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終究還是撤兵了,秦正也終於可以停下來,休息一段時間了。
好長時間沒迴平渡了;
好些日子沒見白先生;
秦家窪也有幾年沒迴去過了;
很想念老太公,想老學究;
想迴老家看看,卻一直被諸事拖累,抽不開身。
現在仗打完了,以北元的大敗而收場。
白虎關戰事暫時告一段落,邊關獲得了難得的平靜。
北元大軍雖然撤走了,秦正依然不敢放鬆。
城外就是北元的國土,北元大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隻能被動防禦,也沒有有效的遏製手段。
尤其是北元的騎兵,來去一陣風,就是想追也追不上,大乾沒有上規模的騎兵。
就算秦正能追上,也根本沒實力打贏。
騎射之道,對大乾而言,一直是短板。
秦正手下,雖然兵馬不少,但大多是步兵,騎兵很少;
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練成一支大規模的騎兵。
尤其是財力上,根本不允許。
再就是馬匹,大乾境內普遍是馱馬,戰馬很少。
好的馬種,尤其是戰馬,都在北元境內,北元對馬種卡的很嚴。
官府很早之前,就開始了馬政,然而邊境太平,時間久了,也就不了了之,馬政也荒廢了。
白天,秦正在藏書樓看書。
二樓有不少武功心法之類的書籍,很多都是基礎篇,對秦正幫助很大。
秦正耐著性子,堅持每天看書。
除了功夫類的書籍,二樓還有很多兵書。
有關於如何排兵布陣的;也有講述戰例的。
秦正看的津津有味,不僅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吃飯,還是親兵提醒,秦正才發現,自己已經待在藏書樓一整天了。
入夜時分,秦正偷偷溜出城去,想看看北元大軍的動向。
這些天通過看書,秦正對北元的曆史也了解不少,都城的位置秦正也大致摸清了。
秦正朝北元都城,中京的方向,狂奔了兩百多裏。
再利用自己的感知力去看,距白虎關將近五百裏的地界,連一個牧民都沒有。
秦正確信,北元大軍是真的撤走了。
沒有再繼續向前,秦正啟用“洞天令”。
一個念頭閃過,秦正直接來到太守府臥室內。
秦正又自嘲的笑了幾聲,看來自己是過於謹慎了,甩了甩腦袋,躺在床上就睡了。
第二日一大早,秦正就讓親兵傳令,讓所有將軍來太守府議事。
原本宣布迴平渡的,可感知力發現,關南方向,來了一隊人馬,正向白虎關趕來,還有十幾輛馬車,上麵全是貨物。
以車轍推斷,很可能是金銀財物,為首之人,秦正雖然不認識,可經過反複辨認,秦正可以判斷這些人是從京城而來。
思來想去,這個時間趕來的,除了封賞外,沒有其他目的了。
於是,秦正幹脆讓大家等著,也沒解釋。
等了將近兩個時辰,幾乎將所有人的耐心都快磨沒了。
雖然眾人心中頗有微詞,可也不敢表現出來,裝作若無其事。
秦正的感知力“看見”這隊人馬,離白虎關不遠了。
於是秦正下令:“眾將聽令,隨我去南城門迎接朝廷的封賞。”
眾將官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欽差要來,難怪大都督如此鄭重。
所有將領頓時怨氣全消,喜笑顏開的跟在秦正身後,來到南門外,等待朝廷欽差的到來。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隻見欽差一行人才姍姍來遲。
秦正帶著眾將,齊聲道:“恭迎欽差大駕,請眾位大人隨我入城。”
騎在馬上的孫武呆了呆,這不對呀,原本是打算暗訪的,想看看尚書大人口中的年輕俊才,是不是有傳說中的那麽神。
現在倒好,暗訪變明察了,這叫什麽事兒。
欽差大臣,兵部左侍郎孫武呆了呆,很快反應過來,畢竟是京官,什麽大場麵沒見過。
孫武下了馬,快步上前,拍了拍秦正的胳膊,笑道:“尚書大人一直誇的青年俊才,就是小哥你吧,老哥我叫孫武,兵部左侍郎。”
秦正帶頭,一群身穿甲胄的將軍校尉,躬身向孫武行禮,孫武哈哈一笑,道:“眾位將軍請起,眾將請起。”
“拜見大人,在下秦正。”秦正介紹完自己,又介紹眾一一介紹眾將軍。
孫武一邊聽名字,一邊能準確報出該將軍的籍貫和經曆,秦正也很佩服。
寒暄完,秦正請孫武一行入城休息,安排住進了何奈曾經居住過的大院兒,喬家大院。
現在改名成了“欽差行轅”了。
秦正也費了一番功夫,在與何奈的通信中,也知曉了兵部左侍郎會來白虎關封賞,所以早早就準備好了。
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欽差大駕;
甚至以為欽差不會來了,就準備迴平渡了。
湊巧,剛準備走,欽差一行就到了關南地界。
孫武一行,長途跋涉,舟車勞頓,秦正一下午都沒去打擾。
直到第二天,孫武要宣讀朝廷旨意。
秦正早早聚齊了軍中將領校尉,在太守府等候欽差大駕。
所有的將領均有封賞,對秦正的封賞尤為豐厚,秦正再一次升官了。
對秦正的封賞,是單獨一封聖旨。
聖旨大意是:加封秦正為撫遠大將軍,總督秦、儋、隋,三州軍務,敕封忠誠伯,依然還是白虎郡太守兼漳縣知縣。
撫遠將軍和撫遠大將軍雖然隻有一字之差,地位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本朝撫遠大將軍乃是二品下的將軍,總督三州軍務,妥妥的二品上,雖然不是常設,但品階很高。
秦正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跪在地上發呆。
孫武提醒到:“秦總督,該領旨謝恩啦。”秦正這才反應過來,接旨。
孫武一行人在白虎城呆了半個多月,在看了北城和北城樓後,才終於明白,白虎關戰事有多慘烈。
孫武甚至給秦正深深作揖,對秦正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秦正一時不知所措,隻能扶起孫武,尷尬的笑笑,道:“大人抬愛。都是將士用命,我倒沒什麽,真的沒做什麽……”
欽差孫武結束白虎關之行結束,就迴京了,秦正一直緊繃的心情,也放下了。
朝廷的封賞很豐厚,秦正都不知道說什麽了,朝廷的意圖,更看不透。
既然想不明白,秦正就沒再去想,按照原定計劃,先迴平渡,再去涿郡探望白先生,最後再迴秦家窪。
太守府的一切,秦正安排杜子騰接管,軍務交給了遊菜花。
在秦正看來,杜子騰更適合當官,而不是從軍。
試用了幾天後,太守府的一切,杜子騰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
杜子騰處理起政務來更是得心應手,看著杜子騰做的一切,秦正很滿意。
