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孟不知的提點
一念:胎穿李同光,改名又改命 作者:南柯一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孟鎮守年輕有為,智計高絕,不知能否提點一二?”
聽到沙白宋這話,孟不知放下茶盞,微笑道:“沙幫主謬讚了,提點二字不敢當。不過沙幫主既然問了,那我就說一下對此事的些許看法。”
“畢竟一旦事成,沙幫主便是送了我一樁大功勞。”
“於情於理,我都該有所表示。”
沙白宋笑道:“孟鎮守請講,老夫洗耳恭聽。”
孟不知在心裏組織了一下語言,斟酌道:“沙幫主此次合作,主要目的是複仇、同時帶有條件,但於陛下和大安而言,一旦事成,便是有功。”
“還是需要重賞的大功!”
“事後陛下論功行賞,沙幫主可曾想過要些什麽?”
沙白宋搖頭。
他目前所看重的就是報仇,事後賞賜什麽的,暫時還真沒想過。
見此,孟不知繼續道:“既然沙幫主無所求,屆時陛下隻好按自己的方式封賞了。如此一來,沙幫主可知自己能得到什麽?”
“加官進爵?”
沙白宋試探道,這是他腦子裏第一時間冒出的答案,也是皇帝封賞的常規操作。
孟不知頷首,隨即問道:“沙幫主可有意入朝為官、位列廟堂?”
沙白宋不假思索地搖頭。
他雖出身官宦之家,但因時局動蕩淪為草莽多年,早已習慣了江湖。若是年輕個十歲二十歲,根基未損且有後代,或許會有光複門楣的念頭,現在……
除了報仇,他隻想守著金沙幫安度晚年。
對此,孟不知也不意外,他接著道:“那沙幫主是打算繼續在江湖逍遙自在了。”
沙白宋笑道:“稱不上逍遙自在,隻是想守著一畝三分地安度餘年罷了。”
孟不知眼睛一眯,表情似笑非笑:“一畝三分地?以金沙幫如今的勢力,不動則已,一旦有大動作,便可動搖兩城甚至三城根基。”
“若這隻算一畝三分地,那江湖上其他幫派算什麽?”
沙白宋悚然一驚。
的確,以金沙幫如今的勢力,已經可以影響金城、沙城乃至鹽城的根本了。
這股力量於安國而言,不算大,但也不容小覷。
沒表現出來還好,可這次他為了複仇決意與安軍合作,裏應外合攻破金城和沙城。倘若事成,安帝欣喜之餘難免會有所忌憚。
畢竟這次金沙幫可以幫助安軍破城,誰敢保證以後不會幫其他人破城?
如果他這個幫主入朝為官還好,有這紐帶在,金沙幫算是被招安。
可他不打算當官,這樣一來事情就難辦了。即便他保證不會有二心,用處也不大,因為安帝及安國朝廷不一定相信。
即便他們相信,沙白宋已經上了年紀,不出意外也活不了幾年。
到時候誰能保證他的繼任者不會生出二心?
所以,無論如何,金沙幫之後必然會被安國朝廷針對。
傾覆或剿滅不至於,有協助破城的功績在,金沙幫隻要不主動作死,安國朝廷基本不會對其趕盡殺絕,但打壓削弱是肯定的。
想到這些,沙白宋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交易鹽礦的事還沒解決,又來一個“秋後算賬”的隱患。
家大業大想做些什麽就是麻煩。
可事到如今,他也不可能臨時反悔。先不說合適的報仇機會難得,光是安帝乃至眼前的孟不知就不可能答應。
心中發愁,沙白宋表麵卻道:“孟鎮守說笑了。”
“金沙幫再如何了得,也隻是江湖勢力,登不得大雅之堂。不過,此次既與朝廷合作,雙方日後自然免不了打交道。”
“老夫一介草莽,對廟堂之事不甚了解。”
“還請孟鎮守指點一二,讓老夫及金沙幫有個方向,知道該如何自處。”
孟不知溫聲道:“指點方向不敢說,但沙幫主問了,那我就說些淺見,僅供參考。”
“願聞其詳。”
“首先,金沙幫是江湖勢力,沙幫主你本身也隻想繼續待在江湖之中求個自在。既然這樣,那就幹脆別和朝堂有牽扯,一門心思投身江湖。”
沙白宋擰了下眉。
意思他大致聽懂了,但具體怎麽做卻一頭霧水。
“老夫愚鈍,還請孟鎮守明示。”
孟不知沒有立即迴應,而是端起茶道:“沙幫主這茶不錯,但你可知這區區幾片茶葉為何一經衝泡,就能讓寡淡的清水變得清香味甘?”
