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為弘皙爭取
清穿之胤礽阿瑪聽我心聲 作者:竹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前聖旨寫著要帶著福晉一起去,那是康熙氣糊塗了,哪裏能帶著福晉去軍營,那得多讓人笑話。
此次再去,主要是將裕親王和胤禵換迴來,所以胤佑也跟著去了。
康熙原本是不同意胤佑去的,直到被爆出七福晉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孕,康熙這才放人。
整個正月都十分的安靜祥和,不論是宮內還是宮外都沒有出任何的幺蛾子。
裕親王府從前一年就開始準備著保泰的大婚一事,眼見著日子就要到了這小子卻愈發的緊張了起來。
酒樓裏,保泰、胤祥和胤禵坐在一處喝酒。
“轉眼間,咱們三個都要大婚了。”保泰率先感慨。
胤祥也是忍不住感慨,“是啊,沒想到咱們三個的婚期還距離這麽近,好在都是從去年開始準備,也不至於太倉促。”
胤禵在軍中的這些年早已養成了豪爽的性子,言談舉止一副不羈的模樣。
“老爺子下旨了,明年爺還得去軍營。”
保泰看向他,最初將胤禵送到軍營時,這小子還滿是不忿,如今看著他倒是習慣了軍中的生活。
“十四,你不打算入朝堂嗎?”保泰問了一句。
胤禵瞥了他一眼,“如今也算是大局已定,我入不入有什麽區別。更何況,在軍營的這幾年讓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在,比起朝堂的彎彎繞繞更好。”
胤祥看到胤禵的變化也是打心眼裏為他高興,但一想到胤禛……
“十四,四哥的心裏一直都很惦念你。”
胤禵沒有說話,沉默的喝酒。
待出了酒樓後,他鬼使神差地又轉悠到了雍郡王府門口,他還是如上次那般安靜地站在門口,不需要小廝通傳,也沒有進去的打算。
有些事他心裏已經想通了,但還是不想去麵對。
而不遠處的馬車裏,胤禛安靜地看著這一幕。
許久未見,他何嚐不想念這個弟弟。
他甚至想,隻要胤禵命人進去通傳,甚至他有見一麵的打算,自己都會堅定不移地朝他走去。
但是胤禵沒有。
他隻是在府門口站了一會便離開了。
胤禛默默地放下車簾,片刻後才說道:“迴府吧。”
胤禵成婚的前一晚,胤禛披著月光去了他的府邸。
兩兄弟不知道說了什麽,但書房的燭火卻亮了一宿。
胤禛走後不久,書房裏傳來低低的抽泣聲。
小廝們守在門口大氣都不敢喘,第二日一早就傳來胤禛被派去江浙巡查一事。
據說當日的婚禮上,胤禵的臉上全程都掛著笑容,像是積壓在心裏多年的情緒終於釋放出來的輕鬆自在。
胤礽看到這一幕也隻是挑眉笑笑。
他可是聽說,胤禛昨晚雖是空著手來的,但離開後雍郡王府就趁著夜色運來了十個大箱子。
不用猜,也知道是祝賀的禮物。
天啊,誰家送禮成箱的送啊。
真不愧是親弟弟。
如今康熙的幾位成年皇子都已經大婚了,眾人便將目光都投在了孫子輩上。
壽康宮內,太後拿著一堆畫像與太子妃商議著合適的人選。
自從上次與弘皙談論過青青之後,她便一直沒再提起過,原以為弘皙對青青也就不過如此,可因著尋找敦恪一事,太子妃又將這個事想了起來。
試探性地說道:“皇瑪嬤,其實孫媳覺得……青青也挺好的。”
太後也跟著點頭,“青青確實不錯,哀家也在準備為她選一個合適的人家呢。”
太子妃見老太太沒理解自己的意思,頓了頓又說道:“您覺得青青和弘皙在一起如何?”
太後拿著畫像的手僵住了,甚至有些錯愕地看向太子妃。
“哀家當初想過將青青賜婚給弘昱,那是因為弘昱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可弘皙的身份不同,皇上絕不會讓蒙古再出一位皇後。”
乾清宮內,康熙不解地看向胤礽,“保成,你確定要弘皙娶青青嗎?”
