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官字兩個口,有理沒錢別進來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昨天晚上他沒有住在皇後的寢宮,而是去了別的年輕貌美的妃子那兒,但是並不妨礙他今天早上起一大早去上早朝,更不妨礙他現在健步如飛,龍行虎步般朝馬皇後的寢宮走來。
來到了鳳儀殿之後,他也沒等寢宮裏的人出來跪迎,而是大跨步進了寢宮。。
可是十分奇怪的是,今天鳳儀殿格外冷清。
雖然平時馬皇後也是比較喜歡清靜,但是不像今天這樣一點動靜都沒有。
所以老朱不由得蹙了蹙眉頭。
這時候,鳳儀103殿裏的其他宮女和宦官終於發現了聖上來了,紛紛出了大殿,或跪在大殿外,或跪在走廊上。
老朱瞥了一眼,並沒有看到大總管雲奇和義女百靈的蹤影,也沒有看到馬皇後撐著身子前來迎接。
心裏更是奇怪。
皺著眉頭問道,“皇後娘娘何在,雲奇那條老狗去哪兒了?!百靈呢,怎麽她也不在了?!”
雲奇的義子雲海現在是這群人裏地位最高的人。
但是他這會兒也隻是敢小心翼翼的上前,而不像自己幹爹那樣隨意。
“迴稟陛下,皇後娘娘今兒個一早就帶著雲總管和百靈郡主出宮去了,娘娘她說好些日子沒有出宮了,在宮裏有些沉悶,就想著出宮踏踏青…”雲海小心翼翼的迴稟道。
這番話也是他的幹爹雲奇教他的。
老朱的眉頭一皺,不由得輕嗬道,“胡鬧,皇後的身子骨這般孱弱,不再宮裏好生靜養,為何還要出宮?!”
雲海把腦袋埋的更低了,這個問題可不是他能夠迴答的了的。
老朱瞥了雲海一眼,又問道,“那皇後有沒有說她去哪兒踏青了!?”
他以為馬皇後估計是嫌棄皇宮太悶熱,然後去城外的紫金山等地方避暑了,
而且馬皇後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之前身子骨不錯的時候,就喜歡去城外寺廟念佛誦經。
但是雲海卻迴答道,“迴陛下,皇後娘娘應該是去了上元縣…”
“上元縣?!”老朱一愣。
皇後去上元縣幹嘛啊!?
難道是聽咱成天念叨那個小王八蛋,所以她也想去看看?!
不對。
咱都念了一兩個月了,也沒見她多幾分好奇心。
是了。
一定是英兒這一次迴來,說起了那個小王八蛋的諸多好處,所以皇後就想去瞧一瞧。
而且那個小王八蛋也是懂一些醫術的,說不定就是英兒鼓動皇後去上元縣,然後借機可以讓那個小王八蛋
給皇後瞧瞧病。
哼。
這個小王八蛋著實大膽。
一國之母鳳體欠安,他居然還這般擺著架子,居然讓皇後去尋他問診。
真的是豈有此理。
而且他說話又那麽直,萬一衝撞了皇後怎麽辦!?
不行。
咱也得去看看。
所以老朱大手一揮,道:“都平生吧,那個誰,去給朕那一套麻布粗衣來,朕換了之後要出宮一趟。”
被他隨意點(bedb)到的小宮女趕緊麻溜的爬了起來,邁著小碎步就出了鳳儀殿。
沒一會兒,老朱就換上了一身麻布粗衣。
帶著早就換好便裝的大內侍衛,騎馬出了應天府,就朝上元縣馳騁而去。
上元縣縣衙。
雖然有人敲響了鳴冤鼓,但是升堂的流程還是要一步一步的來的。
馬皇後隨著官差進了縣衙,被安排坐在院子裏的一處涼棚下麵。
此處涼棚的麵積不大,僅僅隻能擺上10來個位置而已。
此時這些位置也都快被坐滿了。
不過所有的位置上坐著的都是一些年邁病殘之人。
至於其他地方,則熙熙攘攘擠滿了人,全都是進來看熱鬧的上元縣百姓。
這時候,又有官差將一碗銀耳湯給馬皇後端了過來。
馬皇後笑著道謝之後,喝了一口。
味道不算太好,但是在這麽悶熱的天氣能喝到一口銀耳湯,也算不錯了。
其他百姓就沒有這麽好的待遇了。
銀耳湯是有,但是一大桶在牆角處,自己想喝就自己去舀。
不過幾乎沒有人願意動彈。
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
鬼知道為了區區一碗銀耳湯,迴來之後就沒有位置了?!
