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陳銘向眾人提出的是“勸化歸真”之策,而非直接采取“屠戮奪寶”的手段,此舉讓眾人內心有所依靠,至少如此即便任務未能完成,也能全身而退,不至於元神受損。
因而,在聽從陳銘詳細解說之後,眾人內心有了底氣,在登陸之前並無懼色。
然而,一旦登上了島嶼,他們卻發現眼前的景象與預料之中大相徑庭。
碼頭之上,除了自家修士所乘坐的船隻之外,還停泊著眾多前來運送補給的商船。船上的商人們無不恭恭敬敬、戰戰兢兢地將“安渡金”交付給碼頭上的修煉邪道之人——那些海盜。
但見那些海盜膚色黝黑,滿臉煞氣,眼神兇狠,令人望而生畏。更有甚者,殺氣騰騰,仿佛擇人而噬的妖獸一般,口中露出泛著黃綠之光的利齒,令目睹之人頓生寒意,瞬間肌膚泛起一層雞皮疙瘩,仿佛誤入了魚前西遊真解魚前中的“獅駝嶺”。
鄭煥踏上嵊泗仙島碼頭,瞧見這些麵容猙獰的海盜,雙腿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全身肌骨陣陣痙攣。兩位隨行的高階修士雖勉力保持鎮定,但也皆是一副如履薄冰的姿態。
陳銘同樣未曾料到眼前這般情形,如今既已身在此處,自是不會輕易退縮,隻能咬緊牙關,毅然決然地向前走去。
行走在島上街頭,眾人仿若穿越至另一個世界。街道兩旁繁花似錦,餐館、酒樓、客棧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甚至連坊市、戲院之類的場所亦隱晦可見。
隻是這裏巡邏的並非身穿官服的捕快,而是佩帶著彎曲利刃,袒露胸毛的海盜。盡管已入寒冬,因受到海洋暖流的影響,此島卻依舊氣候宜人,猶如春意盎然之地。
島上諸多建築皆以石塊堆砌而成,與大明內陸的傳統街巷風貌迥異。倘若非時常見到身著大明服飾的行人和商人穿行其中,一行人幾乎以為自己闖入了異域他鄉。
小城依山傍水而建,那座海盜盤踞的要塞或曰山寨便矗立於長街盡頭,背靠島上最高之處的大悲峰。這座石堡形狀奇特,隨山巒走勢起伏,並非中原常見的城池布局,倒有三分西洋棱堡的韻味。
佇立在石堡下方,眾人真切體驗到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磅礴氣勢。陳銘轉向眾人開口道:“看樣子,這群海盜並非尋常之輩,諸位切勿掉以輕心,也不能妄自尊大,務必小心謹慎行事!”
眾人聞此言語,均點頭稱是——在這危機四伏之地,稍有不慎,便是喪命之禍。
此處乃海域中聞名遐邇的妖修巨頭“霸王龍”,絕非尋常修行者可比。
\"何方神聖駕臨此地?\"
但聞話語甫落,石堡雄渾的巨門前,驀然躍出兩位身形削瘦、肌膚黝黑的修士,朝眾人喝問而來。
何如海聞聲立即踏前一步,抱拳迴應道:“在下西陸金刀宗弟子何河,特來拜會汪大宗師!\"
此舉無疑是與這些海上強者以江湖秘語交流,並表明自家宗門身份。
言下之意,即西陸金刀宗之輩欲拜見汪氏大宗師麾下的勢力。
一番唇槍舌劍之後,那位豁牙的削瘦修士微微示意,緊接著傳來一陣陣“哢嚓哢嚓”的機關聲響,石堡那厚重的大門緩緩開啟。
踏入石堡之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巧的內堡——所有人皆暗自點頭,心知這石堡建造之精妙實有講究。
此次一行人並非前來刺探修為情報,而是為了“論道”——或者說,是欲勸其歸順正道,故並未過分探究石堡的結構布局。
進入內堡後,由另一位麵目相似的黑瘦修士引路,眾人被帶往一處名為“聚靈堂”的地方。
聚靈堂之前,兩側立著一群麵容猙獰、身材魁梧的修士,手中各持法寶——有的握著顱骨法刀,有的提著板斧,更有甚者舞弄著流星錘……盡管內心忐忑不安,但既已來到此處,眾人也隻能咬緊牙關,在陳銘的帶領下,挺胸抬頭步入堂內。
堂上首席位置坐定一位麵龐漆黑、滿臉虯髯、披頭散發的修士,看上去如同修煉邪功的狂徒一般。而在他身旁,一名看似書生的修士倒還算整潔,隻是身上的儒袍明顯許久未曾洗滌,泛著油乎乎的光澤。
陳銘微施一禮,洪聲道:“陳某陳銘,特此來訪汪大宗師。”
“大膽修士,既已不遠萬裏而來,竟敢在大宗師麵前這般怠慢無禮,此是何故?”
身旁的油膩書生冷哼一聲,責問道。
“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區區在下,魚前是也,乃是汪大宗師坐下二護法兼軍師。”
“原來是魚軍師……”
陳銘口中淡淡地道出魚軍師的身份,臉上並無絲毫異樣表情,對他的二護法之名亦未見有何觸動。
“不知陳道友此行所為何事?欲與我等商討何種交易?”
