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葉瑾竟是一條受困於前灘的五爪金龍?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作者:鉤魚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是這些在別的地方司空見慣的潛規則,在上元縣幾乎是絕跡了。
這就是趙今夏最疑惑的地方。
葉瑾是怎麽做到徹底割斷二者之間的聯係的?!
聽到趙今夏的問題之後,葉瑾很輕鬆的迴答道:“簡單啊,推到重來,另起爐灶。”
說簡單一點,就是把之前的那些差役幾乎全都趕出衙門,然後從貧民階層中再選拔一些憨厚老實的人當差。
但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
葉瑾可是布局了好久才做到這一點。
先扮豬吃老虎,給上元縣上下一個書呆子的形象。
然後暗中籠絡了一批人。
之後再下狠手處置一批胥吏和差役,再大規模招聘新鮮血液。
雙管齊下,總算是把影響降到最低點。
但是即便如此,上元縣縣衙的正常運轉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足足二十多天才恢複正常。
不過自從大清洗結束之後,葉瑾就徹底掌控了縣衙的局勢了。
別看他一副憊懶的模樣,但是他就是整個上元縣的天。
說一不二。
兩個人說了一會兒的話,就已經繞著大街走了一圈了。
“快走…”
“老實點!”
就在這時候,街道上突然傳來了兩道嗬斥的聲音。
葉瑾和趙今夏不約而同的迴頭,朝聲音來源處看去。
就看到兩個差役正押著一名衣衫襤褸的和尚朝縣衙方向走去。
這兩名差役也看到了葉瑾和趙今夏。
趕緊押著和尚過來行禮道,“大人,趙捕頭…”
葉瑾看著和尚問道,“這和尚犯了何事啊?!”
一名衙役揪著和尚破爛的僧衣,另一名衙役則解釋道,“這個臭和尚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一個進城賣雞蛋的大娘的東西,若不是屬下正好巡街巡到此處,就被這廝得手了。而且這廝可是慣犯了,來我上元縣僅僅一月有餘,就已經實施盜竊好幾次了,屢教不改,這一次屬下打算向刑房申請,多關他幾天。”
這種小事葉瑾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點點頭對兩名差役說道,“辛苦了。”
趙今夏則看了和尚一眼,皺眉問道,“你可是出家之人,那麽多年的佛經都讀到狗肚子裏了嗎?!而且你有手有腳的,哪怕是乞討化緣也行啊,為何要小偷小摸,行此低賤之事呢?!”
“施主此言差矣。”這個大和尚聽到趙今夏的指責之後,並沒有露出絲毫的愧疚之意,反而侃侃而談道,“貧僧乃是遊戲人間爾。”
說著他將目光轉移到葉瑾神身上,繼續說道,“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遊戲,這位翩
翩公子扮演金童,女菩薩扮演玉女,這兩位差大哥扮演官差,還有芸芸眾生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貧僧雖然早些年出家為僧,扮演的是和尚,但是剛才因為腹中空空,所以就扮演了賊…”
“但是貧僧永遠都是和尚,或者永遠都是賊嗎?!也不盡然。”
“這位公子更不會永遠隻當一縣之尊,在貧僧看來,公子乃是一條必將翱翔於九天之上的五爪金龍,雖然暫時困於前灘,但是遲早會一飛衝天的…”
“公子,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和尚突然掙脫了差役的束縛,湊到了葉瑾的跟前。
葉瑾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
這和尚豈止是偷兒啊,簡直就是一個神經病。
特麽的。
五爪金龍這種話是可以隨便說的?!
你想死可以,但是別特麽牽連上我。
“哪裏來的和尚,竟敢這般胡言亂語?!”葉瑾蹙眉道,“還不趕緊將他拖走?!
