“師尊唯一的過錯在於過分信賴屬下,最終反被這些背信棄義之人暗算。”


    宋濂連連歎息,縱然對朱瑾的說法頗感異議,此刻也隻能垂首默然接受。


    “師尊,學生認為這翰林仙閣應當肅清一番了,否則便是愧對父皇的信任啊!”朱瑾的話語平靜,但在宋濂聽來卻寒意徹骨。


    耗盡心血栽培出來的弟子,卻成了一個小魔鬼!


    “一切遵從殿主之意。唯有一事懇請殿主,望勿牽連無辜之人。”宋濂深知事已至此無可挽迴,隻能盡力爭取一線寬恕。


    “師尊是學生的啟蒙導師,學生亦知師尊清白無辜!”朱瑾拍了拍宋濂的肩頭,言語間顯露出些許溫和。


    宋濂聞聲即明白了朱瑾的意思,除了自己之外,他不願饒恕任何一個涉事之人。


    至於殿主放過他的緣由,實則是出於震懾自己的考慮而已。


    自此以後,宋濂再也不能在朱瑾麵前擺出師者的威嚴架勢。


    “李忠,拿下此人!”朱瑾輕揮衣袖……


    李忠揮手示意,瞬間率領一群護法弟子闖入竹屋裏,將所有負責撰寫《元紀真錄》的修士一網打盡,唯有宋濂得以幸免。


    眾多書卷修士驚恐萬狀,尚且不明所以,便已被李忠及其手下修為高深的弟子們製伏在地。


    朱標走近宋濂身邊,低聲建議:“恩師,徒兒以為還是您親自向祖師賠罪更為妥當。”


    言畢,他將那本《元紀真錄》遞至宋濂手中。


    宋濂麵色稍霽,心知此番由太子親自出麵揭發與自己主動向祖師請罪,兩者性質截然不同。


    這位太子殿下畢竟顧念師徒之情,宋濂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寬慰之感。


    “弟子多謝太子殿下成全,即刻便前往祖師麵前請罪。”宋濂躬身致謝。


    “恩師過譽,此舉乃弟子應當之舉。”朱標淡然一笑,顯得謙遜有禮。


    李忠在一旁,對朱標的謀略深感欽佩,讚不絕口。太子殿下一環套一環,步步緊逼,使得如宋濂這般的老狐狸也無法抵擋。


    原來宋濂主持編纂的《元紀真錄》中竟出現了詆毀宗門的悖逆之言,已然觸及重大禁忌,此為其一;朱標將過錯歸咎於那些下屬修士,讓宋濂得以置身事外,相當於贈予了他一份人情,此為其二;太子又展現出寬容大度,並未直接稟告祖師朱元璋,而是令宋濂自行賠罪,此為其三。


    由此觀之,日後朱標作為弟子所說之事,宋濂身為恩師斷不敢有所違背。


    “李忠,還在發愣作甚?速將這些大逆不道之徒押往禁閉之所!”朱標下令。


    李忠領會意圖,立刻著手拘捕眾人離去。


    “太子殿下慈悲!”


    “太子殿下,我等確實不知內情!”


    “殿下,救命啊!我不想進禁閉所啊!”


    書卷修士們哀聲求饒,然而皆無濟於事。


    “太子殿下,弟子就此先行告退。”朱標行禮告別後,隨同侍衛返迴東宮,並準備迎接接下來的第二階段行動。


    ……次日清晨,果不其然,朱標被祖師朱元璋召喚至坤寧宮內。


    朱元璋神情肅穆端坐,而馬皇後則正逗引著朱標的胞妹,寧國仙子朱英嬈嬉戲。


    朱標悄悄觀察,發現雖然朱元璋臉色嚴峻,但卻並未顯露出過多怒氣。


    “標兒,你今晨剛剛從翰林院借閱到《元紀真錄》的初稿,午後便發現了其中的問題,莫非是有意為之?”朱元璋見朱標走入,開口問道。


    朱標深知此事難以隱瞞自家父親,便坦然一笑迴應:“父祖師,既然諸多厚顏無恥之士仍懷念偽元王朝,孩兒料想他們必然會在《元紀真錄》的編纂中做手腳。”


    “嘿嘿,欲探尋曆代魔君覆滅的教訓,何需研讀《元紀真錄》呢。”


    “好個機智的孩子,連你老子都被你蒙在鼓裏了!”朱元璋朗聲大笑,內心對兒子越發讚賞不已。


    馬皇後也接口說道:“重八,切不可掉以輕心哪。倘若此事不是標兒及時發現,待到《元紀真錄》流傳出去,世人豈不都將你視作笑柄了嗎!”


    “《元紀真錄》可是你親自命人編纂的,怎奈編纂者背後竟敢辱罵你為盜匪之輩!”


    她雖身為賢德仙後,卻也對前元勢力深感憎惡,畢竟其父母皆亡故於前元那場浩劫之中。


    朱玄璋聞此言,臉上的仙帝威嚴之色瞬間覆蓋了一層淩冽寒霜。


    “仙妹所言甚是,朕險些淪為眾修士笑柄,而朕作為天帝,這樣的笑柄必將永載史冊,成為萬世之後修行者的談資。”


    “吾亦欲將纂修《天元紀事》者盡數問斬!”朱玄璋怒氣衝衝地道,“斬首尚不足泄憤,必要將其剝皮實草,方解心頭之恨!”


    馬仙後擰起了秀眉,搖頭勸阻道:“此舉不可。即便要懲治首惡,也不能牽連無辜。”


    “難不成他會主動承認麽?”朱玄璋語氣冷厲地反駁,“人性使然,臨死之人往往會拖他人陪葬。那些修史之人不過是遭逢此小人,咎由自取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