汪四大宗師見對方態度鎮定,不禁心動,遂開口問道。
陳銘深施一禮,嚴肅答道:“大宗師明鑒,陳某此番前來,旨在為貴方所盤踞的舟山群島萬千生靈以及嵊泗列島數千族人的生存之道展開探討。”
“哼!爾等不過七尺男兒,尚未至弱冠之齡,怎有資格談論此事?恐怕便是寧波吳府主或應天府巡撫王大人也不敢這般口氣吧?”
魚前方才冷笑一聲,先行發難。
他的話音剛落,堂上各路海盜首領均露出嘲諷而又不屑的笑容,仿佛剛剛聽到了平生最為荒謬的笑話。
然而陳銘聞此言並未動怒,反而起身朗聲一笑,道:“哈哈,在下雖然年輕,卻與那些凡夫俗子不同,因為陳某代表著仙皇陛下!”
\"什麽?此話當真?\"
\"此人竟膽敢口出狂言,聲稱代天子之意,好大的威風啊!\"
殿內眾人議論紛紛,無一人相信這個身著華貴公子服飾的青年竟然能代表萬曆仙皇。
在他們的認知中,能代表仙皇的不是穿著朱紅道袍、須發皆白的高階文臣,便是那曆經滄桑、形態如老嫗的仙宮總管,怎會有這樣一個青春年少之人?
陳銘麵帶肅穆,向大殿上的眾人宣告:\"列位切勿因在下年輕而輕視,在古時已有甘羅十三歲便擔當重任,霍去病二十載便威震敵疆……由此可見,仙皇往往最為信賴年輕人,因為吾輩少年有一特質,便是真誠無欺!\"
\"嘿,此子倒有些奇思妙論,頗為有趣,不如讓大當家聽聽他有何說辭,再行定奪不遲。\"一名佩戴黑色眼罩,打扮如同海蛟幫海盜首領的獨眼壯漢對汪四大當家拱手建議。
汪四微微點頭讚同:\"嗯,三當家所言甚是,那就請陳公子詳述吧。\"
陳銘見汪四首肯,各路海盜也都凝神傾聽,並非全然冷漠無視,心中略感安穩。念頭一轉,他從懷中取出一塊銅製令牌,以及一封用黃綾精心包裹的卷軸,高聲宣布:\"此乃萬曆仙皇親賜信物與聖旨,請各位仔細觀瞧!\"
見到陳銘手中之物,鄭煥和趙德柱心頭頓時緊繃起來。
因而,在聽從陳銘詳細解說之後,眾人內心有了底氣,在登陸之前並無懼色。
然而,一旦登上了島嶼,他們卻發現眼前的景象與預料之中大相徑庭。
碼頭之上,除了自家修士所乘坐的船隻之外,還停泊著眾多前來運送補給的商船。船上的商人們無不恭恭敬敬、戰戰兢兢地將“安渡金”交付給碼頭上的修煉邪道之人——那些海盜。
但見那些海盜膚色黝黑,滿臉煞氣,眼神兇狠,令人望而生畏。更有甚者,殺氣騰騰,仿佛擇人而噬的妖獸一般,口中露出泛著黃綠之光的利齒,令目睹之人頓生寒意,瞬間肌膚泛起一層雞皮疙瘩,仿佛誤入了魚前西遊真解魚前中的“獅駝嶺”。
鄭煥踏上嵊泗仙島碼頭,瞧見這些麵容猙獰的海盜,雙腿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全身肌骨陣陣痙攣。兩位隨行的高階修士雖勉力保持鎮定,但也皆是一副如履薄冰的姿態。
陳銘同樣未曾料到眼前這般情形,如今既已身在此處,自是不會輕易退縮,隻能咬緊牙關,毅然決然地向前走去。
行走在島上街頭,眾人仿若穿越至另一個世界。街道兩旁繁花似錦,餐館、酒樓、客棧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甚至連坊市、戲院之類的場所亦隱晦可見。
隻是這裏巡邏的並非身穿官服的捕快,而是佩帶著彎曲利刃,袒露胸毛的海盜。盡管已入寒冬,因受到海洋暖流的影響,此島卻依舊氣候宜人,猶如春意盎然之地。
島上諸多建築皆以石塊堆砌而成,與大明內陸的傳統街巷風貌迥異。倘若非時常見到身著大明服飾的行人和商人穿行其中,一行人幾乎以為自己闖入了異域他鄉。
小城依山傍水而建,那座海盜盤踞的要塞或曰山寨便矗立於長街盡頭,背靠島上最高之處的大悲峰。這座石堡形狀奇特,隨山巒走勢起伏,並非中原常見的城池布局,倒有三分西洋棱堡的韻味。
佇立在石堡下方,眾人真切體驗到那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磅礴氣勢。陳銘轉向眾人開口道:“看樣子,這群海盜並非尋常之輩,諸位切勿掉以輕心,也不能妄自尊大,務必小心謹慎行事!”