打一頓板子之後再關十天半個月,若是再敢胡說八道,就送他去錦衣衛,讓他蹲幾天昭獄試試。”
兩名差役這才反應過來。
趕緊又將和尚提溜過來,押著就往縣衙方向走去。
被和尚這番胡言亂語攪了興致之後,葉瑾也沒有繼續逛下去的心思。
對趙今夏說道,“我們也迴縣衙吧。”
“好。”趙今夏點點頭。
二人轉身就要往縣衙方向走去,就聽到遠處有人喊道,“美瑜賢弟,你可讓為兄找的好辛苦啊…”
葉瑾朝著聲音來源處看去,就看到不遠處的大街上,朱標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
葉瑾的心裏頓時叫了一聲僥幸。
還好朱標這會兒才到呢。
要不然讓他聽到那個臭和尚的風言風語,還不知道會不會有別的聯想。
額!
應該不會吧。
朱標在史書上的名聲可好了。
溫文儒雅,帶人隨和。
而且朱元璋多次舉起屠刀,全都是因為他勸阻的緣故才沒有釀成血案。
所以朱標的胸懷應該不會像老朱那麽狹隘吧。
葉瑾一邊想著事,一邊帶著趙今夏就朝朱標贏了上去。
“郭兄平時可是大忙人,今天怎麽有空來尋在下了?!”葉瑾帶著趙今夏朝朱標迎了過去,拱手問道。
朱標笑著迴答道,“為兄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閑…”
“聽家父說犬子這些日子暫住在賢弟府上,所以為兄想著今日無事,就特來尋賢弟,一是感激賢弟的照拂之情,二是上一次和賢弟一見如故,甚是想念…”
雖然是親父子,但是朱標和朱元璋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性格。
朱標為人謙遜隨和,給人一種很好相處的感覺。
但是朱元璋則跟一個火藥桶似的,一點就炸。
不過這也是葉瑾的錯覺而已。
朱標謙遜隨和是沒錯,但是朱元璋真的不是一個一點就炸的火藥桶,而是一個永遠讓人摸不透想法的老銀幣。
他要真的是一個火藥桶,早就被陳友諒、張士誠等梟雄幹翻了。。
哪有可能滅掉無數梟雄,推翻暴元統治,建立大明王朝啊。
不過老朱在葉瑾麵前確實是一個一點就炸的火藥桶。
“在下也對郭兄一見如故,所以你我兄弟二人就不說那些客氣話了。”葉瑾微微一笑。
然後指著不遠處的縣衙說道,“既然郭兄下午無事,要不就去縣衙一敘如
何?!”
“為兄正有此意。”
聽著兩個人的酸言酸語,趙今夏忍不住撇撇嘴。
這些讀書人說話怎麽都是這幅腔調?!
聽起來怪模怪樣的。
難道就不能學著普通人好好說話嗎?!
心裏一邊吐槽,一邊跟著倆人迴到了縣衙。
因為現在還沒有到酉時放衙的時間,所以葉瑾就領著朱標來到了前廳。
朱標來找葉瑾看兒子是假,請教問題是真。
所以剛剛進了前廳坐下,朱標就迫不及待的問道:“賢弟,為兄看你將上元縣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是似乎放在公務上的時間又不多,不瞞賢弟,為兄也是在朝中擔任微末小吏一職,手下也管了一些人,但是為兄可做不到像賢弟你這般清閑,可以給為兄說說你的訣竅嗎?!”
葉瑾看了朱標一眼。
微末小吏?!
您也太謙虛了吧。
不過葉瑾一時間搞不懂朱標這是來考校自己,還是真心實意的求教來了。
所以理了理思路之後,才說道,“其實我也沒有做什麽,無非就是製定一些合理的製度,然後帶頭嚴格遵守這些規章製度,然後獎懲分明,升遷有序,自然就可以做到政清人和了。不過我的上元縣縣衙也僅僅隻有百餘人而已,和郭兄的大衙門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所以我的意見隻能作為參考,可不能隨意借鑒。”
他趕緊打了一針預防針。
萬一朱標瞎借鑒自己的法子用在朝廷上,不但沒有起到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然後老朱就把一腔怒火發泄在自己的頭上怎麽辦?!
