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培養一群像葉瑾一樣刺頭的讀書人?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朱被葉瑾這番話說的有些不好意思。
是哈。
自己的疑心病好像越來越嚴重了。
剛才那麽一瞬間居然懷疑起一個僅僅弱冠之年的小年輕了。
關鍵是這個小年輕是有些本事,但是他真的把所有人都給得罪了。
現在估計也就隻有一些市井小民會尊敬愛戴他。
但是這些市井小民的尊敬愛戴又有什麽用?!
沒有世家大族和士林集團、勳貴集團等勢力的幫助,他就算是有再大的野心都沒有什麽用。
不過老朱雖然知道自己錯怪了葉瑾了,卻把臉板了起來,冷冷嗬斥道,“怎麽?!咱作為你的長輩,提點你幾句都說不得了?!你小子現在翅膀硬了是吧,連長輩說幾句話你都敢不聽了是吧!?”
皇帝怎麽可能會犯錯?!
犯錯的永遠都是其他人。
葉瑾懶得理他。
自己之前懟你的次數多了去了,這一次居然主動擺起長輩的架子來了?!
老朱見他這幅模樣,更生氣了。
也不說話,隨手抓起一大把冰塊塞進嘴裏,嚼的嘎吱響。
馬皇後見狀趕緊走了過來。
一臉嗔怪的看著葉瑾和老朱怪道,“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想小的,一兩句話就嗆起來了,剛才還說人家讀書人心胸狹隘呢,咱看你們倆的心胸也不甚寬廣。”
說著給了葉瑾一個眼色,繼續說道,“瑾兒,還不趕緊給你郭伯伯說說你心裏是什麽打算的。”
馬皇後的話葉瑾不得不聽。
所以很隨意的朝老朱拱拱手道,“剛才是侄兒孟浪了,郭伯伯切莫見怪,其實侄兒做這些事也是為了咱大明。”
老朱冷哼了一聲,不過臉色逐漸緩和了下來。
葉瑾也懶得理他,繼續說道,“侄兒在考取功名之前,曾在江南一帶遊學,有幸結識了幾位來自西洋的外邦船員,侄兒從他們口中得知,在萬裏之外的西洋,現在已經處於大變革時代了,所以若是我們大明的步伐慢一些的話,或許就徹底落後於外邦,到時候亡國滅種也不是不可能的。”
老朱依然板著臉,冷冷道,“哼,危言聳聽,那些蠻夷之邦豈能與我天朝上國相提並論?!他們還想讓我亡國滅種,不被我大明鐵騎屠戮幹淨就算是幸運了。”
別說老朱有這種想法,估計現在整個大明都是這樣的想法。
所以葉瑾想要用這種借口說服老朱有些困難。
所以葉瑾幹脆聳了聳肩,繼續道,“好吧,那侄兒就實話實說了吧。”
老朱這才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
似笑非笑的看著葉瑾,似乎在說:573小子,就你這樣還想欺騙老夫?!你難道不知道薑還是老的辣嗎。
“侄兒很看不慣當今讀書人的做派,更看不慣程朱理學在士林之中一家獨大,所以侄兒就想培養一些不一樣的讀書人,和侄兒一樣的讀書人,讓這個天下也多一種不一樣的聲音。”葉瑾開口道。
老朱頓時皺起了眉頭。
讓士林階級多一種聲音倒是無所謂,這也符合平衡之道。
而且老朱對讀書人,特別是傳統的讀書人也沒有什麽好感。
但是老朱深受小農思想的束縛,害怕改變,更擔心改變之後會帶來不可控的因素。
所以他立即認真詢問道,“你想培養一些像你一樣的刺頭出來?!嗬嗬,那可有好戲看了,你培養多少就要被人剁掉多少,你以為別人都會像你這麽好運氣,能得到朕…咳咳,真正實力之人的庇護。”
葉瑾給了他一個大白眼。
什麽叫“像我一樣的刺頭”?!
