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聽一個毛頭小子高談闊論。


    關鍵是這個毛頭小子居然說的頭頭是道,自己還不能進行反駁。


    更關30鍵的是,這個毛頭小子居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受自己父皇、皇兄、母後的寵溺。


    朱棣毫不懷疑,自己的身份根本不能和這個高談闊論的毛頭小子相提並論。


    不過朱棣也是一個人精,知道識時務者為俊傑。


    現在的葉瑾雖然暫時沒有認祖歸宗,但是就算是捅破天了都會有人去替他把天 給補好。


    所以不就是聽他吹牛看他顯擺嘛。


    咱忍了。


    所以朱棣耐下性子,擺出傾聽狀。


    而讓朱棣奇怪的是,自己是因為身份地位不夠所以才會擺出傾聽的姿態,但是 其他人完全用不著啊。


    為什麽其他人也是一臉認真?


    難道這小子真的有幾把刷子?!


    恍惚間,葉瑾已經將第一個步驟——軍事打擊篇說完了。


    “現在的蒙古韃子依然是一個大一統政權--北元,所有的蒙古部落不管是明麵 上還是內心裏,都臣服於黃金家族的統治,這對於我朝打擊分化蒙古韃子是很不友 好的,所以想要削弱蒙古韃子,減少邊患,就必須分化拉攏各個蒙古部落。至於要 怎麽做,估計朝廷諸公比我更有心得,無外乎就是打擊勢力大的部落,拉攏勢力小 的部落,重點‘關照’蒙古韃子的王帳—-黃金家族。隻要讓黃金家族在蒙古人的麵前 威嚴掃地,那麽蒙古韃子的分化就在眼前。”


    朱標點了點頭,認同道,“現在朝廷執行的就是這個策略,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了,蒙古人現在已經分化成瓦剌和韃靼兩股勢力,甚至還有好幾個小部落已經暗中 投效朝廷了。”


    至於老朱和李文忠則沒有說話。


    因為葉瑾說的前兩個步驟對於他們來說算不上太稀奇,隻要是有點軍事常識和 政治常識的老官僚,都能製定出相應的計劃出來。


    他們更感興趣的是經濟控製和宗教控製兩個步驟。


    雖然老朱和李文忠不知道葉瑾的具體實施方案,但是他們隱隱覺得,如果接下


    來的兩個步驟能夠實施成功,或許真的能夠一勞永逸的徹底解決北邊邊患這一千古 頑疾。


    “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是還不夠,因為蒙古韃子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僅僅分 化成兩個龐大的勢力也不是朝廷能夠對付得了的,如果可以的話,分化成幾十個, 甚至上百個勢力才能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問題。”葉瑾端起一杯酒,喝看一口酒之後繼 續道。


    “接下來就是經濟控製了,目前我發明和改良的紡紗機效率是老式紡紗機的幾十 上百倍,紡紗機提高效率的同時,就會加大對原材料的需求,而紡紗機最大的原材 料是什麽?!是毛和棉花。所以朝廷完全可以開放坊市,讓內地商人與蒙古韃子進 行交易,用我們的鐵器、茶葉、糧食等物資換取蒙古人的馬匹、羊毛、牲畜等等, 利用中原地區強大的經濟實力控製漠北草原,讓蒙古人徹底淪為放牧的牧民,而不 是提著刀南下搶劫的強盜。”


    “至於宗教控製,就是將藏傳佛教引入漠北草原,讓蒙古韃子都成為虔誠的佛教 徒,用佛法消除蒙古韃子的戾氣…”


    葉瑾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將自己心中的方略完完全全的說了一遍。


    朱棣早就被驚的嘴巴張得老大。


    他怎麽都想不到自己心目中的毛頭小子,竟然真的有幾分能耐。


    而讓他更驚詫的是,其他人對葉瑾的這番表現絲毫不覺得驚詫,仿佛他們早就 見慣不慣一樣。


    難道此人真的有經天緯地之才不成?!


    朱棣深深的看了葉瑾一眼,又朝胖乎乎的朱雄英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他現在總算是有些明白了,為什麽自家大哥會讓朱雄英拜葉瑾為師了。


    似乎是感受到自家四叔投來的目光,朱雄英也朝朱棣看了過來。


    然後咧嘴一笑,露出了憨憨的笑意。


    朱棣被他的這個憨笑嚇了一跳,這才收迴了目光。


    “把你的想法寫成折子遞上來,你大哥正在為如何解決蒙古韃子頭疼呢,朵顏三 衛雖然選擇內附,但是也是因為遭到排擠不得不投效朝廷,狼子野心的本質是無論 如何都改變不了的,如果接納了朵顏三衛,萬一將來引狼入室又該如何?但是如果 不接納朵顏三衛,其他韃子更不會投效朝廷了。”朱元璋聽完葉瑾的長篇大論之後, 斟酌著對他說道。


