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不管是三征高句麗,還是修建京杭大運河,都是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勢力。


    隻是操之過急遭到反噬,最後丟掉了江山。。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不管怎麽樣,京杭大運河從隋朝一直到清朝,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特別是在洪武年間,更是溝通大明南北的交通要道。


    因為老朱的這個老農民對海運和海洋貿易並不感冒,加之又有倭寇時常襲擾江南沿海地區,所以就下旨禁海,要求片板不得下海,但是大明北方不但是邊防要塞,更因為小冰河時期常年幹旱導致大麵積缺糧。


    想要維護大明北方的統治,就必須將糧食等物資從南方運到北方。


    然後京杭大運河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相當於是大明這個龐大的巨人的動脈血管。


    就比如說徐達率兵北返,就十分依賴這條大運河。


    淮安府乃是南直隸最北邊的一個府,也是京杭大運河上的一個交通要點。


    平時的話,這個交通要道市容繁華,人來人往。


    特別是大河上有來來往往的大小船隻等著南下北上呢。


    不過這幾天淮安府變成了一個大軍營,守衛十分森嚴。


    這是因為前兩天魏國公徐達率兵北返,暫時駐留在此地。


    城外的官道上,一百多騎兵簇擁著一個魁梧漢子疾馳而來,到了淮安府城門下之後,城門迅速被打開,然後這隊騎兵匆匆就進了府城。


    來到了府衙門口之後,這隊騎兵全都停在了府衙門口,為首的那個魁梧漢子翻身下馬之後,就帶著幾個貼身護衛進了府衙。


    一直守在府衙門口的淮安府地方官員立即迎了上來,朝著這個魁梧漢子大禮參拜道,“微臣淮安知府王善義拜見燕王殿下…”


    原來這個魁梧漢子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燕王朱棣。


    朱棣瞥了跪拜一地的地方官員,揮揮手道,“都起來吧,本來本王是打算直接穿城而走,迅速返迴應天府的,因為本王在某地多駐留幾天,就會被朝中言官禦史說成是勾結地方官府,有不臣之心…”


    王善義趕緊陪笑道,“燕王殿下說笑了,嗬嗬,那些言官禦史確實喜歡小題大做。”


    “但是因為魏國公率兵北返,正好與之交匯在此處,若是本王不來拜見的話,又會被說成是沒有孝道…”朱棣歎了一口氣。


    他見王善義等人接不上話,也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欲望了。


    揮揮手道,“該幹嘛幹嘛去,本王去拜見完嶽父之後,還要盡早趕迴京城呢。”


    說著就抬腳進了府衙。


    王善義等人趕緊躬身送迎。


    朱棣剛剛進了府衙,就有一個身穿鎧甲的中年漢子迎了上來,“殿下來了?!魏國公在府衙後院等著您呢。”


    “剛剛您和這些文官多什麽話呢,這些文官不都是表麵一套,背後一套嗎!?”中年漢子又道。


    朱棣背著手大步流星的朝後院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陳大哥,這是我故意說給他們聽的,咱就是要把話說在明麵上,這樣的話那些言官禦史彈劾起來的時候,咱也好有別的話說。”


    “特麽的,這些言官禦史真的是吃飽了撐著,天天懷疑這個懷疑那個,咱們在北戍邊這麽辛苦,還要擔心來自朝堂的冷箭。”魁梧漢子說道、


    這個漢子乃是徐達的心腹大將陳亨,而朱棣又是徐達的女婿,所以對朱棣自然十分親近。


    這時候,二人已經快走到後院了。


    朱棣擺擺手道,“陳大哥你也不要抱怨了,這些言官禦史和錦衣衛一樣,都是父皇豢養的一群狗,所以他們到處咬人也是受到父皇的指示,隻要父皇和大哥在位,咱和其他兄弟自然永葆富貴,所以他們彈劾咱最多就是有點惡心而已。”


    說到這,朱棣的臉色一沉,冷冷道,“隻是咱聽說應天府這段時間出了一個強項令’,居然還敢當著所有人的麵殺了我燕王府的管事,所以天下之人才會以為咱朱棣已經變得軟弱可欺了是嗎?!”


    “所以這一次迴應天府,那些言官禦史再怎麽彈劾咱都不所謂,咱必須抽時間去上元縣碰碰這個強項令再說…”


    葉瑾如果在場的話,一定會以手掩麵。


    敢情燕王朱棣,也是自己的又一個仇人?!


    “嗬嗬。”這時候,府衙後院突然傳來了一陣冷笑聲,“若是你是抱著這個目的迴應天府的話,老夫還是勸你


    消停一點吧,那個強項令你還真惹不起,他可是連你爹都敢怒斥的主呢。”


    朱棣已經聽出這個聲音是誰了。


    不是自己的老嶽父,魏國公徐達,還能是誰呢?!


