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的降書所提出的條款,令冉閔龍心大悅,隨行的文臣武將也洋溢著春風般的笑容。
慕容恪的策略正合冉閔之意,他不希望燕國在自己攻打涼國時拖後腿,製造困擾。即便冉閔對慕容恪的誠意持懷疑態度,為了塑造寬容的形象,他仍需展現包容的姿態。
於是,冉閔頒旨予燕國使節皇甫真和慕容垂,命他們前往洛陽,代表燕國向魏國正式請降。
遠在建康的冉明透過天眼洞察這一切,一切似乎都在向有利於魏國的方向發展,可他心中卻滋生出強烈的不安感。
這份內心的不安讓冉明無法再沉浸在父親的角色中,臉上的和藹也隨之消逝。謝道韞察覺到他的異樣,問道:“夫君,發生了何事?”
冉明麵色沉重地迴應:“燕國尚未成絕路,此刻求和,此舉意欲何為?”
謝道韞輕笑道:“很簡單,燕國見魏國軍力強大,國勢旺盛,心生畏懼,故而以退為進,示弱求存。”
冉明沉思不決:“但慕容恪此刻正在龍城聚集七萬大軍,並儲備可供十萬兵馬半年消耗的糧草。若是真心投降,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與糧草運輸豈非多餘?”
\"難道是迷惑敵人的詭計?\"謝道韞手持羊皮卷,上麵刻畫著魔法陣般的文字:\"占卜書上預言,魏國數十萬魔法師正全力進攻寒霜王國,這樣一來,魏都鄴城必定防衛空虛。如果慕容恪意圖突襲,他會先表現出忠誠馴順的假象。一旦魏國被蒙蔽,燕國大軍就能潛入鄴城,那時,魏國皇都必將動蕩,全國陷入恐慌。西征軍團士氣盡失,即使想撤退,恐怕也會遭到涼軍乘勝追擊,稍有不慎就會全麵敗退,一敗塗地,甚至魏國的王座更迭也並非不可能,真是讓人頭疼啊。\"
冉明搖了搖頭:\"魏國非比尋常,隻要王上安康,任何異議都會無聲無息地消失,除非……\"
冉明猛地站起,緊張地低語:\"糟糕,糟糕!\"
他衝著門外大喊:\"來人,快去傳金甲將軍和鐵騎將軍!\"
皇甫真,被前秦讚譽為燕國唯一的智者,王猛稱他為國之棟梁。他舉止優雅,文辭出眾,一如魏晉時期的文人名士。這位名士並非徒有虛名,久經官場磨礪,口才圓滑,應對自如。而副使慕容垂,則是慕容部中罕見的勇猛將領。
因為血統融合了黃種人與精靈的特質,慕容部族的男女皆貌美如花,慕容垂高大英挺,麵容俊秀又不失英勇。即便身處萬軍環繞之中,風采依然不減。
二人走在燕國使團前列,後麵跟著三百輛滿載禮物的魔法馬車。這些珍品並非全要獻給冉閔,隻拿出禮單上最珍貴的玉石、珍珠、寶石、黃金、白銀,以及虎皮、貂皮等稀世毛皮。
那兩百位傾國佳人自然一個不少,都將踏入皇宮的殿堂。
一百位來自鮮卑族慕容部的少女,正值芳華,亭亭玉立,身姿曼妙。
當二百位各式美人走進洛陽行宮,冉閔的文臣武將們無不目瞪口呆。
自踏入魏國,慕容垂就一心尋找冉閔的弱點,很快在鄴城的停留期間,他發現了冉閔的軟肋——太子冉智與次子間的深重矛盾。
冉智雖身為太子,才智出眾,但比起冉明,他並無優勢可言。
冉明的為人,慕容垂了如指掌,早在廉台之戰,他親手斬下了慕容德的首級。盡管慕容垂未曾與冉明交手,但他深知,若魏國未來落入冉明之手,那將是燕國真正的噩夢。
雖然冉明的武藝不及冉閔,但他的狡猾更甚。冉閔活著,燕軍南下無望;若冉明得勢,燕國存亡將成問題。
正當慕容垂思考如何借助冉智除去冉明這個心頭大患之際,不料好事竟自動上門。
在鄴城時,有人秘密聯絡他,提出了一項合作計劃——利用燕軍朝貢的時機,刺殺冉閔……
慕容垂謹慎地探問對方的身份,然而對方的迴答猶如密不透風的迷霧。正當慕容垂揣測這隻是冉閔對他的一場神秘測試時。
出乎意料,慕容垂揭示了對方竟是一位偽裝男子的女子。他依靠僅有的四位身懷絕技的扶餘守衛追蹤這名神秘人,竟發現她在月色之下公然踏入了東宮的禁地。
慕容垂略加思索,便領悟了背後的動機。東宮內隻有一位主宰,那就是王子冉智。難道冉智策劃謀害他的父親冉閔?
