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大宋武官的貫徹能力
重生:掠奪詞條,宋徽宗是我爹 作者:京星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到齊王,還不行禮!”
站在趙元身後的荊超衝著城牆下眾人大聲說道。
“見過齊王!”
勤王軍眾人連忙行禮,雖然不是官家,但是也是一個王爺啊。
皇子皇孫,身份尊貴,也非是我等小民能見的啊,三生有幸,勤王軍的士兵紛紛暗道。
“打開城門!”
荊超看到齊王衝著他點了點頭,於是衝著城門的禁軍士兵喊道。
陳規一個小小的縣令,能從南方拉起一支隊伍來勤王,並且還能趕到東京城,確實是個人才。
在趙元的印象中,明末盧象升也是作為一個縣令入京勤王。
很快,這支由農民小商販組成的勤王軍,進入了東京城。
大家都很高興,因為支持他們前來的不光是忠君之心,還有到了東京就有錢了。
“參見齊王殿下。”
陳規入城後,急忙來到趙元的麵前躬身行禮道。
“陳大人,本王仰慕已久啊!”
趙元哈哈大笑起來,看來自己的詞條還是有些作用的,貴人相助,這不貴人就來了!
陳規為之一愣,我隻不過是個縣令,你一個王爺仰慕我什麽?
“王爺,宗澤將軍他們來了!”
高俅走過來對著趙元說道,同時看了一眼陳規,不知道齊王為什麽會對這個縣令這麽感興趣。
“好,高大人你幫我招待一下陳縣令,今晚在王府設宴,為陳縣令接風。”
高俅頓時一愣,但他的反應很快,連忙轉過頭笑著對陳規說道。
“陳大人第一次來東京城吧,我陪陳大人轉一轉這東京城,請。。。”
陳規這下徹底不會了,高俅可是叱吒大宋官場20多年,對自己這麽熱情,
而且剛才沒有聽錯的話,齊王要在王府設宴接待自己,現在的陳規有點受寵若驚。
懵懵懂懂的被高俅拉走了。
齊王府。
“拜見殿下!”
宗澤、韓世忠、嶽飛見到齊王進到前廳後,齊齊行禮道。
“眾位大人不必多禮,請坐。”
管家趙福給眾人上茶後,退了出去。
“不知道王爺,召喚我們前來有何吩咐?”
趙元笑了笑,開口說道。
“自然是光複河山,殺金賊!”
眾將一聽,頓時熱血澎湃,對於他們這些武將來說,殺金賊,比升官發財也興趣的多。
自從宋金大戰以來,在宋徽宗和宋欽宗的“英明”指揮下,宋軍屢戰屢敗,宋軍將領投降的投降,戰死的戰死,差點被老百姓的口水噴死。
特別是這三個武將,空有一身武藝,卻報國無門,別說門了,連窗戶宋欽宗都沒給他們留。
原來完顏宗翰為了完成俘虜二聖的豐功偉績,已經命令完顏兀術可前往大名府附近,等待向應天府附近增援。
他可帶領的四萬金軍是金朝的精銳騎兵,一人雙馬,而且完顏兀術為了搶功,帶著他的鐵浮屠也跟在趙構屁股後麵緊追不舍。
這樣金朝的精銳騎兵,全部聚集在大名府和應天府沿線。
而完顏婁室的兩萬人馬卻是雜牌軍,是由渤海人和投降後的宋軍和遼軍組成,大部分是步兵,行軍速度遠不如完顏兀術的騎兵。
雙方的中間形成了一塊戰略空檔,趙元就要利用這個空檔,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他也有自己考慮,調動宗澤部,為計劃掃清障礙。
“你是說讓我們前往潼關,伏擊斷後的完顏婁室?”
宗澤等人一臉興奮的望著齊王。
“幾位將軍可有信心?”
“多謝齊王厚愛,我等定不辜負齊王的期望!”
