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胖墩剛才是故意的?!。


    這也太早熟了吧。


    小胖子,你今年真的才八歲?!


    剛才老朱氣勢洶洶要葉瑾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的時候,小胖墩恰到好處的鑽進了老朱的懷裏,又是撒嬌又是賣萌,不但將老朱的怒氣值降到了最低值,也讓葉瑾有驚無險的渡過了‘危機’。


    本來葉瑾以為這個小胖墩是歪打正著呢。


    沒想到他居然是故意的。


    所以試探著問道,“你這些天在我家白吃白住,而且還要嬋兒姐姐照顧你,你不感激我們就算了,憑什麽還要我感激你啊。”


    小胖墩給了他一個大白眼。


    沒好氣道,“不感激就算了,但是下次有這種事你可別求我。”


    這麽老氣橫秋的話出現在一個年僅8歲的孩子嘴裏,怎麽聽都有一種違和感。


    “你的意思是,你剛才是故意的?!”葉瑾又問道。


    “不然呢。”小胖墩沒好氣道,“雖然不知道葉先生你因為何事招惹了爺爺,但是你人不錯,嬋兒姐姐更是天下最好的人之一,我超喜歡你家的,所以就替你解了圍


    啦…”


    “你不喜歡自己的家嗎?!”葉瑾問道。


    小胖墩想了想,道,“我喜歡奶奶住的地方…至於我家,爹爹很忙,娘親已經過世好久了,母親對我和三弟也極好,但是總感覺怪怪的。”說著有些不耐煩的揮揮手,繼續道,“反正我替你解了圍,你就要感激我。”


    “好,我謝謝你,我謝謝你全家…行了吧。”葉瑾沒好氣道。


    “嘿嘿…”小胖墩這才露出了孩子般的笑臉。


    然後又道,“那一會兒多給我講幾個故事唄。”


    “行,今天晚上給你講一個和尚帶著一隻猴子,一頭豬,還有一個大胡子去天竺國取經的故事。”


    “又是猴子又是豬的,有什麽意思啊?!”小胖墩不滿。


    “還有妖怪呢。”


    一聽有妖怪,小胖墩立即拍手叫好,道:“好,就聽這個,我就聽這個。”


    “郭雄英,還不趕緊過來把你那張髒兮兮的臉給洗了?!”嬋嬋從廚房裏端了一盆熱水來到院子裏,朝著小胖墩喊道。


    小胖墩立即屁顛屁顛的跑過去。


    看到他這麽天真爛漫的樣子,葉瑾很難將他和剛才那個早熟的小胖子聯係到一起。


    果然。


    皇家的人就是這麽變態。


    一個才滿八歲的孩子就已經這麽早熟了。


    那其他的人還得了?!


    看來以後和這些皇親國戚打交道的時候,得多留一個心眼才行。


    額。


    朱標應該就不用了吧。


    這是一個老好人。


    葉瑾心裏想著事,抬腳就朝前廳走去。


    正在洗臉的小胖墩見他要走,立即著急道,“葉先生,你剛才不是答應要給我講故事的嗎?!你又要去哪兒啊`.。”


    “我去加一會兒班,你先把今天先生布置的算術題做完再說,我大概一炷香之後就迴來。”葉瑾解釋道。


    小胖墩這才放下心來。


    但是嘴裏依然叮囑道,“那你早些迴來。”


    “知道了,話真多。”


    朱元璋父子出了縣衙。


    毛驤和其他錦衣衛立即從縣衙兩邊的巷子裏走了出來。


    但是父子二人並沒有立即上馬車,而是沿著上元縣的街道朝著城門口方向走。


    “父皇,美瑜賢弟今日之舉確實孟浪了一些,但是他的出發點也是好的。兒臣也是今日才知道,秦淮河北岸的這些秦樓楚館背後的東家都是應天府內的勳貴和皇親


    國戚,甚至連四弟和十三弟他們都摻和進來了。”


    老朱冷哼一聲之後,才道,“你十三弟今年才多大?!也就比英兒大一兩個月而已,這種事豈是他能做的了主的?!與其說是他的產業,還不如說是郭家的產業。”


    朱元璋的第十三個兒子名叫朱桂,今年也才八歲而已。


    母妃是為滁陽王郭子興之女郭惠妃。


    雖然郭子興和他的兩個兒子全都死了,但是老郭家依然還有別的親眷住在應天府中,算是郭惠妃的娘家人。


    所以豫王朱桂在秦淮河北岸的產業,應該就是這些後戚打著朱桂的名義暗中操控的。


    朱標想想也是。


    就趕緊道,“那兒臣迴去之後,一定叫人將此事調查清楚。若真是他人所為,兒臣就替十三弟做主,讓他將酒樓典賣出去。”