眾人聞此言語,均點頭稱是——在這危機四伏之地,稍有不慎,便是喪命之禍。
此處乃海域中聞名遐邇的妖修巨頭“霸王龍”,絕非尋常修行者可比。
\"何方神聖駕臨此地?\"
但聞話語甫落,石堡雄渾的巨門前,驀然躍出兩位身形削瘦、肌膚黝黑的修士,朝眾人喝問而來。
何如海聞聲立即踏前一步,抱拳迴應道:“在下西陸金刀宗弟子何河,特來拜會汪大宗師!\"
此舉無疑是與這些海上強者以江湖秘語交流,並表明自家宗門身份。
言下之意,即西陸金刀宗之輩欲拜見汪氏大宗師麾下的勢力。
一番唇槍舌劍之後,那位豁牙的削瘦修士微微示意,緊接著傳來一陣陣“哢嚓哢嚓”的機關聲響,石堡那厚重的大門緩緩開啟。
踏入石堡之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巧的內堡——所有人皆暗自點頭,心知這石堡建造之精妙實有講究。
此次一行人並非前來刺探修為情報,而是為了“論道”——或者說,是欲勸其歸順正道,故並未過分探究石堡的結構布局。
進入內堡後,由另一位麵目相似的黑瘦修士引路,眾人被帶往一處名為“聚靈堂”的地方。
聚靈堂之前,兩側立著一群麵容猙獰、身材魁梧的修士,手中各持法寶——有的握著顱骨法刀,有的提著板斧,更有甚者舞弄著流星錘……盡管內心忐忑不安,但既已來到此處,眾人也隻能咬緊牙關,在陳銘的帶領下,挺胸抬頭步入堂內。
堂上首席位置坐定一位麵龐漆黑、滿臉虯髯、披頭散發的修士,看上去如同修煉邪功的狂徒一般。而在他身旁,一名看似書生的修士倒還算整潔,隻是身上的儒袍明顯許久未曾洗滌,泛著油乎乎的光澤。
陳銘微施一禮,洪聲道:“陳某陳銘,特此來訪汪大宗師。”
“大膽修士,既已不遠萬裏而來,竟敢在大宗師麵前這般怠慢無禮,此是何故?”
身旁的油膩書生冷哼一聲,責問道。
“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區區在下,魚前是也,乃是汪大宗師坐下二護法兼軍師。”
“原來是魚軍師……”
陳銘口中淡淡地道出魚軍師的身份,臉上並無絲毫異樣表情,對他的二護法之名亦未見有何觸動。
“不知陳道友此行所為何事?欲與我等商討何種交易?”
汪四大宗師見對方態度鎮定,不禁心動,遂開口問道。
陳銘深施一禮,嚴肅答道:“大宗師明鑒,陳某此番前來,旨在為貴方所盤踞的舟山群島萬千生靈以及嵊泗列島數千族人的生存之道展開探討。”
“哼!爾等不過七尺男兒,尚未至弱冠之齡,怎有資格談論此事?恐怕便是寧波吳府主或應天府巡撫王大人也不敢這般口氣吧?”
魚前方才冷笑一聲,先行發難。
他的話音剛落,堂上各路海盜首領均露出嘲諷而又不屑的笑容,仿佛剛剛聽到了平生最為荒謬的笑話。
然而陳銘聞此言並未動怒,反而起身朗聲一笑,道:“哈哈,在下雖然年輕,卻與那些凡夫俗子不同,因為陳某代表著仙皇陛下!”
\"什麽?此話當真?\"
\"此人竟膽敢口出狂言,聲稱代天子之意,好大的威風啊!\"
殿內眾人議論紛紛,無一人相信這個身著華貴公子服飾的青年竟然能代表萬曆仙皇。
在他們的認知中,能代表仙皇的不是穿著朱紅道袍、須發皆白的高階文臣,便是那曆經滄桑、形態如老嫗的仙宮總管,怎會有這樣一個青春年少之人?
陳銘麵帶肅穆,向大殿上的眾人宣告:\"列位切勿因在下年輕而輕視,在古時已有甘羅十三歲便擔當重任,霍去病二十載便威震敵疆……由此可見,仙皇往往最為信賴年輕人,因為吾輩少年有一特質,便是真誠無欺!\"
\"嘿,此子倒有些奇思妙論,頗為有趣,不如讓大當家聽聽他有何說辭,再行定奪不遲。\"一名佩戴黑色眼罩,打扮如同海蛟幫海盜首領的獨眼壯漢對汪四大當家拱手建議。
汪四微微點頭讚同:\"嗯,三當家所言甚是,那就請陳公子詳述吧。\"
陳銘見汪四首肯,各路海盜也都凝神傾聽,並非全然冷漠無視,心中略感安穩。念頭一轉,他從懷中取出一塊銅製令牌,以及一封用黃綾精心包裹的卷軸,高聲宣布:\"此乃萬曆仙皇親賜信物與聖旨,請各位仔細觀瞧!\"
見到陳銘手中之物,鄭煥和趙德柱心頭頓時緊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