“侄兒除了刺頭,還有別的優點好伐。”葉瑾一臉委屈道。
“比如…”老朱笑道。
“比如?!”葉瑾撓了撓頭。。
想了好一會兒之後,最後無奈放棄道,“好吧,沒有比如,您高興了吧。”
然後又道,“難道培養出一群刺頭出現不好嗎,而且有幾個讀書人不是刺頭?!您看那些言官禦史天天在朝堂上攀咬這個攀咬那個,妥妥的刺頭,但是這些言官禦史不都是那些大官們豢養的瘋狗?淪為黨爭的工具?!所以多幾個侄兒這樣的刺頭,讓他們直接在士子集團之中搞事情,朝廷也不會那麽頭疼了。”
“更何況,侄兒真正想要培養的是一群動手能力極強的讀書人,而不是那些隻知道誇誇其談,手無縛雞之力的酸儒。”
老朱頓時來了興致,趕緊催促道,“哦,說仔細一點。”
“咳咳…”葉瑾輕聲咳嗽了一下,正要開口說話。
哐當。
這時候,後院的門被人一下子就給推開了。
老朱一臉不悅的朝門口看去,就看到陳洲一臉慌張的衝了進來。
陳洲見老朱這雙虎眼朝自己看過來,頓時被嚇得亡魂大冒。
他可是上元縣縣衙裏少數幾個知道老朱真實身份的人。
所以平時他根本不敢涉足後院。
但是今天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自己不得不硬著頭皮來後院找葉瑾匯報。
見到老朱犀利的眼神,頓時把陳洲嚇得差點雙膝一軟,直接跪在了地上。
葉瑾這時候也朝他看了過來。
皺了皺眉頭之後開口說道,“發生了什麽事,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陳洲這才反應過來。
趕緊站的遠遠的朝葉瑾拱手行禮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就在剛剛,有人在縣學鼓噪,說袁秀英謀殺親夫本就是大逆不道之舉,大人之所以為此毒婦說話,全賴袁老頭的攛掇,所以就煽動著縣學的生員要去袁老頭的住所討過說法,甚至要將其趕出上元縣,禮房的王司吏苦勸不聽,就派屬下趕緊前來稟告大人”。”
華夏自古以來對教育都看的很重。
特別是自唐宋以來,更是對讀書人十分優渥。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也沿襲了兩宋製度,在各縣建立了縣學作為一縣之地的最高學府。
不但如此,還設立了‘教諭’一職作為縣學的校長,專門負責一縣的教學活動。
如果能進入縣學讀書,不但免學費和食宿費,如果成績優異之人,還能領取朝廷發放的俸祿呢。
不過並不是每一個讀書人都有進入縣學讀書的資格,而是需要通過童子試才有資格成為縣學的學生。
這些學生被稱之為生員或者庠生。
因為古代識字率不高,所以僅僅是這些生員都在地方上有一定的話語權。
現在竟然有人煽動這些縣學的生員去尋袁老頭子的晦氣,不得不說也是一件大事。
袁老頭子在一個多月之前來上元縣告狀之後,本來葉瑾是打算安排其爺孫二人住在縣衙後院,但是袁老頭自知自己已經給葉瑾帶來了天大的麻煩,所以好說歹說也不願意住在縣衙後院,而是去縣裏租賃了一個小院子暫時安置。
之前趙寡婦母女為了避免被鄉人說三道四,也來縣城求一份生計。
葉瑾就將製冰的法子交給了這對母女,讓其在縣城開了一家製作冰飲的小吃店,暫時過活。
而袁老頭子又是一個識文斷字之人,現在趙寡婦母女正好缺一個會算賬的賬房。
葉瑾就讓袁老頭子暫時去趙寡婦家的小吃鋪子幫忙。
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
前街。
這條本來可以並排四五輛馬車的大街這時候已經被人圍的裏三層外三層了。
一二十個衙役排成了人牆,擋在一對穿著樸素的爺孫麵前。
這對爺孫自然就是袁老頭和他的小孫子。
而在他們對麵,一二十個身穿青衫的縣學生員正口沫四濺,聲討著袁老頭子。
別看隻來了一二十個縣學生員,這已經占了上元縣縣學生員的一大半了。
至於其他人,全都是來圍觀的吃瓜群眾。
隻見一個人高馬大的生員指著袁老頭子大聲斥責道,“你這老貨,你家閨女本來就犯下了謀殺親夫的該死罪過,汝不知反思,竟然還敢千裏迢迢來應天府告狀,其心可誅。”
“就是,夫為婦綱,汝女既嫁為他人婦,就該是別家人,是殺是剮皆有其丈夫做主,但是區區欺辱就讓其謀殺親夫,跟古之呂雉又有何區別?!”
