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見到鄭煥的神情,亦是淡然地道:“此番之舉確有衝動之嫌,然而若非接下此招,我們便需付出雙倍的靈晶……”
鄭煥亦連忙點頭附議:“的確如此,那可是上萬枚靈晶哪!但這汪四,江湖人尊稱為‘海煞霸王龍’,並非易與之輩。”
“無妨,畢竟老金和老何曾與此汪四有過交往,我們迴房細細商議一番,或許便可覓得對策。”
陳銘話語間,眼神靈動,心中已隱約浮現出一條計策。
眾人投宿的悅來客棧,坐落在靠近官府的通明街上。
待迴到客房,陳銘將應對海盜汪四之事告知其餘三位同伴,頓時引來一陣驚訝。
“這不是明擺著設陷阱讓我們往裏跳嗎?”
趙德柱聽罷陳銘和鄭煥的敘述,立刻明白過來,直言不諱。
“趙兄所言極是,那吳知府與薛慕雲一唱一合,分明欲借刀殺人,讓我們充當炮灰!都怪我當時未能及時勸阻公子……”
鄭煥懊悔不已地歎道,同時責備自己的反應不夠迅速。
“不錯,公子,汪四橫行東海數十載,豈是我們輕易可製伏之人?”何如海亦出言規勸。
而金如鐵則坐在一旁,沉默寡言。
陳銘掃視眾人一眼,旋即轉向何如海發問:“爾等行走海上,想來應與汪四有所交集吧?”
“與其說是交集,實則是海盜間的相互忌憚。以往我們航行至其勢力範圍內,不得不懸掛他們的旗幟,繳納‘航海平安費’以保平安。”何如海說起此事,臉上不由得泛起一絲尷尬之色。
金如鐵的臉色同樣顯得凝重,不過膚色黝黑,並未像何如海那樣明顯。
陳銘見狀,忙寬慰二人:“唉,兩位無需介懷,這實屬正常之舉。若與他們硬碰硬,隻怕我們這條船上的人頭都不夠他們砍的。故我們並非要與他們開戰,而是尋求招安!”
鄭煥聞聽此言,眼睛一亮:“原來如此,這‘航海平安費’聽起來頗有深意,原來海盜也是識貨之人。”
趙德柱則接口道:“這些海寇胃口極大,些許靈晶恐怕難以滿足他們,便是給他們萬餘枚,恐怕也未必看得上眼!”
陳銘頷首表示讚同:“諸位所言均有道理,老金、老何二位前輩切勿過於自責,那‘航海平安費’其實是由你們自己從酬勞中先行墊付的,不必太過愧疚。既能保全性命又能順利完成使命,豈不是再好不過了嗎?”
陳銘的一席話穩定了兩位高手的情緒,畢竟目前他們是一個整體,團結一致至關重要!
而且在他看來,凡是可以用金錢解決的問題都不算問題,盡管當前他最缺的就是靈晶。
“既然是可以用靈晶解決的事情,那就簡單多了……看樣子此事確實有望,老何費心速速聯絡海船,我們要盡快趕往舟山,找尋那位汪四……”
陳銘揮了揮手,豪邁地下達命令,緊接著便將自己的初步計劃毫無保留地告訴了眾人。
此事已定,當下眾人各司其職,雖然看似無事可忙,但實際上都在為即將展開的修真之旅做準備。何如海於當日下午便尋得一艘熟悉的仙舟,請眾人登船啟程。
此刻正值修煉界的西北季風盛行之時,眾人乘風破浪,迅速駛離陸地,踏上茫茫碧波之海。
老金與何如海皆是渡海修行的資深弟子,麵對大海自是泰然處之;鄭煥在其家族中也曾隨長輩多次涉險至海外秘境曆練,對此環境也早已適應如常。陳銘雖非生於海濱,但在前世也有過乘船入海的經曆,雖略感不適卻並不嚴重。
然而趙德柱卻是叫苦連天,受不住海浪顛簸,幾欲嘔吐至膽汁枯竭,整個人癱軟在船艙內,如同一團萎靡的朽木。
船艙深處,何如海診過趙德柱的脈象,寬慰他說:“無妨,隻需稍加適應便可好轉。”
陳銘亦前來安撫趙德柱:“趙兄放心靜養,待明日抵達目的地嵊泗仙島,一切不適都將煙消雲散。”
走出船艙,陳銘望著落日餘暉灑滿天際,海麵廣闊無垠,心境豁然開朗。
“少俠,這海上並非內陸江河,甲板上風急浪湧,還是盡早迴艙修養為宜。”鄭煥緊跟其後,關切地提醒。
陳銘轉身迴應鄭煥:“立於大海之上,方能悟得天地浩渺,人身微若芥子,若要成就大道偉業,還需借助這片無垠海洋之力。”
“海上修煉之路固然收益豐厚,但也危機重重……”
“正是此理,故有許多保守之輩對海洋畏懼如虎,我們切不可步其後塵……這也是我接受吳知府招攬的原因所在。”
陳銘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並透露了一個不便外傳的深層緣由。
鄭煥心領神會,立刻嚴肅表態:“請少俠指點迷津,屬下必用心領悟。”
陳銘言道:“吾等所製諸多寶物,乃至關重要之物,未來還將煉製更多重寶,需一方適宜之地才能得以繁衍生息,否則秘密難保不失。”
鄭煥聽罷頓時明白:“原來少俠答應吳知府,是要去收服那汪四一眾海寇,此後我等便可在化外之地上閉關修煉,打造屬於我們的秘密基地。”
“沒錯,你真是最懂我的人,歡哥!”