交代完眾人,當天夜裏,秦正一個念頭,直接去了“道一洞天”。
亂世將至,不隻一個人提過此事,秦正也有些感覺。
天下變的有些不一樣了,需要早作打算。
自從離開秦家窪,秦正就沒有一天真正踏實過,說白了,就是沒有任何安全感可言,功夫是秦正唯一的依仗。
秦正再次去洞天世界,打算好好修煉一段時間。
原本以為,人間武聖是當世最強,可後來發現,所謂的武聖,也隻不過是修煉的開始。
所以,需要變強,變的更強,功夫才是秦正安身立命之本。
白虎關還是深夜,“洞天世界”此時已是正午。
秦正再一次來到百香果樹林。
看著掛滿果子的百香果樹,感歎,外麵才過去幾年而已,洞天世界不知道過了多久了。
裏麵與外麵截然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外麵才過一天,裏麵不知道過去多少年。
截止今天,秦正還是搞不清楚,外麵一天,洞天世界內多久,好像裏麵的時間根本不固定,有時候快,有時候慢。
秦正盤坐在一棵大百香果樹下,凝神靜氣,準備修煉。
當感知力探出,就發現附近全部是濃鬱的天地元氣,幾乎要液化,壓得秦正唿吸都困難。
秦正強忍著壓力,慢慢收迴感知,壓力也隨之減輕。
最後,秦正將感知力收縮到周身三尺方圓,濃鬱元氣產生的壓力也隨之消失。
靜心凝神,開始吐納天地元氣。
從開始隻敢納入一縷元氣,慢慢增加。
直到一次納入一千縷元氣,秦正感覺身體到了極限;
最後降到一次納入五百縷元氣,這個強度正合適,不多不少。
秦正繼續修煉第一層功法,從足少陰腎經開始,又修煉了足太陽膀胱經。
原本青綠色的金丹,又重新變迴紫黑色。
直到第一層功法修煉完了,金丹徹底定格為紫黑色。
秦正也摸不清金丹顏色變化的規律,應該與修行的功法有關。
此次主修的腎脈,金丹上應該顯現的是腎氣的顏色。
那麽接下來修煉第二層功法,主修心脈,從少陰心經開始,金丹應該變成紅色才對。
從修煉第二層功法開始,金丹的顏色也在慢慢發生變化。
原本紫黑色,慢慢變成了紅色,直到第二層功法修煉完,金丹完全變成了紅色。
秦正恍然,難道這就是心火之氣嗎?
嚐試心裏想著火焰,接著秦正身前突然冒出一個紅色的小火球,隨著秦正感應力加強,火球越來越大。
秦正的念頭想到,縮小,火球就變小了;
秦正越玩越興奮,嚐試著控製火球變換形狀;
火球也隨著秦正的念頭,在不停地變換形狀。
終於,秦可以確定,功法的第二層,可以產生火焰之氣,也就是控火的能力。
秦正一次修完功法的前五層,五髒經脈全部修煉了一遍。
金丹的顏色也從開始的黑紫色變成紅色;接著變成黃色;然後青綠色;最後變成白色。
五髒經脈修煉完,秦正也誕生了了許多能力。
接下來,秦正把十二條正經經全部修煉一遍。
功法第九層修煉完,又多了控風、控雨、唿雲、控雷電,四種能力。
雖然眼下的能力還很弱小,隻要不斷修煉,這些能力也會一步步增加。
秦正九層功法練完,也發現了一絲不對。
雖然修煉很順利,但真氣在身體內運轉,總是不太順暢,根本達不到書上描述的,周而複始,生生不息的效果。
收迴感知,在身體經脈尋找,最後秦正發現,自己的任督二脈居然未通。
而秦正看過所有的修行功法,都沒有任督二脈貫通的記錄,都是在人體諸脈遊走,最後用陰陽兩竅或陰陽兩維脈作為大周天運轉之用。
秦正可是在夢中世界了解到,貫通任督,才算打通大周天。
說幹就過,秦正重新調整心態,引丹田真氣,準備打通任督玄關。
真氣沿任脈下行至石門穴,過關元、中極、曲骨、接著到了會陰穴。
秦正打通經脈和練功一樣,三分練,七分養。
一個穴位一個穴位的養,現在已經來到了會陰穴。
會陰穴吞噬真氣的量極大,仿佛裝不滿。
直到秦正消耗了丹田內兩成的真氣,會陰穴才被填滿。
接下來秦正要貫通任督玄關。
秦正小心翼翼的控製真氣下行,從會陰穴到長強穴。
簡單的一處玄關,丹田內的真氣消耗掉五成,才貫通玄關。
玄關一通,真氣上行的速度加快。
直接貫通督脈上的諸多穴位,經靈台過鳳府到達百會穴。
當真氣到達百會穴時,無數的天地元氣蜂擁而至,腦海中雜念叢生,秦正幾乎要瘋掉。
秦正強咬了一口舌尖,終於獲得一絲清明,穩定心神,接著引導真氣過前頂、神庭、印堂穴位,再經兩側太陽穴,舌點上齶,過承漿穴,經過天突、璿璣、膻中、神闕,再經過陰交穴,最後,真氣重新迴到丹田。
當真氣再度迴到丹田時,秦正頭顱內轟鳴聲不絕,真氣流轉,如長江大河般,滔滔不絕。
秦正的身體也在鯨吞周圍的元氣,不停的轉化成內力。
周圍的天地元氣直接液化,如大雨傾盆,在秦正身下,形成一個元氣水潭。
秦正也沉浸在無悲無喜中,不知過了多久,歸於平靜,周身經脈,真氣遊走,生生不息。
秦正睜眼起身,通體舒坦,從未有過的感覺。
很快,秦正就發覺不對了,渾身上下,臭氣熏天,秦正也明白,這大概就是”元氣沐身“的效果吧。
一個念頭,來到河邊,秦正直接跳進河裏,身體洗幹淨後,衣服也洗了好幾遍,終於洗幹淨了。
如今,秦正擁有了控水的能力,雖然不強,脫幹一份上的水分還是很輕鬆的。
輕輕抖動,衣服就幹了。
穿上衣服,秦正又吃了一百多個壽元果,才離開洞天世界,迴到平渡的家裏。
平渡,過去隻是漳縣的一個鄉邑,現在已經變成漳縣的縣城了。
自從白先生、田縣尉走後,平渡就成了整個漳縣的中心,原本的縣衙基本上廢棄了。
湯和、趙剛、劉一柄三人,直接把漳縣的縣衙合並到平渡;
原本的縣城直接變成漳水邑。
隨著縣衙的搬離,縣城原本的百姓,很多人搬進了平渡;
平渡城再一次擴建,幾乎是原來的四倍大小,直追州牧府所在的城池。
平渡衙門現在直接更名成漳縣縣衙;
原本縣衙大牢關押的犯人,也都關在到了平渡;
原本在縣衙當值的文吏、衙役,合並到平渡後,職位待遇基本沒變;
縣衙的牢頭兒改任平渡舊牢的牢頭兒;
新牢還是由牢頭兒蔣作人管理。
所有江湖人士,功夫高手,全部關押在新牢內,普通犯人關押在舊牢。
秦正迴到平渡,雖然沒有大肆宣揚,但還是有不少人猜到了。
平時基本看不見人的湯縣尉,這會兒正跑步往縣衙趕。
趙捕頭,不,現在應該叫趙縣曹,也在拚命往縣衙跑。
眾人猜的不差,的確是秦正迴來了。
一大早,秦正去了縣衙,劉一柄看見秦正迴來了,趕緊通知湯和、趙剛等人;
又把原先在漳縣縣衙的文吏、衙役叫齊,讓所有人都見一見縣尊大人,防止有不認識秦正的,衝撞了秦正。
人都到齊後,秦正簡單說了兩句,勉勵大家用心辦差,俸祿待遇會比在漳縣高很多。
原本還有些提不起精神來的眾人,聽到俸祿會漲,都人情高漲,口號喊得震天響,表示願意為縣尊大人赴湯蹈火。
秦正滿意的點點頭,拉著劉一柄去了內堂。
兩人喝著茶,湯和、趙剛兩人終於到了,劉一柄給湯和、趙剛兩人一人泡了一杯茶。
兩人坐好後,秦正開口道:“都說說,最近都忙些什麽,有什麽不能解決的麻煩沒有?”
