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情形,與凡人初見仙家飛舟的情形無異,令人震撼不已。
那神秘的飛行法寶所引發的恐慌遠遠超出了其實際施加的破壞。
經過數輪秘術轟擊之後,順德軍的陣線便徹底崩潰。
敵人淩駕於天穹之上,此般局麵,教人如何應對?
即便身為寧王,此時亦無法鎮定自若,急切地期盼他的智囊團——臥龍鳳雛能夠獻計解圍。
然而他們二人此刻卻隻能瞠目結舌地仰望著那天空中的奇異法寶。
“九幽!九幽!立刻停手!”
朱厚照目睹順德軍即將全麵潰敗,趕忙傳令顧鼎臣終止秘術攻擊。
待飛舟停止轟炸後,朱厚照命魏國公組織城頭守衛士兵向寧王麾下的順德軍高聲傳達指令。
城牆上的兵士們同樣被這一驚人景象嚇得魂飛魄散,不少人在軍官的連踢之下才驚醒迴神。
良久之後,城牆上傳來了嘶吼般的唿喝:
“放下法器,伏地請降者可保全性命!”
順德軍原本隻是一支烏合之眾,自南昌一路所向披靡至南京,建立起的傲慢自信在飛舟的猛烈攻擊下瞬間化為泡影。飛舟轟擊之後,眾人再無抵抗之意,大部分人紛紛拋下法器,選擇投降。
寧王府的親衛隊,作為王府精心培育的精銳,尚存幾分忠誠之心,未棄法器,靜靜地等待寧王的指示。
寧王未曾料到,他的順德大軍竟會如此迅速地瓦解崩潰,一時間束手無策,目光轉向身邊的智囊團。
劉養正和李士實低垂著頭,不敢與寧王對視,心中暗道:還打個什麽勁兒?還不如投降吧!
朱拱栩也不再顯露出先前對抗朱厚照時的傲然之態,隻是望著陷入混亂的順德軍,瑟瑟發抖。
寧王發出一聲長長的哀歎:“唉!天涯網離我寧王一族矣!”
迴憶起在南昌舉事時那份意氣風發的情景,以及昨日幻想踏入金陵皇宮,登上仙位的美夢,如今一切皆成泡影。
“陛下!微臣等救援來遲了!”
寧王聞聲看去,發現竟是柯金率領著土司部族前來支援,不禁心頭稍感慰藉。至少在這個時候,還有人承認他這位順德皇帝的身份。
寧王凝視著柯金,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表達。
但實際上,柯金內心深處也知道,他也正在考慮投降之事。
“陛下,請隨微臣撤退吧!”
寧王含淚哽咽道:“大勢已去,朕又能逃向何處呢?”
柯金敏銳地捕捉到了寧王心中的動搖,他焦急地說:“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千萬不可輕生,一旦落入朝廷手中,恐怕將難逃一死。隻要我們活著,就仍有希望。”
寧王被柯金的話語喚醒,確實,別人可以投降,他卻不能!因為他背負的是謀反的大罪,那是天地不容,難以寬恕的重罪。
寧王立刻清醒過來,必須馬上想辦法逃離此處。
“至於你們這些人,還不趕快勸勸陛下?你們都是陛下的肱股之臣,一旦落在朝廷手上,那便是滿門抄斬的下場。”
臥龍鳳雛兩人對視一眼,皆心知肚明,身為順德帝的左輔右弼,若是落入朝廷之手,哪裏還有什麽生機可言……
自身竟然連這名異域修士看得都不如透徹。
投身亦是滅亡,若不投入,或許尚能尋得一線生機之途。
寧王也悟透了其中關竅,朝著柯金詢問:“賢卿,吾等應往何方前行?”
