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迅速抓住葉瑾這番話的重點,立即挑眉問道,“美瑜也懂軍務嗎,這火炮和機槍又是何物啊。”


    “機槍和火炮都不是什麽稀罕物,就是火器…”葉瑾笑著解釋。。


    一聽是‘火器'',徐達的興趣就不大了。


    火器是一種新型武器,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但是缺點很多,不適合大規模列裝軍隊。


    不過自己的女婿、燕王朱棣對火器也挺感興趣的。


    改日若是有機會,讓朱棣來找葉瑾相互交流交流?!


    就在徐達心裏盤算的時候,葉瑾繼續說道,“至於軍務方麵,小侄也隻是略懂而已。”


    聽葉瑾提到自己的老本行,徐達頓時來了興致,“喲,你小子也知道謙虛了?!快說快說,老夫等著聽你的高見 呢 。 ”


    葉瑾有些汗顏。


    在大明第一戰神麵前賣弄自己的軍事才能,算不算在關公麵前耍大刀啊。


    不過有些話他憋在心裏好久了。


    之前一直沒有機會跟老朱詳細說說,今天遇到徐達也是緣分。


    跟他說也是一樣。


    所以葉瑾喝了一杯酒之後,才開口道,“具體的指揮打仗方麵小侄一竅不通,而且徐伯伯您可是這方麵的行家,小 侄就不班門弄斧了,小侄就說說其他方麵吧。”


    頓了頓,葉瑾繼續說道,“比如說軍製。”


    “在小侄看來,我朝的軍戶製度,不但十分粗糙,而且還是在開曆史的倒車,甚至比胡人的全民皆兵,部落兵製還 不如。”


    這番驚世駭俗的話才說出口,其他幾個人都是一臉震驚的看著葉瑾。


    就連正在對付雞翅膀的小胖子這會兒也是嘴裏含著雞翅膀, 一臉吃驚的看著葉瑾,就像是在看一個怪物一樣。


    大明的軍戶製度是根據前朝,也就是蒙元的軍戶製度完善而成的。


    簡單來說,就597是一人從軍,全家的戶籍劃歸軍戶,除非經皇帝特許或官至兵部尚書,任何人都不得自行改籍。


    軍戶歸衛所管轄,父亡子繼, 一直到這家人死絕、後繼無人為止。


    好處是國家能夠保證有充足的兵源。


    洪武一朝數次北伐,動員的兵力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能夠動員這麽龐大的兵源,全耐軍戶製度的完善。


    但是和壞處相比,這點優勢簡直微乎其微。


    比如說階級固化,如果一家人的戶籍被劃歸軍戶了, 一輩子都脫不了籍,隻能永遠從事農耕和當兵這兩件事。而且 軍戶的社會地位比民戶要低的多, 一家人甚至隻能有一個能成為讀書人,其餘人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


    還有軍戶都被固定在一個衛所裏麵,與外界幾乎沒有什麽交流。在衛所裏,百戶、千戶等中下級軍官就等於是衛所 裏的皇帝,經常會有侵占土地、欺壓奴役軍戶的事情發生。


    如果發生戰事,軍戶還要自己承擔武器鎧甲之類的,甚至連盤纏和口糧都要自備,朝廷發下來的餉銀也會被隨意克 扣。


    自己準備武器鎧甲和盤纏去和敵人拚命,士兵的士氣和戰鬥力能有多高?!


    而且朝廷對軍戶的管理製度也十分粗暴,是用軍法管理軍戶,而不是用《大明律》。軍法可比《大明律》嚴苛多 了,稍微觸犯軍法,就得掉腦袋。


    因為有以上種種缺點,加之社會地位低下,所以大明的軍戶製度僅僅維持了洪武和永樂兩朝,之後就逐漸崩壞。


    軍戶不再成為朝廷穩定的兵源來源,而是成為勳貴和軍官的奴隸和佃農。


    哦不!


    就算是(bbaj)洪武和永樂兩朝,軍戶都不是精銳部隊的兵源來源。


    兩朝的精銳部隊都是來自拱衛京城的三大營。


    三大營中的三千營甚至是以3000蒙古騎兵作為骨幹呢。


    說白了,京師三大營采用的依然是募兵製,待遇和軍戶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明朝的軍戶製度從創建之初就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累贅。


    而到了中後期,更是成為勳貴和武將的搖錢樹。


    朝廷劃撥給軍戶的良田也成了這些蛀蟲的私產。


    這種落後粗鄙的製度在元朝中後期已經崩壞了,但是老朱居然又撿起來用了。


    這跟在路上撿人家吐掉的口香糖又有什麽區別?!


