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君臣密謀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 作者:南柯一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半個時辰後,禦書房。
安帝正在批改奏折。
忽然,門口的小太監悄步進來匯報:“陛下,汪國公有事求見。”
安帝動作一頓,頭也不抬地道:“宣!”
“喏。”
小太監答應一聲,轉身去叫人。
稍許,汪國公走了進來。
待其見禮完畢,安帝放下手上處理好的奏折,隨口問道:“汪國公此來所為何事啊?”
汪國公迴道:“此事事關重大,還請陛下屏退左右,並令其遠離。”
安帝一愣,旋即想了一下,依言照做。
他有點好奇,到底是什麽事,居然能夠讓汪國公如此慎重。至於對方會不會對自己不利,他沒想過,因為自信。
不一會兒,禦書房隻剩下兩人。
“說吧,什麽事?”安帝問。
汪國公幹咳兩聲,不答反問:“陛下近日可是在為戰馬之事煩憂?”
安帝眼睛一眯:“你有辦法解決?”
對於汪國公知道這事,他並不意外。他城府就算再深,也是人,總有情緒流露的時候。然後攻褚之事遲遲未有新進展,以汪國公的身份,知曉原因不難。
二者一結合,對方很容易就能猜出他的心思。
汪國公點點頭,隨後如實道:“臣方才收到汪逖的家書,得知其在邊境結識了一個販馬商人。據汪逖說,對方頗有一些門道,能弄到戰馬。”
汪逖?
安帝略作思考,而後目光如電,冷著臉道:“朕沒記錯的話,汪逖被發配的地方是天門關吧!在那兒能搞到的戰馬,來源地隻有一個——北磐!”
“私通北磐,罪同叛國!”
說著,他氣極反笑:“汪國公,你這侄子教得可真好啊!先是勾結沙石台,被發配了還不安分,居然敢私通北磐!”
“你信不信朕立馬下旨誅你九族!”
汪國公連忙跪下道:“陛下息怒!”
“汪逖隻是結識了這麽一個馬販子,對方的戰馬來源未必是北磐。此外,汪逖並未與其有任何交易,算不上叛國。”
“最重要的是,此事能為陛下解憂。”
“為朕解憂?”
安帝嗤笑,麵色冷如寒霜:“你指的是讓朕通過那個馬販子購買戰馬吧。”
“蠱惑君王、勾結外敵,朕現在就可以砍了你!”
感受到安帝毫不掩飾的殺意,汪國公頓感壓力山大,但還是硬著頭皮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在死之前,臣希望陛下能聽臣把話說完。”
安帝目光閃動,最終一揮手:“你說。”
汪國公心中長鬆一口氣,而後道:“誠如陛下所言,那馬販子的戰馬十有八九來自北磐。但今時不同往日,經前朝一戰,北磐已有數十年不曾南下,顯然未曾恢複元氣。”
“前些年,安樂侯又對其殘餘部落進行了清剿。”
“其中有一些漏網之魚往北遷徙,想來極北之地的北磐人應當知曉清剿之事。以北磐人的秉性,必會以牙還牙。”
“可時至今日,北磐人並未因此報複。”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北磐人當下依舊沒有足夠的力量南下。”
“甚至,他們的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糟糕。”
“這一點,從那馬販子能弄到北磐戰馬的事可看出一二。戰馬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如非必要,任何勢力都不會拿它們來交易。”
“如今北磐有戰馬流出,說明北磐人處境十分不利,急需物資。”
“是以,北磐人目前不足為懼。”
“另外,戰馬是馬中精品。縱使北地有合適養馬的草原,北磐人想培養一批合格的戰馬也不是容易的事。在戰馬有限的情況下,北磐的戰馬流出,會造成此消彼長。”
“如此,我們也算削弱了北磐的實力。”
安帝聽到這兒,冰冷的臉色稍緩,目泛思索。
汪國公見狀略作停頓,隨後繼續道:“說完北磐,再說迴我們大安。”
“陛下自登基以後便勵精圖治,成果斐然。”
“遠的不說,單說近幾年。”
“陛下禦駕親征,為我大安奪得宿國金、沙、鹽三城。此戰不僅擴大了大安疆土,還奪得了三座鹽礦,實乃利國利民之舉,功勳卓著。”
“之後,我大安又喜獲高產糧食這等祥瑞,國力遠勝梧國、褚國指日可待。”
“這種種跡象說明陛下乃天命所歸,當開疆拓土,一統天下,複前朝之偉業。”
一統天下,複前朝之偉業?
