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春禊
我,晚唐之主,沉迷修仙 作者:黑馬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韋堅喝了一碗茶,急匆匆地迴去了,他現在有很多的事要定奪,一刻也耽擱不起。
李嶼閑來無事,便又去跑步去了。
跑步是他曾經現代生活的愛好,無論到哪裏都割舍不下,而且鍛煉肺腑之氣有更大的益處。
他的貼身太監李輔國告訴他,宮裏有一些議論,說他跑步有點讓人接受不了。
李嶼心道,我自己覺得好就行,誰說修仙的人就不能跑步了。
畢竟,我曾經也是個現代人,保留點愛好都不行嗎?
對於這類的傳言,他隻是一笑而過,不再追究。
下午時分,傳遞公文的郵驛來了,送來了最新一期的《開元雜報》。
李嶼看到後吃了一驚,沒想到唐朝時候就有了報紙,再看雜報內容,多是正統思想的傳達,皇權思想的傳遞,還有相府的近一個月的主要事情,寫的都是公事公辦的樣子,高高在上,和人民群眾很遠。
不過,看一看還是很有意思的。
他想著,自己以後的思想也要通過這份報紙來傳達給各個中央機構,郡縣,鄉賢那裏。要管理這麽一份龐大的機構,報紙的作用是不可少的。
嗯,以後要擴版,加大發行量。也可以刊登廣告,給唐朝財政搞一些源泉活水來。
這麽一想,他自己都想笑了。
現在右相府,李林甫那些人,每天都在琢磨怎麽增加稅收,給朝廷搞錢,是他們從政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李林甫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就是給玄宗搞錢的實力比其他的人強。
當然,單純能搞錢,自己又沒什麽實力,很可能這個功勞會被別人拿走。
他還不打算冒冒失失地去幫朝廷搞錢的想法,那可是政府幹的事。
那樣李林甫有一萬個理由把功勞算在自己頭上。
右相府。
門口兩邊的兩隻巨大的貔貅石雕,天上藍天白雲。
一匹快馬唰地停在了門口。
當值的人員一看,知是皇宮秘書監送來公文,急忙過來接應。
不一會兒,玄宗批閱的公文送到了李林甫的案頭。
李林甫看到一份看似無關緊要的奏折,玄宗閱讀了,還批了一個“可”
這份奏折是水陸轉運使、陝縣郡守、兼禦史中丞韋堅上書的。
寫的內容也不是那麽重要,大概翻譯過來的意思是:
說是一年一度的春禊(xi)到來。往常都是郊遊飲宴,有官員作詩,宮女跳舞,聖人和諸王、丞相等人坐在畫舫上欣賞,給予評價,評論最佳者獲得獎勵。
現在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富足,天子腳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者有之。
不如今年春禊改為與民同樂,聖人可感受一下民間的詩詞文藝,說不定有出類拔萃之人可用,微臣韋堅,願意籌辦一個這樣的盛會,請問聖人可否,請批示。
玄宗對該文件的處理是“可”。
李林甫想到了“廣運潭盛會”就是這個韋堅搞的,當時得到了玄宗的大加讚賞。
記得當時是在廣運潭,玄宗登上了禁苑內的望春樓。
樓下水波澹澹,波光粼粼,韋堅從大唐各地調來兩三百艘船,船上裝滿了各地進貢的奇珍異寶,足足排了三裏地。
每個船頭都有人在唱著《得寶歌》
這個盛會不但展示了大唐的經濟繁榮,也顯示了大唐風華正茂的風采。
拿著這份奏折,李林甫冷笑道:“這個韋堅,想立功想瘋了吧,又要來老一套,想在聖人麵前顯擺自己的能力?”