說著,他輕輕吹了口氣,讓茶水泛起圈圈漣漪。
沙白宋見此,腦海靈光一閃,迴道:“一是茶葉經過炒製,自身具備香氣和甘味,一經衝泡激發,便能使茶水入味。二是茶盞大小有限,所以幾片茶葉就能泡出一盞茶。”
孟不知點頭:“不錯,茶盞大小有限,幾片茶葉就能泡出好茶。”
“如果把這幾片茶葉散於江湖,它們即便自身有香味,造成的影響也微不足道。因為江湖很大,大到囊括了九國。與之相比,金、沙、鹽三城不過是一盞水罷了。”
沙白宋明白了,這是讓他把金沙幫分散出去,別固守一地。
如此一來,金沙幫就不足以讓安帝忌憚。
因為金沙幫目前表現出來最讓人忌憚的點不是勢力大,而是在金、沙、鹽三城經營多年,具有極深的影響力。
假如離了這三城,分散開來,別說九國,光是在安國就掀不起什麽風浪。
這樣的話,安帝和安國朝廷自然沒什麽好忌憚的。
可是……
“孟鎮守所言有理,但說來容易做時難。金沙幫在這三城盤踞多年,幫眾也多是當地人。若非必要,恐怕少有人願意背井離鄉。”沙白宋無奈地指出難處。
孟不知笑道:“事在人為,不試試怎麽知道做不成呢?”
“有人不願離開,那便留下好了。”
“按大安律法,鹽礦應歸為國有,但挖礦、運鹽也是需要人的。那些以此為營生的底層幫眾便是不錯的人選,城池既屬我大安,他們就是我大安百姓。”
“而讓境內百姓安居樂業,乃是我大安朝廷應盡之責。”
“對那些底層幫眾而言,無論是加入金沙幫,還是幫當地官府做事,基本沒區別。因為他們所求的,不過是混口飯吃罷了。”
“沙幫主以為然否?”
沙白宋微微點頭:“孟鎮守鞭辟入裏。”
他在底層混過,自然明白對底層的人來說,跟誰混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飯吃。
這也是金沙幫盡管有勢力,卻難以和安軍這等正規軍相比的一大原因。二者都是靠龐大的底層人數起勢,但前者的底層隻是賣力,後者則是賣命!
此外,沙白宋還想到了另一點……
聽到沙白宋這話,孟不知放下茶盞,微笑道:“沙幫主謬讚了,提點二字不敢當。不過沙幫主既然問了,那我就說一下對此事的些許看法。”
“畢竟一旦事成,沙幫主便是送了我一樁大功勞。”
“於情於理,我都該有所表示。”
沙白宋笑道:“孟鎮守請講,老夫洗耳恭聽。”
孟不知在心裏組織了一下語言,斟酌道:“沙幫主此次合作,主要目的是複仇、同時帶有條件,但於陛下和大安而言,一旦事成,便是有功。”
“還是需要重賞的大功!”
“事後陛下論功行賞,沙幫主可曾想過要些什麽?”
沙白宋搖頭。
他目前所看重的就是報仇,事後賞賜什麽的,暫時還真沒想過。
見此,孟不知繼續道:“既然沙幫主無所求,屆時陛下隻好按自己的方式封賞了。如此一來,沙幫主可知自己能得到什麽?”
“加官進爵?”
沙白宋試探道,這是他腦子裏第一時間冒出的答案,也是皇帝封賞的常規操作。
孟不知頷首,隨即問道:“沙幫主可有意入朝為官、位列廟堂?”
沙白宋不假思索地搖頭。
他雖出身官宦之家,但因時局動蕩淪為草莽多年,早已習慣了江湖。若是年輕個十歲二十歲,根基未損且有後代,或許會有光複門楣的念頭,現在……
除了報仇,他隻想守著金沙幫安度晚年。
對此,孟不知也不意外,他接著道:“那沙幫主是打算繼續在江湖逍遙自在了。”
沙白宋笑道:“稱不上逍遙自在,隻是想守著一畝三分地安度餘年罷了。”
孟不知眼睛一眯,表情似笑非笑:“一畝三分地?以金沙幫如今的勢力,不動則已,一旦有大動作,便可動搖兩城甚至三城根基。”
“若這隻算一畝三分地,那江湖上其他幫派算什麽?”