陳銘讚許地點頭,對鄭煥的理解表示肯定。
實際上,陳銘深知鄭煥的表達含蓄委婉。直白地說,這舟山海域不大不小,正適合初期低調發展……
“不過此次招降汪四一夥,既無朝廷詔令,又無官方文書,更無金銀財帛作為籌碼,該如何行事呢?”
趁四周無人之際,鄭煥直言不諱地道出心中的疑慮,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這些問題都無需擔憂!我會給舟山島上的人們一樣他們做夢都想不到的寶物,將來這物件或許價值連城……”
“至於其餘種種難題,我深信隻要有真武大帝點頭首肯,一切均可迎刃而解,對此我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真武大帝必定會讚同我的計劃!”
陳銘從容一笑,對鄭煥展現出十足的自信。
此時北風更為凜冽,陳銘與鄭煥便未再於船頭顯擺修為,繼續逗留恐怕會被狂風吹落大海之中。
船隻順風疾馳,破浪前行,宛如遊龍穿梭於天際與碧濤之間。
一日之後,眾人抵達了舟山群島東部邊緣的嵊泗仙島。
踏上仙島碼頭的那一刻,眾人的足下感受到一種源自大地深處的穩固力量,然而內心的感受卻是翻江倒海般複雜,莫名地皆有了幾分忐忑不安。
鄭煥亦連忙點頭附議:“的確如此,那可是上萬枚靈晶哪!但這汪四,江湖人尊稱為‘海煞霸王龍’,並非易與之輩。”
“無妨,畢竟老金和老何曾與此汪四有過交往,我們迴房細細商議一番,或許便可覓得對策。”
陳銘話語間,眼神靈動,心中已隱約浮現出一條計策。
眾人投宿的悅來客棧,坐落在靠近官府的通明街上。
待迴到客房,陳銘將應對海盜汪四之事告知其餘三位同伴,頓時引來一陣驚訝。
“這不是明擺著設陷阱讓我們往裏跳嗎?”
趙德柱聽罷陳銘和鄭煥的敘述,立刻明白過來,直言不諱。
“趙兄所言極是,那吳知府與薛慕雲一唱一合,分明欲借刀殺人,讓我們充當炮灰!都怪我當時未能及時勸阻公子……”
鄭煥懊悔不已地歎道,同時責備自己的反應不夠迅速。
“不錯,公子,汪四橫行東海數十載,豈是我們輕易可製伏之人?”何如海亦出言規勸。
而金如鐵則坐在一旁,沉默寡言。
陳銘掃視眾人一眼,旋即轉向何如海發問:“爾等行走海上,想來應與汪四有所交集吧?”
“與其說是交集,實則是海盜間的相互忌憚。以往我們航行至其勢力範圍內,不得不懸掛他們的旗幟,繳納‘航海平安費’以保平安。”何如海說起此事,臉上不由得泛起一絲尷尬之色。
金如鐵的臉色同樣顯得凝重,不過膚色黝黑,並未像何如海那樣明顯。
陳銘見狀,忙寬慰二人:“唉,兩位無需介懷,這實屬正常之舉。若與他們硬碰硬,隻怕我們這條船上的人頭都不夠他們砍的。故我們並非要與他們開戰,而是尋求招安!”
鄭煥聞聽此言,眼睛一亮:“原來如此,這‘航海平安費’聽起來頗有深意,原來海盜也是識貨之人。”
趙德柱則接口道:“這些海寇胃口極大,些許靈晶恐怕難以滿足他們,便是給他們萬餘枚,恐怕也未必看得上眼!”
