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正午陽光明媚,透過窗戶灑進房間,帶來絲絲暖意。
然而,文華殿內依舊點燃了炭盆,因天氣漸涼,幾位閣老年事已高,抵禦不住寒冷。
謝遷專心審閱奏章,感覺眼鏡有些下滑,便隨手調整了一下位置。
批閱了幾份奏章後,略感疲倦的他取下眼鏡,用鹿皮仔細擦拭,然後放在一旁。
端起玻璃杯,大口飲茶解乏。
謝遷感歎眼鏡的實用性,原先視力模糊,需湊得很近才能看清文字。
現在,戴上眼鏡,視力仿佛迴到了年輕時,審閱奏章的效率提升了一倍多。
隻是他對太子有些抱怨,為何自己成了眼鏡的代言人?
那天太皇太後的壽宴,太子殿下獻上一副神奇的眼鏡,據說能讓幾乎失明的太皇太後重見清晰。
謝遷高度近視,對此困擾已久,原本打算找個機會詢問太子是否有適合他的眼鏡。
未曾料到,前幾天太子竟然親自來到內閣,為幾位閣老配眼鏡。
幾位閣老心生歡喜,太子真是體貼,連他們開口求助都不必,親自上門服務。
朱厚照為閣老們配眼鏡並不像後世那麽專業,沒有驗光和定製的過程,畢竟條件有限。
他將近視鏡片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度數最低,第五級最高。
讓佩戴者試戴,找出最適合的度數,當即為三位閣老配好了眼鏡。
謝遷的度數恐怕是因科舉時過度勞累所致,他是其中度數最高的。
謝遷心中暗自欣喜,這定是因為他的學識超群,故而眼界獨高,否則怎能獨占鼇頭,成為狀元郎呢。
李東陽和劉健提議,不如將王華納入內閣,以免他每日仗著狀元頭銜炫耀不已。
朱厚照望著謝遷佩戴眼鏡的模樣,讚不絕口,說謝大學士本就風流倜儻,添上眼鏡後更是風度翩翩,恐怕日後要令大明無數士子為之傾倒。
謝遷口中謙虛,但嘴角那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顯露出他對皇太子讚美之詞的竊喜。
朱厚照稱謝大學士儀態萬方,要將他的風采繪於紙上,供萬民瞻仰。
謝遷推辭一番,最終欣然應允,目光得意地掠過劉健和李東陽。
同樣是眼鏡,為何皇太子獨獨要為他畫像,這其中的深意,他們二人可得好好體會。
論官職,他不及劉健,畢竟劉健是首輔,位居全天下之首。
在文壇,他不如李東陽,西崖先生的詩詞書畫皆為絕世,是茶陵詩派的靈魂人物。
然而說到氣質,無人能敵他謝遷。
朱厚照顯然是有備而來,
身邊的劉瑾取出畫板和支架,
請謝遷擺出專注工作的姿態,
朱厚照握起鉛筆,開始在紙上揮灑自如。
劉健和李東陽也頗感好奇,早聞皇太子擅長獨特的鉛筆畫,今日得以親眼見證。
隻見皇太子先定好比例,勾勒輪廓,筆下如遊龍飛舞,謝遷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李東陽微笑著點頭,心中讚歎,妙!畫得真妙!皇太子的畫藝獨步天下,形象逼真,果然名副其實。
然而,李東陽和劉健都覺得皇太子筆下的謝遷比實際的謝遷更俊朗、年輕。
這不是...皇太子你不夠坦誠啊,堂堂皇太子無需討好謝遷。
畫畢,李東陽話語間暗示謝遷,皇太子畫中的他比真實的他更出色。
謝遷朗聲大笑,表示他在皇太子心中便是這般形象。
你李賓之純粹是羨慕嫉妒恨。
朱厚照畫完後帶著畫離開了,臨行前恭敬地說,三位閣老若需換眼鏡,隻需派人告知他。
三位閣老心生欣慰,皇太子愈發懂事,還如此關心他們這些老臣。
朱厚照出門之際,又轉頭鄭重對謝遷保證,定會讓他的畫像受到萬人敬重。
謝遷被皇太子的讚譽衝昏了頭腦,笑嗬嗬地道謝。
李東陽卻從皇太子的話語中聽出了弦外之音,皇太子必定有所圖謀。
果然,兩天後,報紙上登載了京城三家眼鏡店同時開業的消息。
廣告語赫然寫著:閣老們一致推薦,謝遷謝大學士傾情代言!