“好,今晚府中設宴為三位將軍送行,為陳縣令接風!”
晚上齊王府,觥籌交錯,賓主盡歡,各得其樂。
與此同時,康王趙構卻在拚命的跑路,他剛出大名府向應天府前進,就被完顏兀術的鐵浮屠在後麵一路狂追。
好不容易擺脫了鐵浮屠的追擊,此時的幾萬人的大軍隻剩下了三千人。
“王爺,我們趕緊前往應天府吧,大名府的外麵金兵太多了。”
王伯彥臉色慘白的說道。
“王將軍所言極是!”
康王趙構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迴應道。
“稟,王爺,應天府附近出現一支四百人的金軍重甲騎兵正在向我們奔來!”
金軍重甲騎兵?不就是鐵浮屠嗎?怎麽金軍還有了其他重甲騎兵?
“王爺,看來我們去不了應天府了,我們南下吧!”
範訥在那著急的喊道。
他本身就是蘇州吳縣人,看到金兵這麽兇猛,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往老家跑吧。
說起範訥,就不得不提他的執行力,曆史上已經被金人扣留的宋欽宗,按照金人的要求寫詔書給勤王部隊,讓他們不要來。
這是整個靖康年間,北宋武將執行的最好的一個命令,沒有之一,而範訥更是執行力爆棚。
他貫徹這個命令到什麽程度,宋徽宗和宋欽宗被掠走北上後,第一個抵達東京城城下的就是北道總管宣撫司統製官王淵。
他隻是一個先鋒官,派他出發的人就是宣撫司範訥。
在此之前,範訥駐紮在什麽地方呢?就是應天府,距離東京城直線距離130公裏。
隨著局勢的漸漸穩定,範訥其實已經把駐地搬到了雍丘,也就是今天的杞縣,距離東京城的直線距離就更感人了,50公裏。
其實,二聖被掠走後,還出現了不少神奇片段,金兵全部撤離東京城後,偽帝張邦昌留守東京城。
短短三天內,各路的勤王部隊像是精確製導一般出現在東京城下。
除了範訥,第二個來打卡的就是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
他的駐地在宿州,雖然距離東京的直線距離接近300公裏,但是他依然能夠準確地判斷出局勢,派出部隊準時出現在了開封城下。
第三個前來打卡的人,是江淮發運司統製傅亮,他此前駐紮的地點在陳州和蔡州之間,距離東京城直線距離200公裏。
此時,趙構才慢慢悠悠的帶兵,浩浩蕩蕩的前往東京城勤王。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問題,勤王,本來就是去保護皇上的。
但是現在很明顯的是,大家都知道皇上已經不在東京城了,但是依然烏泱泱地殺向東京,搞得被金兵押著北上的徽欽二宗非常的尷尬。
從靖康元年十月十八發出第一道勤王詔書,整整半年多之後(有個閏月),金兵撤軍、皇帝不在了,這幫人才痛哭流涕地奔向張邦昌把守的東京城。
趙構要跟張邦昌搶皇位,手下要跟其他人搶戰功。
至於北上的徽欽二宗,啥?這裏不是有趙構了嗎,還要啥自行車?
隻是可憐了此前老老實實前來打仗的範致虛、王瓊、鄭建雄、張叔夜這幫人。
“王爺,趕緊拿主意吧!”
範訥著急的喊道。
“南下!”
趙構心裏暗道,皇兄不是我不幫你,實在是金人太多了。
三千多人在趙構的指揮下,迅速改變逃跑路線一路南下而去。
而那支四百人的金軍鐵騎,像是護衛一般,不遠不近的在後麵跟著。
每次趙構跑偏了方向,他們總是能夠及時的拿著大刀,給糾正過來。
當有想家的士兵偷偷往迴跑時,這些金軍總是不留情的給予斬殺。
後來,一群人總算是明白了,隻要往前跑就不會死,結果一直被追到山東境內。
“給齊王殿下發信,就說趙構已經去了他該去的地方!”
