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


    他們也知道了葉瑾暴怒的原因了。


    因為這個牌位上寫著的名字不一般。


    隻見牌位上寫著幾個大字--顯高祖考蒲壽庚之神位。


    蒲壽庚是誰?!


    估計大明隻要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吧?!


    此人是唯一被當今聖上朱元璋挫骨揚灰,而且嚴令其後世子孫為奴為娼,世代飽受屈辱。


    朱元璋為什麽這麽憎惡此人?!


    不!


    不隻是朱元璋。


    但凡是有良知,有骨氣的華夏兒女,對此人都是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恨不得將此人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而蒲壽庚也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最好典範。


    為什麽呢!?


    因為此人本身是色目人(阿拉伯人),年幼的時候來到了福建泉州經商。


    當時的南宋海洋貿易發達,所以吸引了很多外國人來沿海一帶居住。


    而南宋政府,從來沒有歧視過這些外國人,反而還會頒布一些利於外商經營的政策。


    這些外國商人在南宋百無禁忌,甚至還可以入朝為官。


    所以南宋政府對這些外國商人,算是夠優待了。


    蒲壽庚來到泉州居住之後,自然也受到了南宋朝廷的優待。


    要錢給錢,要官給官。


    南宋朝廷甚至還給了蒲壽庚福建安撫沿海製置使的官職,使其在福建一代擁有龐大的勢力。


    但是當蒙元軍隊貢獻南宋首都臨安,南宋朝廷被迫流亡福建一代的時候,此人不但不感恩南宋朝廷之前對他的優待,甚至還早早的就投降了蒙元,背刺南宋流亡政權。


    不僅如此,他還盡殺南宋海外宗室”,屠戮福建當地百姓。


    死在他手裏的宋廷宗室和百姓,不知凡幾。


    這樣一個人,飽受宋廷國恩,不思報恩就算了,還在背後捅刀子,所以一直被世人所不齒。


    在朱元璋登基稱帝之後,對此人的憎恨猶在蒙元政權之上。


    所以將此人挫骨揚灰,讓其後世子孫永遠為奴為娼,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就這麽一個奸詐殘暴之輩,竟然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弘覺寺的長生殿之中,享受佛法和香火供奉。弘覺寺的和尚們這是要幹什麽?!


    是掉進錢眼裏鑽不出來了?!


    還是想給蒲壽庚翻案?!


    但是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葉瑾對這些和尚的惡心程度又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不管是上輩子還是這輩子,他對和尚都沒有什麽好感。


    但是一直到今天,他才知道這些和尚是多麽的惡心人。


    貪財好色也就罷了,居然連一點家國情懷都沒有。


    那麽多慈悲為懷的佛經,都讀到狗肚子裏去了嗎?!


    勤政殿。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再一次去而複還。


    不過這一次毛驤的臉色有些蒼白,似乎還帶有一絲惶恐之色。


    見到毛驤在一個時辰之內已經是第三次去而複返了,就連一向好脾氣的朱標都將奏章扔在禦桌上,沒好氣的說道,“毛指揮使,今日為何這般沉不住氣?!就算是美瑜把弘覺寺給滅了滿門,也算不得什麽大事,為何三番五次去而複返?!”


    這句話雖然沒有任何的指責的意思,但是依然把毛驤給嚇了夠嗆。。


    因為朱標雖然是朝廷內外公認的老好人,也是火爆脾氣朱元璋與朝堂諸位大臣的潤滑劑。


    要是沒有朱標維護的話,不管是胡惟庸一案還是空印案,估計死的人還得乘以3以上。


    但是朱標再是老好人,他也是一國儲君,也是當今天子欽點的皇位繼承人。


    更是這個龐大帝國的二號人物。


    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


    手握數以萬計人之生死。


    所以別看朱標平日裏樂嗬嗬的,跟誰都和顏悅色。


    但是他真正發作起來,估計連天都會變了顏色。


    真以為一國儲君是老好人?!


    那隻是老虎不發威而已。


    如果朱標真的一無是處,那麽就算是他是嫡長子,朱元璋也不會將儲君之位給他,更不會和他相處的這般默契了。


    朝堂內外誰不知道這是這對父子才唱雙簧?!


    天子以嚴以苛治國,儲君以寬以仁待人。


    將來等朱元璋龍禦歸天之後,朱標接班才會更加順暢。


    當然了。


    朱標確實要比朱元璋宅心仁厚得多。


    但是你不能因為朱標宅心仁厚就不把太子放在眼裏。


    如果真的這樣的話,估計離死就不遠了。


    更何況,當朱標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真正的老虎朱元璋也已經將一本奏章扔在了禦桌上。


    雖然一言不發,但是毛驤依然能夠感受到朱元璋刀子一般的眼神。


    所以毛驤趕緊大禮參拜二人,這才對朱標解釋道,“迴稟太子殿下,不是末將沉不住氣,而是弘覺寺那邊確實又起了變故了。”


    “說。”朱元璋冷冷說道。


    毛驤咽了咽口水,這才繼續說道,“上元縣縣令葉瑾率領上元縣官差去到弘覺寺之後,欲將弘覺寺所有僧侶趕至前院集合,但是在驅趕僧侶的過程中,與齊王殿下府上的護衛和內侍發生了衝突,其中一個內侍甚至還用鞭子抽了上元縣官差。”


    聽到毛驤的話,朱元璋微微蹙起了眉頭,扭頭看向朱標問道,“槽兒不日就要離開應天府,就藩青州,這些天他不在宮裏好好陪陪達定妃,去弘覺寺作甚?!”