文末還提及在眼鏡店內可欣賞到謝閣老佩戴眼鏡的畫像。
謝遷在朝中雖非重臣,卻是文人心中的楷模,備受尊崇。
朱厚照挑選代言時,首先排除劉健,一則因首輔不宜過於顯眼,二則劉健身軀已垂老,近古稀之年。
李東陽雖是文人領袖,但其智慧難以欺瞞,非輕易可哄騙。
相較之下,謝遷的形象更為正派,且身為狀元,他無疑是最佳人選。
廣告發布後,眼鏡店一時門庭若市,眾人皆欲一睹謝大學士風采。
謝遷未曾料到,“萬人敬仰”非虛詞,而是真有萬人欲見其麵。
實則,萬人尚屬低估。
瞬間,眼鏡風行京城,昔日書生以折扇、玉佩示人,如今眼鏡成了他們的炫耀之寶。
夜晚照明不佳,勤奮讀書之人多有視力問題,此眼鏡既能裝飾,又能矯正視力。
視力良好者亦無需憂慮,店內還備有平麵鏡,即使無近視,也可佩戴裝束。
店家更提供各式眼鏡,價格不一,以滿足各階層人士的裝飾需求。
戴眼鏡出門,便能成為街頭最耀眼的存在。
聞此事,謝遷換上尋常衣裳,親自到店探查。
入門即見自身畫像,確有幾分神韻,卻讓他感到不自在。
還有數名書生對著畫像行禮,或許希冀沾染謝大學士的才情與官運。
真是晦氣!我尚未離世呢!
店員見謝遷立於門前,熱情迎上:
“老先生,請進,讓我為您介紹眼鏡,保證您看事物清晰...
哎呀,老先生您長得真像謝大學士!不妨試試眼鏡,可能戴上後更相似呢!”
謝遷告知已有眼鏡,遂悄然離去。
......
謝遷稍事休息,正欲戴眼鏡繼續處理奏章,門外傳來那惱人的聲音:“各位師傅都在忙碌嗎?冷不冷啊?”
謝遷立刻警惕,如臨大敵。
他不願再被畫像,不願再被索文,不願再被套話。
然而,文華殿內依舊點燃了炭盆,因天氣漸涼,幾位閣老年事已高,抵禦不住寒冷。
謝遷專心審閱奏章,感覺眼鏡有些下滑,便隨手調整了一下位置。
批閱了幾份奏章後,略感疲倦的他取下眼鏡,用鹿皮仔細擦拭,然後放在一旁。
端起玻璃杯,大口飲茶解乏。
謝遷感歎眼鏡的實用性,原先視力模糊,需湊得很近才能看清文字。
現在,戴上眼鏡,視力仿佛迴到了年輕時,審閱奏章的效率提升了一倍多。
隻是他對太子有些抱怨,為何自己成了眼鏡的代言人?
那天太皇太後的壽宴,太子殿下獻上一副神奇的眼鏡,據說能讓幾乎失明的太皇太後重見清晰。
謝遷高度近視,對此困擾已久,原本打算找個機會詢問太子是否有適合他的眼鏡。
未曾料到,前幾天太子竟然親自來到內閣,為幾位閣老配眼鏡。
幾位閣老心生歡喜,太子真是體貼,連他們開口求助都不必,親自上門服務。
朱厚照為閣老們配眼鏡並不像後世那麽專業,沒有驗光和定製的過程,畢竟條件有限。
他將近視鏡片分為五個等級,第一級度數最低,第五級最高。
讓佩戴者試戴,找出最適合的度數,當即為三位閣老配好了眼鏡。
謝遷的度數恐怕是因科舉時過度勞累所致,他是其中度數最高的。
謝遷心中暗自欣喜,這定是因為他的學識超群,故而眼界獨高,否則怎能獨占鼇頭,成為狀元郎呢。
李東陽和劉健提議,不如將王華納入內閣,以免他每日仗著狀元頭銜炫耀不已。
朱厚照望著謝遷佩戴眼鏡的模樣,讚不絕口,說謝大學士本就風流倜儻,添上眼鏡後更是風度翩翩,恐怕日後要令大明無數士子為之傾倒。
謝遷口中謙虛,但嘴角那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顯露出他對皇太子讚美之詞的竊喜。
朱厚照稱謝大學士儀態萬方,要將他的風采繪於紙上,供萬民瞻仰。