    這幾年,隨著蒙元政權最後一個名將——擴廓帖木兒的亡故,蒙元政權隱隱有 四分五裂的趨勢。


    特別是黃金家族雖然依然是蒙元朝廷的正統,但是因為元順帝喪失了中原地 區,所以蒙古的很多部落對黃金家族已經不像之前那麽忠心耿耿了。


    再加上最近幾年朝廷加大對蒙古王帳的打擊力度,極大的削弱了黃金家族在蒙 元政權當中的影響力,所以從客觀上加速了蒙元政權的分裂。


    但是還是那句話,蒙古韃子狼子野心,就算是四分五裂了對大明朝廷的威脅依 然很大。


    畢竟這些蒙古韃子從小生活在馬背上,是天生的騎兵戰士。。


    之前因為蒙古人入主中原,被中原花花世界給腐蝕了。


    但是一二十年前蒙古韃子退迴了蒙古草原,所以又重新將遊牧習性給撿了起 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生代的蒙古韃子更要比其父輩驍勇善戰,乃是大明朝廷的 勁敵。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朱元璋能夠從一個乞丐變成一國之君,而且還是一個幅員萬裏龐大帝國的最高 統治者,必然擁有過人的智慧和治國理念。


    所以朱元璋早就察覺到蒙古韃子雖然被趕走了,但是依然是大明的勁敵。


    但是因為應天府偏安一隅,沒辦法對萬裏之外的漠北草原進行有效的控製。


    所以他這段時間就是在為這件事頭疼呢。


    今天聽到葉瑾的這篇長篇大論,雖然其中漏洞頗多,但是總體思路是對的。


    隻要不斷完善和彌補這些漏洞就可以了。


    所以老朱才會這麽鄭重其事的讓葉瑾直接寫一份折子遞上去。


    這種合理的要求葉瑾自然不會拒絕。


    他現在已經有些接受自己是老朱家一員這一新身份了。


    所以朱明王朝其實就是自家產業,自己上點心實屬正常。


    不過朱標則笑著說道,“寫一份奏折遞上來是有必要的,但是既然五弟心裏已經 有了一套完整的思路,要不這件事就交給五弟處理怎麽辦?!給五弟就藩的封地選 擇在北地,到時候由你全權處理收攏納降蒙古韃子的全部事宜~「。”


    他的話才說完,其他幾個人都朝他投來了詫異的目光。


    因為朱標給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


    讓葉瑾全權處置收攏、納降蒙古韃子的一切事宜,不就等於說漠北草原由他說 了算嘛。


    如果葉瑾有狼子野心,將蒙古韃子收為己用。


    到時候起兵南下,不就是大明版本的‘安史之亂!?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朱標對自己,對葉瑾也有完全的信心。


    要不然他也不會對葉瑾這麽放權。


    朱棣十分眼饞的看著葉瑾。


    他是一個權力欲望十分強烈的人,最喜歡的就是掌控一切。


    但是自己雖然就藩燕京城,也擁有軍事和一定的民政權力,在燕京城跟土皇帝 沒有什麽兩樣。


    不過他的權力遠不如朱標許諾葉瑾的這麽大,甚至十分之一都不到。


    因為招降、收攏蒙古韃子可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那麽簡單,而是牽一發動全 身,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錢糧和人才的支持,而且在其封地必須要一言九鼎,擁有 絕對的權力才行。


    也就是說,朱標的這一句話,就相當於把整個漠北草原都交給了葉瑾,葉瑾就 是整個漠北草原的王。


    雖然草原十分貧瘠,遠不如中原地區富庶。


    但是男子漢大丈夫, 一直生活在溫柔鄉裏有什麽意思呢?!


    不過人各有誌。


    朱棣覺得大丈夫就應該掌控一切,哪怕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都行。


    但是葉瑾可不是那種能吃苦的人漢。


    所以聽到朱標的這個建議之後,他很果斷的搖了搖頭,拒絕道,“々`大哥你 是知道我的,我就是一個嘴強王者,讓我提提建議敲敲邊鼓還可以,但是讓我執掌 大權,以(了趙趙)我這個憊懶的性子,那絕對是一場災難,所以我還是留在上元 縣,把上元縣建設成全天下的樣板城市算了。”


    朱標聽了葉瑾的這番話,頓時想起了自己之所以能夠認識這小子,不就是因為 他憊懶的性子,每天朝九晚五’上衙嘛。


    所以也隻能苦笑著說道,“你不說咱還忘了,你小子什麽都好,就是太懶了。”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月上三竿,後院總算是變得清靜許多了。


    朱標和朱元璋明天要上早朝,所以剛才匆匆就返迴了皇宮了。


    朱棣今天趕了一天的路,在燕王府待的時間加起來連一炷香的時間都沒有,所 以也和朱元璋、朱標一起迴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