馬皇後覺得這上元縣官府真的是處處透露著詭異。
居然連銀耳湯都備齊了。
不過這倒是她想岔了。
這些銀耳湯可不是專門為百姓備的,而是為縣衙官差和書吏準備的。
但是因為今天突然有案子要審,又突然來了這麽多百姓,所以就隻好把銀耳湯給貢獻出來了。
馬皇後喝了幾口銀耳湯之後,就將目光投向了公堂上、
這會兒上元縣縣令葉瑾還沒有升堂,公堂上就隻有敲響鳴冤鼓的原告,以及幾名負責記錄的書吏而已。原告是一個老頭子和一個小孩。
老頭子看起來很老很滄桑,但是看不出真實年齡。
小孩子也麵黃肌瘦,個子也不高。
也不知道是遭遇到了什麽冤屈,才會縣衙敲響鳴冤鼓啊。
馬皇後暗暗蹙眉。
一般的老百姓是不敢隨意和官府打交道的。
要不是遭遇到了天大的委屈,怎麽可能這麽老了還來官府告狀!?
誰不知道官”字兩個口,有理沒錢別進來?!
不過今天自己有的是時間,既然遇上了,那就靜下心來好好看看這位所謂的葉青天,是如何審案的吧。
當鳴冤鼓敲響了差不多半炷香的時間之後。
終於。
公堂之上有了變化。
18名上元縣差役手持水火棍,從公堂外分列兩排走~進了公堂。
在公堂上站定之後,立即用水火棍同時敲擊著地麵。
嘴裏也十分整齊的喊道:威武
聽到了這一整齊劃一的聲音,一時間,公堂內外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
雖然公堂外已經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百姓了,但是聽到了差役嘴裏喊出了‘威武的聲音,所有百姓也都齊刷刷的閉上了嘴巴。。
馬皇後也放下了手裏的銀耳湯,抬頭朝公堂內看去。
等差役的聲音逐漸消失之後,一個身穿七品文官官服的年輕縣官就從裏廳轉入了公堂。
這個七品縣官,正是葉瑾。
隻見葉瑾走到了公堂中央,坐在‘明鏡高懸’的匾額之下。
拿起桌案上的驚堂木,輕輕往桌案上一拍,沉聲問道,“堂下何人,敲響鳴冤鼓所為何事?!”
他的目光這時候也投向了跪倒在公堂之中的兩個人。
這似乎是一對爺孫。
年邁的老頭子看不出具體年齡,但是臉上全是皺紋溝壑,雙眼也沒有任何的色彩。
雖然穿的是比較昂貴的絲綢衣服,但是卻已經破爛不堪了。
不過即便這身絲綢衣衫很破爛了,依然被老頭子洗的幹幹淨淨的。
跪在老頭子旁邊的則是一個年幼的孩童。
大概七八歲左右。
身子骨很瘦小,而且麵黃肌瘦。
看向葉瑾的目光也全是害怕和警惕。
葉瑾的心裏有些底了,這對‘爺孫應該不是上元縣本地人,而是風塵仆仆從外地趕來上元縣告狀的。
唉…
葉瑾在心裏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自己這個葉青天的名聲現在幾乎已經快傳遍整個大明了,但是名聲真的是一把雙刃劍,會給你帶來名利的同時,也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不過能走遠路到外地鳴冤,一定是受到了極大的冤屈。
既然如此,那聽聽又有何妨呢!?
果然。
這個老頭子聽到了葉瑾的這句問話之後,就用有些沙啞的聲音竭力大聲道,“小老兒此來上元縣,並不是有冤屈需要青天大老爺為小老兒做主,而是聽聞縣尊老爺素有青天之名,想請縣尊老爺大發慈悲,讓小老兒見一見我那個可憐的閨女..”