此刻,張永率領弟子自西方殺出,擋住了寧王返迴南昌的道路。
南京仙城巍然聳立,北上之路已然不通。
唯餘東西二道可行,寧王唯有選擇向東或向南撤離。
柯金提議:“我輩暫且南遁為宜,彼處並無朝廷兵馬駐守,南行或尚存一線生機。”
李士實隨之附議:“正是!向南而去,那裏諸多世家大族皆對我等抱以支持,有了他們的助力,吾等必將重振旗鼓,再現輝煌。”
柯金心中暗讚李士實反應機敏,連連稱善。
寧王此刻並無更好之策,便帶領著忠心耿耿的王府護法以及臥龍、鳳雛等朝中重臣,在柯金的引導之下向南突圍而出。
所謂突圍,不過是從那些俯伏投降的順德軍眾中驅馳而過罷了。
朱厚照於城牆之上目送寧王等人漸行漸遠,才轉對魏國公言道:“勞煩魏國公開啟城門,清理一番戰場罷。”
先前魏國公欲下令開門令守軍出擊,卻被朱厚照阻止。
原因無他,寧王尚未逃遠,一旦落入敵手,則一切計謀皆付諸流水矣!
朱厚照對於寧王之事,可謂憂心忡忡。
魏國公雖不明所以,但卻遵照朱厚照之命行事。
似乎殿下的種種舉措,都在極力避免寧王落入敵手。
空中,一艘巨大的飛舟悠然懸浮,下方南京城外,順德軍紛紛跪伏於地。
剛剛離開南京城的守軍,此刻忙得不可開交。
張永進入城中拜見朱厚照,將其在南昌寧王府搜獲的至關重要的物證呈上——有寧王賄賂朝廷要員的憑證,還有寧王勾結匪類,聯絡世家叛逆的鐵證,更有欺壓黎民百姓,霸占良田之舉,對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飯。
朱厚照接過物證,微微點頭,並對張永表示讚賞,隨後令其追尋寧王殘部,切勿使其偏離既定路線。
張永領旨,率部離去,踏上追蹤寧王的征途。
寧王此次逃離的確頗顯狼狽不堪。
或許是登基為皇的欲望壓抑太久,自披掛龍袍之日起直至今日未曾脫下。
戰事當前,亦未更換便於行動的服飾。
於是,龍袍破損,頭頂的冕旒不知何時已失。
幸虧柯金臨行前調集了數輛載滿物資的馬車,使得寧王及其世子得以乘坐馬車前行,免受徒步疾奔之苦。
如今隨行的隊伍中,僅有不足五千人是從南京城下跟隨寧王一同出逃的。
臨近傍晚時分,在一座山腳之下,眾人終於停下歇息。
逃亡大半日,寧王終得喘息之餘。
親衛取來一些幹糧,配上冷水供寧王果腹。
然而,自幼錦衣玉食慣了的朱宸濠哪裏咽得下這般粗茶淡飯?
寧王不由得長歎一聲:“唉!~”
心中悔意頓生,何必反叛呢?
好好做個王爺難道不是很好嗎?在南昌府與自己的王妃安享寧靜的日子,豈非樂哉……
念及自身仙侶寧王妃與門下眷屬皆安置於金陵城外不遠的一座靈穀之中,寧王心中愈發痛楚。逃亡之際,無暇將他們帶走,此刻恐怕已被擒拿。思及日後王妃與佳人們難免淪落至樂府仙宗為人役使,此景比她們魂歸天際更為讓他肝腸寸斷。
\"尊上勿需悲戚,昔日劉備也曾屢敗屢戰,最終終成一番偉業,吾堅信尊上亦必將重振雄風,再現輝煌。\" 見寧王滿麵愁容,柯金擔憂其意誌消沉,遂開口慰藉。
此刻生死之事暫且放下,待任務完成,那時即便尊上有歸道之心,吾亦決不阻攔。寧王深知,在這危難時刻,唯一可倚仗者唯有身旁這些忠仆,特別是柯金一脈。他們本是蠻荒之地的司命真人,對朝堂抱有深切怨念,如今更是加入了尊上的秘密修煉門派,已無退路可言。先前在金陵城下,他們不惜修為之力,血戰突圍,雖灑盡的是順德軍的血,卻也讓寧王對柯金的信任升至頂峰。
