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 作者:南柯一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以金城為起點?”
禦書房內,安帝看完孟不知規劃好的推廣路線跟計劃,輕咦了一句。
孟不知迴道:“沒錯。高產糧食在金城已經成功推廣,那裏不僅有富餘的糧種,還有不少懂得種植高產糧食的人。”
“推糧之事從那裏出發最好。”
“此外,推糧之事非一日之功,臣想在出發前將封地的事安排妥當。”
封地的事,靖縣是沒什麽問題的。
他經營這麽長時間,當地已經可以自主運轉了。
重點是新加封的忠縣,食邑千戶,體量比靖縣大。
不過,它也在金城的轄區,且離靖縣不遠。
這忠縣的位置並非安帝特意為之,而是曆朝曆代加封的默認規則:臣子有封地,皇帝進行額外加封,新封地一般都會選擇離對方原有封地比較近的地方。
不然,一塊封地在東,另一塊在西,封地之主不好管理。
封賞是讓人高興的事,自然要往好的方向考慮。
若是一東一西的搞,難免有戲耍之意,容易適得其反。
而安帝聽完孟不知的話,也覺得有道理。
雖然有他的旨意在,忠縣成為孟不知封地的事不會出問題。當地又有地方官打理,本身不會出岔子。但孟不知作為封地之主,過去接手一下,做些安排,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糧食種植得看時間。
當下是秋冬時節,不適合種糧。
所以,安帝答應道:“此事朕允了,但你處理封地的事得盡快,勿要耽誤明年春耕。”
“臣遵旨。”
……
推糧路線和計劃獲得安帝的準許後,孟不知開始按計劃進行具體安排。
他最先做的便是去戶部打招唿,並抽調部分人手。
盡管安帝任命他為推糧使,主管高產糧食的推廣,可糧食這塊歸戶部總管,能夠得到他們的配合,做起事來會方便一些。
比如他想了解安國各地的糧食情況,就可以在戶部查到。
而事情也沒發生什麽波折。
一是孟不知身為推糧使,有權做一些相關的事。
二是高產糧食推廣,對戶部有好處。
三是之前在金城嚐試推廣高產糧食時,孟不知跟胡尤等幾個當督查使的戶部官員相處得還可以,他們在此次事件中也得了功勞,所以彼此算有些交情,樂意予以方便。
戶部這邊搞定,孟不知稍作準備便帶人前往封地。
此去是為了接管新封地忠縣,也是為推糧的事提前做些準備。
若是準備得當,他可以趕迴安都,和清寧長公主、任辛一起過個年,然後在來年開春的時候按計劃正式推廣高產糧食。
經過一番長途跋涉,孟不知順利抵達忠縣。
接管封地的事,他在靖縣做過一次。而忠縣的情況跟靖縣相差不大,所以他把靖縣的那一套搬過來,略作調整便實施下去。
府邸不新建,直接在忠縣買一套合適的。
稅收方麵一視同仁,予以減免。
招兵按在靖縣時的操作來,為了省事,他甚至直接從靖縣兵營調了一些人過來操辦。
孟不知在處理這些事的時候,安帝向梧國購買戰馬的事也有了結果。
那就是——以失敗告終!