安帝心頭一熱。
汪國公的話還在繼續:“陛下若能完成偉業,哪怕事情傳了出去,也無關痛癢。畢竟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皆不拘小節。”
“即便未能實現宏願,但隻要能為我大安一統天下奠定基礎,此事也算不得什麽。”
“就算之後北磐人來犯,那時我大安國富軍強,定能輕易將之擊退。說不定還能進一步完成前朝烈帝未盡之功,一舉將北磐消滅。”
說到這兒,汪國公頓了頓,隨後話鋒一轉。
“最後再說迴中原,臣聽聞陛下曾派人暗中向梧、褚、宿、祁四國購買戰馬,卻均不得如願。此事當中,四國之拒絕固然可恨,但極可能已經打草驚蛇。”
“攻褚之事若不早做決斷,怕是會遺失戰機。”
“更甚者,可能會讓這四國聯合起來針對我大安。”
“因為大安得了祥瑞,用不了幾年,國力便可遠勝梧國、褚國,成為中原之最。”
“而梧、褚、宿、祁四國與大安相鄰,它們若不想見我大安一家獨大,必會在祥瑞完成推廣之前進行阻撓。”
“為大安強盛計,臣請陛下早做決斷,攻打褚國,揚我大安之威,震懾諸國!”
說到最後,汪國公以頭搶地。
然而,安帝卻幽幽道:“你這番話的確讓朕心動,但私通北磐風險太大。事情一旦敗露,休說攻打褚國,朕的皇位恐怕都坐不安穩。”
“所以……”
汪國公連忙道:“此事臣會派死士去做,絕不會敗露。”
“絕不會敗露?”安帝冷笑,轉而表示質疑:“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汪國公把心一橫,咬牙道:“萬一敗露,臣願一力承擔!”
聞言,安帝目光閃爍,臉色陰晴不定,半晌才道:“起來吧。”
汪國公心中一喜,依言起身。
這時,安帝道:“朕知道你想要什麽。”
“事情辦成之後,朕會給你想要的。但如果你想以此威脅朕,朕不僅會讓你所思所想之事化為泡影,還會讓你汪家雞犬不留!”
汪國公心中一寒,連忙垂首道:“臣從未想過行大逆不道之事。”
安帝目光幽深,低沉道:“最好是這樣。”
……
安帝正在批改奏折。
忽然,門口的小太監悄步進來匯報:“陛下,汪國公有事求見。”
安帝動作一頓,頭也不抬地道:“宣!”
“喏。”
小太監答應一聲,轉身去叫人。
稍許,汪國公走了進來。
待其見禮完畢,安帝放下手上處理好的奏折,隨口問道:“汪國公此來所為何事啊?”
汪國公迴道:“此事事關重大,還請陛下屏退左右,並令其遠離。”
安帝一愣,旋即想了一下,依言照做。
他有點好奇,到底是什麽事,居然能夠讓汪國公如此慎重。至於對方會不會對自己不利,他沒想過,因為自信。
不一會兒,禦書房隻剩下兩人。
“說吧,什麽事?”安帝問。
汪國公幹咳兩聲,不答反問:“陛下近日可是在為戰馬之事煩憂?”
安帝眼睛一眯:“你有辦法解決?”
對於汪國公知道這事,他並不意外。他城府就算再深,也是人,總有情緒流露的時候。然後攻褚之事遲遲未有新進展,以汪國公的身份,知曉原因不難。
二者一結合,對方很容易就能猜出他的心思。
汪國公點點頭,隨後如實道:“臣方才收到汪逖的家書,得知其在邊境結識了一個販馬商人。據汪逖說,對方頗有一些門道,能弄到戰馬。”
汪逖?
安帝略作思考,而後目光如電,冷著臉道:“朕沒記錯的話,汪逖被發配的地方是天門關吧!在那兒能搞到的戰馬,來源地隻有一個——北磐!”
“私通北磐,罪同叛國!”
說著,他氣極反笑:“汪國公,你這侄子教得可真好啊!先是勾結沙石台,被發配了還不安分,居然敢私通北磐!”
“你信不信朕立馬下旨誅你九族!”
汪國公連忙跪下道:“陛下息怒!”
“汪逖隻是結識了這麽一個馬販子,對方的戰馬來源未必是北磐。此外,汪逖並未與其有任何交易,算不上叛國。”
“最重要的是,此事能為陛下解憂。”
“為朕解憂?”
安帝嗤笑,麵色冷如寒霜:“你指的是讓朕通過那個馬販子購買戰馬吧。”
“蠱惑君王、勾結外敵,朕現在就可以砍了你!”