三人說完後,秦正接著道:“三位兄長,對未來怎麽看?”
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為何秦正突然提到這個話題,以前秦正可是從不關心,難道是身份變化的緣故?
三人都不願意說,秦正繼續道:“好了,不難為你們了,我來說吧 。未來變化很快,一切變化的根源都來自京城,來自於皇帝。”
劉一柄道:“大人,難道皇上又要大興土木,征調民夫?”
秦正搖搖頭,道:“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很多宗師以為,自己早已經脫離普通人的範疇,可依然逃不脫生老病死,皇上也是如此。”
湯和目露驚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喃喃自語道:“難道皇上要死了,不可能,皇上春秋鼎盛,怎麽可能死,皇上已經突破大宗師,成就神通境,怎麽可能死?你騙我的,對不對?”
湯和的模樣,狀若癡呆,秦正歎了口氣,也不知道怎麽勸說湯和。
秦正重重的咳嗽了一聲,三人從震驚中醒悟過來。
秦正繼續道:“好了,都別說話,聽我說吧 。”
“宗師壽命一百二十歲;”
“大宗師壽命的極限是一百五十歲。”
“當今皇上已經年滿一百五十歲了,即使強行進階,也於事無補,壽元盡了,生機也斷了,迴天無力。”秦正解釋道。
“那世上應該有補充壽命的丹藥吧,那能補皇上的壽命嗎?”湯和急切的問。
秦正道:“補倒是能補,不過,補的了壽命,補不上生機,即使活著,也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與死了沒什麽分別。”
“每天看著自己的身體,直到腐朽,化成飛灰。”
“很多人認為,壽命就等同於生機,其實不然。”
“人的壽命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身體的壽命,另一部分是靈魂壽命。”
“比如,無疾而終,很多情況下因為靈魂耗盡,生機還在,這叫無疾而終。”
“同樣,人的生機斷絕了,靈魂還活著,那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看著身體,慢慢腐朽。”秦正繼續解釋道。
趙剛道:“那豈不是說,沒有一種丹藥既可以補充生機,也可以補充靈魂消耗。”
“也不是,有專門煉製的增壽丹,補生機也可以補靈魂,那隻在傳說中聽過,”秦正笑笑道。
湯和這麽在意皇帝的死活,秦正感到不可思議。
秦正很難將兩個完全不相幹的人聯係在一起。
延壽的寶藥世上有,延壽的丹也存在,秦正兩樣都有。
秦正根本沒想過要救皇帝,天下人都不希望皇帝繼續活著,哪怕是皇帝的子女。
秦正也犯不著與天下人為敵,為了一個所謂的忠,而得罪天下人。
起初秦正並沒有切身感受過皇帝的暴政,自從今年的大雪災過後,秦正才真正看清皇帝是如何殘暴。
百姓已經十室九貧了,稅收已經征到三十年後了。
以白虎郡下轄的四縣為例,百姓都已經家徒四壁,還要負擔繁重的徭役,能逃的,都已經逃到北元去了,不能走的,或者實在走不掉的,隻能在家等死。
每天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大乾的普通百姓,這種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自從秦正入駐平渡,整頓金銀礦之後,百姓的日子才有好轉,以平渡巨額的金銀彌補了朝廷長久的赤字。
許多州府,不但欠著軍餉,甚至連官員的俸祿發不出來。
而皇帝本人,除了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外,還迷戀修煉之道。
天下八成以上的稅賦,都讓皇帝敗光了,官員尚且窘迫,何況百姓呢。
湯和用期盼的眼神,死死的盯著秦正,道:“正哥,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救皇帝,對不對。你我都知道,若是皇上駕崩,天下就會大亂,百姓更加苦不堪言,你也不希望百姓流離失所吧?”
“我又不是神人,生老病死,乃是天定,不過,皇帝沒了,重新換一位皇帝就是。”
“皇帝若不死,那天下百姓就要死光了。”
“即使求到藥,皇帝恢複了之後,你就能保證皇帝就不再大興土木,不再勞民傷財了?”
“你可知道,除了漳縣,其他各州、郡、縣湯的稅賦都收到三十年後了?”秦正反問道。湯和還想說什麽,被秦正直接打斷了。
秦正接續道:“別想那麽多,更不要小看我們的皇帝陛下。”
“皇帝在位一百年零五年,什麽陣仗沒見過,皇帝即使駕崩,也會安排好一切的。”
“我估計,皇帝至少還能撐到今年年底,還有小半年時間,眼下嘛,該幹嘛幹嘛。”
“老劉、老趙繼續準備軍械物資,一刻也不能停下,還有多存些糧食,戰亂一開,糧價飛漲,多預備些,防止百姓吃不起糧。”
劉一柄、趙剛兩人領命,就離開秦正的書房。
湯和看著秦正,半天不說話。
秦正笑道:“怎麽,咱們兄弟之間,有什麽不能說的嗎?有話,但說無妨。”
湯和怔了怔,道:“秦正,你變了。”
秦正笑道:“每個人都在變,或許在你眼裏我變了,事實上,你自己何嚐不在變換?”
“我變了,因為我肩膀上的擔子加重了,你變,是因為你的私心多了。”秦正自嘲的笑笑道。
“你老實告訴我,你是不是想造反?”湯和盯著秦正的眼睛,一字一頓道。
秦正嗤笑一聲,道:“你到現在還不了解我。”
“我以前告訴過你,我秦正把功夫當成安身立命之本,功夫才是我的一切,說的更直白一點兒,修煉才是我想要的。”
“我想追求武道的更高境界,名利於我,不過是過眼雲煙。”
“每一個過程都是一種曆練,比如說當官。”
“做一件事,就要做好一件事,占了那個位置,你就要有那個位置的擔當,不是嗎?”