這事的負責人為了增加事情的成功率,兵分三路,用不同方式分別接觸了梧帝楊行遠、丹陽王楊行健、首輔章崧。
後兩者擔心此舉會讓安國坐大,甚至演變成資敵,明確拒絕。
梧帝楊行遠反而鬆了口,但提出的條件是用安國的高產糧食和種子交易。
這條件安帝自然不可能答應。
高產糧食安國也才剛嚐試推廣,目前並未普及。其種子安國自己都不夠用,沒有反過來賣出去的道理。
另外,他還指著高產糧食提升安國實力,甩開梧國和褚國。
在這一目的達成之前,安帝斷不可能把它們給梧國。
可如此一來,戰馬不足的問題就難以解決。
無奈之下,安帝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讓人去祁國、宿國、褚國試試。
然而,事實證明,除非天降奇跡,否則死馬是醫不活的。
這一次,沒有奇跡。
因此,去嚐試的人皆铩羽而歸。
這讓安帝氣得牙癢癢,但隨之而來的是無奈跟苦悶。
這情況恰好被汪國公發現了。
之前安帝出於敲打的目的,將汪國公女兒和大皇子的婚期推遲了。這一推,不知其是故意為之,還是忘記了,到現在也沒有個準話。
見此,汪國公有點急了。
因為這婚事成與不成對他汪家影響很大。
從事情發生到現在,他試探過幾次,可安帝總是打太極。
這讓汪國公明白,安帝對於那次的事依舊有芥蒂。要想消除這芥蒂,他必須做一些讓對方滿意的事,如此事情方能有轉機。
所以,這段時間他一直對安帝有額外關注。
如今對方情緒不對,他便發覺了。
隨後,汪國公稍作打聽,再一推敲,就知道了原因。
緊接著,他有點頭疼。
因為戰馬這事,他也無法解決。
汪國公麾下有戰馬,可那是家底,堪稱立身之本,不可能為了討好安帝就送出去。而且數量不是很多,送出去也未必頂用。
正當他發愁之際,汪世子拿著一封拆開的信走了進來。
“父親,汪逖這個月的家書到了。”
汪國公瞥了眼,見信被拆開,沒多在意。蓋因汪逖的事一直都是汪世子在對接,而且家書多是敘家常,沒什麽好看的。
一般情況下,汪世子也不會拿這個來驚動他。
此刻來了,應當是有事,所以汪國公主動問了句:“寫了些什麽要緊的事?”
汪世子抱拳笑道:“父親英明,汪逖此次的確寫了件要緊的事,是喜事。他說他在邊境認識了一個厲害的馬販子,能搞到上好的戰馬。”
“您之前不是總覺得麾下戰馬稀少……”
“你說什麽?”
話未說完,發現華點的汪國公便出聲打斷,而後目光銳利地盯著汪世子。
汪世子不明所以,下意識順著話道:“我說您之前……”
“前麵一句!”
“汪逖說他在邊境認識了一個厲害的馬販子,能搞到上好的戰馬。”
“邊境,馬販子?”
汪國公目光一凝,沉聲道:“為父沒記錯的話,他去的是天門關吧!”
……
禦書房內,安帝看完孟不知規劃好的推廣路線跟計劃,輕咦了一句。
孟不知迴道:“沒錯。高產糧食在金城已經成功推廣,那裏不僅有富餘的糧種,還有不少懂得種植高產糧食的人。”
“推糧之事從那裏出發最好。”
“此外,推糧之事非一日之功,臣想在出發前將封地的事安排妥當。”
封地的事,靖縣是沒什麽問題的。
他經營這麽長時間,當地已經可以自主運轉了。
重點是新加封的忠縣,食邑千戶,體量比靖縣大。
不過,它也在金城的轄區,且離靖縣不遠。
這忠縣的位置並非安帝特意為之,而是曆朝曆代加封的默認規則:臣子有封地,皇帝進行額外加封,新封地一般都會選擇離對方原有封地比較近的地方。
不然,一塊封地在東,另一塊在西,封地之主不好管理。
封賞是讓人高興的事,自然要往好的方向考慮。
若是一東一西的搞,難免有戲耍之意,容易適得其反。
而安帝聽完孟不知的話,也覺得有道理。
雖然有他的旨意在,忠縣成為孟不知封地的事不會出問題。當地又有地方官打理,本身不會出岔子。但孟不知作為封地之主,過去接手一下,做些安排,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糧食種植得看時間。
當下是秋冬時節,不適合種糧。
所以,安帝答應道:“此事朕允了,但你處理封地的事得盡快,勿要耽誤明年春耕。”
“臣遵旨。”
……
推糧路線和計劃獲得安帝的準許後,孟不知開始按計劃進行具體安排。
他最先做的便是去戶部打招唿,並抽調部分人手。
盡管安帝任命他為推糧使,主管高產糧食的推廣,可糧食這塊歸戶部總管,能夠得到他們的配合,做起事來會方便一些。
比如他想了解安國各地的糧食情況,就可以在戶部查到。
而事情也沒發生什麽波折。
一是孟不知身為推糧使,有權做一些相關的事。
二是高產糧食推廣,對戶部有好處。
三是之前在金城嚐試推廣高產糧食時,孟不知跟胡尤等幾個當督查使的戶部官員相處得還可以,他們在此次事件中也得了功勞,所以彼此算有些交情,樂意予以方便。
戶部這邊搞定,孟不知稍作準備便帶人前往封地。
此去是為了接管新封地忠縣,也是為推糧的事提前做些準備。
若是準備得當,他可以趕迴安都,和清寧長公主、任辛一起過個年,然後在來年開春的時候按計劃正式推廣高產糧食。
經過一番長途跋涉,孟不知順利抵達忠縣。
接管封地的事,他在靖縣做過一次。而忠縣的情況跟靖縣相差不大,所以他把靖縣的那一套搬過來,略作調整便實施下去。
府邸不新建,直接在忠縣買一套合適的。
稅收方麵一視同仁,予以減免。
招兵按在靖縣時的操作來,為了省事,他甚至直接從靖縣兵營調了一些人過來操辦。
孟不知在處理這些事的時候,安帝向梧國購買戰馬的事也有了結果。
那就是——以失敗告終!
