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瞥眼的功夫,無意中卻瞥見廣濟寺正中殿堂上懸掛的那塊匾額,匾額上描金寫的是“大雄殿”三個字,沒有“寶”字。


    林月有些奇怪,前世在她所參觀過的所有廟宇中,寺廟裏最大的殿堂都是大雄寶殿,廣濟寺的大雄寶殿怎麽是大雄殿而不是大雄寶殿呢?


    問站在身邊的道忞首座,道忞習慣性的雙手合十,念一聲阿彌陀佛,說廣濟寺大雄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的德號就叫“大雄”,所以,廣濟寺的殿堂就叫大雄殿,至於那個寶字,不是沒有,而是寶不在殿外,在殿內。


    林月下意識看看大殿正中供奉的釋迦牟尼佛,釋迦侔尼臉上的表情永遠是慈悲,可千山萬水五行三界卻逃不過一個空字,那寶是什麽?是空嗎?寶在殿內不在殿外?什麽意思?


    林月正待再問道忞,道忞卻麵向大雄殿另外兩尊菩薩施了佛禮,對林月說,施主看見了釋迦牟尼佛邊上的兩尊菩薩嗎?


    林月順著道忞手勢方向看過去,釋迦牟尼佛的左右兩邊確實還有另外兩尊菩薩,道忞說,這兩尊菩薩,左邊的這尊是日光菩薩,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右邊的這尊是月光菩薩,月光菩薩以慈悲普度眾生,猶如柔和的月光,普照大地。


    道忞向月光菩薩再施佛禮,諸多星宿之光,月光為第一。


    林月有些詫異,星宿那麽多,為什麽月光第一?


    道忞雙手合十,說月光溫和的力量,能將安居用功的心得與能量灑向無邊的大眾,祈福眾生平安吉祥。


    道忞滿臉的祥和,月亮能指引我們在黑暗中,在煩惱不斷的百態人生中,尋找到最圓滿的光明....。


    聽著道忞的講解,林月心裏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感悟,感悟了什麽?林月沒有道行,一時說不清道不明。


    林月饒有興味的觀察著日光和月光兩位菩薩的形象,隻見他們頭戴天冠,身披天衣,下著裙裾,環佩飄帶,顯得雍容華貴而清雅嫻靜。兩個菩薩都手執蓮花,日光菩薩的蓮花上是日輪,月光菩薩的蓮花上是月輪。


    道忞說,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圓的一天,所以稱為滿月,所以,中秋節就是月光菩薩的聖誕日,這天預示著佛陀無邊的智慧,清淨,明澈,也象征著佛法的圓融,容攝大千芸芸眾生。


    說罷,道忞虔誠的雙手合十,嘴裏喃喃祝願,祈願月光菩薩,讓乾坤清朗百福莊嚴;祈願月光菩薩,讓五毒息滅還本清淨;祈願月光菩薩,讓業障消除福增慧長....。


    袁秀英見道忞祈禱,也雙手合十嘴裏念念有詞。


    林月聽著道忞和袁秀英的祈禱,頓時對月光菩薩肅然起敬,也不禁雙手合十,向月光菩薩念一聲阿彌陀佛。


    袁秀英轉頭向林月笑笑,再向林月雙手合十,說你就像月光菩薩,你以慈悲普度眾生,遷變眾生苦厄。甘露方丈和我都得到過你的幫助,隻有內心安靜平和的人才有餘力幫助別人,所以再次謝過你的大恩!


    林月瞪大眼睛,如果自己真的是月光菩薩,一定要多多顯靈,造福勞苦大眾。


    轉過大雄殿,經過尼姑庵外麵的一座殿堂,這座殿堂比大雄殿的規模小很多,但殿內殿外聚集的善男信女卻不少,有人拈香磕頭,有人燒紙,有人獻瓜果貢品,因為燒紙燃香,殿堂內外紙灰滿天飛,如果有風吹過,或人們走動的力道大一些,攪起地上的紙灰香灰就更多。


    林月有些好奇,問這些人在這裏做什麽?


