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逛瓷器街
穿書不可怕,憑自己改掉炮灰命 作者:夜雨聽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事情不少,但好在都是熟悉的,劉大娘稍微放鬆了一些,也更理解了老頭子的難處。
這個機會難得,劉大娘想了想,痛快應下,“東家,我會好好幹的。”
醬菜人人都會做,她隻需要把人手安排好,每個步驟把好關,倒也不是太困難的差事。一把年紀了還能出來掙錢,而且直接就是管事,東家要求多,那也沒說的。
“開業的日子,劉伯想過沒?”
“我一並看了的,二十一就是個好日子,再有幾天肯定能收拾出來了。”
對於沒吩咐的事情,都能做到前頭,這是翁曉曉很滿意劉遠的地方,說明這人對莊子的事情上心。
“我明天就讓張大娘跟小空過來。以後讓他們自己開火做飯便是,要長期住這兒,不能總麻煩你們。”
劉遠笑笑,“添兩雙碗筷的事兒,算不上麻煩。”
該客氣的時候也隻是客氣一下,東家讓他們自己做飯,大家都便宜。
翁曉曉走了幾步,看向眾人,“作坊好,我賺錢,你們就有工錢拿,大家都好。以後作坊就仰仗各位了,大家一定要同心同德才好。”
“是。”
“知道了,東家。”
幾人畢恭畢敬地應下。
“大家散了吧,什麽時候上工,聽劉大娘的招唿。”
眾人行禮告辭,隻是小花兒臨出門的時候又迴頭看了一眼,見翁曉曉早迴了主屋,才失望地走了。
“小花姐,別看了。都是姑娘家,我懂你的心思。可東家太好,不是我們能高攀的。”姑娘說完就走了。
小花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呢,隻是心裏放不下罷了,她從沒見過像東家這樣的人,長得好、又能幹,還正派。
......
翁曉曉可沒工夫管別人怎麽想,進屋跟劉遠交待了幾句,就帶著鳳姑迴城了。
聶風念她辛苦,給她多放了十天假,今天本該去錢莊銷假的,但是送商隊出發這樣的大事,她不去不行。
錢莊那邊隻好多請了一天假,何掌櫃自然不會為難什麽,翁曉曉的價值,他清楚的很。
“鳳姑,你直接去牙行吧,家裏沒人做飯可不行,也可以再選幾個資質好的孩子。還要找鋪子,一並托給經紀吧。”
鳳姑撓撓頭,這姑娘一天天折騰個沒完,真累人!
不過,忙點也總比閑著沒事兒做的好。
“你不說我也要過去的,我想買個北方廚娘,這邊飯菜雖好,可吃多了,嘴巴裏淡的沒味,不爽快。”
“您看著辦就是。我去趟瓷器街,得定下醬菜壇子。”
二人在岔路口分開,各忙各的。
......
瓷器街,顧名思義,一條街都是賣瓷器的店鋪,多是日用瓷,批發零售的都有。而且,幾乎每家鋪子都有自己的主打產品,賣酒具的、賣碗碟的、賣壇子的、賣擺件的,各不相幹。
南來的,北往的,你所知道的瓷器,這裏應有盡有。
這放到後世那可都是古董寶貝啊,看得翁曉曉手直癢癢。
越看越喜歡,一眼相中個白瓷“美人瓶”,翁曉曉痛快地掏錢買了下來,就當送自己的小禮物。
美人瓶,又稱“寶塔瓶”,其造型猶如豐腴多姿的美女,僅僅擺在那裏就是一景。夏日裏一隻蓮蓬一片荷葉放進去,都美不勝收。若在冬日,換上一枝紅梅,更顯妖嬈。
這個漂亮,那個更美,逛著逛著,翁曉曉徹底看花了眼。
好在,翁曉曉理智尚存,直接進了賣壇子的店鋪,再不敢閑逛下去。
隻要你提出準確的需求,夥計很快就拿出了幾個符合要求的樣品來。一番討價還價後,翁曉曉定下了一百個單價兩百文的壇子,三十個單價五百文的。
一般的上等貨就用兩百文的細瓷壇,適合普通有錢人家消費。給特別貴賓的,就用五百文的壇子。
包裝的藝術,在買櫝還珠一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翁曉曉就算不會做生意,也懂這個道理。
這樣的一壇醬菜賣上個幾兩銀子不成問題。