這消息若是傳出,恐怕無人會信。但慕容垂深信不疑。他選擇與這位神秘女子聯手,執行這場暗殺。
一旦冉閔隕落,魏國必將動蕩,即使不亂,隻要公開冉智的秘密,他也無法穩坐王位。慕容垂同樣思慮過失敗的代價,死亡不過是最壞的結局。
死亡無懼,慕容垂隻向慕容德透露了部分計劃,就算赴死,也在所不惜。他聯絡了這位神秘女子,詳盡規劃了行動,今日,他將攜兩百名柔弱卻訓練有素的女子,完成一項震撼世界的壯舉。
時光倒流至冉閔離開鄴城的那個夜晚,鄴城的東宮中,冉智在最後一刻下了決心。
促使他決斷的,是一樁往事。在冉閔離城前,他罷免了司農卿陳遜,理由雖不算重大,但也並非微不足道——禦史大夫單鶴指控陳遜私食牛肉。
在那個崇尚農耕的時代,曆代君主都設法保護農業生產。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法規,便是禁止宰殺耕牛,禁食牛肉。然而,這禁令如同後世的禁黃禁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方嚴禁殺牛,民間自有應對之策,牛生病、衰老、意外受傷致死,這些無法勞作的牛,便被合理化地宰殺以供食用,畢竟牛不能永遠埋葬吧?於是,各家酒樓依舊暗售所謂\"病亡\"或\"摔亡\"的牛肉。
食用牛肉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就像後來的官員私養情人,雖普遍存在,但誰被揭露,誰就得倒黴。
陳遜失勢,冉智明白這不是運氣不佳,而是冉閔以看似荒謬的借口懲罰陳遜,對他越界的行徑做出迴應。冉智深信,冉閔已經察覺了他的秘密部署。
慕容恪的策略正合冉閔之意,他不希望燕國在自己攻打涼國時拖後腿,製造困擾。即便冉閔對慕容恪的誠意持懷疑態度,為了塑造寬容的形象,他仍需展現包容的姿態。
於是,冉閔頒旨予燕國使節皇甫真和慕容垂,命他們前往洛陽,代表燕國向魏國正式請降。
遠在建康的冉明透過天眼洞察這一切,一切似乎都在向有利於魏國的方向發展,可他心中卻滋生出強烈的不安感。
這份內心的不安讓冉明無法再沉浸在父親的角色中,臉上的和藹也隨之消逝。謝道韞察覺到他的異樣,問道:“夫君,發生了何事?”
冉明麵色沉重地迴應:“燕國尚未成絕路,此刻求和,此舉意欲何為?”
謝道韞輕笑道:“很簡單,燕國見魏國軍力強大,國勢旺盛,心生畏懼,故而以退為進,示弱求存。”
冉明沉思不決:“但慕容恪此刻正在龍城聚集七萬大軍,並儲備可供十萬兵馬半年消耗的糧草。若是真心投降,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調動與糧草運輸豈非多餘?”