    道忞說,這座殿堂裏供奉的是藥師佛,藥師佛有靈丹妙藥,能拯救受苦受難被病痛折磨的民眾,吃了佛祖賜予的佛藥,不管是什麽病都會奇跡般的好起來。


    林月伸頭向殿堂裏看看,殿內果真供奉著一尊菩薩,林月的曹家山也有一尊藥師佛,不過,那個藥師佛是個圓臉,有點胖,廣濟寺藥師佛是個瘦臉,有點瘦,他們的模樣完全不像一個娘生的。


    袁秀英麵向菩薩雙手合十,念一句佛語,指指藥師佛麵前的一個長桌,說桌子上放著的那些紅紙,都是善男信女們用來祈藥的。


    林月這才看見,長桌上放著很多攤開的紅紙,這些紅紙,都是善男信女們向藥師佛求藥前放下的,哪張紅紙是自己的,哪些紅紙是別人的,沒人會搞錯,因為自己求來的藥自己吃,別人不會吃。如果拿錯了紅紙,迴去吃了別人的藥,肯定就是吃錯藥了。


    善男信女們都跪在藥師佛前嘴裏念念有詞,或心裏默念祈求的各種願望,一會兒就有人站起身來,拿起一張紅紙查看,如果紅紙上有東西,就心滿意足的離開,如果紅紙上是空的,就將紅紙放迴原處繼續跪下祈求。


    林月離開殿堂,這才問道忞,紅紙裏是什麽東西?道忞說,如果祈藥的人心誠,紅紙裏就會有東西出現,那些東西就是藥師佛賜的藥,紅紙裏如果沒有東西,就說明祈藥的人心不夠誠,需要繼續祈求。


    林月瞪大眼睛,藥師佛真的要給藥?


    袁秀英見林月很驚奇的樣子,眨眨眼,藥師佛能賜藥你不相信?袁秀英念一聲佛語,說隻要你誠心祈求,藥師佛會給藥的。說完,再反問林月一句,不然,怎麽會有這麽多善男信女來求藥呢?


    林月仍然不可置信,看看漫天飛舞的紙灰香灰,心裏悠忽明白,那麽多的紙灰香灰滿天飛,總有一些會掉落在紅紙上,隻要掉落在紅紙上了,那紙灰香灰就成了藥師佛給的佛藥,你虔誠的將這些紙灰香灰吃了,心理上的病痛自然就會好很多。


    那藥吃了真的有效?袁秀英見林月繼續質疑藥師菩薩,趕緊再念一聲佛語,善男信女向藥師佛祈到的藥是佛藥,無論什麽病患,吃了佛藥就能包治百病。


    包治百病?林月調侃一句,人老了都得死,是不是一種病?我想長生不老,有治這種病的佛藥嗎?


    林月以為袁秀英會惱,沒想到她臉上的表情波瀾不驚。道忞接過林月的問話,說藥師佛是有長生不老藥的。


    這次是林月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著道忞,真的?


    道忞合十,說藥師佛就是人們常說的三世佛,三世佛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又分為空間“橫三世佛”和時間“縱三世佛”。


    林月一聽,瞪大眼睛,她第一次聽說三世佛不僅可以治病,還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混淆的,怎麽個混淆法?


    道忞笑笑解釋,三世佛認為時間並不存在。他指指陽光照映著的一處樹蔭,你看現在的陽光,陽光照在這個位置,我們就知道現在是申時,如果沒有陽光或其他用來表述時間,時間就不存在。而且,不能因為我們這裏的時間現在是申時,其他地方也是申時。


    道忞微笑,就像我們的肉體,來自於存在,存在來自於哪裏?來自與我們的感知,我們感知不了的東西很多,你隻要對自己的肉體沒有了感知,你就長生不老了。


    還有這種解釋?林月愕然,混淆了時間和空間,時間就不存在?感知不到自己的肉體,自己就長生不老?那不是自欺欺人嗎?當一個人活著的時候,不可能感知不到自己的肉體,除非那人死了,死了就長生不老?肉體沒有了,但精神長在?好像也對,如果那人沒死就感知不到自己的肉體,那不是行屍走肉嗎?