站在趙元身後的荊超衝著城牆下眾人大聲說道。
“見過齊王!”
勤王軍眾人連忙行禮,雖然不是官家,但是也是一個王爺啊。
皇子皇孫,身份尊貴,也非是我等小民能見的啊,三生有幸,勤王軍的士兵紛紛暗道。
“打開城門!”
荊超看到齊王衝著他點了點頭,於是衝著城門的禁軍士兵喊道。
陳規一個小小的縣令,能從南方拉起一支隊伍來勤王,並且還能趕到東京城,確實是個人才。
在趙元的印象中,明末盧象升也是作為一個縣令入京勤王。
很快,這支由農民小商販組成的勤王軍,進入了東京城。
大家都很高興,因為支持他們前來的不光是忠君之心,還有到了東京就有錢了。
“參見齊王殿下。”
陳規入城後,急忙來到趙元的麵前躬身行禮道。
“陳大人,本王仰慕已久啊!”
趙元哈哈大笑起來,看來自己的詞條還是有些作用的,貴人相助,這不貴人就來了!
陳規為之一愣,我隻不過是個縣令,你一個王爺仰慕我什麽?
“王爺,宗澤將軍他們來了!”
高俅走過來對著趙元說道,同時看了一眼陳規,不知道齊王為什麽會對這個縣令這麽感興趣。
“好,高大人你幫我招待一下陳縣令,今晚在王府設宴,為陳縣令接風。”
高俅頓時一愣,但他的反應很快,連忙轉過頭笑著對陳規說道。
“陳大人第一次來東京城吧,我陪陳大人轉一轉這東京城,請。。。”
陳規這下徹底不會了,高俅可是叱吒大宋官場20多年,對自己這麽熱情,
而且剛才沒有聽錯的話,齊王要在王府設宴接待自己,現在的陳規有點受寵若驚。
懵懵懂懂的被高俅拉走了。
齊王府。
“拜見殿下!”
宗澤、韓世忠、嶽飛見到齊王進到前廳後,齊齊行禮道。
“眾位大人不必多禮,請坐。”
管家趙福給眾人上茶後,退了出去。
“不知道王爺,召喚我們前來有何吩咐?”
趙元笑了笑,開口說道。
“自然是光複河山,殺金賊!”
眾將一聽,頓時熱血澎湃,對於他們這些武將來說,殺金賊,比升官發財也興趣的多。
自從宋金大戰以來,在宋徽宗和宋欽宗的“英明”指揮下,宋軍屢戰屢敗,宋軍將領投降的投降,戰死的戰死,差點被老百姓的口水噴死。
特別是這三個武將,空有一身武藝,卻報國無門,別說門了,連窗戶宋欽宗都沒給他們留。
原來完顏宗翰為了完成俘虜二聖的豐功偉績,已經命令完顏兀術可前往大名府附近,等待向應天府附近增援。
他可帶領的四萬金軍是金朝的精銳騎兵,一人雙馬,而且完顏兀術為了搶功,帶著他的鐵浮屠也跟在趙構屁股後麵緊追不舍。
這樣金朝的精銳騎兵,全部聚集在大名府和應天府沿線。
而完顏婁室的兩萬人馬卻是雜牌軍,是由渤海人和投降後的宋軍和遼軍組成,大部分是步兵,行軍速度遠不如完顏兀術的騎兵。
雙方的中間形成了一塊戰略空檔,趙元就要利用這個空檔,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當然,他也有自己考慮,調動宗澤部,為計劃掃清障礙。
“你是說讓我們前往潼關,伏擊斷後的完顏婁室?”
宗澤等人一臉興奮的望著齊王。
“幾位將軍可有信心?”
“多謝齊王厚愛,我等定不辜負齊王的期望!”
“好,今晚府中設宴為三位將軍送行,為陳縣令接風!”