寧王緊握柯金之手感慨道:\"若朕身為劉玄德,則柯將軍便是朕之關羽再生。假以時日,若朕得以問鼎天下,必將賜柯將軍一方土地,冊封為王。\" 寧王以誠摯之情向柯金許下宏圖大誌。
左右隨從劉養正與李士實聞聲紛紛靠攏過來,劉養正搶先一步表示願意效仿寧王的孔明輔佐;李士實欲效仿諸葛亮,無奈慢人一步,隻能退而求其次,自喻為龐統。朱拱栩望著他們這般比擬蜀漢群英,心中頗感厭煩。
在這戲謔間,夜幕降臨,金陵城內因慶祝擊敗寧王叛軍之役而熱鬧非凡。盡管寧王麾下的順德軍僅圍城半月有餘,然大明朝曆經百年太平盛世,百姓軍士突遭數萬修真叛軍包圍,確實心生懼意。
太子殿下嘉獎南京城守衛軍士奮勇抗敵,特賜美酒佳肴以犒賞將士,並承諾將來仍有更大的封賞。然而眾將士謙遜迴應稱並未付出多少努力,這並非是對朱厚照的客氣話,事實上在這場戰役中,南京城內的守衛軍並未有任何損失,最多不過是在收編順德軍投降士兵之時稍有出汗而已。
此時,朱厚照與眾智囊正在魏國公府中議政之際,王守仁匆匆趕至金陵城下,風塵仆仆。朱厚照早已收到係統給予的提示,知曉王守仁已成功鎮壓河北地區的修真叛亂。計算時日,王守仁應是剛剛平定了叛亂便立刻馬不停蹄地趕來支援。
雖然王守仁未能及時參與金陵城下的激戰,但他的赤誠之心,朱厚照已然感受得到。於是他對王守仁言道:\"恭喜守仁賢弟平定河北叛亂,長途跋涉至此,辛苦了!\"
得知順德軍已被擊潰,寧王按計南逃的消息後,王守仁心中一塊石頭落地,答道:\"微臣職責所在,殿下謀略通天,指揮如常,一舉蕩平寧王叛逆勢力,微臣深感欽佩之至!\" 見二人相互推崇,眾人也隨之開懷大笑起來。
朱元璋之孫朱鎮藩,在其親信門下展現出非同尋常的親和力,眾人在其麵前也皆可暢所欲言,此時王陽明剛落座,席間眾人邊品嚐仙果與金陵獨有的靈膳糕點,邊計議接下來關於清掃餘孽之事。
那神秘的飛行法寶所引發的恐慌遠遠超出了其實際施加的破壞。
經過數輪秘術轟擊之後,順德軍的陣線便徹底崩潰。
敵人淩駕於天穹之上,此般局麵,教人如何應對?
即便身為寧王,此時亦無法鎮定自若,急切地期盼他的智囊團——臥龍鳳雛能夠獻計解圍。
然而他們二人此刻卻隻能瞠目結舌地仰望著那天空中的奇異法寶。
“九幽!九幽!立刻停手!”
朱厚照目睹順德軍即將全麵潰敗,趕忙傳令顧鼎臣終止秘術攻擊。
待飛舟停止轟炸後,朱厚照命魏國公組織城頭守衛士兵向寧王麾下的順德軍高聲傳達指令。
城牆上的兵士們同樣被這一驚人景象嚇得魂飛魄散,不少人在軍官的連踢之下才驚醒迴神。
良久之後,城牆上傳來了嘶吼般的唿喝:
“放下法器,伏地請降者可保全性命!”
順德軍原本隻是一支烏合之眾,自南昌一路所向披靡至南京,建立起的傲慢自信在飛舟的猛烈攻擊下瞬間化為泡影。飛舟轟擊之後,眾人再無抵抗之意,大部分人紛紛拋下法器,選擇投降。
寧王府的親衛隊,作為王府精心培育的精銳,尚存幾分忠誠之心,未棄法器,靜靜地等待寧王的指示。
寧王未曾料到,他的順德大軍竟會如此迅速地瓦解崩潰,一時間束手無策,目光轉向身邊的智囊團。
劉養正和李士實低垂著頭,不敢與寧王對視,心中暗道:還打個什麽勁兒?還不如投降吧!
朱拱栩也不再顯露出先前對抗朱厚照時的傲然之態,隻是望著陷入混亂的順德軍,瑟瑟發抖。
寧王發出一聲長長的哀歎:“唉!天涯網離我寧王一族矣!”