“我知道你不是窮苦人家出身,你有自己的秘密,你到現在也沒說過,我也沒問,相反,我就比你敞亮多了,對吧。”秦正說完,閉口不言。
湯和譏笑道:“你囤積那麽糧食、軍械物資,你要是不準備造反,你還留著自己用嗎?”
見秦正不說話,湯和繼續道:“整個白虎郡五十萬兵馬,漳縣還有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你想幹什麽,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嗎?”
“還有,平渡眾多世家豪強在采掘金銀礦,你好像也在安排人在采掘。”
“你別告訴我,這些都是為朝廷著想。”
“實際上,全部都進了你自己的腰包吧。”湯和道。
湯和臉上的譏笑更甚,數落著秦正的種種罪狀,語不驚人死不休,似乎把秦正最後一層遮羞布也扯開了。
秦正道:“說完了嗎?你要是覺得喜歡,全部送給你,我不需要這些東西。”
秦正說送,幾乎輕描淡寫。
言外之意是,你湯和隻能嘴上說說,給你,你拿的走嗎?
湯和被噎的說不出話來,指著秦正,胸口起伏,似乎受了很大的刺激。
秦正站起身,斬釘截鐵的說道:“三州,八大王,加上北元,隻要我秦正在一天,就休想翻起大浪來。”
“最新的戰報你可能沒看到吧,我秦正在白虎關,殺了北元一位宗王,三位萬戶,留下六十萬具北元大軍的屍體。”
“現在你告訴我,我秦正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吧。”
秦正說完,急速出了平渡縣衙,身形化作一道道殘影,衝向百歲嶺,向梅村趕去。
秦正直接去了梅老住處。
此時,梅老住處,裏麵外麵都擠滿了梅村的老少。
梅村眾人看見秦正來了,紛紛讓開一條道路。
秦正來到梅老床前,握住梅老的手,輕輕喊了句:“梅老”。
梅老艱難睜開眼,笑笑,道:“是你,秦正,嗷,是我老糊塗了,秦大人來了,是來送我最後一程的吧,感謝你,感謝大人一直以來對梅村的關照,讓梅村老小都有一口飯吃。”
“你能來,我很開心,真的很開心。我走後,梅村一眾老小,有勞大人照顧了,多謝。”梅老說完,溘然長逝。
梅老走了,梅老的子女哭成淚人。
梅老一生,有三個兒子,四個孫子,兩個孫女,十一個重孫,九個重孫女,兒孫滿堂。
梅老故去,享年一百五十二歲。
梅老的死因,秦正也感受到了,感知力告訴秦正,梅老是因為強行突破境界,失敗,遭到反噬。
一生功力散的幹幹淨淨,功夫沒了,生機也就跟著散了,壽元早就到了,算的上是壽終正寢。
梅老是停靈三日後下葬的。
秦正等梅老下葬後,才離開。
梅老死後,梅厚存繼任族長,其他方麵還行,唯獨功夫差了許多。
對梅村眾人而言,功夫也是梅村人安身立命之本,沒有強大的武力震懾,也很難坐穩族長的位子。
秦正的感知力下,發現梅村除了梅老外,還有四位大宗師。
梅厚存雖然成就宗師,可離大宗師還有不少的距離,秦正走之前,打算幫梅厚存一把,為他洗刷根骨。
自從秦正從洞天世界出關以後,就學會了用天地元氣灌頂洗髓。
秦正很想找個試試,沒發現合適的,本來打算用湯和試試手,可再次見到湯和後,秦正明顯感覺到,湯和跟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再也迴不到從前了。
梅厚存不錯,品行敦厚純良,是個可造之材,唯一欠缺的是根骨太差。
這點秦正絲毫不擔心,相信自己給梅厚存灌頂洗髓之後,功夫會再上一層樓。
秦正坐在一間獨立的小院曬太陽,等著梅厚存上門。
梅厚存敲門進來,手上拿著一封信。
秦正知道,是給自己的。
秦正一伸手,信就飛到秦正手裏。
這一手工作,梅厚存非常佩服,心想,這樣一位大人,平時公務繁忙,還練的一身出神入化的功夫,真是了不起。
信是梅老親筆手書,信封上寫到,秦正親啟。
信上寫道:“秦公正大人,小老兒梅忠誠,自感時日無多,寫下此信,乞求大人照顧梅村老小,小老兒願來生,當牛做馬,結草銜環,報答……餘七歲習武……。”
梅老的信,寫了十頁紙。
內容分成三部分:首先,請秦正答應照顧梅村老小;
接著講述自己的生平、事跡;
後麵全是梅老修行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教訓。
秦正讀完信,受益良多,尤其是關於大宗師後麵的修行方向,梅老講的很詳細,秦正看的很細致,代入感很強。
秦正讀完,似乎親自經曆過梅老的一生。
對於摸索著前行的秦正而言,梅老簡直是指路明燈,不但闡明了修行之理,還給出了修行方向。
梅老還將自己修行的功法附在後麵,秦正看完信,也得出同樣的結論。
當今天下,還沒有貫通任督玄關的記錄和方法,秦正決定把梅老的修行功法,修改後傳給梅厚存。
秦正看完信,久久不語,半晌,秦正道:“梅族長,如今你已經修行到宗師境界了吧。”
梅厚存憨厚的笑道:“是的,大人,在下勉強修行到宗師境界,老爺子說我資質太差,今生成就有限,宗師境,已經到頭了。”
“好了,梅老的信,我看完了,受益匪淺,受益良多,無以為報,不過,你的資質根骨,我倒可以幫忙改善,你要是願意,迴去換一套幹淨的衣服過來,再打兩桶水,留在送來這裏,沐浴用。”秦正笑著說道。
梅厚存聽到秦正願意幫助自己改善根骨,大喜過望,快步跑出去準備衣服和洗澡水了。
當一切都準備好後,秦正運用感知力,從數百裏外的燕山,引來天地元氣,為梅厚存灌頂洗髓。
過程很痛苦,梅厚存都咬牙堅持下來了;
直到洗髓結束,梅厚存渾身汙穢,散發出陣陣惡臭。
秦正讓梅厚存自己洗澡沐浴。
梅厚存也愣了,原來這洗澡水不是大人用的,原來是給自己留的,又有些尷尬的笑笑,起身沐浴去了。
梅厚存沐浴完,秦正又把修改好的功法,給了梅厚存,囑咐不得外傳,除非子女。
梅厚存發誓,未得秦正允許,不敢外傳,若違此誓,天打雷劈。
秦正在梅村待了半個月,梅厚存終於達到大宗師圓滿境界。
秦正也放心了,至少堂堂梅村族長,也有了鎮壓梅村一切的能力。
秦正離開前,又去梅老的墓前拜祭,良久不語。
好長時間沒迴平渡了;
好些日子沒見白先生;
秦家窪也有幾年沒迴去過了;
很想念老太公,想老學究;
想迴老家看看,卻一直被諸事拖累,抽不開身。
現在仗打完了,以北元的大敗而收場。
白虎關戰事暫時告一段落,邊關獲得了難得的平靜。
北元大軍雖然撤走了,秦正依然不敢放鬆。