沙白宋悚然一驚。
的確,以金沙幫如今的勢力,已經可以影響金城、沙城乃至鹽城的根本了。
這股力量於安國而言,不算大,但也不容小覷。
沒表現出來還好,可這次他為了複仇決意與安軍合作,裏應外合攻破金城和沙城。倘若事成,安帝欣喜之餘難免會有所忌憚。
畢竟這次金沙幫可以幫助安軍破城,誰敢保證以後不會幫其他人破城?
如果他這個幫主入朝為官還好,有這紐帶在,金沙幫算是被招安。
可他不打算當官,這樣一來事情就難辦了。即便他保證不會有二心,用處也不大,因為安帝及安國朝廷不一定相信。
即便他們相信,沙白宋已經上了年紀,不出意外也活不了幾年。
到時候誰能保證他的繼任者不會生出二心?
所以,無論如何,金沙幫之後必然會被安國朝廷針對。
傾覆或剿滅不至於,有協助破城的功績在,金沙幫隻要不主動作死,安國朝廷基本不會對其趕盡殺絕,但打壓削弱是肯定的。
想到這些,沙白宋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交易鹽礦的事還沒解決,又來一個“秋後算賬”的隱患。
家大業大想做些什麽就是麻煩。
可事到如今,他也不可能臨時反悔。先不說合適的報仇機會難得,光是安帝乃至眼前的孟不知就不可能答應。
心中發愁,沙白宋表麵卻道:“孟鎮守說笑了。”
“金沙幫再如何了得,也隻是江湖勢力,登不得大雅之堂。不過,此次既與朝廷合作,雙方日後自然免不了打交道。”
“老夫一介草莽,對廟堂之事不甚了解。”
“還請孟鎮守指點一二,讓老夫及金沙幫有個方向,知道該如何自處。”
孟不知溫聲道:“指點方向不敢說,但沙幫主問了,那我就說些淺見,僅供參考。”
“願聞其詳。”
“首先,金沙幫是江湖勢力,沙幫主你本身也隻想繼續待在江湖之中求個自在。既然這樣,那就幹脆別和朝堂有牽扯,一門心思投身江湖。”
沙白宋擰了下眉。
意思他大致聽懂了,但具體怎麽做卻一頭霧水。
“老夫愚鈍,還請孟鎮守明示。”
孟不知沒有立即迴應,而是端起茶道:“沙幫主這茶不錯,但你可知這區區幾片茶葉為何一經衝泡,就能讓寡淡的清水變得清香味甘?”
說著,他輕輕吹了口氣,讓茶水泛起圈圈漣漪。
沙白宋見此,腦海靈光一閃,迴道:“一是茶葉經過炒製,自身具備香氣和甘味,一經衝泡激發,便能使茶水入味。二是茶盞大小有限,所以幾片茶葉就能泡出一盞茶。”
孟不知點頭:“不錯,茶盞大小有限,幾片茶葉就能泡出好茶。”
“如果把這幾片茶葉散於江湖,它們即便自身有香味,造成的影響也微不足道。因為江湖很大,大到囊括了九國。與之相比,金、沙、鹽三城不過是一盞水罷了。”
沙白宋明白了,這是讓他把金沙幫分散出去,別固守一地。
如此一來,金沙幫就不足以讓安帝忌憚。
因為金沙幫目前表現出來最讓人忌憚的點不是勢力大,而是在金、沙、鹽三城經營多年,具有極深的影響力。
假如離了這三城,分散開來,別說九國,光是在安國就掀不起什麽風浪。
這樣的話,安帝和安國朝廷自然沒什麽好忌憚的。
可是……
“孟鎮守所言有理,但說來容易做時難。金沙幫在這三城盤踞多年,幫眾也多是當地人。若非必要,恐怕少有人願意背井離鄉。”沙白宋無奈地指出難處。
孟不知笑道:“事在人為,不試試怎麽知道做不成呢?”
“有人不願離開,那便留下好了。”
“按大安律法,鹽礦應歸為國有,但挖礦、運鹽也是需要人的。那些以此為營生的底層幫眾便是不錯的人選,城池既屬我大安,他們就是我大安百姓。”
“而讓境內百姓安居樂業,乃是我大安朝廷應盡之責。”
“對那些底層幫眾而言,無論是加入金沙幫,還是幫當地官府做事,基本沒區別。因為他們所求的,不過是混口飯吃罷了。”
“沙幫主以為然否?”
沙白宋微微點頭:“孟鎮守鞭辟入裏。”
他在底層混過,自然明白對底層的人來說,跟誰混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飯吃。
這也是金沙幫盡管有勢力,卻難以和安軍這等正規軍相比的一大原因。二者都是靠龐大的底層人數起勢,但前者的底層隻是賣力,後者則是賣命!
此外,沙白宋還想到了另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