迴憶起在南昌舉事時那份意氣風發的情景,以及昨日幻想踏入金陵皇宮,登上仙位的美夢,如今一切皆成泡影。
“陛下!微臣等救援來遲了!”
寧王聞聲看去,發現竟是柯金率領著土司部族前來支援,不禁心頭稍感慰藉。至少在這個時候,還有人承認他這位順德皇帝的身份。
寧王凝視著柯金,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一時語塞,不知該如何表達。
但實際上,柯金內心深處也知道,他也正在考慮投降之事。
“陛下,請隨微臣撤退吧!”
寧王含淚哽咽道:“大勢已去,朕又能逃向何處呢?”
柯金敏銳地捕捉到了寧王心中的動搖,他焦急地說:“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千萬不可輕生,一旦落入朝廷手中,恐怕將難逃一死。隻要我們活著,就仍有希望。”
寧王被柯金的話語喚醒,確實,別人可以投降,他卻不能!因為他背負的是謀反的大罪,那是天地不容,難以寬恕的重罪。
寧王立刻清醒過來,必須馬上想辦法逃離此處。
“至於你們這些人,還不趕快勸勸陛下?你們都是陛下的肱股之臣,一旦落在朝廷手上,那便是滿門抄斬的下場。”
臥龍鳳雛兩人對視一眼,皆心知肚明,身為順德帝的左輔右弼,若是落入朝廷之手,哪裏還有什麽生機可言……
自身竟然連這名異域修士看得都不如透徹。
投身亦是滅亡,若不投入,或許尚能尋得一線生機之途。
寧王也悟透了其中關竅,朝著柯金詢問:“賢卿,吾等應往何方前行?”
此刻,張永率領弟子自西方殺出,擋住了寧王返迴南昌的道路。
南京仙城巍然聳立,北上之路已然不通。
唯餘東西二道可行,寧王唯有選擇向東或向南撤離。
柯金提議:“我輩暫且南遁為宜,彼處並無朝廷兵馬駐守,南行或尚存一線生機。”
李士實隨之附議:“正是!向南而去,那裏諸多世家大族皆對我等抱以支持,有了他們的助力,吾等必將重振旗鼓,再現輝煌。”
柯金心中暗讚李士實反應機敏,連連稱善。
寧王此刻並無更好之策,便帶領著忠心耿耿的王府護法以及臥龍、鳳雛等朝中重臣,在柯金的引導之下向南突圍而出。
所謂突圍,不過是從那些俯伏投降的順德軍眾中驅馳而過罷了。
朱厚照於城牆之上目送寧王等人漸行漸遠,才轉對魏國公言道:“勞煩魏國公開啟城門,清理一番戰場罷。”
先前魏國公欲下令開門令守軍出擊,卻被朱厚照阻止。
原因無他,寧王尚未逃遠,一旦落入敵手,則一切計謀皆付諸流水矣!
朱厚照對於寧王之事,可謂憂心忡忡。
魏國公雖不明所以,但卻遵照朱厚照之命行事。
似乎殿下的種種舉措,都在極力避免寧王落入敵手。
空中,一艘巨大的飛舟悠然懸浮,下方南京城外,順德軍紛紛跪伏於地。
剛剛離開南京城的守軍,此刻忙得不可開交。
張永進入城中拜見朱厚照,將其在南昌寧王府搜獲的至關重要的物證呈上——有寧王賄賂朝廷要員的憑證,還有寧王勾結匪類,聯絡世家叛逆的鐵證,更有欺壓黎民百姓,霸占良田之舉,對他而言已是家常便飯。
朱厚照接過物證,微微點頭,並對張永表示讚賞,隨後令其追尋寧王殘部,切勿使其偏離既定路線。
張永領旨,率部離去,踏上追蹤寧王的征途。
寧王此次逃離的確頗顯狼狽不堪。
或許是登基為皇的欲望壓抑太久,自披掛龍袍之日起直至今日未曾脫下。
戰事當前,亦未更換便於行動的服飾。
於是,龍袍破損,頭頂的冕旒不知何時已失。
幸虧柯金臨行前調集了數輛載滿物資的馬車,使得寧王及其世子得以乘坐馬車前行,免受徒步疾奔之苦。
如今隨行的隊伍中,僅有不足五千人是從南京城下跟隨寧王一同出逃的。
臨近傍晚時分,在一座山腳之下,眾人終於停下歇息。
逃亡大半日,寧王終得喘息之餘。
親衛取來一些幹糧,配上冷水供寧王果腹。
然而,自幼錦衣玉食慣了的朱宸濠哪裏咽得下這般粗茶淡飯?