城外就是北元的國土,北元大軍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隻能被動防禦,也沒有有效的遏製手段。
尤其是北元的騎兵,來去一陣風,就是想追也追不上,大乾沒有上規模的騎兵。
就算秦正能追上,也根本沒實力打贏。
騎射之道,對大乾而言,一直是短板。
秦正手下,雖然兵馬不少,但大多是步兵,騎兵很少;
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練成一支大規模的騎兵。
尤其是財力上,根本不允許。
再就是馬匹,大乾境內普遍是馱馬,戰馬很少。
好的馬種,尤其是戰馬,都在北元境內,北元對馬種卡的很嚴。
官府很早之前,就開始了馬政,然而邊境太平,時間久了,也就不了了之,馬政也荒廢了。
白天,秦正在藏書樓看書。
二樓有不少武功心法之類的書籍,很多都是基礎篇,對秦正幫助很大。
秦正耐著性子,堅持每天看書。
除了功夫類的書籍,二樓還有很多兵書。
有關於如何排兵布陣的;也有講述戰例的。
秦正看的津津有味,不僅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吃飯,還是親兵提醒,秦正才發現,自己已經待在藏書樓一整天了。
入夜時分,秦正偷偷溜出城去,想看看北元大軍的動向。
這些天通過看書,秦正對北元的曆史也了解不少,都城的位置秦正也大致摸清了。
秦正朝北元都城,中京的方向,狂奔了兩百多裏。
再利用自己的感知力去看,距白虎關將近五百裏的地界,連一個牧民都沒有。
秦正確信,北元大軍是真的撤走了。
沒有再繼續向前,秦正啟用“洞天令”。
一個念頭閃過,秦正直接來到太守府臥室內。
秦正又自嘲的笑了幾聲,看來自己是過於謹慎了,甩了甩腦袋,躺在床上就睡了。
第二日一大早,秦正就讓親兵傳令,讓所有將軍來太守府議事。
原本宣布迴平渡的,可感知力發現,關南方向,來了一隊人馬,正向白虎關趕來,還有十幾輛馬車,上麵全是貨物。
以車轍推斷,很可能是金銀財物,為首之人,秦正雖然不認識,可經過反複辨認,秦正可以判斷這些人是從京城而來。
思來想去,這個時間趕來的,除了封賞外,沒有其他目的了。
於是,秦正幹脆讓大家等著,也沒解釋。
等了將近兩個時辰,幾乎將所有人的耐心都快磨沒了。
雖然眾人心中頗有微詞,可也不敢表現出來,裝作若無其事。
秦正的感知力“看見”這隊人馬,離白虎關不遠了。
於是秦正下令:“眾將聽令,隨我去南城門迎接朝廷的封賞。”
眾將官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欽差要來,難怪大都督如此鄭重。
所有將領頓時怨氣全消,喜笑顏開的跟在秦正身後,來到南門外,等待朝廷欽差的到來。
又過了一盞茶的功夫,隻見欽差一行人才姍姍來遲。
秦正帶著眾將,齊聲道:“恭迎欽差大駕,請眾位大人隨我入城。”
騎在馬上的孫武呆了呆,這不對呀,原本是打算暗訪的,想看看尚書大人口中的年輕俊才,是不是有傳說中的那麽神。
現在倒好,暗訪變明察了,這叫什麽事兒。
欽差大臣,兵部左侍郎孫武呆了呆,很快反應過來,畢竟是京官,什麽大場麵沒見過。
孫武下了馬,快步上前,拍了拍秦正的胳膊,笑道:“尚書大人一直誇的青年俊才,就是小哥你吧,老哥我叫孫武,兵部左侍郎。”
秦正帶頭,一群身穿甲胄的將軍校尉,躬身向孫武行禮,孫武哈哈一笑,道:“眾位將軍請起,眾將請起。”
“拜見大人,在下秦正。”秦正介紹完自己,又介紹眾一一介紹眾將軍。
孫武一邊聽名字,一邊能準確報出該將軍的籍貫和經曆,秦正也很佩服。
寒暄完,秦正請孫武一行入城休息,安排住進了何奈曾經居住過的大院兒,喬家大院。
現在改名成了“欽差行轅”了。
秦正也費了一番功夫,在與何奈的通信中,也知曉了兵部左侍郎會來白虎關封賞,所以早早就準備好了。
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欽差大駕;
甚至以為欽差不會來了,就準備迴平渡了。
湊巧,剛準備走,欽差一行就到了關南地界。
孫武一行,長途跋涉,舟車勞頓,秦正一下午都沒去打擾。
直到第二天,孫武要宣讀朝廷旨意。
秦正早早聚齊了軍中將領校尉,在太守府等候欽差大駕。
所有的將領均有封賞,對秦正的封賞尤為豐厚,秦正再一次升官了。
對秦正的封賞,是單獨一封聖旨。
聖旨大意是:加封秦正為撫遠大將軍,總督秦、儋、隋,三州軍務,敕封忠誠伯,依然還是白虎郡太守兼漳縣知縣。
撫遠將軍和撫遠大將軍雖然隻有一字之差,地位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本朝撫遠大將軍乃是二品下的將軍,總督三州軍務,妥妥的二品上,雖然不是常設,但品階很高。
秦正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跪在地上發呆。
孫武提醒到:“秦總督,該領旨謝恩啦。”秦正這才反應過來,接旨。
孫武一行人在白虎城呆了半個多月,在看了北城和北城樓後,才終於明白,白虎關戰事有多慘烈。
孫武甚至給秦正深深作揖,對秦正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秦正一時不知所措,隻能扶起孫武,尷尬的笑笑,道:“大人抬愛。都是將士用命,我倒沒什麽,真的沒做什麽……”
欽差孫武結束白虎關之行結束,就迴京了,秦正一直緊繃的心情,也放下了。
朝廷的封賞很豐厚,秦正都不知道說什麽了,朝廷的意圖,更看不透。
既然想不明白,秦正就沒再去想,按照原定計劃,先迴平渡,再去涿郡探望白先生,最後再迴秦家窪。
太守府的一切,秦正安排杜子騰接管,軍務交給了遊菜花。
在秦正看來,杜子騰更適合當官,而不是從軍。
試用了幾天後,太守府的一切,杜子騰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
杜子騰處理起政務來更是得心應手,看著杜子騰做的一切,秦正很滿意。
交代完眾人,當天夜裏,秦正一個念頭,直接去了“道一洞天”。
亂世將至,不隻一個人提過此事,秦正也有些感覺。
天下變的有些不一樣了,需要早作打算。
自從離開秦家窪,秦正就沒有一天真正踏實過,說白了,就是沒有任何安全感可言,功夫是秦正唯一的依仗。
