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徐師爺緊鎖的眉頭,陳銘反而點頭,嚴肅地問:“徐先生關心國事,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老父母心係百姓,更是讓我深感敬佩!”


    兩頂高帽讓兩位讀書人頗感欣慰,都相視而笑。


    徐師爺繼續說:“首先,不知能承擔多少銀兩?其次,周莊巡檢司的人員該如何安排?”


    鄭煥聽後迴應:“我先迴答徐先生的第一個問題,據我了解,大興縣一年的各種雜稅大概也就二百兩左右吧?”


    此話一出,黃縣尊和徐師爺的表情變得難以捉摸,隱約流露出一絲尷尬。


    實際上,在來之前,陳銘和鄭煥已經調查過,像大興類似的宛平縣,一年的正規稅收也不到一百兩銀子。


    這還是為了顧及兩位讀書人的麵子,故意多說了將近一倍。


    “我也明白,縣衙不能完全依賴這些正稅,這些都要上交給戶部,其他雜項一年也就三千到五千兩,但開支卻要超過六千,父母官真是不容易啊!”


    鄭煥感慨地說,仿佛他是個久經官場的老手。


    其實這些情況,陳銘和鄭煥心中有數,隻是有些事情不宜說得太過直白。


    說得太過明白,大家麵子上就過不去,朝廷的顏麵何存?


    即便如此,兩位讀書人還是感到有些難堪。


    但他們轉念一想,眼前的這位是錦衣衛,天下的事沒有什麽能瞞過他的眼睛,這麽一想,心裏也就釋懷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千戶打算急大興縣之所急,每年支付各項攤派雜費五百兩白銀!”


    鄭煥沒有過多的客套,直接開出了價格。


    “這恐怕會讓順天府不好交待啊!”


    黃縣尊聞言,眉毛一挑,隨即想到上麵還有個上司,連忙感歎道。


    “父母官真是全心全意為公!我深感敬佩,有兩個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再增加三百兩,由貴縣上交給順天府。”


    “二是天助我也,前幾天我又抓到了兩名邪教妖人,其中一位不就是大興縣和順天府的差役協助抓獲的嗎?”


    陳銘轉向鄭煥,微笑著說。


    鄭煥立刻領會,連忙拿出準備好的擒拿邪教妖人的公文。


    “哎呀,這可是大功一件,我怎麽擔當得起!”


    黃縣尊瞥了一眼,心中頓時一震。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功勞,而且是主動擒拿,比事後處理案件光彩多了。


    “父母官忠於國家,是我們讀書人的典範,自然擔得起這份榮譽!”


    陳銘的語氣平靜而堅定,卻又話中有話。


    言外之意是,如果大家各奔東西,反過來說,放任邪教妖人,屍位素餐,就是讀書人的敗類……


    黃縣尊苦熬多年,好不容易坐上了這個像是小媳婦般的附郭縣令,雖然並無多大滋味,但也舍不得放棄。


    更何況,這位小陳千戶明顯是要拿下周莊,連這麽大的功勞都讓了出來,恐怕是大老虎趕羊群——誌在必得!


    “不過,私下交易恐怕不太好!”


    黃縣尊摸著斑白的胡須,還是有些猶豫地說。


    “我深知老人家的困擾,再增加兩百兩,湊足一千兩,大家都君子協定,絕不反悔。”陳銘舒展眉頭,大聲說。


    “那麽……好吧!但周莊巡檢司是朝廷定製,那些人該如何安排呢?”黃縣尊猶豫地提出了最後的關鍵問題。


    “巡檢司必須保留,他們的人員我可以挑選優秀的進入錦衣衛,就算是做軍餘也比做弓手好。”陳銘自信滿滿地對黃縣尊迴應。


    黃縣尊聽後,麵無表情,但眼神熾熱起來。


    “不過,恐怕有些不合適的人……況且巡檢雖是九品,但畢竟是朝廷官員!”


    看到黃縣尊的樣子,徐師爺心中一緊,連忙提出他最關心的問題。畢竟,那巡檢是他小舅子。


    “對於曹巡檢,我們會優待,他是朝廷官員,我們不能私下交易!”


    “然而,巡檢的工作繁重且不受讚賞,我們也體諒,一定會記住曹巡檢的辛勞,善待他。”


    陳銘早已準備好答案,輕鬆地解決了徐師爺的憂慮。


    “另外,本千戶所在周莊新建一個百戶所,減輕曹巡檢的負擔,給予支持。”


    陳銘接著暗示了他的最終解決方案。徐師爺聽後頻頻點頭,政界人士都明白利弊,再固執下去,隻怕會兩敗俱傷。


    小陳千戶的手段,作為縣尊和師爺,他們也略知一二。連神仙都與他合作,能得到這樣的條件已是天大的恩賜。政界不隻是政治鬥爭,更關乎人情世故!


    “小陳千戶如此體諒,我們再推諉,就是與所有大興百姓為敵,恐怕會被大家排斥!”


    看到黃縣尊越來越熱切的眼神,徐師爺連忙代表他表態。再不知進退,就丟人現眼了!


    “難怪周莊百姓都說,老父母愛護百姓如同子女,徐先生嚴於律己,公正無私,百姓的眼光真是明亮!”


    鄭煥見時機成熟,立刻發表意見,定了基調。


    這話正中黃縣尊的心意,老人頓時笑得滿臉皺紋舒展開來,摸著胡子直樂。徐師爺也連忙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


    談話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原本徐師爺代表黃縣尊熱情挽留共進午餐,但陳銘和鄭煥婉言謝絕,身為國家公務人員,不能隨便接受宴請,這不符合作為太祖朱元璋一貫倡導的節儉精神。


    雙方約定,改日在周莊畫舫相聚,探討詩詞歌賦……


    “果然一切都如千戶所預料!”


    迴程路上,鄭煥不由自主地說。這不是奉承,而是事實的補充——因為事情的發展完全符合他們事先的預測。


    \"讓劉倫他們擇日製作一塊''愛民如子''的金匾,這物件既實惠又不耗費太多,成本大概隻有四兩銀子,做得精致些,材料充足……完成後就敲鑼打鼓送到大興縣去!\"


    \"至於徐師爺那邊,就不用這麽繁瑣,給他包個紅包,具體金額你決定吧。\"


    陳銘仍然記得鄭煥最後的關鍵建議,巧妙地填補了最後的漏洞。


    \"時間還早,不如去美姿堂瞧瞧,畢竟那是我們自己的生意……\"


    鄭煥見公務談得差不多了,趕緊轉換話題,引導銘公子。兩人隨即騎馬前往\"美姿堂\"。


    剛到門口,就看見了一輛轎子。


    看到那轎子,陳銘心中不禁一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小商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雲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雲迪並收藏大宋小商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