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後來,村民們都效仿起來,這個村子也成了有名的男妓村……”


    “那之後呢,既然當年鬧得如此之大,為何我等途經此地,卻從未聽過有人露出隻言片語?”王文君好奇問道。


    明哥繼續緩緩道來:“七十年前,此地遭遇大旱,十室九空,這附近很多村子都是後遷來的,即便還有當年附近的人,要嘛死了,要嘛當年年紀太小不記事,也就慢慢的沒人提起這件事。”


    “還有安嶺村不再由本村出麵的緣由吧。”牧嘉許冷不丁的插話。


    明哥抬頭看向他,才緩緩點了點頭:“對。”


    “後來村民們發現,自己弄這些會毀了村子的名聲,也容易讓村民再也不找不到合適的結婚對象,他們做流民的時候,發現原來城裏的花柳巷竟然還有男娼館,後來他們就把這些孩子偷偷養大,差不多的歲數就送到男娼館,這樣才能既可以賺錢,還可以不影響名聲。”


    眾人皆是不可思議中帶著憐憫和憤怒:“他們怎麽可以這樣……?”


    “養不起啊……”明哥歎了口氣,“我有時候也在想,出生就被溺死好還是活著長大受盡屈辱的好。”


    “活著很重要,能活著最好活著吧,活著才能看到希望。”柳姻語氣有些縹緲,卻能讓人感到語氣中的堅定。


    明哥看著她,眼中越發明亮,語氣中的疲憊似乎也被柳姻的話所洗刷:“是啊,所以我見到了您。”


    柳姻笑著看了看他,又看向學生們:“你們講講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人間慘劇?”


    陶博易一行人紛紛低頭思索。


    不多時,耐不住性子的王文君舉手。


    柳姻示意了下,王文君連忙開口:“百姓們太窮了,養不起孩子,所以隻能減少家中的壓力。”


    “嗯,有這樣的原因,可為什麽百姓養不起孩子呢?”柳姻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王文君眉頭緊蹙,重新想起來。


    卓永年接著說道:“沒錢吧。”


    “那為什麽沒錢呢?”柳姻繼續說道。


    “因為經商、讀書都不是百姓能夠接觸的,老師曾說過世家之所以成為世家,是掌握了對於知識的詮釋。經商……是因為百姓沒有本錢嗎?”張永安文文靜靜的坐在旁邊,小聲問道。


    她的聲音雖低,可在大家都安靜的情況下,是能夠聽得清楚地,也就沒人在意這些。


    “經商的話,大商戶背後都有各家權貴作為靠山,可做個貨郎也可以吧?”徐經亙一向堅毅的臉上,閃過不解。


    陶博易將手中烤的滾燙的幹糧,分別給同伴們分了,當然首先要給柳姻,隻是柳姻擺了擺手拒絕了。


    聽到徐經亙這樣的疑問,他輕描淡寫的說道:“簡單啊,即便是小小貨郎也不是普通民戶可以做的。”


    眾人將目光齊齊看向他,他有些意外的環顧四周,又看了眼柳姻,柳姻則笑著對他點了點頭。


    他才張口說道:“大商戶經亙已經說過了,就那些買了鋪子的小商戶,也是在縣鎮裏有著縣裏一二條關係的,對於咱們而言衙役不過是車前店腳牙中的一種,可對於百姓,這樣的也是了不得的官爺了。”


    “至於那些擺攤子的,看似簡單,卻都是有點子身家,或是有一兩個傳家的手藝,或是有不為人知的的進貨渠道,總不是能隨便告訴他人的,即便是最簡單的做饅頭的,那也是至少和地痞無賴們有那麽點交情,才能持續小區的。”


    “至於貨郎,沒有好的進貨渠道,或是有著足夠的眼界腦子,即便是費盡心血可能也隻能賠個底朝天,普通人家哪有這樣的銀錢夠子孫們浪費。”


    男孩子們還好,雖說都出身不錯,可到底平日裏也經常在外行走,哪怕不關注,也尚且能夠知道一二,可女孩們哪個不是深居內宅,不問世事,這些事對於她們而言,縱使離家的路途中已經經曆許多,可到底也沒有那麽透徹的了解過,此時聽到都不免有著恍然大悟的感覺。


    “經商,百姓手中無銀錢也無試錯機會,讀書,百姓沒有門路,文字又被世家掌握,更為艱難,百姓們就隻能靠那一畝三分地,可地也不是永久的依靠,你們可知什麽原因?”柳姻看著學生們繼續說道。


    除了一向不怎麽說話的竇元亮眉目間有些微動,其他人都是搖頭表示不知。


    柳姻看向竇元亮:“元亮,你說說看。”


    竇元亮愣了愣,才搓了搓衣角,深深吸了口氣,似乎給自己鼓足了勇氣般說道:“先生在《世家》和《奴》中都曾經說過,災年時,土地收成減少,百姓就要賣兒賣女或是自賣自身,才能湊夠國稅。”


    “嗯,說的不錯,還有嗎?”柳姻點了點頭,繼續問道。


    “還……還……還有。”竇元亮有些結巴,但手已經不再搓衣角了,反倒是慢慢的抬起頭,看向眾人,繼續說道,“若是太平年間,百姓即便地裏收成極好,可商戶們收糧也會故意壓低收價,這樣再去掉國稅後,百姓們再將留下的糧食換成最差的糙米,才能將將夠一家吃個兩三個月的。”


    “那未來的幾個月呢?”心軟的王永心忙追問道。


    “或是打零工,或是扛大包,總能賺上一點,夠餓不死的就可以了。”竇元亮緩緩道來。


    “說得對。”柳姻讚賞的看著他,又看看其他學生,“你們想到了什麽?”


    眾人麵麵相覷,一向不愛說話的於偉誌抬頭說道:“老師,農書能夠讓百姓吃飽嗎?”


    柳姻看向他:“我不知道,我隻能說若是百姓們肯聽的話,至少能比現在的收成好些,這田裏的事情從不是一人兩人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一點點的去研究怎麽更好的種莊稼,提升產量,針對蟲害如何對待,最重要的是研究出高產且抗寒抗旱的種子。”


    於偉誌點了點頭:“老師,我曾在《世家》中讀到,您說世家是王朝崩塌的禍首之一,可並未說清楚緣由,可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論如何從青樓開始當上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喵生人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喵生人格並收藏論如何從青樓開始當上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