韋堅這個人,有個特殊的職位是禦史中丞,意味著他的一些想法,可以單獨寫奏折給皇帝匯報,而不必經過丞相府,再由丞相府遞給聖人的案頭。
這一點李林甫不爽,但也沒有辦法。
如果先送到丞相府的奏折,他是可以截留的,這種添麻煩的奏折,怎麽可能出現在聖人的案頭。
現在,聖人的批示來了,他右相府是要辦理的。
而且還要派人和韋堅會麵,商討有關細節。
李林甫在批閱文件的時候,身邊有自己幾個忠實的走狗和幕僚在場的。
幕僚其中之一是吉溫,現任新豐縣丞,馬上就要去京兆府當士曹去了,可謂進步很快。
還有走狗羅希奭(shi),現任刑部郎中。
此人比起吉溫來說,智商略顯不足,但強項是千裏殺人,功夫了得,且不辭勞苦。
一旦有李林甫的政敵被流放,不管此人被流放到嶺南、還是十萬大山,他都會不怕苦不怕累,跑到千裏之外,將此人殺掉,深的李林甫的賞識。
羅希奭(shi)為了殺人方便,和地下多股勢力都有交集,是李林甫動用民間勢力的紐帶之一。
“韋堅這個混蛋,又想巴結聖人,要在民間舉辦春禊活動,汝等誰去接洽一下。”李林甫道。
羅希奭道:“韋堅此人一向高傲自大,不把我等放在眼裏,吾早有殺他的準備。”
吉溫道:“吾最近盯著忠王李嶼,還有楊玉箏,此事下官就不參與了。”他想落得個清閑,把精力放在李嶼身上。
李林甫一看,兩個人都不想接這活兒。
另外,他的兩大閻羅都在外出差,一時半會兒竟然無人可用。
李林甫想了想,覺得羅希奭比較魯莽一點,比起吉溫的奸猾老道還差很遠。
“吉溫,此事汝去接洽。”李林甫下了命令。
“下官遵命。”吉溫隻好說道。
心裏一千個不願意,自從上次楊玉箏那裏吃了癟,他就有些氣不過,覺得忠王智商平平,徒有孝順之名,怎麽能鬥得過自己,竟然被他一個小小的護衛拿住了。
眼下,他正策劃如何逼楊玉箏走出府邸,他已經想好了,要放火燒了楊府。
這樣一來,正好趁亂捉拿楊玉箏。
而對付那個小孩車臣,也是輕而易舉,他已經調集了高麗的兩個高手,對付這個小孩綽綽有餘。
這個節骨眼上,李林甫讓他去接洽什麽春禊活動。
真是好無聊。
但是沒有辦法,上司的命令比他親爹的命令都好使。
李林甫在奏折上批示,“著京兆府新任士曹吉溫協助辦理。”
寫完,將奏折扔到一邊,不再理會。
完全沒有想到這份奏折背後的機關藏在細節中,一字一句都有可能殺人無形。
李嶼閑來無事,便又去跑步去了。
跑步是他曾經現代生活的愛好,無論到哪裏都割舍不下,而且鍛煉肺腑之氣有更大的益處。
他的貼身太監李輔國告訴他,宮裏有一些議論,說他跑步有點讓人接受不了。
李嶼心道,我自己覺得好就行,誰說修仙的人就不能跑步了。
畢竟,我曾經也是個現代人,保留點愛好都不行嗎?
對於這類的傳言,他隻是一笑而過,不再追究。
下午時分,傳遞公文的郵驛來了,送來了最新一期的《開元雜報》。
李嶼看到後吃了一驚,沒想到唐朝時候就有了報紙,再看雜報內容,多是正統思想的傳達,皇權思想的傳遞,還有相府的近一個月的主要事情,寫的都是公事公辦的樣子,高高在上,和人民群眾很遠。
不過,看一看還是很有意思的。
他想著,自己以後的思想也要通過這份報紙來傳達給各個中央機構,郡縣,鄉賢那裏。要管理這麽一份龐大的機構,報紙的作用是不可少的。
嗯,以後要擴版,加大發行量。也可以刊登廣告,給唐朝財政搞一些源泉活水來。
這麽一想,他自己都想笑了。
現在右相府,李林甫那些人,每天都在琢磨怎麽增加稅收,給朝廷搞錢,是他們從政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李林甫能坐到今天的位置,就是給玄宗搞錢的實力比其他的人強。
當然,單純能搞錢,自己又沒什麽實力,很可能這個功勞會被別人拿走。
他還不打算冒冒失失地去幫朝廷搞錢的想法,那可是政府幹的事。
那樣李林甫有一萬個理由把功勞算在自己頭上。
右相府。
門口兩邊的兩隻巨大的貔貅石雕,天上藍天白雲。
一匹快馬唰地停在了門口。