謝遷推辭一番,最終欣然應允,目光得意地掠過劉健和李東陽。
同樣是眼鏡,為何皇太子獨獨要為他畫像,這其中的深意,他們二人可得好好體會。
論官職,他不及劉健,畢竟劉健是首輔,位居全天下之首。
在文壇,他不如李東陽,西崖先生的詩詞書畫皆為絕世,是茶陵詩派的靈魂人物。
然而說到氣質,無人能敵他謝遷。
朱厚照顯然是有備而來,
身邊的劉瑾取出畫板和支架,
請謝遷擺出專注工作的姿態,
朱厚照握起鉛筆,開始在紙上揮灑自如。
劉健和李東陽也頗感好奇,早聞皇太子擅長獨特的鉛筆畫,今日得以親眼見證。
隻見皇太子先定好比例,勾勒輪廓,筆下如遊龍飛舞,謝遷的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李東陽微笑著點頭,心中讚歎,妙!畫得真妙!皇太子的畫藝獨步天下,形象逼真,果然名副其實。
然而,李東陽和劉健都覺得皇太子筆下的謝遷比實際的謝遷更俊朗、年輕。
這不是...皇太子你不夠坦誠啊,堂堂皇太子無需討好謝遷。
畫畢,李東陽話語間暗示謝遷,皇太子畫中的他比真實的他更出色。
謝遷朗聲大笑,表示他在皇太子心中便是這般形象。
你李賓之純粹是羨慕嫉妒恨。
朱厚照畫完後帶著畫離開了,臨行前恭敬地說,三位閣老若需換眼鏡,隻需派人告知他。
三位閣老心生欣慰,皇太子愈發懂事,還如此關心他們這些老臣。
朱厚照出門之際,又轉頭鄭重對謝遷保證,定會讓他的畫像受到萬人敬重。
謝遷被皇太子的讚譽衝昏了頭腦,笑嗬嗬地道謝。
李東陽卻從皇太子的話語中聽出了弦外之音,皇太子必定有所圖謀。
果然,兩天後,報紙上登載了京城三家眼鏡店同時開業的消息。
廣告語赫然寫著:閣老們一致推薦,謝遷謝大學士傾情代言!
文末還提及在眼鏡店內可欣賞到謝閣老佩戴眼鏡的畫像。
謝遷在朝中雖非重臣,卻是文人心中的楷模,備受尊崇。
朱厚照挑選代言時,首先排除劉健,一則因首輔不宜過於顯眼,二則劉健身軀已垂老,近古稀之年。
李東陽雖是文人領袖,但其智慧難以欺瞞,非輕易可哄騙。
相較之下,謝遷的形象更為正派,且身為狀元,他無疑是最佳人選。
廣告發布後,眼鏡店一時門庭若市,眾人皆欲一睹謝大學士風采。
謝遷未曾料到,“萬人敬仰”非虛詞,而是真有萬人欲見其麵。
實則,萬人尚屬低估。
瞬間,眼鏡風行京城,昔日書生以折扇、玉佩示人,如今眼鏡成了他們的炫耀之寶。
夜晚照明不佳,勤奮讀書之人多有視力問題,此眼鏡既能裝飾,又能矯正視力。
視力良好者亦無需憂慮,店內還備有平麵鏡,即使無近視,也可佩戴裝束。
店家更提供各式眼鏡,價格不一,以滿足各階層人士的裝飾需求。
戴眼鏡出門,便能成為街頭最耀眼的存在。
聞此事,謝遷換上尋常衣裳,親自到店探查。
入門即見自身畫像,確有幾分神韻,卻讓他感到不自在。
還有數名書生對著畫像行禮,或許希冀沾染謝大學士的才情與官運。
真是晦氣!我尚未離世呢!
店員見謝遷立於門前,熱情迎上:
“老先生,請進,讓我為您介紹眼鏡,保證您看事物清晰...
哎呀,老先生您長得真像謝大學士!不妨試試眼鏡,可能戴上後更相似呢!”
謝遷告知已有眼鏡,遂悄然離去。
......
謝遷稍事休息,正欲戴眼鏡繼續處理奏章,門外傳來那惱人的聲音:“各位師傅都在忙碌嗎?冷不冷啊?”
謝遷立刻警惕,如臨大敵。
他不願再被畫像,不願再被索文,不願再被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