    “嗯。”老朱微微點頭。


    “但是四弟已經就藩燕京了,為何在應天府還有他的產業啊?!”朱標又問道。


    “大抵是就藩之前的吧。”朱元璋不想糾結這些細枝末節。


    因為在他看來,一個王爺在秦淮河開設一家酒樓算不得什麽大事。


    而且燕王朱棣是洪武13年才去燕京就藩的。


    現在也才過去一年多而已。


    而且秦淮河兩岸的酒樓、青樓、勾欄瓦舍、賭坊可都是搖錢樹。


    雖然朱棣去燕京就藩了,但是產業又帶不走。


    繼續當搖錢樹不好?!


    所以老朱直接問道,“今日之事你怎麽看?!”


    “美瑜賢弟的本意應該還是想將秦淮河北岸納入上元縣縣衙的管轄範圍之內,兒臣看過他的五年規劃,驚為天人。但是想要完成此計劃,需要耗費的錢糧無數。單


    靠收取百姓賦稅,估計一百年都完不成。但是秦淮河北岸的這幾十家商鋪就不一樣


    了,家家都是搖錢樹,一年的商稅可抵百姓十年以上的賦稅。”朱標迴答道。


    老朱悚然一驚,趕緊問道,“區區50餘家產業而已,真能收取這麽多商稅?!”


    “依照美瑜製定的收取商稅的條例,隻多不少。他製定的商稅條例不是簡單的三十稅一,而是根據交易額度,產業規模,總資產,淨利潤等諸多因素來收取賦稅的,總的來說,就是產業規模越大,家資越豐厚之人,收取的賦稅越高。”


    “兒臣覺得此條例大有可為,若是咱們的目光隻在百姓身上,百姓的負擔就太重了,不但每年要繳納諸多賦稅,而且還要承擔徭役。那些商賈雖然社會地位低了一些,但是他們可比普通百姓的日子好過多了,若是長此以往,咱們大明朝的百姓就會富則越富,窮則恆窮。”


    “兒臣這些日子找人統計了前宋的稅收金額,真如美瑜說的那樣,前宋的賦稅收入比咱們大明朝多了將近三四倍。”


    ““」所以父皇,商稅是應該改革了。”朱標一臉認真的看著朱元璋說道。


    但是朱元璋卻擺擺手,道:“不急。”


    “可是父皇…”


    朱標的話才說了一半,但是朱元璋揮手製止了他,解釋道,“朕的意思是先讓這個小王八蛋在上元縣折騰,看他能折騰出一個什麽樣子出來。反正也隻是一縣之地而已,又是在咱們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折騰的好,有好的政策,那麽朝廷進行改良之後再推廣天下也不遲,若是被他折騰的民不聊生,那也隻是一縣之地而已,咱們還有糾錯的機會。”


    “父皇的意思是,將上元縣當成改革的試點?!”朱標問道。


    老朱重重點頭,道:“此子確實有些才幹,這些天說的話朕也仔細思量過,確實有些道理,所以就讓他繼續折騰下去吧,且看他能把這上元縣改造成什麽樣子。”


    這才是老持穩重之言。


    朱標想了想,也覺得自己是有一些激進了。


    微微點頭道,“好。”


    這時候,父子二人已經出了上元縣城門口。


    今天的月色很好。


    就算是沒有侍衛的火把,月光也能將青石板鋪設的官道照得跟白晝似的。


    “僅僅一兩天的時間,雄英孩兒的氣色居然好了許多,這是怎麽迴事?!”朱元璋突然問道。


    正在想事情的朱標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爹,您說什麽?!”


    “我說…”老朱見他這幅樣子,頓時失去了說話的興致,沒好氣道,“我說個屁我說,連自己的親兒子都不關心…”


    說完背著手氣咻咻的爬上了馬車噸。


    朱標先是一臉懵逼,然後失笑搖頭。


    自己的這個爹啊。


    有時候真的跟一個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沒有什麽區別。


    “爹,那明日早朝,美瑜真的被百官彈劾了又該如何處置啊?!”朱標隔著馬車窗簾問道。


    “老夫管他去死,小王八蛋連反詩都作得出來,這天下還有什麽事他做不出來?!”老朱氣急敗壞。


    但是似乎又有些不忍心讓自己的好大兒擔心,繼續開口解釋道,“你也不用太擔心他了,那個小王八蛋看似魯莽,但是做事滴水不漏,這一次就算是沒有你我父子保他,他也有法子平安渡過此劫的。”


    “所以朕現在也好奇的很,想知道他準備用什麽法子堵住朝堂袞袞諸公的嘴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鉤魚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鉤魚王並收藏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