    朱標也是一臉懵逼。


    雖然朱標是一個很稱職的大哥,平日裏對他的這些弟弟妹妹也十分關照。


    但是最近又是忙著挑選內閣大學士人選,又是忙著推動商稅改革和試點工作。


    每天都忙不過來了,哪有時間關心自己的這些弟弟妹妹們在做什麽啊!?


    老朱見在朱標這裏得不到答案,隨即將目光重新投向了毛驤。


    毛驤趕緊解釋道,“不是齊王殿下,而是潭王殿下。”


    潭王朱梓和齊王朱槽乃是一母同胞,而潭王朱梓因為年幼,還沒有到開府就藩的年紀,所以平時也沒有幾個心腹手下。


    所以朱元璋一聽是朱梓,瞬間了然了。


    “梓兒不在國子監讀書,跑去弘覺寺作甚?!”朱元璋又問道。


    “或是這些天應天府過於悶熱了,所以去弘覺寺避避暑。”朱標替朱梓解釋道,然後看向毛驤,催問道,“之後呢,是不是美瑜和八弟起了衝突看?!”


    毛驤趕緊迴答,“葉縣尊以內侍毆打官差,阻礙官差執法的罪名,將其押至大雄寶殿外斬首示眾,潭王殿下與之爭執,但是葉縣尊並未饒恕內侍的罪過,然後潭王殿下便帶人下山迴宮了。”


    “哼。”聽到毛驤的話之後,老朱臉上露出了一絲怒氣,“這個小王八蛋果然膽大包天,雖然那個閹宦確實該死,但是也輪不到他來殺啊,打狗還要看主人呢,尚未經過公堂審判就將皇宮內侍斬首示眾,這個小王八蛋的膽子也太大了吧。等他料理完弘覺寺之事,朕再去上元縣尋他,若不給老夫一個合理的解釋,老夫不打斷他的兩條腿,老夫跟他姓。”


    毛驤的嘴角微微抽動了一下。


    就這?!


    就這?!


    那個膽大包天的葉縣令殺的可是你的家奴,打的可是你兒子的臉。


    就這樣你都不處置。


    不知道的,還以為那位才是你的親兒子呢。


    一旁的朱標也笑道,“八弟也是一個知進退之人,知道和美瑜起了衝突討不到好,不過一個恃寵而驕的內侍而已,殺了也就殺了,毆打官差,阻礙官差執法,確實是該內侍取死之道。”


    毛驤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見過護犢子的,但是真沒見過像這兩父子護犢子的。


    被欺負的可是你們的兒子和兄弟。


    你們給點反應好不好?!


    不過毛驤心裏的戲還沒有做完,老朱已經朝他看了過來,一臉不耐煩的說道,“就這?!”


    毛驤趕緊迴答道,“迴陛下,葉縣尊去了弘覺寺之後,弘覺寺的知客僧了凡和尚就從小路下了山,根據孩兒們剛剛得到的線報,此人先去江寧縣縣衙尋江寧縣縣令鄧譯無果,又與江寧縣汪師爺帶著一隊官差去了秦淮河,在那兒尋到了鄧譯,鄧譯和幾個紈絝子弟帶著這隊官差,已經朝弘覺寺而去了。”


    老朱的臉色有些難看。


    秦淮河是什麽地方?!


    是應天府的煙花柳巷之地。


    雖然他並沒有禁止官員留宿煙花柳巷之地,但是江寧縣縣令鄧譯是秦淮河常客的傳聞,他早就有了耳聞了。


    之因為鄧譯乃是已故寧河王鄧愈之子。


    鄧愈在世的時候立有潑天大功,而且知進退,對自己也是忠心耿耿。


    所以老朱對鄧愈的幾個子女多為照拂。


    對鄧譯的不法行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是沒想到對方越來越過分了。


    所以老朱心裏盤算著。


    是不是該尋一個由頭敲打敲打一下鄧家,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這時候的朱元璋還不是那個喪妻、喪孫、喪子的孤寡老人。


    所以心理還算健康,對功勳之臣也還算優待。


    要是再等十幾年,鄧譯敢這般囂張的話,老朱估計早就把他的皮給剝下來了。


    別說區區鄧譯,就連常遇春的兩個兒子不都死在老朱的手裏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