秦正再次去洞天世界,打算好好修煉一段時間。
原本以為,人間武聖是當世最強,可後來發現,所謂的武聖,也隻不過是修煉的開始。
所以,需要變強,變的更強,功夫才是秦正安身立命之本。
白虎關還是深夜,“洞天世界”此時已是正午。
秦正再一次來到百香果樹林。
看著掛滿果子的百香果樹,感歎,外麵才過去幾年而已,洞天世界不知道過了多久了。
裏麵與外麵截然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外麵才過一天,裏麵不知道過去多少年。
截止今天,秦正還是搞不清楚,外麵一天,洞天世界內多久,好像裏麵的時間根本不固定,有時候快,有時候慢。
秦正盤坐在一棵大百香果樹下,凝神靜氣,準備修煉。
當感知力探出,就發現附近全部是濃鬱的天地元氣,幾乎要液化,壓得秦正唿吸都困難。
秦正強忍著壓力,慢慢收迴感知,壓力也隨之減輕。
最後,秦正將感知力收縮到周身三尺方圓,濃鬱元氣產生的壓力也隨之消失。
靜心凝神,開始吐納天地元氣。
從開始隻敢納入一縷元氣,慢慢增加。
直到一次納入一千縷元氣,秦正感覺身體到了極限;
最後降到一次納入五百縷元氣,這個強度正合適,不多不少。
秦正繼續修煉第一層功法,從足少陰腎經開始,又修煉了足太陽膀胱經。
原本青綠色的金丹,又重新變迴紫黑色。
直到第一層功法修煉完了,金丹徹底定格為紫黑色。
秦正也摸不清金丹顏色變化的規律,應該與修行的功法有關。
此次主修的腎脈,金丹上應該顯現的是腎氣的顏色。
那麽接下來修煉第二層功法,主修心脈,從少陰心經開始,金丹應該變成紅色才對。
從修煉第二層功法開始,金丹的顏色也在慢慢發生變化。
原本紫黑色,慢慢變成了紅色,直到第二層功法修煉完,金丹完全變成了紅色。
秦正恍然,難道這就是心火之氣嗎?
嚐試心裏想著火焰,接著秦正身前突然冒出一個紅色的小火球,隨著秦正感應力加強,火球越來越大。
秦正的念頭想到,縮小,火球就變小了;
秦正越玩越興奮,嚐試著控製火球變換形狀;
火球也隨著秦正的念頭,在不停地變換形狀。
終於,秦可以確定,功法的第二層,可以產生火焰之氣,也就是控火的能力。
秦正一次修完功法的前五層,五髒經脈全部修煉了一遍。
金丹的顏色也從開始的黑紫色變成紅色;接著變成黃色;然後青綠色;最後變成白色。
五髒經脈修煉完,秦正也誕生了了許多能力。
接下來,秦正把十二條正經經全部修煉一遍。
功法第九層修煉完,又多了控風、控雨、唿雲、控雷電,四種能力。
雖然眼下的能力還很弱小,隻要不斷修煉,這些能力也會一步步增加。
秦正九層功法練完,也發現了一絲不對。
雖然修煉很順利,但真氣在身體內運轉,總是不太順暢,根本達不到書上描述的,周而複始,生生不息的效果。
收迴感知,在身體經脈尋找,最後秦正發現,自己的任督二脈居然未通。
而秦正看過所有的修行功法,都沒有任督二脈貫通的記錄,都是在人體諸脈遊走,最後用陰陽兩竅或陰陽兩維脈作為大周天運轉之用。
秦正可是在夢中世界了解到,貫通任督,才算打通大周天。
說幹就過,秦正重新調整心態,引丹田真氣,準備打通任督玄關。
真氣沿任脈下行至石門穴,過關元、中極、曲骨、接著到了會陰穴。
秦正打通經脈和練功一樣,三分練,七分養。
一個穴位一個穴位的養,現在已經來到了會陰穴。
會陰穴吞噬真氣的量極大,仿佛裝不滿。
直到秦正消耗了丹田內兩成的真氣,會陰穴才被填滿。
接下來秦正要貫通任督玄關。
秦正小心翼翼的控製真氣下行,從會陰穴到長強穴。
簡單的一處玄關,丹田內的真氣消耗掉五成,才貫通玄關。
玄關一通,真氣上行的速度加快。
直接貫通督脈上的諸多穴位,經靈台過鳳府到達百會穴。
當真氣到達百會穴時,無數的天地元氣蜂擁而至,腦海中雜念叢生,秦正幾乎要瘋掉。
秦正強咬了一口舌尖,終於獲得一絲清明,穩定心神,接著引導真氣過前頂、神庭、印堂穴位,再經兩側太陽穴,舌點上齶,過承漿穴,經過天突、璿璣、膻中、神闕,再經過陰交穴,最後,真氣重新迴到丹田。
當真氣再度迴到丹田時,秦正頭顱內轟鳴聲不絕,真氣流轉,如長江大河般,滔滔不絕。
秦正的身體也在鯨吞周圍的元氣,不停的轉化成內力。
周圍的天地元氣直接液化,如大雨傾盆,在秦正身下,形成一個元氣水潭。
秦正也沉浸在無悲無喜中,不知過了多久,歸於平靜,周身經脈,真氣遊走,生生不息。
秦正睜眼起身,通體舒坦,從未有過的感覺。
很快,秦正就發覺不對了,渾身上下,臭氣熏天,秦正也明白,這大概就是”元氣沐身“的效果吧。
一個念頭,來到河邊,秦正直接跳進河裏,身體洗幹淨後,衣服也洗了好幾遍,終於洗幹淨了。
如今,秦正擁有了控水的能力,雖然不強,脫幹一份上的水分還是很輕鬆的。
輕輕抖動,衣服就幹了。
穿上衣服,秦正又吃了一百多個壽元果,才離開洞天世界,迴到平渡的家裏。
平渡,過去隻是漳縣的一個鄉邑,現在已經變成漳縣的縣城了。
自從白先生、田縣尉走後,平渡就成了整個漳縣的中心,原本的縣衙基本上廢棄了。
湯和、趙剛、劉一柄三人,直接把漳縣的縣衙合並到平渡;
原本的縣城直接變成漳水邑。
隨著縣衙的搬離,縣城原本的百姓,很多人搬進了平渡;
平渡城再一次擴建,幾乎是原來的四倍大小,直追州牧府所在的城池。
平渡衙門現在直接更名成漳縣縣衙;
原本縣衙大牢關押的犯人,也都關在到了平渡;
原本在縣衙當值的文吏、衙役,合並到平渡後,職位待遇基本沒變;
縣衙的牢頭兒改任平渡舊牢的牢頭兒;
新牢還是由牢頭兒蔣作人管理。
所有江湖人士,功夫高手,全部關押在新牢內,普通犯人關押在舊牢。
秦正迴到平渡,雖然沒有大肆宣揚,但還是有不少人猜到了。
平時基本看不見人的湯縣尉,這會兒正跑步往縣衙趕。
趙捕頭,不,現在應該叫趙縣曹,也在拚命往縣衙跑。
眾人猜的不差,的確是秦正迴來了。
一大早,秦正去了縣衙,劉一柄看見秦正迴來了,趕緊通知湯和、趙剛等人;
又把原先在漳縣縣衙的文吏、衙役叫齊,讓所有人都見一見縣尊大人,防止有不認識秦正的,衝撞了秦正。
人都到齊後,秦正簡單說了兩句,勉勵大家用心辦差,俸祿待遇會比在漳縣高很多。
原本還有些提不起精神來的眾人,聽到俸祿會漲,都人情高漲,口號喊得震天響,表示願意為縣尊大人赴湯蹈火。
秦正滿意的點點頭,拉著劉一柄去了內堂。
兩人喝著茶,湯和、趙剛兩人終於到了,劉一柄給湯和、趙剛兩人一人泡了一杯茶。
兩人坐好後,秦正開口道:“都說說,最近都忙些什麽,有什麽不能解決的麻煩沒有?”