    不但一點味道都沒有了,還髒。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像葉瑾這樣能夠預知未來”。


    在他們看來,軍戶製度能夠為朝廷提供充足的兵源,從此以後朝廷就不再為兵源枯竭而發愁了。


    有了充足的兵源來源,就可以抵禦胡人南下牧馬,保衛家園不受侵犯。


    所以聽到葉瑾將軍戶製度貶的一文不值的時候,在座的幾個人先是一臉震驚,然後都朝葉瑾投來了責怪的目光。


    就連一向站在葉瑾這邊的嬋嬋都嘟著小嘴,以示不滿。


    小胖子朱雄英則開口道,“葉先生,若是我爺爺聽到你這番大逆不道之言,估計得把你的狗腿給打斷咯。”


    葉瑾看著他露出森森白牙,“在你爺爺打斷我的狗腿之前,我先把你的一雙豬蹄給打斷了。”


    嚇得小胖墩趕緊把腦袋縮在嬋嬋背後躲起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徐達嘿嘿冷笑道,“嘿嘿小子,如果你今晚不給老夫一個合理的解釋的話,不等老…咳咳,那誰 打斷你的狗腿,老夫今晚就先把你的一雙狗腿子給廢了,叫你胡說八道。”


    馬勒戈壁。


    軍戶製度可不是老朱一言堂,而是朝堂諸公,也包括自己經過十餘年的研究和討論,才完善的軍備製度。


    但是才落實不到一年的時間,居然被人批的狗屁不通。


    奶奶的。


    自己十多年的成果居然被人這般輕視。


    叔叔可以忍,嬸嬸也忍不了啊。


    葉瑾看到徐達一副要吃人的表情,也被嚇了一跳。


    趕緊給他倒了一杯酒,平息一下他的火氣,才解釋道,“小侄敢這麽說,肯定是有依據的嘛,徐伯伯你且聽小侄娓 娓道來。”


    “快說快說,老夫聽著呢。”徐達說道。


    然後看向趙今夏說道,“閨女,待會兒借你的佩刀用用,要是某人說的不和老夫的心意,你看老夫剁不剁他就完 了。”


    葉瑾一臉無語。


    這老頭真的生氣了?!


    哼!


    曆史書上不是說徐達不但是一位出色的將領和統帥,而且為人謙遜,有容人的氣度。


    怎麽動不動就要拿刀砍人呐?!


    “咳咳…那小侄可就暢所欲言了哈,先說好,隻要小侄說的有理,不管合不合您的心意,您可別動不動就提刀砍人 哈。”葉瑾先給他打了一劑預防針。


    徐達冷著臉點頭。


    嗯!


    在氣度方麵確實要比老朱強得多。


    如果是老朱的話,估計葉瑾才說完“我朝的軍戶製度、十分粗糙這句話之後,老朱手裏的杯子就已經扔過來了。


    關於大明的軍戶製度,葉瑾來到這個時空之後曾經花了一些時間研究過。


    再結合自己上輩子的一些記憶,所以他早就總結出軍戶製度的優缺點了。


    所以沒有絲毫停頓,就將自己關於軍戶製度的優缺點一股腦兒的說了出來。


    聽得在座的幾個人一愣一愣的。


    嬋嬋和趙今夏雖然聽得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的意思還是懂的。


    至於徐達父女,則把葉瑾更深層次的意思給聽出來了。


    葉瑾更深層次的意思也很簡單,那就是‘軍戶製度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提供充足的兵源,但是兵源質量不佳,而且


    隨著時間流逝,唯一的優勢也會消失殆盡,這個製度就會成為朝廷的一大頑疾。’


    小胖子則咬著雞翅膀,仿佛沒有聽到葉瑾的話一樣。


    但是他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時不時朝葉瑾這邊瞥過來,足以證明他已經將葉瑾這番話全部聽進心裏去了。


    講完這番話之後,葉瑾才總結道,“徐伯伯,現在的大明看似蒸蒸日上,華夏大地也趨於平靜,重現往日之榮光。 但是這並不是我朝的製度有多麽好多麽合理,而是我炎黃子孫是天下最勤奮、最優秀的種族,隻要有一個安定的環境, 我炎黃子孫就能夠創造出一個錦繡的江山。”


    “但是大明如今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一般茁壯成長,很多不好的粗糙的製度就像是一些壞習慣一樣,如果現在不做 出改變的話,將來等國家日趨穩定之後,再更改就來不及了。 一個人養成了一身的壞毛病,不再年幼的時候加以改正, 長大之後必成禍端。江夏侯之子周驤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朝粗鄙的製度太多太多了,比如說賦稅製度,比如說戶籍製度,比如說八股取士製度,比如說藩王製度…等等 等等,若是有時間,小侄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小侄雖然官小職卑,但是依然也有一顆拳拳之心,也希望天下百姓幸福安康,希望我朝日月旗幟插遍天涯海角, 希望我大明江山永固,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明短則幾十上百年,長則一兩百年,必生大亂呐!!!”


    看到葉瑾這幅著急的模樣,徐達也有些動容了。


    什麽“賦稅製度’、‘藩王製度’這些國策他沒有研究過,也不敢研究。


    但是軍戶製度徐達卻是倡導人之一。


    所以他對軍戶製度很是了解。


    剛才聽到葉瑾說出這麽多關於軍戶製度的缺點之後,徐達不由得悚然一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