“正所謂:最毒婦人心,今日汝女敢謀殺親夫,他日指不定還會做出什麽事來呢,此僚不除,天下難安…”
輪吵架,讀書人敢說第二,就沒有人敢說第一。
更何況是和一二十個讀書人吵架。
所以袁老頭子雖然老淚縱橫,竭力辯駁,但是所有的話都顯得十分蒼白。
這些生員引經據典,幾乎將袁秀英說成了禍害天下的毒婦,不殺之就會為害天下的那種。
這時候,隻見那個牛高馬大的生員突然轉身,朝所有百姓拱手大聲道,““久諸位鄉親,咱縣尊老爺雖隻來我上元縣數月有餘,但是他老人家對咱上元縣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不過現如今縣尊老爺卻被這老頭蒙蔽了心智,企圖為那個謀殺親夫的毒婦翻案。但是那個毒婦可是朝廷欽點的欽犯,豈是隨隨便便就能夠翻案的了的?!更何況此舉豈不是得罪了朝中大員?!咱縣尊老爺俠肝義膽,見不得這老頭子哭哭啼啼的哀求,勉強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現在卻因為他觸怒了朝中的那些大臣。”
是哈。
自己的疑心病好像越來越嚴重了。
剛才那麽一瞬間居然懷疑起一個僅僅弱冠之年的小年輕了。
關鍵是這個小年輕是有些本事,但是他真的把所有人都給得罪了。
現在估計也就隻有一些市井小民會尊敬愛戴他。
但是這些市井小民的尊敬愛戴又有什麽用?!
沒有世家大族和士林集團、勳貴集團等勢力的幫助,他就算是有再大的野心都沒有什麽用。
不過老朱雖然知道自己錯怪了葉瑾了,卻把臉板了起來,冷冷嗬斥道,“怎麽?!咱作為你的長輩,提點你幾句都說不得了?!你小子現在翅膀硬了是吧,連長輩說幾句話你都敢不聽了是吧!?”
皇帝怎麽可能會犯錯?!
犯錯的永遠都是其他人。
葉瑾懶得理他。
自己之前懟你的次數多了去了,這一次居然主動擺起長輩的架子來了?!