    林月瞪大眼睛,對道忞的佛說感到不可理解,但看著道忞那堅信不疑的表情,不由得心裏腹誹,你不愧在寺院裏混過多年,對佛學有如此深奧玄乎的理解,如果你也像袁秀英那樣還俗,豈不是佛界的巨大損失?唉!這樣的人才,千年才出一個,你不當和尚可惜了。


    道忞不理睬林月看他時那不懷好意的眼神,向林月笑笑,說可惜很多人對佛學不感興趣,其實我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自覺地運用佛法中的智慧,去解決世俗生活中的很多問題,舒緩壓力,幫助度過情感危機,化解家庭社會矛盾,讓生活更和諧更稱心如意,這就是佛法的最大價值所在。


    道忞說完,再看看林月,那眼神好像在說她不學佛,不相信前生今世,不信因果,所以肆無忌憚。


    林月臉上有些發燒,在日常生活裏,雖然她並沒有對佛有多無理,但在菩薩麵前不跪拜,就是對佛的不尊重。自己在菩薩麵前的表現瞞不過得道高僧,其實道忞說得好,佛法的最大價值,就是人們自覺運用佛法中的智慧,解決世俗生活中的很多問題,解決什麽問題?


    林月想想,嗯,比如對長生不死的理解。


    林月向道忞和尚施禮,嘴裏說著,謝謝大師指點!


    三人信步走到另一座殿宇前。這個大殿供奉的菩薩,林月知道是“自在觀音”,自在觀音和其他寺廟供奉的觀音不一樣,其他寺廟的觀音,都是站著或盤腿打坐,很莊嚴肅穆的造型,但廣濟寺的自在觀音,卻非常隨意的坐在一個像蓮蓬樣的底座上,麵部表情和姿勢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林月最喜歡自在觀音,每次到廣濟寺,都要到這個大殿,麵向自在觀音拜一拜。自在觀音和善美麗,身姿自由自在,是林月最大的慰藉。這次見到自在觀音,林月照常在菩薩麵前,雙手合十,主動向觀音施了佛禮。


    道忞和袁秀英見林月施了佛禮,都有點詫異,林月在其他殿,見到其他菩薩,隻是敷衍性的拜一拜,但在自在觀音麵前,林月是虔誠的真拜。


    隻聽道忞說,觀音的心自在,觀音的身才會自在,造型才會如此逍遙。“自在”就是解脫,觀自在,觀自在,靜觀自在,心就會慢慢靜下來,內心就沒有阻礙。就像《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真正心無掛礙,何必執著追求?三千繁華,彈指刹那,百年過後,不過一捧黃沙....。


    佛學太深奧,林月並沒有明了真諦,但看著“自在觀音”優美無礙的神態,她記住了道忞說的最後那句話,三千繁華,彈指刹那,百年過後,不過一捧黃沙。


    林月感悟,自己沒有百年,隻有十年,十年過後,無論是民女的林月還是做了皇後的林月,都不過是一捧黃沙。


    冬日斜陽傾灑在屋頂上,廣濟寺像被鍍了一層金粉熠熠生輝,逆光看去夢幻迷離,如同佛經裏的西天聖地。自在觀音殿後麵就是誦經堂,正是和尚們誦經的時候,廣濟寺上空響起和尚們誦經發出的嚶嚶嗡嗡如天籟般的聲音,這聲音令林月震撼,心靈所背負的雜念瞬間釋懷。


    冬天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道忞和尚向林月施禮,說黃台吉駕崩後,皇宮裏的法事不斷,他是諸多法事的主持人,要做的事很多,先告辭了。


    道忞和尚說完,又意味深長的看看林月,說施主與廣濟寺有緣,貧僧先別過,我們後會有期。說完再向林月施一禮,念一聲阿彌陀佛,飄然走出寺院。


    林月愣了愣,前次甘露說她與寺院有緣,她拜了甘露為師父,現在道忞說自己與寺院有緣,難道自己要做廣濟寺的尼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離經叛道小穿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丁貓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丁貓兒並收藏離經叛道小穿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