胤礽想也不想就點了頭。
關於這件事他也是想了許久。
雖說弘皙一直都強調自己一切聽憑天意、不強求,可每一次涉及到青青的事情,都會讓他分外注意。
胤礽想過,弘皙或許現在所謂的聽天意隻是一時之言,若哪日他後悔了又該如何是好?
畢竟青青上一世就是他的福晉,在一起朝夕生活了那麽久怎麽可能一點感情都沒有?
他真的不想讓弘皙後悔。
“皇阿瑪,如今的蒙古早已不似從前那般強大,隨著準噶爾的覆滅,其他部落也都是死撐而已。”
康熙沉默。
“大清不出蒙古皇後,是不想讓蒙古再生出別的念頭。可若是大清足夠強大,又何懼他們?”
“恪靜在漠南一帶已經是真正掌權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馴化的方式將他們徹底收服。”
胤礽看著康熙沉默不語的模樣,勸道:“皇阿瑪如今的身子硬朗,待輪到弘皙登基時,大概要四五十年後,屆時咱們還真的需要懼怕蒙古嗎?”
康熙抬頭注視著胤礽,許久之後方才說道:“朕要想一想。”
迴到毓慶宮,胤礽在院子裏看著池塘裏的魚兒靜靜出神。
直到此時,他也無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不知道弘皙是否有登基的那一天。
所以,他才不要因為蒙古皇後一事斷了弘皙的好姻緣。
“阿瑪。”
弘皙聽說了乾清宮的事情後就從宮學裏匆匆趕了迴來,見著阿瑪孤單的背影,心裏瞬間泛起了酸楚。
“謝謝您。”
胤礽轉身看向他,滿臉皆是戲謔。
“你不是說一切聽從天意嗎?為何還要謝?”
弘皙不好意思地撓頭。
他因為知道的事情太多,才不想連累自己的阿瑪。
因為謹記自己的身份,才不敢大膽的去追求。
更因為背負著職責與使命,才總想著聽天由命。
可這一刻,看到阿瑪戲謔的神情時,忽然間就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直接撲了上去,哽咽地說道:“阿瑪,何必呢?何必因為兒子的這點小事就冒著會觸怒皇瑪法的危險說那番話呢?如果皇瑪法真的因此事怪罪下來又該如何?”
此次再去,主要是將裕親王和胤禵換迴來,所以胤佑也跟著去了。
康熙原本是不同意胤佑去的,直到被爆出七福晉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孕,康熙這才放人。
整個正月都十分的安靜祥和,不論是宮內還是宮外都沒有出任何的幺蛾子。
裕親王府從前一年就開始準備著保泰的大婚一事,眼見著日子就要到了這小子卻愈發的緊張了起來。
酒樓裏,保泰、胤祥和胤禵坐在一處喝酒。
“轉眼間,咱們三個都要大婚了。”保泰率先感慨。
胤祥也是忍不住感慨,“是啊,沒想到咱們三個的婚期還距離這麽近,好在都是從去年開始準備,也不至於太倉促。”
胤禵在軍中的這些年早已養成了豪爽的性子,言談舉止一副不羈的模樣。
“老爺子下旨了,明年爺還得去軍營。”
保泰看向他,最初將胤禵送到軍營時,這小子還滿是不忿,如今看著他倒是習慣了軍中的生活。
“十四,你不打算入朝堂嗎?”保泰問了一句。
胤禵瞥了他一眼,“如今也算是大局已定,我入不入有什麽區別。更何況,在軍營的這幾年讓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在,比起朝堂的彎彎繞繞更好。”
胤祥看到胤禵的變化也是打心眼裏為他高興,但一想到胤禛……
“十四,四哥的心裏一直都很惦念你。”
胤禵沒有說話,沉默的喝酒。
待出了酒樓後,他鬼使神差地又轉悠到了雍郡王府門口,他還是如上次那般安靜地站在門口,不需要小廝通傳,也沒有進去的打算。
有些事他心裏已經想通了,但還是不想去麵對。
而不遠處的馬車裏,胤禛安靜地看著這一幕。
許久未見,他何嚐不想念這個弟弟。