老朱見他這幅模樣,更生氣了。
也不說話,隨手抓起一大把冰塊塞進嘴裏,嚼的嘎吱響。
馬皇後見狀趕緊走了過來。
一臉嗔怪的看著葉瑾和老朱怪道,“老的不像老的,小的不想小的,一兩句話就嗆起來了,剛才還說人家讀書人心胸狹隘呢,咱看你們倆的心胸也不甚寬廣。”
說著給了葉瑾一個眼色,繼續說道,“瑾兒,還不趕緊給你郭伯伯說說你心裏是什麽打算的。”
馬皇後的話葉瑾不得不聽。
所以很隨意的朝老朱拱拱手道,“剛才是侄兒孟浪了,郭伯伯切莫見怪,其實侄兒做這些事也是為了咱大明。”
老朱冷哼了一聲,不過臉色逐漸緩和了下來。
葉瑾也懶得理他,繼續說道,“侄兒在考取功名之前,曾在江南一帶遊學,有幸結識了幾位來自西洋的外邦船員,侄兒從他們口中得知,在萬裏之外的西洋,現在已經處於大變革時代了,所以若是我們大明的步伐慢一些的話,或許就徹底落後於外邦,到時候亡國滅種也不是不可能的。”
老朱依然板著臉,冷冷道,“哼,危言聳聽,那些蠻夷之邦豈能與我天朝上國相提並論?!他們還想讓我亡國滅種,不被我大明鐵騎屠戮幹淨就算是幸運了。”
別說老朱有這種想法,估計現在整個大明都是這樣的想法。
所以葉瑾想要用這種借口說服老朱有些困難。
所以葉瑾幹脆聳了聳肩,繼續道,“好吧,那侄兒就實話實說了吧。”
老朱這才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樣。
似笑非笑的看著葉瑾,似乎在說:573小子,就你這樣還想欺騙老夫?!你難道不知道薑還是老的辣嗎。
“侄兒很看不慣當今讀書人的做派,更看不慣程朱理學在士林之中一家獨大,所以侄兒就想培養一些不一樣的讀書人,和侄兒一樣的讀書人,讓這個天下也多一種不一樣的聲音。”葉瑾開口道。
老朱頓時皺起了眉頭。
讓士林階級多一種聲音倒是無所謂,這也符合平衡之道。
而且老朱對讀書人,特別是傳統的讀書人也沒有什麽好感。
但是老朱深受小農思想的束縛,害怕改變,更擔心改變之後會帶來不可控的因素。
所以他立即認真詢問道,“你想培養一些像你一樣的刺頭出來?!嗬嗬,那可有好戲看了,你培養多少就要被人剁掉多少,你以為別人都會像你這麽好運氣,能得到朕…咳咳,真正實力之人的庇護。”
葉瑾給了他一個大白眼。
什麽叫“像我一樣的刺頭”?!
“侄兒除了刺頭,還有別的優點好伐。”葉瑾一臉委屈道。
“比如…”老朱笑道。
“比如?!”葉瑾撓了撓頭。。
想了好一會兒之後,最後無奈放棄道,“好吧,沒有比如,您高興了吧。”
然後又道,“難道培養出一群刺頭出現不好嗎,而且有幾個讀書人不是刺頭?!您看那些言官禦史天天在朝堂上攀咬這個攀咬那個,妥妥的刺頭,但是這些言官禦史不都是那些大官們豢養的瘋狗?淪為黨爭的工具?!所以多幾個侄兒這樣的刺頭,讓他們直接在士子集團之中搞事情,朝廷也不會那麽頭疼了。”
“更何況,侄兒真正想要培養的是一群動手能力極強的讀書人,而不是那些隻知道誇誇其談,手無縛雞之力的酸儒。”
老朱頓時來了興致,趕緊催促道,“哦,說仔細一點。”
“咳咳…”葉瑾輕聲咳嗽了一下,正要開口說話。
哐當。
這時候,後院的門被人一下子就給推開了。
老朱一臉不悅的朝門口看去,就看到陳洲一臉慌張的衝了進來。
陳洲見老朱這雙虎眼朝自己看過來,頓時被嚇得亡魂大冒。
他可是上元縣縣衙裏少數幾個知道老朱真實身份的人。
所以平時他根本不敢涉足後院。
但是今天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自己不得不硬著頭皮來後院找葉瑾匯報。
見到老朱犀利的眼神,頓時把陳洲嚇得差點雙膝一軟,直接跪在了地上。
葉瑾這時候也朝他看了過來。
皺了皺眉頭之後開口說道,“發生了什麽事,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陳洲這才反應過來。