    所以朱棣嘿嘿一笑,趕緊推門而入,朝著院子裏徐達大禮參拜,“老嶽父,經年不見您老的身子骨~是否安康?!”


    徐達大刺刺的接受了朱棣的大禮參拜。


    他的長女徐妙雲幾年之前嫁給了朱棣,所以朱棣作為他的女婿,自己接受他的大禮參拜算不得什麽大事。


    更何況,連太子朱標見到徐達都要躬身行禮呢。


    徐達在大明的地位是十分超然的。


    現在的朱元璋還不是那個喪妻、喪子、喪孫的暴躁君主,更不是為了自己孫子的江山要屠戮所有的功臣、。


    他現在雖然性格也十分暴躁,但是尚且還處於理性階段。


    除非是有真憑實據,要不然不會親自動手殺人。


    更不會屠殺和自己起兵造反,推翻蒙元朝廷的老夥計。


    就比如說李善長,和逆臣胡惟庸勾結頗深,也對罷相怨念不已,這兩年一直在暗地裏搞小動作,老朱不都忍了嗎?!


    徐達揮了揮手,示意陳亨退出小院。


    這時候,朱棣也麻溜的爬起來了。


    聽到徐達洪亮的聲音,不由得喜上眉梢道,“看來這一次嶽父返迴應天府是很有必要的,您的聲音洪亮,看來喉疾已然被宮中的禦醫醫治好了。”


    徐達示意朱棣坐下,給他倒了一杯清茶之後,才淡然開口道,“宮中那些廢物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小病能治,這種盤恆多年的老傷病他們怎麽可能治得了?!”


    朱棣一臉怪異。


    好吧。


    宮裏的禦醫確實都是一群廢物。


    不過不得不承認,這些廢物卻也是整個大明最好的郎中了。


    不是他們治好的喉疾,難道另有別人?!


    所以朱棣趕緊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徐達淡淡開口道,“就是你口中的那個強項令。”


    “葉瑾小兒?!”朱棣臉色微微一動,然後了然失笑道,“是了,此人上一次當眾念反詩之後,就是因為敬獻了防禦天花惡疾的妙方,才讓父皇和朝廷沒有追究他,所以此人醫術精湛實屬正常。”


    “也罷也罷,既然葉瑾小兒將您的喉疾醫治成功,那本王就不找他的麻煩了,隻是這種不知進退之人真不適合當官,父皇為何不讓他進太醫院當一個禦醫啊!?”朱棣又好奇道。


    徐達斜著眼睛看著他。


    看得朱棣有些頭皮發麻,趕緊問道,“嶽父大人,是小婿說錯了什麽了嗎?!”


    “你我本是翁婿,又都手握重兵,替朝廷駐守北方防線,按理說朝廷不應該有此安排,但是出於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才將你就藩燕京城,讓老夫統兵駐紮燕京城,但是即便如此,不管是在燕京城還是在別處,老夫都讓你要懂得避嫌,就是不想給陛下和太子殿下找麻煩,不讓那些言官禦史有話說,不過這一次老夫率兵北


    返,本來要一路馳騁,速速返迴燕京,但是卻在淮安府耽擱了兩三天,目的就是見你一麵,你知道為什麽嗎!?”徐達認真詢問道。


    朱棣一臉茫然。


    是啊。


    平時自己這個老嶽父為人謹慎。


    在燕京城的時候,他可是連自家王府大門都不會踏進半步。


    自己要見他也得去城外軍營,以下級拜見上級的禮儀和程序才能拜見。


    如果他想念女兒和外孫了,也隻能讓其在城牆上見上一麵。


    已經謹慎到這個地步了,前些日子居然傳訊讓自己來淮安府見他。


    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啊!?


    所以朱棣趕緊問道,“小婿不知,還請嶽父大人賜教。”


    “沒什麽好賜教的,隻是想要當麵叮囑你幾句話而已。”徐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著道,“其一,你乃是已經就藩的藩王了,往日裏在燕京城大大咧咧倒無所謂,但是進了京城必須謹言慎行,不要給陛下和太子殿下惹麻煩。”


    朱棣趕緊拱手道,“小婿遵命,定當謹言慎行,絕不給父皇和大哥惹麻煩。”


    然後他咧嘴一笑道,“不過大哥和父皇都不是小氣之人,就算是本王稍稍過分一些,比如說揍個把人,他們應該也不會當迴事吧。”


    徐達白了他一眼,沒好氣道,“李景隆再不成氣候,也是你表兄李文忠獨子,你要知進退懂分寸,明白了嗎!?”


    “哼,上一次葉瑾小兒殺我府上管事,還不是因為此人是被李景隆給攛掇的?!讓我燕王府在應天府丟了這麽大的臉,迴去一定要和他好好算算賬才行。”朱棣冷哼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