寧王不由得長歎一聲:“唉!~”
心中悔意頓生,何必反叛呢?
好好做個王爺難道不是很好嗎?在南昌府與自己的王妃安享寧靜的日子,豈非樂哉……
念及自身仙侶寧王妃與門下眷屬皆安置於金陵城外不遠的一座靈穀之中,寧王心中愈發痛楚。逃亡之際,無暇將他們帶走,此刻恐怕已被擒拿。思及日後王妃與佳人們難免淪落至樂府仙宗為人役使,此景比她們魂歸天際更為讓他肝腸寸斷。
\"尊上勿需悲戚,昔日劉備也曾屢敗屢戰,最終終成一番偉業,吾堅信尊上亦必將重振雄風,再現輝煌。\" 見寧王滿麵愁容,柯金擔憂其意誌消沉,遂開口慰藉。
此刻生死之事暫且放下,待任務完成,那時即便尊上有歸道之心,吾亦決不阻攔。寧王深知,在這危難時刻,唯一可倚仗者唯有身旁這些忠仆,特別是柯金一脈。他們本是蠻荒之地的司命真人,對朝堂抱有深切怨念,如今更是加入了尊上的秘密修煉門派,已無退路可言。先前在金陵城下,他們不惜修為之力,血戰突圍,雖灑盡的是順德軍的血,卻也讓寧王對柯金的信任升至頂峰。
寧王緊握柯金之手感慨道:\"若朕身為劉玄德,則柯將軍便是朕之關羽再生。假以時日,若朕得以問鼎天下,必將賜柯將軍一方土地,冊封為王。\" 寧王以誠摯之情向柯金許下宏圖大誌。
左右隨從劉養正與李士實聞聲紛紛靠攏過來,劉養正搶先一步表示願意效仿寧王的孔明輔佐;李士實欲效仿諸葛亮,無奈慢人一步,隻能退而求其次,自喻為龐統。朱拱栩望著他們這般比擬蜀漢群英,心中頗感厭煩。
在這戲謔間,夜幕降臨,金陵城內因慶祝擊敗寧王叛軍之役而熱鬧非凡。盡管寧王麾下的順德軍僅圍城半月有餘,然大明朝曆經百年太平盛世,百姓軍士突遭數萬修真叛軍包圍,確實心生懼意。
太子殿下嘉獎南京城守衛軍士奮勇抗敵,特賜美酒佳肴以犒賞將士,並承諾將來仍有更大的封賞。然而眾將士謙遜迴應稱並未付出多少努力,這並非是對朱厚照的客氣話,事實上在這場戰役中,南京城內的守衛軍並未有任何損失,最多不過是在收編順德軍投降士兵之時稍有出汗而已。
此時,朱厚照與眾智囊正在魏國公府中議政之際,王守仁匆匆趕至金陵城下,風塵仆仆。朱厚照早已收到係統給予的提示,知曉王守仁已成功鎮壓河北地區的修真叛亂。計算時日,王守仁應是剛剛平定了叛亂便立刻馬不停蹄地趕來支援。
雖然王守仁未能及時參與金陵城下的激戰,但他的赤誠之心,朱厚照已然感受得到。於是他對王守仁言道:\"恭喜守仁賢弟平定河北叛亂,長途跋涉至此,辛苦了!\"
得知順德軍已被擊潰,寧王按計南逃的消息後,王守仁心中一塊石頭落地,答道:\"微臣職責所在,殿下謀略通天,指揮如常,一舉蕩平寧王叛逆勢力,微臣深感欽佩之至!\" 見二人相互推崇,眾人也隨之開懷大笑起來。
朱元璋之孫朱鎮藩,在其親信門下展現出非同尋常的親和力,眾人在其麵前也皆可暢所欲言,此時王陽明剛落座,席間眾人邊品嚐仙果與金陵獨有的靈膳糕點,邊計議接下來關於清掃餘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