三人說完後,秦正接著道:“三位兄長,對未來怎麽看?”
三人麵麵相覷,不知道為何秦正突然提到這個話題,以前秦正可是從不關心,難道是身份變化的緣故?
三人都不願意說,秦正繼續道:“好了,不難為你們了,我來說吧 。未來變化很快,一切變化的根源都來自京城,來自於皇帝。”
劉一柄道:“大人,難道皇上又要大興土木,征調民夫?”
秦正搖搖頭,道:“人的壽命是有限的,很多宗師以為,自己早已經脫離普通人的範疇,可依然逃不脫生老病死,皇上也是如此。”
湯和目露驚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喃喃自語道:“難道皇上要死了,不可能,皇上春秋鼎盛,怎麽可能死,皇上已經突破大宗師,成就神通境,怎麽可能死?你騙我的,對不對?”
湯和的模樣,狀若癡呆,秦正歎了口氣,也不知道怎麽勸說湯和。
秦正重重的咳嗽了一聲,三人從震驚中醒悟過來。
秦正繼續道:“好了,都別說話,聽我說吧 。”
“宗師壽命一百二十歲;”
“大宗師壽命的極限是一百五十歲。”
“當今皇上已經年滿一百五十歲了,即使強行進階,也於事無補,壽元盡了,生機也斷了,迴天無力。”秦正解釋道。
“那世上應該有補充壽命的丹藥吧,那能補皇上的壽命嗎?”湯和急切的問。
秦正道:“補倒是能補,不過,補的了壽命,補不上生機,即使活著,也如同行屍走肉一般,與死了沒什麽分別。”
“每天看著自己的身體,直到腐朽,化成飛灰。”
“很多人認為,壽命就等同於生機,其實不然。”
“人的壽命有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身體的壽命,另一部分是靈魂壽命。”
“比如,無疾而終,很多情況下因為靈魂耗盡,生機還在,這叫無疾而終。”
“同樣,人的生機斷絕了,靈魂還活著,那就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看著身體,慢慢腐朽。”秦正繼續解釋道。
趙剛道:“那豈不是說,沒有一種丹藥既可以補充生機,也可以補充靈魂消耗。”
“也不是,有專門煉製的增壽丹,補生機也可以補靈魂,那隻在傳說中聽過,”秦正笑笑道。
湯和這麽在意皇帝的死活,秦正感到不可思議。
秦正很難將兩個完全不相幹的人聯係在一起。
延壽的寶藥世上有,延壽的丹也存在,秦正兩樣都有。
秦正根本沒想過要救皇帝,天下人都不希望皇帝繼續活著,哪怕是皇帝的子女。
秦正也犯不著與天下人為敵,為了一個所謂的忠,而得罪天下人。
起初秦正並沒有切身感受過皇帝的暴政,自從今年的大雪災過後,秦正才真正看清皇帝是如何殘暴。
百姓已經十室九貧了,稅收已經征到三十年後了。
以白虎郡下轄的四縣為例,百姓都已經家徒四壁,還要負擔繁重的徭役,能逃的,都已經逃到北元去了,不能走的,或者實在走不掉的,隻能在家等死。
每天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過著擔驚受怕的日子,大乾的普通百姓,這種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自從秦正入駐平渡,整頓金銀礦之後,百姓的日子才有好轉,以平渡巨額的金銀彌補了朝廷長久的赤字。
許多州府,不但欠著軍餉,甚至連官員的俸祿發不出來。
而皇帝本人,除了大興土木,橫征暴斂外,還迷戀修煉之道。
天下八成以上的稅賦,都讓皇帝敗光了,官員尚且窘迫,何況百姓呢。
湯和用期盼的眼神,死死的盯著秦正,道:“正哥,我知道你一定有辦法救皇帝,對不對。你我都知道,若是皇上駕崩,天下就會大亂,百姓更加苦不堪言,你也不希望百姓流離失所吧?”
“我又不是神人,生老病死,乃是天定,不過,皇帝沒了,重新換一位皇帝就是。”
“皇帝若不死,那天下百姓就要死光了。”
“即使求到藥,皇帝恢複了之後,你就能保證皇帝就不再大興土木,不再勞民傷財了?”
“你可知道,除了漳縣,其他各州、郡、縣湯的稅賦都收到三十年後了?”秦正反問道。湯和還想說什麽,被秦正直接打斷了。
秦正接續道:“別想那麽多,更不要小看我們的皇帝陛下。”
“皇帝在位一百年零五年,什麽陣仗沒見過,皇帝即使駕崩,也會安排好一切的。”
“我估計,皇帝至少還能撐到今年年底,還有小半年時間,眼下嘛,該幹嘛幹嘛。”
“老劉、老趙繼續準備軍械物資,一刻也不能停下,還有多存些糧食,戰亂一開,糧價飛漲,多預備些,防止百姓吃不起糧。”
劉一柄、趙剛兩人領命,就離開秦正的書房。
湯和看著秦正,半天不說話。
秦正笑道:“怎麽,咱們兄弟之間,有什麽不能說的嗎?有話,但說無妨。”
湯和怔了怔,道:“秦正,你變了。”
秦正笑道:“每個人都在變,或許在你眼裏我變了,事實上,你自己何嚐不在變換?”
“我變了,因為我肩膀上的擔子加重了,你變,是因為你的私心多了。”秦正自嘲的笑笑道。
“你老實告訴我,你是不是想造反?”湯和盯著秦正的眼睛,一字一頓道。
秦正嗤笑一聲,道:“你到現在還不了解我。”
“我以前告訴過你,我秦正把功夫當成安身立命之本,功夫才是我的一切,說的更直白一點兒,修煉才是我想要的。”
“我想追求武道的更高境界,名利於我,不過是過眼雲煙。”
“每一個過程都是一種曆練,比如說當官。”
“做一件事,就要做好一件事,占了那個位置,你就要有那個位置的擔當,不是嗎?”
