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又搬新家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 作者:夜雨聽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姑,你說黎洪是誰?”翁曉曉吃驚地站了起來。
“他家族有自己的傳承醫術,被人覬覦才遭了暗害,一大家子拚了命留下了他這麽一根獨苗。當年不說,這孩子是怕連累到我們。”
“那現在告訴您這些,是想怎樣?”誰都願意跟大夫交好,翁曉曉也不例外。
“他說若是哪天暴露了身份,讓我不必去救他,但請我一定找個可靠的人把這本醫書傳下去。”鳳姑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
紙張泛黃,一看就是有年頭的了。書的後麵還有墨跡新舊不同的字跡,估計是每一代傳人都在不斷補充新的內容。
“他竟不想報仇?”
鳳姑湊近了低聲說道:“仇人是他爹昔日的一位好友,如今宮裏的太醫,一般人可惹不起。當年那人搶走了他們家醫書的上冊,這裏的前一半還是黎洪憑著記憶默出來的。”
跟宮裏沾上邊,確實無人敢管這件事兒,憑他一個少年想報仇難如登天。也就是對鳳姑這個師傅還有幾分信任,才敢有所交托。
“隻是尋常救人不展示獨家技能還不至於暴露吧,等等,”翁曉曉若有所思地看向鳳姑,“莫非他不是怕暴露,隻是想憑著醫書讓我信他的事情?”
是這樣嗎?
鳳姑無法確定,隻知道自己的腦子越來越不夠用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我帶他來,你親自問唄。”
“不用這麽刻意,改天您帶我去一趟吧。已經拖了好幾年,不急在這一時。”
楊朔、鄭榕身處險境,就連自己也隻是暫時無憂。倘若身邊有個可靠又懂醫術的高人,關鍵時候興許能救命!
皇帝可能都要換人了,至於宮裏的太醫,未必沒機會幫他報仇,總得有所付出才能求得別人的迴報。
當然,這都是後話。
“您可收好了,這是黎洪的身家性命。姑,這事兒也不要再對任何人提起,就咱們倆個知道就行。”
翁曉曉雖然有時候神神叨叨,有時候又太過小心謹慎,但是鳳姑完全信任她的決定,小心無大錯,誰也不說才算是真正的保密。
“嗯,這個寶貝我會收好的。你的寶石就這麽賣了,不心疼?”
翁曉曉抱著鳳姑的胳膊,湊近她耳旁,悄聲說道:“姑,最好的那些我都留著呢。等明年,咱倆一人打個嵌寶石簪子,可好?”
鳳姑歪頭笑笑,“姑老了,戴什麽都一樣,你倒是該正經打點首飾做嫁妝。”
楊家三個男人都在外打著仗,鄭榕沒辦法定下婚期,拖到現在還沒有個準信兒過來。
“不急,我很樂意以男兒的身份在外奔波一下呢。”
“不說了,那邊院子已經定了下來,等過完戶,就得安排人過去好好收拾一下。嘿嘿,咱也住住那三進的大房子!”鳳姑笑嗬嗬地走了出去。
……
“主子,官府的攤派又下來了,咱們玩具鋪子還要交五十兩。”裴鈞拿著一張蓋了官印的文書遞給了翁曉曉。
“五十兩?才交了三十兩的嘛!他們根據什麽來定的?”翁曉曉連連發問。
裴鈞苦笑,“還不是咱們鋪子位於最繁華的街道,官府知道不能壓榨小鋪子小店麵,壓也壓不出什麽來,這兩次盯上的都是大鋪子。”
但凡收入小一點的,這個錢可真拿不出來!
“我知道了,讓衛勇去結算吧,不過不急,晚兩天再說。你的親事沒幾天了,籌備的如何了?”