敲響鳴冤鼓竟然不是為了鳴冤,而是想要見一見他的女兒?!
這是什麽鬼要求?!
難道這老頭子是一個蛇精病不成?!
不隻是葉瑾,聽到這個老頭子的話的所有人,現在都已經議論紛紛起來。
一時間,公堂內外嗡嗡聲一片。
葉瑾的眉頭一皺,抓起驚堂木往桌案上使勁一拍。
公堂上的所有差役也同時將水火棍使勁往地板上撞擊,大聲道,“肅靜。”
刹那間,所有的議論聲憑空消失。
葉瑾才看向老頭子,和顏悅色的說道,“老人家先起來吧,若是有什麽難言之隱就與本官訴說,但是如果老人家無事敲響了鳴冤鼓,這可是要挨板子的。”
老頭子這才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朝著葉瑾拱手行禮道,“小老兒豈是那種無理取鬧之人,小老兒確實是有難言之隱….”
“老人家但說無妨。”
“唉…”老頭子歎息了一聲,這才打開了話匣子,“小老兒本是蘇州府人士,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日子也算過得去…”
葉瑾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傾聽。
“但是小老兒子嗣艱難,一直到接近不惑之年(40歲)才有一女。雖然不是男丁,但是小老兒與拙荊(妻子)也將此女視為掌上明珠一般疼愛。等到小女二八年華之後,小老兒就想著為她尋一門門當戶對的好姻緣。”
“因為小老兒家中無子,所以就想著小女的夫婿入贅上門,讓小老兒一家不至於斷了香火。”
“尋了一年左右,終於在嘉興縣尋了一門好親事,對方是一個窮秀才,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一心向學,而且也有入贅的意願。”
“小老兒倒也不嫌棄對方家境不好,隻要對小女好就行了。所以此樁因緣就這麽達成了。”
“成親之後,女婿倒也勤勉,對小女,對小老兒和拙荊也還算過得去。但是自從他高中舉人之後,一切都變了。”
老頭子說道這裏的時候,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了一絲悔恨的神色。
看得出。
他現在對自己女兒的這樁婚姻十分後悔。
來到了鳳儀殿之後,他也沒等寢宮裏的人出來跪迎,而是大跨步進了寢宮。。
可是十分奇怪的是,今天鳳儀殿格外冷清。
雖然平時馬皇後也是比較喜歡清靜,但是不像今天這樣一點動靜都沒有。
所以老朱不由得蹙了蹙眉頭。
這時候,鳳儀103殿裏的其他宮女和宦官終於發現了聖上來了,紛紛出了大殿,或跪在大殿外,或跪在走廊上。
老朱瞥了一眼,並沒有看到大總管雲奇和義女百靈的蹤影,也沒有看到馬皇後撐著身子前來迎接。
心裏更是奇怪。
皺著眉頭問道,“皇後娘娘何在,雲奇那條老狗去哪兒了?!百靈呢,怎麽她也不在了?!”
雲奇的義子雲海現在是這群人裏地位最高的人。
但是他這會兒也隻是敢小心翼翼的上前,而不像自己幹爹那樣隨意。
“迴稟陛下,皇後娘娘今兒個一早就帶著雲總管和百靈郡主出宮去了,娘娘她說好些日子沒有出宮了,在宮裏有些沉悶,就想著出宮踏踏青…”雲海小心翼翼的迴稟道。
這番話也是他的幹爹雲奇教他的。
老朱的眉頭一皺,不由得輕嗬道,“胡鬧,皇後的身子骨這般孱弱,不再宮裏好生靜養,為何還要出宮?!”
雲海把腦袋埋的更低了,這個問題可不是他能夠迴答的了的。
老朱瞥了雲海一眼,又問道,“那皇後有沒有說她去哪兒踏青了!?”
他以為馬皇後估計是嫌棄皇宮太悶熱,然後去城外的紫金山等地方避暑了,
而且馬皇後又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之前身子骨不錯的時候,就喜歡去城外寺廟念佛誦經。
但是雲海卻迴答道,“迴陛下,皇後娘娘應該是去了上元縣…”
“上元縣?!”老朱一愣。
皇後去上元縣幹嘛啊!?