感受到安帝毫不掩飾的殺意,汪國公頓感壓力山大,但還是硬著頭皮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在死之前,臣希望陛下能聽臣把話說完。”
安帝目光閃動,最終一揮手:“你說。”
汪國公心中長鬆一口氣,而後道:“誠如陛下所言,那馬販子的戰馬十有八九來自北磐。但今時不同往日,經前朝一戰,北磐已有數十年不曾南下,顯然未曾恢複元氣。”
“前些年,安樂侯又對其殘餘部落進行了清剿。”
“其中有一些漏網之魚往北遷徙,想來極北之地的北磐人應當知曉清剿之事。以北磐人的秉性,必會以牙還牙。”
“可時至今日,北磐人並未因此報複。”
“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北磐人當下依舊沒有足夠的力量南下。”
“甚至,他們的情況比我們預想的還要糟糕。”
“這一點,從那馬販子能弄到北磐戰馬的事可看出一二。戰馬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如非必要,任何勢力都不會拿它們來交易。”
“如今北磐有戰馬流出,說明北磐人處境十分不利,急需物資。”
“是以,北磐人目前不足為懼。”
“另外,戰馬是馬中精品。縱使北地有合適養馬的草原,北磐人想培養一批合格的戰馬也不是容易的事。在戰馬有限的情況下,北磐的戰馬流出,會造成此消彼長。”
“如此,我們也算削弱了北磐的實力。”
安帝聽到這兒,冰冷的臉色稍緩,目泛思索。
汪國公見狀略作停頓,隨後繼續道:“說完北磐,再說迴我們大安。”
“陛下自登基以後便勵精圖治,成果斐然。”
“遠的不說,單說近幾年。”
“陛下禦駕親征,為我大安奪得宿國金、沙、鹽三城。此戰不僅擴大了大安疆土,還奪得了三座鹽礦,實乃利國利民之舉,功勳卓著。”
“之後,我大安又喜獲高產糧食這等祥瑞,國力遠勝梧國、褚國指日可待。”
“這種種跡象說明陛下乃天命所歸,當開疆拓土,一統天下,複前朝之偉業。”
一統天下,複前朝之偉業?
安帝心頭一熱。
汪國公的話還在繼續:“陛下若能完成偉業,哪怕事情傳了出去,也無關痛癢。畢竟古往今來,成大事者,皆不拘小節。”
“即便未能實現宏願,但隻要能為我大安一統天下奠定基礎,此事也算不得什麽。”
“就算之後北磐人來犯,那時我大安國富軍強,定能輕易將之擊退。說不定還能進一步完成前朝烈帝未盡之功,一舉將北磐消滅。”
說到這兒,汪國公頓了頓,隨後話鋒一轉。
“最後再說迴中原,臣聽聞陛下曾派人暗中向梧、褚、宿、祁四國購買戰馬,卻均不得如願。此事當中,四國之拒絕固然可恨,但極可能已經打草驚蛇。”
“攻褚之事若不早做決斷,怕是會遺失戰機。”
“更甚者,可能會讓這四國聯合起來針對我大安。”
“因為大安得了祥瑞,用不了幾年,國力便可遠勝梧國、褚國,成為中原之最。”
“而梧、褚、宿、祁四國與大安相鄰,它們若不想見我大安一家獨大,必會在祥瑞完成推廣之前進行阻撓。”
“為大安強盛計,臣請陛下早做決斷,攻打褚國,揚我大安之威,震懾諸國!”
說到最後,汪國公以頭搶地。
然而,安帝卻幽幽道:“你這番話的確讓朕心動,但私通北磐風險太大。事情一旦敗露,休說攻打褚國,朕的皇位恐怕都坐不安穩。”
“所以……”
汪國公連忙道:“此事臣會派死士去做,絕不會敗露。”
“絕不會敗露?”安帝冷笑,轉而表示質疑:“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汪國公把心一橫,咬牙道:“萬一敗露,臣願一力承擔!”
聞言,安帝目光閃爍,臉色陰晴不定,半晌才道:“起來吧。”
汪國公心中一喜,依言起身。
這時,安帝道:“朕知道你想要什麽。”
“事情辦成之後,朕會給你想要的。但如果你想以此威脅朕,朕不僅會讓你所思所想之事化為泡影,還會讓你汪家雞犬不留!”
汪國公心中一寒,連忙垂首道:“臣從未想過行大逆不道之事。”
安帝目光幽深,低沉道:“最好是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