提到親事,裴鈞露出了笑容,人家不嫌棄他殘疾,也不嫌棄他簽了賣身契,他自是要好好操辦的,給媳婦該有的尊榮。“都聯係好了。”
“新宅子那邊讓小空去操持吧,等我們都搬過去了,你也方便宴請客人。”
裴鈞咧嘴一笑,“多謝東家,茂縣那些兄弟們都會過來喝一杯的。”
茂縣莊子上因為有座小山,地勢高,可以躲避洪水,沒有人員傷亡。農田也隻有部分被淹,算是損失比較小的一處了。
隻可惜張順夫婦倆當日非要趕迴去,至今沒有消息,已是兇多吉少。
……
八月十二,宜喬遷。
年景不好,翁曉曉也不喜張揚,隻是在大門口放了一些爆竹,以示搬遷喜慶。
給相鄰的兩戶新鄰居各送去了一個月餅禮盒,不輕也不重,隻做問候。
這宅子三進大小,很是方正。(簡單形象地來說:“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
過了“蠻子門”,直接看到的是影壁,上麵乃石雕的八仙過海圖。
跟大門同一排的倒座房是幾個小廝的住處,西南角是茅廁和馬廄。
穿過影壁附近的屏門,便看到了雕梁畫柱的垂花門,比正門還講究些,也就是所謂的“二門”。屋簷下的空間像個小房子,前後有門,連通兩側的抄手遊廊。
向著內院的是四扇門,大戶人家的這道門一般是不常開的,進入後院都需要通過兩側的抄手遊廊。
“姑,現在院子大了,咱們養條狗吧,就拴在二門這裏,都不用特意安排人看門了。”
鳳姑也正有此意,“沒問題,迴頭我去找條厲害點的狗崽子,自己養大的才聽話。”
見他們停下說話,春霞幾個小姑娘按耐不住,早已經從垂花門左側的抄手遊廊進了西廂。
西南角是內院的茅廁,四間西廂房都留作了客房。
頭天入住,四扇門自然是開著的,他們直接邁步進入了庭院。
“姑,你住東廂房好嗎?正房三間呢,您占一間唄。”
鳳姑連連擺手,“正房合該給主人家住,東廂也好著呢,喜歡我那屋子。”
東廂也有四大間,最邊上是廚房,緊挨著廚房的是個小廳,也就是日常的餐廳。再往裏便是兩間住房,鳳姑一間,給了秋月順遂夫婦一間。
既然如此,翁曉曉也不再勸。
之所以喜歡這套房子,是因為它修建地中規中矩,極合風水,又不失情趣。
正中一口大缸,睡蓮已經謝了,但是蓮葉還在,幾條紅魚遊來遊去,賞心悅目。
靠近西廂的是一棵石榴樹,等到春天的時候,榴花勝火,定然美麗。
東廂附近則有一個小花壇,據說翁曉曉認不出的那幾棵花是芍藥。
正房廊下擺了各色的菊花,在應景地怒放。
“他家族有自己的傳承醫術,被人覬覦才遭了暗害,一大家子拚了命留下了他這麽一根獨苗。當年不說,這孩子是怕連累到我們。”
“那現在告訴您這些,是想怎樣?”誰都願意跟大夫交好,翁曉曉也不例外。
“他說若是哪天暴露了身份,讓我不必去救他,但請我一定找個可靠的人把這本醫書傳下去。”鳳姑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
紙張泛黃,一看就是有年頭的了。書的後麵還有墨跡新舊不同的字跡,估計是每一代傳人都在不斷補充新的內容。
“他竟不想報仇?”
鳳姑湊近了低聲說道:“仇人是他爹昔日的一位好友,如今宮裏的太醫,一般人可惹不起。當年那人搶走了他們家醫書的上冊,這裏的前一半還是黎洪憑著記憶默出來的。”
跟宮裏沾上邊,確實無人敢管這件事兒,憑他一個少年想報仇難如登天。也就是對鳳姑這個師傅還有幾分信任,才敢有所交托。
“隻是尋常救人不展示獨家技能還不至於暴露吧,等等,”翁曉曉若有所思地看向鳳姑,“莫非他不是怕暴露,隻是想憑著醫書讓我信他的事情?”
是這樣嗎?
鳳姑無法確定,隻知道自己的腦子越來越不夠用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我帶他來,你親自問唄。”
“不用這麽刻意,改天您帶我去一趟吧。已經拖了好幾年,不急在這一時。”
楊朔、鄭榕身處險境,就連自己也隻是暫時無憂。倘若身邊有個可靠又懂醫術的高人,關鍵時候興許能救命!
皇帝可能都要換人了,至於宮裏的太醫,未必沒機會幫他報仇,總得有所付出才能求得別人的迴報。
當然,這都是後話。
“您可收好了,這是黎洪的身家性命。姑,這事兒也不要再對任何人提起,就咱們倆個知道就行。”
翁曉曉雖然有時候神神叨叨,有時候又太過小心謹慎,但是鳳姑完全信任她的決定,小心無大錯,誰也不說才算是真正的保密。
“嗯,這個寶貝我會收好的。你的寶石就這麽賣了,不心疼?”