他甚至想,隻要胤禵命人進去通傳,甚至他有見一麵的打算,自己都會堅定不移地朝他走去。
但是胤禵沒有。
他隻是在府門口站了一會便離開了。
胤禛默默地放下車簾,片刻後才說道:“迴府吧。”
胤禵成婚的前一晚,胤禛披著月光去了他的府邸。
兩兄弟不知道說了什麽,但書房的燭火卻亮了一宿。
胤禛走後不久,書房裏傳來低低的抽泣聲。
小廝們守在門口大氣都不敢喘,第二日一早就傳來胤禛被派去江浙巡查一事。
據說當日的婚禮上,胤禵的臉上全程都掛著笑容,像是積壓在心裏多年的情緒終於釋放出來的輕鬆自在。
胤礽看到這一幕也隻是挑眉笑笑。
他可是聽說,胤禛昨晚雖是空著手來的,但離開後雍郡王府就趁著夜色運來了十個大箱子。
不用猜,也知道是祝賀的禮物。
天啊,誰家送禮成箱的送啊。
真不愧是親弟弟。
如今康熙的幾位成年皇子都已經大婚了,眾人便將目光都投在了孫子輩上。
壽康宮內,太後拿著一堆畫像與太子妃商議著合適的人選。
自從上次與弘皙談論過青青之後,她便一直沒再提起過,原以為弘皙對青青也就不過如此,可因著尋找敦恪一事,太子妃又將這個事想了起來。
試探性地說道:“皇瑪嬤,其實孫媳覺得……青青也挺好的。”
太後也跟著點頭,“青青確實不錯,哀家也在準備為她選一個合適的人家呢。”
太子妃見老太太沒理解自己的意思,頓了頓又說道:“您覺得青青和弘皙在一起如何?”
太後拿著畫像的手僵住了,甚至有些錯愕地看向太子妃。
“哀家當初想過將青青賜婚給弘昱,那是因為弘昱沒有繼承大統的可能。可弘皙的身份不同,皇上絕不會讓蒙古再出一位皇後。”
乾清宮內,康熙不解地看向胤礽,“保成,你確定要弘皙娶青青嗎?”
胤礽想也不想就點了頭。
關於這件事他也是想了許久。
雖說弘皙一直都強調自己一切聽憑天意、不強求,可每一次涉及到青青的事情,都會讓他分外注意。
胤礽想過,弘皙或許現在所謂的聽天意隻是一時之言,若哪日他後悔了又該如何是好?
畢竟青青上一世就是他的福晉,在一起朝夕生活了那麽久怎麽可能一點感情都沒有?
他真的不想讓弘皙後悔。
“皇阿瑪,如今的蒙古早已不似從前那般強大,隨著準噶爾的覆滅,其他部落也都是死撐而已。”
康熙沉默。
“大清不出蒙古皇後,是不想讓蒙古再生出別的念頭。可若是大清足夠強大,又何懼他們?”
“恪靜在漠南一帶已經是真正掌權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馴化的方式將他們徹底收服。”
胤礽看著康熙沉默不語的模樣,勸道:“皇阿瑪如今的身子硬朗,待輪到弘皙登基時,大概要四五十年後,屆時咱們還真的需要懼怕蒙古嗎?”
康熙抬頭注視著胤礽,許久之後方才說道:“朕要想一想。”
迴到毓慶宮,胤礽在院子裏看著池塘裏的魚兒靜靜出神。
直到此時,他也無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甚至不知道弘皙是否有登基的那一天。
所以,他才不要因為蒙古皇後一事斷了弘皙的好姻緣。
“阿瑪。”
弘皙聽說了乾清宮的事情後就從宮學裏匆匆趕了迴來,見著阿瑪孤單的背影,心裏瞬間泛起了酸楚。
“謝謝您。”
胤礽轉身看向他,滿臉皆是戲謔。
“你不是說一切聽從天意嗎?為何還要謝?”
弘皙不好意思地撓頭。
他因為知道的事情太多,才不想連累自己的阿瑪。
因為謹記自己的身份,才不敢大膽的去追求。
更因為背負著職責與使命,才總想著聽天由命。
可這一刻,看到阿瑪戲謔的神情時,忽然間就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直接撲了上去,哽咽地說道:“阿瑪,何必呢?何必因為兒子的這點小事就冒著會觸怒皇瑪法的危險說那番話呢?如果皇瑪法真的因此事怪罪下來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