“我知道你不是窮苦人家出身,你有自己的秘密,你到現在也沒說過,我也沒問,相反,我就比你敞亮多了,對吧。”秦正說完,閉口不言。
湯和譏笑道:“你囤積那麽糧食、軍械物資,你要是不準備造反,你還留著自己用嗎?”
見秦正不說話,湯和繼續道:“整個白虎郡五十萬兵馬,漳縣還有十萬騎兵,二十萬步兵,你想幹什麽,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嗎?”
“還有,平渡眾多世家豪強在采掘金銀礦,你好像也在安排人在采掘。”
“你別告訴我,這些都是為朝廷著想。”
“實際上,全部都進了你自己的腰包吧。”湯和道。
湯和臉上的譏笑更甚,數落著秦正的種種罪狀,語不驚人死不休,似乎把秦正最後一層遮羞布也扯開了。
秦正道:“說完了嗎?你要是覺得喜歡,全部送給你,我不需要這些東西。”
秦正說送,幾乎輕描淡寫。
言外之意是,你湯和隻能嘴上說說,給你,你拿的走嗎?
湯和被噎的說不出話來,指著秦正,胸口起伏,似乎受了很大的刺激。
秦正站起身,斬釘截鐵的說道:“三州,八大王,加上北元,隻要我秦正在一天,就休想翻起大浪來。”
“最新的戰報你可能沒看到吧,我秦正在白虎關,殺了北元一位宗王,三位萬戶,留下六十萬具北元大軍的屍體。”
“現在你告訴我,我秦正到底有沒有這個資格吧。”
秦正說完,急速出了平渡縣衙,身形化作一道道殘影,衝向百歲嶺,向梅村趕去。
秦正直接去了梅老住處。
此時,梅老住處,裏麵外麵都擠滿了梅村的老少。
梅村眾人看見秦正來了,紛紛讓開一條道路。
秦正來到梅老床前,握住梅老的手,輕輕喊了句:“梅老”。
梅老艱難睜開眼,笑笑,道:“是你,秦正,嗷,是我老糊塗了,秦大人來了,是來送我最後一程的吧,感謝你,感謝大人一直以來對梅村的關照,讓梅村老小都有一口飯吃。”
“你能來,我很開心,真的很開心。我走後,梅村一眾老小,有勞大人照顧了,多謝。”梅老說完,溘然長逝。
梅老走了,梅老的子女哭成淚人。
梅老一生,有三個兒子,四個孫子,兩個孫女,十一個重孫,九個重孫女,兒孫滿堂。
梅老故去,享年一百五十二歲。
梅老的死因,秦正也感受到了,感知力告訴秦正,梅老是因為強行突破境界,失敗,遭到反噬。
一生功力散的幹幹淨淨,功夫沒了,生機也就跟著散了,壽元早就到了,算的上是壽終正寢。
梅老是停靈三日後下葬的。
秦正等梅老下葬後,才離開。
梅老死後,梅厚存繼任族長,其他方麵還行,唯獨功夫差了許多。
對梅村眾人而言,功夫也是梅村人安身立命之本,沒有強大的武力震懾,也很難坐穩族長的位子。
秦正的感知力下,發現梅村除了梅老外,還有四位大宗師。
梅厚存雖然成就宗師,可離大宗師還有不少的距離,秦正走之前,打算幫梅厚存一把,為他洗刷根骨。
自從秦正從洞天世界出關以後,就學會了用天地元氣灌頂洗髓。
秦正很想找個試試,沒發現合適的,本來打算用湯和試試手,可再次見到湯和後,秦正明顯感覺到,湯和跟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再也迴不到從前了。
梅厚存不錯,品行敦厚純良,是個可造之材,唯一欠缺的是根骨太差。
這點秦正絲毫不擔心,相信自己給梅厚存灌頂洗髓之後,功夫會再上一層樓。
秦正坐在一間獨立的小院曬太陽,等著梅厚存上門。
梅厚存敲門進來,手上拿著一封信。
秦正知道,是給自己的。
秦正一伸手,信就飛到秦正手裏。
這一手工作,梅厚存非常佩服,心想,這樣一位大人,平時公務繁忙,還練的一身出神入化的功夫,真是了不起。
信是梅老親筆手書,信封上寫到,秦正親啟。
信上寫道:“秦公正大人,小老兒梅忠誠,自感時日無多,寫下此信,乞求大人照顧梅村老小,小老兒願來生,當牛做馬,結草銜環,報答……餘七歲習武……。”
梅老的信,寫了十頁紙。
內容分成三部分:首先,請秦正答應照顧梅村老小;
接著講述自己的生平、事跡;
後麵全是梅老修行的心得體會和經驗教訓。
秦正讀完信,受益良多,尤其是關於大宗師後麵的修行方向,梅老講的很詳細,秦正看的很細致,代入感很強。
秦正讀完,似乎親自經曆過梅老的一生。
對於摸索著前行的秦正而言,梅老簡直是指路明燈,不但闡明了修行之理,還給出了修行方向。
梅老還將自己修行的功法附在後麵,秦正看完信,也得出同樣的結論。
當今天下,還沒有貫通任督玄關的記錄和方法,秦正決定把梅老的修行功法,修改後傳給梅厚存。
秦正看完信,久久不語,半晌,秦正道:“梅族長,如今你已經修行到宗師境界了吧。”
梅厚存憨厚的笑道:“是的,大人,在下勉強修行到宗師境界,老爺子說我資質太差,今生成就有限,宗師境,已經到頭了。”
“好了,梅老的信,我看完了,受益匪淺,受益良多,無以為報,不過,你的資質根骨,我倒可以幫忙改善,你要是願意,迴去換一套幹淨的衣服過來,再打兩桶水,留在送來這裏,沐浴用。”秦正笑著說道。
梅厚存聽到秦正願意幫助自己改善根骨,大喜過望,快步跑出去準備衣服和洗澡水了。
當一切都準備好後,秦正運用感知力,從數百裏外的燕山,引來天地元氣,為梅厚存灌頂洗髓。
過程很痛苦,梅厚存都咬牙堅持下來了;
直到洗髓結束,梅厚存渾身汙穢,散發出陣陣惡臭。
秦正讓梅厚存自己洗澡沐浴。
梅厚存也愣了,原來這洗澡水不是大人用的,原來是給自己留的,又有些尷尬的笑笑,起身沐浴去了。
梅厚存沐浴完,秦正又把修改好的功法,給了梅厚存,囑咐不得外傳,除非子女。
梅厚存發誓,未得秦正允許,不敢外傳,若違此誓,天打雷劈。
秦正在梅村待了半個月,梅厚存終於達到大宗師圓滿境界。
秦正也放心了,至少堂堂梅村族長,也有了鎮壓梅村一切的能力。
秦正離開前,又去梅老的墓前拜祭,良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