帶著嬋嬋亡命天涯,做一對苦命鴛鴦嗎?!
咦?!
也不是不可以。
葉瑾想了想,又補充道,“但是再完美的製度也需要人來執行,如果製定製度之人帶頭破壞製度,那麽製度製定的再完善,也是一紙空文。”
這時候,趙今夏已經給倆人端來了兩杯清茶。
朱標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之後,才歎息一聲道,“賢弟說的在理啊,製定製度容易,遵守製度千難萬難。”
他瞥了葉瑾一眼,試探著問道,“所以管理是一門大學問,鬆一些容易讓手下之人懈怠,緊一些又有可能讓其心生不滿。這一鬆一緊,其中的學問可大著呢。就比如說洪武9年空印案和洪武13年的胡惟庸案,這兩大案都曾轟動一時,而且也誅殺官員勳貴無數。雖然事有起因,但也讓諸多官吏心生不滿,若是賢弟的話,這兩個案子應當如何處置啊?!”
葉瑾想都沒想,直接開口迴答道,“既然事出有因,而且自有朝廷法度所在,所以朝廷對兩大案的處置並無不妥之處。”
這可是關係到站隊的問題,葉瑾可含糊不得。
而且空印一案雖然情有可原,但是也是官員違反律法在先,老朱舉起屠刀在後。
至於胡惟庸一案。
完全就是胡惟庸在找死。
之所以牽連甚廣。
笑話。
古代哪一件謀逆大案牽連不廣的。
不過朱標明顯不太滿意葉瑾的迴答。
隻不過他的涵養比較好,並沒有立即表露出來。
這就是趙今夏最疑惑的地方。
葉瑾是怎麽做到徹底割斷二者之間的聯係的?!
聽到趙今夏的問題之後,葉瑾很輕鬆的迴答道:“簡單啊,推到重來,另起爐灶。”
說簡單一點,就是把之前的那些差役幾乎全都趕出衙門,然後從貧民階層中再選拔一些憨厚老實的人當差。
但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了。
葉瑾可是布局了好久才做到這一點。
先扮豬吃老虎,給上元縣上下一個書呆子的形象。
然後暗中籠絡了一批人。
之後再下狠手處置一批胥吏和差役,再大規模招聘新鮮血液。
雙管齊下,總算是把影響降到最低點。
但是即便如此,上元縣縣衙的正常運轉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足足二十多天才恢複正常。
不過自從大清洗結束之後,葉瑾就徹底掌控了縣衙的局勢了。
別看他一副憊懶的模樣,但是他就是整個上元縣的天。
說一不二。
兩個人說了一會兒的話,就已經繞著大街走了一圈了。
“快走…”
“老實點!”
就在這時候,街道上突然傳來了兩道嗬斥的聲音。
葉瑾和趙今夏不約而同的迴頭,朝聲音來源處看去。
就看到兩個差役正押著一名衣衫襤褸的和尚朝縣衙方向走去。
這兩名差役也看到了葉瑾和趙今夏。
趕緊押著和尚過來行禮道,“大人,趙捕頭…”
葉瑾看著和尚問道,“這和尚犯了何事啊?!”
一名衙役揪著和尚破爛的僧衣,另一名衙役則解釋道,“這個臭和尚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偷一個進城賣雞蛋的大娘的東西,若不是屬下正好巡街巡到此處,就被這廝得手了。而且這廝可是慣犯了,來我上元縣僅僅一月有餘,就已經實施盜竊好幾次了,屢教不改,這一次屬下打算向刑房申請,多關他幾天。”
這種小事葉瑾自然不會放在心上。
點點頭對兩名差役說道,“辛苦了。”
趙今夏則看了和尚一眼,皺眉問道,“你可是出家之人,那麽多年的佛經都讀到狗肚子裏了嗎?!而且你有手有腳的,哪怕是乞討化緣也行啊,為何要小偷小摸,行此低賤之事呢?!”