陳銘頷首表示讚同:“諸位所言均有道理,老金、老何二位前輩切勿過於自責,那‘航海平安費’其實是由你們自己從酬勞中先行墊付的,不必太過愧疚。既能保全性命又能順利完成使命,豈不是再好不過了嗎?”
陳銘的一席話穩定了兩位高手的情緒,畢竟目前他們是一個整體,團結一致至關重要!
而且在他看來,凡是可以用金錢解決的問題都不算問題,盡管當前他最缺的就是靈晶。
“既然是可以用靈晶解決的事情,那就簡單多了……看樣子此事確實有望,老何費心速速聯絡海船,我們要盡快趕往舟山,找尋那位汪四……”
陳銘揮了揮手,豪邁地下達命令,緊接著便將自己的初步計劃毫無保留地告訴了眾人。
此事已定,當下眾人各司其職,雖然看似無事可忙,但實際上都在為即將展開的修真之旅做準備。何如海於當日下午便尋得一艘熟悉的仙舟,請眾人登船啟程。
此刻正值修煉界的西北季風盛行之時,眾人乘風破浪,迅速駛離陸地,踏上茫茫碧波之海。
老金與何如海皆是渡海修行的資深弟子,麵對大海自是泰然處之;鄭煥在其家族中也曾隨長輩多次涉險至海外秘境曆練,對此環境也早已適應如常。陳銘雖非生於海濱,但在前世也有過乘船入海的經曆,雖略感不適卻並不嚴重。
然而趙德柱卻是叫苦連天,受不住海浪顛簸,幾欲嘔吐至膽汁枯竭,整個人癱軟在船艙內,如同一團萎靡的朽木。
船艙深處,何如海診過趙德柱的脈象,寬慰他說:“無妨,隻需稍加適應便可好轉。”
陳銘亦前來安撫趙德柱:“趙兄放心靜養,待明日抵達目的地嵊泗仙島,一切不適都將煙消雲散。”
走出船艙,陳銘望著落日餘暉灑滿天際,海麵廣闊無垠,心境豁然開朗。
“少俠,這海上並非內陸江河,甲板上風急浪湧,還是盡早迴艙修養為宜。”鄭煥緊跟其後,關切地提醒。
陳銘轉身迴應鄭煥:“立於大海之上,方能悟得天地浩渺,人身微若芥子,若要成就大道偉業,還需借助這片無垠海洋之力。”
“海上修煉之路固然收益豐厚,但也危機重重……”
“正是此理,故有許多保守之輩對海洋畏懼如虎,我們切不可步其後塵……這也是我接受吳知府招攬的原因所在。”
陳銘深以為然地點點頭,並透露了一個不便外傳的深層緣由。
鄭煥心領神會,立刻嚴肅表態:“請少俠指點迷津,屬下必用心領悟。”
陳銘言道:“吾等所製諸多寶物,乃至關重要之物,未來還將煉製更多重寶,需一方適宜之地才能得以繁衍生息,否則秘密難保不失。”
鄭煥聽罷頓時明白:“原來少俠答應吳知府,是要去收服那汪四一眾海寇,此後我等便可在化外之地上閉關修煉,打造屬於我們的秘密基地。”
“沒錯,你真是最懂我的人,歡哥!”
陳銘讚許地點頭,對鄭煥的理解表示肯定。
實際上,陳銘深知鄭煥的表達含蓄委婉。直白地說,這舟山海域不大不小,正適合初期低調發展……
“不過此次招降汪四一夥,既無朝廷詔令,又無官方文書,更無金銀財帛作為籌碼,該如何行事呢?”
趁四周無人之際,鄭煥直言不諱地道出心中的疑慮,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這些問題都無需擔憂!我會給舟山島上的人們一樣他們做夢都想不到的寶物,將來這物件或許價值連城……”
“至於其餘種種難題,我深信隻要有真武大帝點頭首肯,一切均可迎刃而解,對此我有百分之一百的信心,真武大帝必定會讚同我的計劃!”
陳銘從容一笑,對鄭煥展現出十足的自信。
此時北風更為凜冽,陳銘與鄭煥便未再於船頭顯擺修為,繼續逗留恐怕會被狂風吹落大海之中。
船隻順風疾馳,破浪前行,宛如遊龍穿梭於天際與碧濤之間。
一日之後,眾人抵達了舟山群島東部邊緣的嵊泗仙島。
踏上仙島碼頭的那一刻,眾人的足下感受到一種源自大地深處的穩固力量,然而內心的感受卻是翻江倒海般複雜,莫名地皆有了幾分忐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