趕緊站的遠遠的朝葉瑾拱手行禮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就在剛剛,有人在縣學鼓噪,說袁秀英謀殺親夫本就是大逆不道之舉,大人之所以為此毒婦說話,全賴袁老頭的攛掇,所以就煽動著縣學的生員要去袁老頭的住所討過說法,甚至要將其趕出上元縣,禮房的王司吏苦勸不聽,就派屬下趕緊前來稟告大人”。”
華夏自古以來對教育都看的很重。
特別是自唐宋以來,更是對讀書人十分優渥。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後,也沿襲了兩宋製度,在各縣建立了縣學作為一縣之地的最高學府。
不但如此,還設立了‘教諭’一職作為縣學的校長,專門負責一縣的教學活動。
如果能進入縣學讀書,不但免學費和食宿費,如果成績優異之人,還能領取朝廷發放的俸祿呢。
不過並不是每一個讀書人都有進入縣學讀書的資格,而是需要通過童子試才有資格成為縣學的學生。
這些學生被稱之為生員或者庠生。
因為古代識字率不高,所以僅僅是這些生員都在地方上有一定的話語權。
現在竟然有人煽動這些縣學的生員去尋袁老頭子的晦氣,不得不說也是一件大事。
袁老頭子在一個多月之前來上元縣告狀之後,本來葉瑾是打算安排其爺孫二人住在縣衙後院,但是袁老頭自知自己已經給葉瑾帶來了天大的麻煩,所以好說歹說也不願意住在縣衙後院,而是去縣裏租賃了一個小院子暫時安置。
之前趙寡婦母女為了避免被鄉人說三道四,也來縣城求一份生計。
葉瑾就將製冰的法子交給了這對母女,讓其在縣城開了一家製作冰飲的小吃店,暫時過活。
而袁老頭子又是一個識文斷字之人,現在趙寡婦母女正好缺一個會算賬的賬房。
葉瑾就讓袁老頭子暫時去趙寡婦家的小吃鋪子幫忙。
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
前街。
這條本來可以並排四五輛馬車的大街這時候已經被人圍的裏三層外三層了。
一二十個衙役排成了人牆,擋在一對穿著樸素的爺孫麵前。
這對爺孫自然就是袁老頭和他的小孫子。
而在他們對麵,一二十個身穿青衫的縣學生員正口沫四濺,聲討著袁老頭子。
別看隻來了一二十個縣學生員,這已經占了上元縣縣學生員的一大半了。
至於其他人,全都是來圍觀的吃瓜群眾。
隻見一個人高馬大的生員指著袁老頭子大聲斥責道,“你這老貨,你家閨女本來就犯下了謀殺親夫的該死罪過,汝不知反思,竟然還敢千裏迢迢來應天府告狀,其心可誅。”
“就是,夫為婦綱,汝女既嫁為他人婦,就該是別家人,是殺是剮皆有其丈夫做主,但是區區欺辱就讓其謀殺親夫,跟古之呂雉又有何區別?!”
“正所謂:最毒婦人心,今日汝女敢謀殺親夫,他日指不定還會做出什麽事來呢,此僚不除,天下難安…”
輪吵架,讀書人敢說第二,就沒有人敢說第一。
更何況是和一二十個讀書人吵架。
所以袁老頭子雖然老淚縱橫,竭力辯駁,但是所有的話都顯得十分蒼白。
這些生員引經據典,幾乎將袁秀英說成了禍害天下的毒婦,不殺之就會為害天下的那種。
這時候,隻見那個牛高馬大的生員突然轉身,朝所有百姓拱手大聲道,““久諸位鄉親,咱縣尊老爺雖隻來我上元縣數月有餘,但是他老人家對咱上元縣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不過現如今縣尊老爺卻被這老頭蒙蔽了心智,企圖為那個謀殺親夫的毒婦翻案。但是那個毒婦可是朝廷欽點的欽犯,豈是隨隨便便就能夠翻案的了的?!更何況此舉豈不是得罪了朝中大員?!咱縣尊老爺俠肝義膽,見不得這老頭子哭哭啼啼的哀求,勉強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現在卻因為他觸怒了朝中的那些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