難道是聽咱成天念叨那個小王八蛋,所以她也想去看看?!
不對。
咱都念了一兩個月了,也沒見她多幾分好奇心。
是了。
一定是英兒這一次迴來,說起了那個小王八蛋的諸多好處,所以皇後就想去瞧一瞧。
而且那個小王八蛋也是懂一些醫術的,說不定就是英兒鼓動皇後去上元縣,然後借機可以讓那個小王八蛋
給皇後瞧瞧病。
哼。
這個小王八蛋著實大膽。
一國之母鳳體欠安,他居然還這般擺著架子,居然讓皇後去尋他問診。
真的是豈有此理。
而且他說話又那麽直,萬一衝撞了皇後怎麽辦!?
不行。
咱也得去看看。
所以老朱大手一揮,道:“都平生吧,那個誰,去給朕那一套麻布粗衣來,朕換了之後要出宮一趟。”
被他隨意點(bedb)到的小宮女趕緊麻溜的爬了起來,邁著小碎步就出了鳳儀殿。
沒一會兒,老朱就換上了一身麻布粗衣。
帶著早就換好便裝的大內侍衛,騎馬出了應天府,就朝上元縣馳騁而去。
上元縣縣衙。
雖然有人敲響了鳴冤鼓,但是升堂的流程還是要一步一步的來的。
馬皇後隨著官差進了縣衙,被安排坐在院子裏的一處涼棚下麵。
此處涼棚的麵積不大,僅僅隻能擺上10來個位置而已。
此時這些位置也都快被坐滿了。
不過所有的位置上坐著的都是一些年邁病殘之人。
至於其他地方,則熙熙攘攘擠滿了人,全都是進來看熱鬧的上元縣百姓。
這時候,又有官差將一碗銀耳湯給馬皇後端了過來。
馬皇後笑著道謝之後,喝了一口。
味道不算太好,但是在這麽悶熱的天氣能喝到一口銀耳湯,也算不錯了。
其他百姓就沒有這麽好的待遇了。
銀耳湯是有,但是一大桶在牆角處,自己想喝就自己去舀。
不過幾乎沒有人願意動彈。
因為人實在是太多了。
鬼知道為了區區一碗銀耳湯,迴來之後就沒有位置了?!
馬皇後覺得這上元縣官府真的是處處透露著詭異。
居然連銀耳湯都備齊了。
不過這倒是她想岔了。
這些銀耳湯可不是專門為百姓備的,而是為縣衙官差和書吏準備的。
但是因為今天突然有案子要審,又突然來了這麽多百姓,所以就隻好把銀耳湯給貢獻出來了。
馬皇後喝了幾口銀耳湯之後,就將目光投向了公堂上、
這會兒上元縣縣令葉瑾還沒有升堂,公堂上就隻有敲響鳴冤鼓的原告,以及幾名負責記錄的書吏而已。原告是一個老頭子和一個小孩。
老頭子看起來很老很滄桑,但是看不出真實年齡。
小孩子也麵黃肌瘦,個子也不高。
也不知道是遭遇到了什麽冤屈,才會縣衙敲響鳴冤鼓啊。
馬皇後暗暗蹙眉。
一般的老百姓是不敢隨意和官府打交道的。
要不是遭遇到了天大的委屈,怎麽可能這麽老了還來官府告狀!?
誰不知道官”字兩個口,有理沒錢別進來?!
不過今天自己有的是時間,既然遇上了,那就靜下心來好好看看這位所謂的葉青天,是如何審案的吧。
當鳴冤鼓敲響了差不多半炷香的時間之後。
終於。
公堂之上有了變化。
18名上元縣差役手持水火棍,從公堂外分列兩排走~進了公堂。
在公堂上站定之後,立即用水火棍同時敲擊著地麵。
嘴裏也十分整齊的喊道:威武
聽到了這一整齊劃一的聲音,一時間,公堂內外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
雖然公堂外已經裏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百姓了,但是聽到了差役嘴裏喊出了‘威武的聲音,所有百姓也都齊刷刷的閉上了嘴巴。。
馬皇後也放下了手裏的銀耳湯,抬頭朝公堂內看去。
等差役的聲音逐漸消失之後,一個身穿七品文官官服的年輕縣官就從裏廳轉入了公堂。
這個七品縣官,正是葉瑾。
隻見葉瑾走到了公堂中央,坐在‘明鏡高懸’的匾額之下。
拿起桌案上的驚堂木,輕輕往桌案上一拍,沉聲問道,“堂下何人,敲響鳴冤鼓所為何事?!”