交了定金,留下送貨地址,翁曉曉就迴了家。
等喝過一盞茶,休息夠了,翁曉曉才喊來了張大娘和小空。
把對他們的安排說了一遍,也怕他們不樂意去莊子上,安撫道,“我也是手頭實在缺人手,才不得不把你們安排過去。張大娘,配方的事情就交給您了,這是咱們作坊的關鍵,您的月錢我會漲一漲的。”
“難得東家看重,我一定好好做。我一個孤老婆子要那麽多錢做什麽!要不是當初遇到你們,我墳上草都半腰高了。”
翁曉曉笑笑,世上總是好人多,她幫了別人,也得到了很多的迴報。
“東家,做事我願意的,隻怕過去了就沒法跟著您學習了。”
翁曉曉讚賞地看了小空一眼,“學完千字文,也算夠用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早跟你們講過,這些道理就是為人處世的底線。能力是鍛煉出來的,隻能一步步來,多做事、多總結、多反思。再說了,隻要願意學,哪裏都有可學的東西。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一樣的重要。”
小空眨眨眼,又使勁點了點頭,“小空受教了,謝東家栽培。”
“也不要給自己壓力太大,上頭還有劉管事,還有我呢。”
每次交待了什麽,小空都完成的很好,翁曉曉是想好好培養他的。
“東家,我跟春霞那孩子很投緣,我想跟她認個幹親,可以嗎?”張大娘見這邊說完了,才敢說出來,本也不著急,但是她去了莊子,以後見麵就少了,又不知道得拖多久。
翁曉曉笑笑,“春霞願意就成,我沒意見的。”
猜著東家不會有意見,真聽到他這麽說了,張大娘臉上笑出了一把褶子,“我問過,那孩子願意的。”
“你們都願意就好,那我出錢叫桌席麵,今晚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哪能要東家破費,自該我請大家夥。”
“那我就等著了。”家裏和和氣氣,翁曉曉自然樂見其成。
得了準信兒,張大娘便歡天喜地去張羅酒席了。
翁曉曉自然不會白白去吃人家的酒席,迴屋就包了兩個大紅包放進了袖袋。
這個機會難得,劉大娘想了想,痛快應下,“東家,我會好好幹的。”
醬菜人人都會做,她隻需要把人手安排好,每個步驟把好關,倒也不是太困難的差事。一把年紀了還能出來掙錢,而且直接就是管事,東家要求多,那也沒說的。
“開業的日子,劉伯想過沒?”
“我一並看了的,二十一就是個好日子,再有幾天肯定能收拾出來了。”
對於沒吩咐的事情,都能做到前頭,這是翁曉曉很滿意劉遠的地方,說明這人對莊子的事情上心。
“我明天就讓張大娘跟小空過來。以後讓他們自己開火做飯便是,要長期住這兒,不能總麻煩你們。”
劉遠笑笑,“添兩雙碗筷的事兒,算不上麻煩。”
該客氣的時候也隻是客氣一下,東家讓他們自己做飯,大家都便宜。
翁曉曉走了幾步,看向眾人,“作坊好,我賺錢,你們就有工錢拿,大家都好。以後作坊就仰仗各位了,大家一定要同心同德才好。”
“是。”
“知道了,東家。”
幾人畢恭畢敬地應下。
“大家散了吧,什麽時候上工,聽劉大娘的招唿。”
眾人行禮告辭,隻是小花兒臨出門的時候又迴頭看了一眼,見翁曉曉早迴了主屋,才失望地走了。
“小花姐,別看了。都是姑娘家,我懂你的心思。可東家太好,不是我們能高攀的。”姑娘說完就走了。
小花何嚐不明白這個道理呢,隻是心裏放不下罷了,她從沒見過像東家這樣的人,長得好、又能幹,還正派。
......
翁曉曉可沒工夫管別人怎麽想,進屋跟劉遠交待了幾句,就帶著鳳姑迴城了。
聶風念她辛苦,給她多放了十天假,今天本該去錢莊銷假的,但是送商隊出發這樣的大事,她不去不行。
錢莊那邊隻好多請了一天假,何掌櫃自然不會為難什麽,翁曉曉的價值,他清楚的很。
“鳳姑,你直接去牙行吧,家裏沒人做飯可不行,也可以再選幾個資質好的孩子。還要找鋪子,一並托給經紀吧。”
鳳姑撓撓頭,這姑娘一天天折騰個沒完,真累人!
