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見謝遷的反應頗為費解,為何對他如防賊一般。


    “這炭盆取暖不夠,快把火爐搬進來。


    ”


    劉瑾隨即帶人將炭盆移走,三位閣老互視,又望向太子,不知他又在醞釀何事。


    炭盆移出後,三位閣臣目睹了一台形狀奇特的鐵爐被引入,伴隨而來的是一係列中空的長鐵管。


    太子親自指揮安置爐子,緊接著著手搭建煙囪。


    幾位閣臣放下手中的事務,目光聚焦在朱厚照身上。


    片刻後,爐子已安裝完畢,煙囪延伸至窗外。


    朱厚照還喚來專伺閣臣的仆役,親自教導如何生火。


    漸漸地,閣臣們理解了太子的意圖。


    李東陽開口問道:“太子,那是煤,燃燒會有毒煙啊。


    ”朱厚照迴應道:“不用擔心,我已經在後宮和父皇那裏裝好了新爐子,沒事的。


    ”李東陽無言以對,既然皇上和皇後都已使用,他們還有什麽可抱怨的。


    不久,爐火點燃,濃煙通過煙囪順暢排出室外。


    由於炭盆被移到戶外,室內溫度一度下降,但爐火點燃後,溫暖重現。


    朱厚照擔心溫度過高,便教仆役如何用煤粉控製火勢。


    “三位老師感覺如何?”朱厚照完成這一切後,期待著閣臣們的評價。


    “挺不錯的...”“確實挺好...”三位閣臣觀察著朱厚照的下一步動作。


    “那就不打擾諸位辦公了,厚照告退。


    ”朱厚照說完便離去了。


    直到他走遠,人們才迴過神來。


    太子這次竟然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就走了?隻是為了給內閣安裝一個爐子?以往太子每次來訪都有目的,這次三位閣臣卻猜不透他的意圖,盡管這個爐子的確實用。


    如果朱厚照知道他們的想法,恐怕會氣得吐血。


    在他看來,自己在他們心中就是個唯利是圖的人嗎?謝遷肯定會說是的!


    實際上,朱厚照的目的已經達到,隻要三位閣臣知道爐子的好處就夠了。


    萬一日後推廣煤炭和銷售出現問題,他們能站在自己這邊。


    次日,李東陽在報紙上看到爐子和煤的廣告,這才安心。


    太子的意圖很明確,就是想讓內閣了解爐子和煤的實用性。


    畢竟多數人像他一樣,認為煤燃燒後有毒煙。


    李東陽看著熊熊燃燒的爐子,銅壺上冒出的蒸汽,確信這爐子優於炭盆,且煤的價格僅是木炭的十分之一。


    這對百姓來說,無疑是個福音。


    聯想到太子近期的舉措,接納流民,開采煤礦,出售煤爐,環環相扣。


    太子的計劃從何時開始?難道是從購買西山土地就開始策劃了?再加上玻璃、鏡子、眼鏡、報紙,以及送到內帑的一百萬兩...


    李東陽忽然察覺到taizi這兩個月的轉變太過顯著。


    曾經是個頑皮不羈的小孩,


    如今竟仿佛脫胎換骨,煥然一新。


    ......


    \"你的意思是免費安裝,讓我先試用,滿意後再付款嗎?\"


    小報童堅定地點點頭:\"沒錯,韓掌櫃。


    可以免費試用三天,滿意的話再支付費用,如果不滿意,分文不收。


    \"


    \"行!那就給我裝一個試試看。


    \"


    \"好的!祝韓掌櫃生意興隆,我去別的地方送報了,韓掌櫃,迴頭見!\"


    小報童心滿意足地離去,手中又多了三文錢。


    今日京城的報童都有一個額外的任務,就是推廣爐子,


    每成功銷售一戶就能得到三文錢的獎勵,小報童已成功推銷給四戶人家。


    他在下午的學堂學過乘法,知道三乘以四等於十二,才走了幾家就已經收入十二文。


    韓掌櫃笑容滿麵地目送小報童離開,開始閱讀今日的報紙。


    韓掌櫃名叫韓通,總是笑容可掬,待人友善,深受鄰裏喜愛。


    他的四通客棧經營多年,生意一直興隆。


    然而,沒人能想到,這位和藹可親的客棧主人,其實是白蓮教北壇的一位長老,專司情報收集和聯絡工作。


    韓通如常拿著報紙迴到後院閱讀,這是他最近形成的堅定不移的習慣。


    韓通迴到臥室,發現一個乞丐裝扮的人正狼吞虎咽地享用豐富的早餐。


    \"我老韓真是越來越敬佩taizi了,


    taizi簡直就是我的榜樣,


    竟然能想到用煤作燃料,


    銷售策略也果斷,


    先讓人免費試用,


    滿意後再收費,


    嘖...嘖...\"


    乞丐如餓鬼般隻顧著吃早餐,沒理會韓通。


    \"臭乞丐,你能不能注意點吃相?再說你在我這裏蹭吃蹭喝,別擺出一副大爺的樣子行不行?我說話你至少迴應一下。


    \"


    這個乞丐同樣是白蓮教的長老,不知是沒有正式名字,還是他不願提及,大家都叫他金四,


    而韓通始終稱他為臭乞丐。


    金四專門負責白蓮教的招募工作,但由於身份原因,他主要負責在京都發展那些無名白。


    \"無名白\"原本是指默默無聞的普通人。


    明清時期,這個詞特指自行閹割卻無法進入皇宮成為太監的人。


    仁宗時期,\"無名白\"開始大批湧現,趨勢難以遏製,朝廷多次下令禁止民間自宮,但禁令並未得到有效執行。


    太監的主要服務對象是皇上的妃嬪,但弘治帝隻有一個皇後,宮中的太監已經足夠,這些無名白更是無處可去。


    大量的無名白有三條出路,


    一是進入王府或權貴府邸做雜役,這是最好的選擇。


    二是到京城各寺廟附屬的浴室專為太監搓澡。


    其三,淪落為乞丐生涯。


    這些人最為悲慘,聚居在京都周邊,不從事任何生產勞動,逐漸成為社會的一大禍患。


    京城北郊便是他們的巢穴,尋常人等都不敢輕易涉足。


    一旦那些無名的流浪者發現落單的行人,便如群蜂般湧上,不僅掠奪財物,更會奪人性命。


    這些渴望翻身的底層人群,最容易被邪教所誘惑,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改變現狀,甚至妄想著重新生長出失去之物,變迴真正的自我。


    畢竟,無生老母在他們心中是無所不能的救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康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康7並收藏大明之最逍遙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