當值的人員一看,知是皇宮秘書監送來公文,急忙過來接應。
不一會兒,玄宗批閱的公文送到了李林甫的案頭。
李林甫看到一份看似無關緊要的奏折,玄宗閱讀了,還批了一個“可”
這份奏折是水陸轉運使、陝縣郡守、兼禦史中丞韋堅上書的。
寫的內容也不是那麽重要,大概翻譯過來的意思是:
說是一年一度的春禊(xi)到來。往常都是郊遊飲宴,有官員作詩,宮女跳舞,聖人和諸王、丞相等人坐在畫舫上欣賞,給予評價,評論最佳者獲得獎勵。
現在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富足,天子腳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者有之。
不如今年春禊改為與民同樂,聖人可感受一下民間的詩詞文藝,說不定有出類拔萃之人可用,微臣韋堅,願意籌辦一個這樣的盛會,請問聖人可否,請批示。
玄宗對該文件的處理是“可”。
李林甫想到了“廣運潭盛會”就是這個韋堅搞的,當時得到了玄宗的大加讚賞。
記得當時是在廣運潭,玄宗登上了禁苑內的望春樓。
樓下水波澹澹,波光粼粼,韋堅從大唐各地調來兩三百艘船,船上裝滿了各地進貢的奇珍異寶,足足排了三裏地。
每個船頭都有人在唱著《得寶歌》
這個盛會不但展示了大唐的經濟繁榮,也顯示了大唐風華正茂的風采。
拿著這份奏折,李林甫冷笑道:“這個韋堅,想立功想瘋了吧,又要來老一套,想在聖人麵前顯擺自己的能力?”
韋堅這個人,有個特殊的職位是禦史中丞,意味著他的一些想法,可以單獨寫奏折給皇帝匯報,而不必經過丞相府,再由丞相府遞給聖人的案頭。
這一點李林甫不爽,但也沒有辦法。
如果先送到丞相府的奏折,他是可以截留的,這種添麻煩的奏折,怎麽可能出現在聖人的案頭。
現在,聖人的批示來了,他右相府是要辦理的。
而且還要派人和韋堅會麵,商討有關細節。
李林甫在批閱文件的時候,身邊有自己幾個忠實的走狗和幕僚在場的。
幕僚其中之一是吉溫,現任新豐縣丞,馬上就要去京兆府當士曹去了,可謂進步很快。
還有走狗羅希奭(shi),現任刑部郎中。
此人比起吉溫來說,智商略顯不足,但強項是千裏殺人,功夫了得,且不辭勞苦。
一旦有李林甫的政敵被流放,不管此人被流放到嶺南、還是十萬大山,他都會不怕苦不怕累,跑到千裏之外,將此人殺掉,深的李林甫的賞識。
羅希奭(shi)為了殺人方便,和地下多股勢力都有交集,是李林甫動用民間勢力的紐帶之一。
“韋堅這個混蛋,又想巴結聖人,要在民間舉辦春禊活動,汝等誰去接洽一下。”李林甫道。
羅希奭道:“韋堅此人一向高傲自大,不把我等放在眼裏,吾早有殺他的準備。”
吉溫道:“吾最近盯著忠王李嶼,還有楊玉箏,此事下官就不參與了。”他想落得個清閑,把精力放在李嶼身上。
李林甫一看,兩個人都不想接這活兒。
另外,他的兩大閻羅都在外出差,一時半會兒竟然無人可用。
李林甫想了想,覺得羅希奭比較魯莽一點,比起吉溫的奸猾老道還差很遠。
“吉溫,此事汝去接洽。”李林甫下了命令。
“下官遵命。”吉溫隻好說道。
心裏一千個不願意,自從上次楊玉箏那裏吃了癟,他就有些氣不過,覺得忠王智商平平,徒有孝順之名,怎麽能鬥得過自己,竟然被他一個小小的護衛拿住了。
眼下,他正策劃如何逼楊玉箏走出府邸,他已經想好了,要放火燒了楊府。
這樣一來,正好趁亂捉拿楊玉箏。
而對付那個小孩車臣,也是輕而易舉,他已經調集了高麗的兩個高手,對付這個小孩綽綽有餘。
這個節骨眼上,李林甫讓他去接洽什麽春禊活動。
真是好無聊。
但是沒有辦法,上司的命令比他親爹的命令都好使。
李林甫在奏折上批示,“著京兆府新任士曹吉溫協助辦理。”
寫完,將奏折扔到一邊,不再理會。
完全沒有想到這份奏折背後的機關藏在細節中,一字一句都有可能殺人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