翁曉曉抱著鳳姑的胳膊,湊近她耳旁,悄聲說道:“姑,最好的那些我都留著呢。等明年,咱倆一人打個嵌寶石簪子,可好?”
鳳姑歪頭笑笑,“姑老了,戴什麽都一樣,你倒是該正經打點首飾做嫁妝。”
楊家三個男人都在外打著仗,鄭榕沒辦法定下婚期,拖到現在還沒有個準信兒過來。
“不急,我很樂意以男兒的身份在外奔波一下呢。”
“不說了,那邊院子已經定了下來,等過完戶,就得安排人過去好好收拾一下。嘿嘿,咱也住住那三進的大房子!”鳳姑笑嗬嗬地走了出去。
……
“主子,官府的攤派又下來了,咱們玩具鋪子還要交五十兩。”裴鈞拿著一張蓋了官印的文書遞給了翁曉曉。
“五十兩?才交了三十兩的嘛!他們根據什麽來定的?”翁曉曉連連發問。
裴鈞苦笑,“還不是咱們鋪子位於最繁華的街道,官府知道不能壓榨小鋪子小店麵,壓也壓不出什麽來,這兩次盯上的都是大鋪子。”
但凡收入小一點的,這個錢可真拿不出來!
“我知道了,讓衛勇去結算吧,不過不急,晚兩天再說。你的親事沒幾天了,籌備的如何了?”
提到親事,裴鈞露出了笑容,人家不嫌棄他殘疾,也不嫌棄他簽了賣身契,他自是要好好操辦的,給媳婦該有的尊榮。“都聯係好了。”
“新宅子那邊讓小空去操持吧,等我們都搬過去了,你也方便宴請客人。”
裴鈞咧嘴一笑,“多謝東家,茂縣那些兄弟們都會過來喝一杯的。”
茂縣莊子上因為有座小山,地勢高,可以躲避洪水,沒有人員傷亡。農田也隻有部分被淹,算是損失比較小的一處了。
隻可惜張順夫婦倆當日非要趕迴去,至今沒有消息,已是兇多吉少。
……
八月十二,宜喬遷。
年景不好,翁曉曉也不喜張揚,隻是在大門口放了一些爆竹,以示搬遷喜慶。
給相鄰的兩戶新鄰居各送去了一個月餅禮盒,不輕也不重,隻做問候。
這宅子三進大小,很是方正。(簡單形象地來說:“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
過了“蠻子門”,直接看到的是影壁,上麵乃石雕的八仙過海圖。
跟大門同一排的倒座房是幾個小廝的住處,西南角是茅廁和馬廄。
穿過影壁附近的屏門,便看到了雕梁畫柱的垂花門,比正門還講究些,也就是所謂的“二門”。屋簷下的空間像個小房子,前後有門,連通兩側的抄手遊廊。
向著內院的是四扇門,大戶人家的這道門一般是不常開的,進入後院都需要通過兩側的抄手遊廊。
“姑,現在院子大了,咱們養條狗吧,就拴在二門這裏,都不用特意安排人看門了。”
鳳姑也正有此意,“沒問題,迴頭我去找條厲害點的狗崽子,自己養大的才聽話。”
見他們停下說話,春霞幾個小姑娘按耐不住,早已經從垂花門左側的抄手遊廊進了西廂。
西南角是內院的茅廁,四間西廂房都留作了客房。
頭天入住,四扇門自然是開著的,他們直接邁步進入了庭院。
“姑,你住東廂房好嗎?正房三間呢,您占一間唄。”
鳳姑連連擺手,“正房合該給主人家住,東廂也好著呢,喜歡我那屋子。”
東廂也有四大間,最邊上是廚房,緊挨著廚房的是個小廳,也就是日常的餐廳。再往裏便是兩間住房,鳳姑一間,給了秋月順遂夫婦一間。
既然如此,翁曉曉也不再勸。
之所以喜歡這套房子,是因為它修建地中規中矩,極合風水,又不失情趣。
正中一口大缸,睡蓮已經謝了,但是蓮葉還在,幾條紅魚遊來遊去,賞心悅目。
靠近西廂的是一棵石榴樹,等到春天的時候,榴花勝火,定然美麗。
東廂附近則有一個小花壇,據說翁曉曉認不出的那幾棵花是芍藥。
正房廊下擺了各色的菊花,在應景地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