這事的負責人為了增加事情的成功率,兵分三路,用不同方式分別接觸了梧帝楊行遠、丹陽王楊行健、首輔章崧。
後兩者擔心此舉會讓安國坐大,甚至演變成資敵,明確拒絕。
梧帝楊行遠反而鬆了口,但提出的條件是用安國的高產糧食和種子交易。
這條件安帝自然不可能答應。
高產糧食安國也才剛嚐試推廣,目前並未普及。其種子安國自己都不夠用,沒有反過來賣出去的道理。
另外,他還指著高產糧食提升安國實力,甩開梧國和褚國。
在這一目的達成之前,安帝斷不可能把它們給梧國。
可如此一來,戰馬不足的問題就難以解決。
無奈之下,安帝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讓人去祁國、宿國、褚國試試。
然而,事實證明,除非天降奇跡,否則死馬是醫不活的。
這一次,沒有奇跡。
因此,去嚐試的人皆铩羽而歸。
這讓安帝氣得牙癢癢,但隨之而來的是無奈跟苦悶。
這情況恰好被汪國公發現了。
之前安帝出於敲打的目的,將汪國公女兒和大皇子的婚期推遲了。這一推,不知其是故意為之,還是忘記了,到現在也沒有個準話。
見此,汪國公有點急了。
因為這婚事成與不成對他汪家影響很大。
從事情發生到現在,他試探過幾次,可安帝總是打太極。
這讓汪國公明白,安帝對於那次的事依舊有芥蒂。要想消除這芥蒂,他必須做一些讓對方滿意的事,如此事情方能有轉機。
所以,這段時間他一直對安帝有額外關注。
如今對方情緒不對,他便發覺了。
隨後,汪國公稍作打聽,再一推敲,就知道了原因。
緊接著,他有點頭疼。
因為戰馬這事,他也無法解決。
汪國公麾下有戰馬,可那是家底,堪稱立身之本,不可能為了討好安帝就送出去。而且數量不是很多,送出去也未必頂用。
正當他發愁之際,汪世子拿著一封拆開的信走了進來。
“父親,汪逖這個月的家書到了。”
汪國公瞥了眼,見信被拆開,沒多在意。蓋因汪逖的事一直都是汪世子在對接,而且家書多是敘家常,沒什麽好看的。
一般情況下,汪世子也不會拿這個來驚動他。
此刻來了,應當是有事,所以汪國公主動問了句:“寫了些什麽要緊的事?”
汪世子抱拳笑道:“父親英明,汪逖此次的確寫了件要緊的事,是喜事。他說他在邊境認識了一個厲害的馬販子,能搞到上好的戰馬。”
“您之前不是總覺得麾下戰馬稀少……”
“你說什麽?”
話未說完,發現華點的汪國公便出聲打斷,而後目光銳利地盯著汪世子。
汪世子不明所以,下意識順著話道:“我說您之前……”
“前麵一句!”
“汪逖說他在邊境認識了一個厲害的馬販子,能搞到上好的戰馬。”
“邊境,馬販子?”
汪國公目光一凝,沉聲道:“為父沒記錯的話,他去的是天門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