晚上齊王府,觥籌交錯,賓主盡歡,各得其樂。
與此同時,康王趙構卻在拚命的跑路,他剛出大名府向應天府前進,就被完顏兀術的鐵浮屠在後麵一路狂追。
好不容易擺脫了鐵浮屠的追擊,此時的幾萬人的大軍隻剩下了三千人。
“王爺,我們趕緊前往應天府吧,大名府的外麵金兵太多了。”
王伯彥臉色慘白的說道。
“王將軍所言極是!”
康王趙構一邊喘著粗氣,一邊迴應道。
“稟,王爺,應天府附近出現一支四百人的金軍重甲騎兵正在向我們奔來!”
金軍重甲騎兵?不就是鐵浮屠嗎?怎麽金軍還有了其他重甲騎兵?
“王爺,看來我們去不了應天府了,我們南下吧!”
範訥在那著急的喊道。
他本身就是蘇州吳縣人,看到金兵這麽兇猛,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往老家跑吧。
說起範訥,就不得不提他的執行力,曆史上已經被金人扣留的宋欽宗,按照金人的要求寫詔書給勤王部隊,讓他們不要來。
這是整個靖康年間,北宋武將執行的最好的一個命令,沒有之一,而範訥更是執行力爆棚。
他貫徹這個命令到什麽程度,宋徽宗和宋欽宗被掠走北上後,第一個抵達東京城城下的就是北道總管宣撫司統製官王淵。
他隻是一個先鋒官,派他出發的人就是宣撫司範訥。
在此之前,範訥駐紮在什麽地方呢?就是應天府,距離東京城直線距離130公裏。
隨著局勢的漸漸穩定,範訥其實已經把駐地搬到了雍丘,也就是今天的杞縣,距離東京城的直線距離就更感人了,50公裏。
其實,二聖被掠走後,還出現了不少神奇片段,金兵全部撤離東京城後,偽帝張邦昌留守東京城。
短短三天內,各路的勤王部隊像是精確製導一般出現在東京城下。
除了範訥,第二個來打卡的就是江淮發運判官向子諲。
他的駐地在宿州,雖然距離東京的直線距離接近300公裏,但是他依然能夠準確地判斷出局勢,派出部隊準時出現在了開封城下。
第三個前來打卡的人,是江淮發運司統製傅亮,他此前駐紮的地點在陳州和蔡州之間,距離東京城直線距離200公裏。
此時,趙構才慢慢悠悠的帶兵,浩浩蕩蕩的前往東京城勤王。
這是一個很神奇的問題,勤王,本來就是去保護皇上的。
但是現在很明顯的是,大家都知道皇上已經不在東京城了,但是依然烏泱泱地殺向東京,搞得被金兵押著北上的徽欽二宗非常的尷尬。
從靖康元年十月十八發出第一道勤王詔書,整整半年多之後(有個閏月),金兵撤軍、皇帝不在了,這幫人才痛哭流涕地奔向張邦昌把守的東京城。
趙構要跟張邦昌搶皇位,手下要跟其他人搶戰功。
至於北上的徽欽二宗,啥?這裏不是有趙構了嗎,還要啥自行車?
隻是可憐了此前老老實實前來打仗的範致虛、王瓊、鄭建雄、張叔夜這幫人。
“王爺,趕緊拿主意吧!”
範訥著急的喊道。
“南下!”
趙構心裏暗道,皇兄不是我不幫你,實在是金人太多了。
三千多人在趙構的指揮下,迅速改變逃跑路線一路南下而去。
而那支四百人的金軍鐵騎,像是護衛一般,不遠不近的在後麵跟著。
每次趙構跑偏了方向,他們總是能夠及時的拿著大刀,給糾正過來。
當有想家的士兵偷偷往迴跑時,這些金軍總是不留情的給予斬殺。
後來,一群人總算是明白了,隻要往前跑就不會死,結果一直被追到山東境內。
“給齊王殿下發信,就說趙構已經去了他該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