不過,忙點也總比閑著沒事兒做的好。
“你不說我也要過去的,我想買個北方廚娘,這邊飯菜雖好,可吃多了,嘴巴裏淡的沒味,不爽快。”
“您看著辦就是。我去趟瓷器街,得定下醬菜壇子。”
二人在岔路口分開,各忙各的。
......
瓷器街,顧名思義,一條街都是賣瓷器的店鋪,多是日用瓷,批發零售的都有。而且,幾乎每家鋪子都有自己的主打產品,賣酒具的、賣碗碟的、賣壇子的、賣擺件的,各不相幹。
南來的,北往的,你所知道的瓷器,這裏應有盡有。
這放到後世那可都是古董寶貝啊,看得翁曉曉手直癢癢。
越看越喜歡,一眼相中個白瓷“美人瓶”,翁曉曉痛快地掏錢買了下來,就當送自己的小禮物。
美人瓶,又稱“寶塔瓶”,其造型猶如豐腴多姿的美女,僅僅擺在那裏就是一景。夏日裏一隻蓮蓬一片荷葉放進去,都美不勝收。若在冬日,換上一枝紅梅,更顯妖嬈。
這個漂亮,那個更美,逛著逛著,翁曉曉徹底看花了眼。
好在,翁曉曉理智尚存,直接進了賣壇子的店鋪,再不敢閑逛下去。
隻要你提出準確的需求,夥計很快就拿出了幾個符合要求的樣品來。一番討價還價後,翁曉曉定下了一百個單價兩百文的壇子,三十個單價五百文的。
一般的上等貨就用兩百文的細瓷壇,適合普通有錢人家消費。給特別貴賓的,就用五百文的壇子。
包裝的藝術,在買櫝還珠一詞中體現的淋漓盡致,翁曉曉就算不會做生意,也懂這個道理。
這樣的一壇醬菜賣上個幾兩銀子不成問題。
交了定金,留下送貨地址,翁曉曉就迴了家。
等喝過一盞茶,休息夠了,翁曉曉才喊來了張大娘和小空。
把對他們的安排說了一遍,也怕他們不樂意去莊子上,安撫道,“我也是手頭實在缺人手,才不得不把你們安排過去。張大娘,配方的事情就交給您了,這是咱們作坊的關鍵,您的月錢我會漲一漲的。”
“難得東家看重,我一定好好做。我一個孤老婆子要那麽多錢做什麽!要不是當初遇到你們,我墳上草都半腰高了。”
翁曉曉笑笑,世上總是好人多,她幫了別人,也得到了很多的迴報。
“東家,做事我願意的,隻怕過去了就沒法跟著您學習了。”
翁曉曉讚賞地看了小空一眼,“學完千字文,也算夠用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早跟你們講過,這些道理就是為人處世的底線。能力是鍛煉出來的,隻能一步步來,多做事、多總結、多反思。再說了,隻要願意學,哪裏都有可學的東西。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一樣的重要。”
小空眨眨眼,又使勁點了點頭,“小空受教了,謝東家栽培。”
“也不要給自己壓力太大,上頭還有劉管事,還有我呢。”
每次交待了什麽,小空都完成的很好,翁曉曉是想好好培養他的。
“東家,我跟春霞那孩子很投緣,我想跟她認個幹親,可以嗎?”張大娘見這邊說完了,才敢說出來,本也不著急,但是她去了莊子,以後見麵就少了,又不知道得拖多久。
翁曉曉笑笑,“春霞願意就成,我沒意見的。”
猜著東家不會有意見,真聽到他這麽說了,張大娘臉上笑出了一把褶子,“我問過,那孩子願意的。”
“你們都願意就好,那我出錢叫桌席麵,今晚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哪能要東家破費,自該我請大家夥。”
“那我就等著了。”家裏和和氣氣,翁曉曉自然樂見其成。
得了準信兒,張大娘便歡天喜地去張羅酒席了。
翁曉曉自然不會白白去吃人家的酒席,迴屋就包了兩個大紅包放進了袖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