他的目光這時候也投向了跪倒在公堂之中的兩個人。
這似乎是一對爺孫。
年邁的老頭子看不出具體年齡,但是臉上全是皺紋溝壑,雙眼也沒有任何的色彩。
雖然穿的是比較昂貴的絲綢衣服,但是卻已經破爛不堪了。
不過即便這身絲綢衣衫很破爛了,依然被老頭子洗的幹幹淨淨的。
跪在老頭子旁邊的則是一個年幼的孩童。
大概七八歲左右。
身子骨很瘦小,而且麵黃肌瘦。
看向葉瑾的目光也全是害怕和警惕。
葉瑾的心裏有些底了,這對‘爺孫應該不是上元縣本地人,而是風塵仆仆從外地趕來上元縣告狀的。
唉…
葉瑾在心裏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
自己這個葉青天的名聲現在幾乎已經快傳遍整個大明了,但是名聲真的是一把雙刃劍,會給你帶來名利的同時,也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不過能走遠路到外地鳴冤,一定是受到了極大的冤屈。
既然如此,那聽聽又有何妨呢!?
果然。
這個老頭子聽到了葉瑾的這句問話之後,就用有些沙啞的聲音竭力大聲道,“小老兒此來上元縣,並不是有冤屈需要青天大老爺為小老兒做主,而是聽聞縣尊老爺素有青天之名,想請縣尊老爺大發慈悲,讓小老兒見一見我那個可憐的閨女..”
敲響鳴冤鼓竟然不是為了鳴冤,而是想要見一見他的女兒?!
這是什麽鬼要求?!
難道這老頭子是一個蛇精病不成?!
不隻是葉瑾,聽到這個老頭子的話的所有人,現在都已經議論紛紛起來。
一時間,公堂內外嗡嗡聲一片。
葉瑾的眉頭一皺,抓起驚堂木往桌案上使勁一拍。
公堂上的所有差役也同時將水火棍使勁往地板上撞擊,大聲道,“肅靜。”
刹那間,所有的議論聲憑空消失。
葉瑾才看向老頭子,和顏悅色的說道,“老人家先起來吧,若是有什麽難言之隱就與本官訴說,但是如果老人家無事敲響了鳴冤鼓,這可是要挨板子的。”
老頭子這才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朝著葉瑾拱手行禮道,“小老兒豈是那種無理取鬧之人,小老兒確實是有難言之隱….”
“老人家但說無妨。”
“唉…”老頭子歎息了一聲,這才打開了話匣子,“小老兒本是蘇州府人士,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之家,但日子也算過得去…”
葉瑾沒有說話,而是靜靜傾聽。
“但是小老兒子嗣艱難,一直到接近不惑之年(40歲)才有一女。雖然不是男丁,但是小老兒與拙荊(妻子)也將此女視為掌上明珠一般疼愛。等到小女二八年華之後,小老兒就想著為她尋一門門當戶對的好姻緣。”
“因為小老兒家中無子,所以就想著小女的夫婿入贅上門,讓小老兒一家不至於斷了香火。”
“尋了一年左右,終於在嘉興縣尋了一門好親事,對方是一個窮秀才,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一心向學,而且也有入贅的意願。”
“小老兒倒也不嫌棄對方家境不好,隻要對小女好就行了。所以此樁因緣就這麽達成了。”
“成親之後,女婿倒也勤勉,對小女,對小老兒和拙荊也還算過得去。但是自從他高中舉人之後,一切都變了。”
老頭子說道這裏的時候,臉上不由自主的浮現了一絲悔恨的神色。
看得出。
他現在對自己女兒的這樁婚姻十分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