\"難道是迷惑敵人的詭計?\"謝道韞手持羊皮卷,上麵刻畫著魔法陣般的文字:\"占卜書上預言,魏國數十萬魔法師正全力進攻寒霜王國,這樣一來,魏都鄴城必定防衛空虛。如果慕容恪意圖突襲,他會先表現出忠誠馴順的假象。一旦魏國被蒙蔽,燕國大軍就能潛入鄴城,那時,魏國皇都必將動蕩,全國陷入恐慌。西征軍團士氣盡失,即使想撤退,恐怕也會遭到涼軍乘勝追擊,稍有不慎就會全麵敗退,一敗塗地,甚至魏國的王座更迭也並非不可能,真是讓人頭疼啊。\"
冉明搖了搖頭:\"魏國非比尋常,隻要王上安康,任何異議都會無聲無息地消失,除非……\"
冉明猛地站起,緊張地低語:\"糟糕,糟糕!\"
他衝著門外大喊:\"來人,快去傳金甲將軍和鐵騎將軍!\"
皇甫真,被前秦讚譽為燕國唯一的智者,王猛稱他為國之棟梁。他舉止優雅,文辭出眾,一如魏晉時期的文人名士。這位名士並非徒有虛名,久經官場磨礪,口才圓滑,應對自如。而副使慕容垂,則是慕容部中罕見的勇猛將領。
因為血統融合了黃種人與精靈的特質,慕容部族的男女皆貌美如花,慕容垂高大英挺,麵容俊秀又不失英勇。即便身處萬軍環繞之中,風采依然不減。
二人走在燕國使團前列,後麵跟著三百輛滿載禮物的魔法馬車。這些珍品並非全要獻給冉閔,隻拿出禮單上最珍貴的玉石、珍珠、寶石、黃金、白銀,以及虎皮、貂皮等稀世毛皮。
那兩百位傾國佳人自然一個不少,都將踏入皇宮的殿堂。
一百位來自鮮卑族慕容部的少女,正值芳華,亭亭玉立,身姿曼妙。
當二百位各式美人走進洛陽行宮,冉閔的文臣武將們無不目瞪口呆。
自踏入魏國,慕容垂就一心尋找冉閔的弱點,很快在鄴城的停留期間,他發現了冉閔的軟肋——太子冉智與次子間的深重矛盾。
冉智雖身為太子,才智出眾,但比起冉明,他並無優勢可言。
冉明的為人,慕容垂了如指掌,早在廉台之戰,他親手斬下了慕容德的首級。盡管慕容垂未曾與冉明交手,但他深知,若魏國未來落入冉明之手,那將是燕國真正的噩夢。
雖然冉明的武藝不及冉閔,但他的狡猾更甚。冉閔活著,燕軍南下無望;若冉明得勢,燕國存亡將成問題。
正當慕容垂思考如何借助冉智除去冉明這個心頭大患之際,不料好事竟自動上門。
在鄴城時,有人秘密聯絡他,提出了一項合作計劃——利用燕軍朝貢的時機,刺殺冉閔……
慕容垂謹慎地探問對方的身份,然而對方的迴答猶如密不透風的迷霧。正當慕容垂揣測這隻是冉閔對他的一場神秘測試時。
出乎意料,慕容垂揭示了對方竟是一位偽裝男子的女子。他依靠僅有的四位身懷絕技的扶餘守衛追蹤這名神秘人,竟發現她在月色之下公然踏入了東宮的禁地。
慕容垂略加思索,便領悟了背後的動機。東宮內隻有一位主宰,那就是王子冉智。難道冉智策劃謀害他的父親冉閔?
這消息若是傳出,恐怕無人會信。但慕容垂深信不疑。他選擇與這位神秘女子聯手,執行這場暗殺。
一旦冉閔隕落,魏國必將動蕩,即使不亂,隻要公開冉智的秘密,他也無法穩坐王位。慕容垂同樣思慮過失敗的代價,死亡不過是最壞的結局。
死亡無懼,慕容垂隻向慕容德透露了部分計劃,就算赴死,也在所不惜。他聯絡了這位神秘女子,詳盡規劃了行動,今日,他將攜兩百名柔弱卻訓練有素的女子,完成一項震撼世界的壯舉。
時光倒流至冉閔離開鄴城的那個夜晚,鄴城的東宮中,冉智在最後一刻下了決心。
促使他決斷的,是一樁往事。在冉閔離城前,他罷免了司農卿陳遜,理由雖不算重大,但也並非微不足道——禦史大夫單鶴指控陳遜私食牛肉。
在那個崇尚農耕的時代,曆代君主都設法保護農業生產。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法規,便是禁止宰殺耕牛,禁食牛肉。然而,這禁令如同後世的禁黃禁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官方嚴禁殺牛,民間自有應對之策,牛生病、衰老、意外受傷致死,這些無法勞作的牛,便被合理化地宰殺以供食用,畢竟牛不能永遠埋葬吧?於是,各家酒樓依舊暗售所謂\"病亡\"或\"摔亡\"的牛肉。
食用牛肉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就像後來的官員私養情人,雖普遍存在,但誰被揭露,誰就得倒黴。
陳遜失勢,冉智明白這不是運氣不佳,而是冉閔以看似荒謬的借口懲罰陳遜,對他越界的行徑做出迴應。冉智深信,冉閔已經察覺了他的秘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