“施主此言差矣。”這個大和尚聽到趙今夏的指責之後,並沒有露出絲毫的愧疚之意,反而侃侃而談道,“貧僧乃是遊戲人間爾。”
說著他將目光轉移到葉瑾神身上,繼續說道,“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遊戲,這位翩
翩公子扮演金童,女菩薩扮演玉女,這兩位差大哥扮演官差,還有芸芸眾生都在扮演各自的角色,貧僧雖然早些年出家為僧,扮演的是和尚,但是剛才因為腹中空空,所以就扮演了賊…”
“但是貧僧永遠都是和尚,或者永遠都是賊嗎?!也不盡然。”
“這位公子更不會永遠隻當一縣之尊,在貧僧看來,公子乃是一條必將翱翔於九天之上的五爪金龍,雖然暫時困於前灘,但是遲早會一飛衝天的…”
“公子,你說我說的對不對?!”和尚突然掙脫了差役的束縛,湊到了葉瑾的跟前。
葉瑾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
這和尚豈止是偷兒啊,簡直就是一個神經病。
特麽的。
五爪金龍這種話是可以隨便說的?!
你想死可以,但是別特麽牽連上我。
“哪裏來的和尚,竟敢這般胡言亂語?!”葉瑾蹙眉道,“還不趕緊將他拖走?!
打一頓板子之後再關十天半個月,若是再敢胡說八道,就送他去錦衣衛,讓他蹲幾天昭獄試試。”
兩名差役這才反應過來。
趕緊又將和尚提溜過來,押著就往縣衙方向走去。
被和尚這番胡言亂語攪了興致之後,葉瑾也沒有繼續逛下去的心思。
對趙今夏說道,“我們也迴縣衙吧。”
“好。”趙今夏點點頭。
二人轉身就要往縣衙方向走去,就聽到遠處有人喊道,“美瑜賢弟,你可讓為兄找的好辛苦啊…”
葉瑾朝著聲音來源處看去,就看到不遠處的大街上,朱標正笑吟吟的看著自己。
葉瑾的心裏頓時叫了一聲僥幸。
還好朱標這會兒才到呢。
要不然讓他聽到那個臭和尚的風言風語,還不知道會不會有別的聯想。
額!
應該不會吧。
朱標在史書上的名聲可好了。
溫文儒雅,帶人隨和。
而且朱元璋多次舉起屠刀,全都是因為他勸阻的緣故才沒有釀成血案。
所以朱標的胸懷應該不會像老朱那麽狹隘吧。
葉瑾一邊想著事,一邊帶著趙今夏就朝朱標贏了上去。
“郭兄平時可是大忙人,今天怎麽有空來尋在下了?!”葉瑾帶著趙今夏朝朱標迎了過去,拱手問道。
朱標笑著迴答道,“為兄也是偷得浮生半日閑…”
“聽家父說犬子這些日子暫住在賢弟府上,所以為兄想著今日無事,就特來尋賢弟,一是感激賢弟的照拂之情,二是上一次和賢弟一見如故,甚是想念…”
雖然是親父子,但是朱標和朱元璋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性格。
朱標為人謙遜隨和,給人一種很好相處的感覺。
但是朱元璋則跟一個火藥桶似的,一點就炸。
不過這也是葉瑾的錯覺而已。
朱標謙遜隨和是沒錯,但是朱元璋真的不是一個一點就炸的火藥桶,而是一個永遠讓人摸不透想法的老銀幣。
他要真的是一個火藥桶,早就被陳友諒、張士誠等梟雄幹翻了。。
哪有可能滅掉無數梟雄,推翻暴元統治,建立大明王朝啊。
不過老朱在葉瑾麵前確實是一個一點就炸的火藥桶。
“在下也對郭兄一見如故,所以你我兄弟二人就不說那些客氣話了。”葉瑾微微一笑。
然後指著不遠處的縣衙說道,“既然郭兄下午無事,要不就去縣衙一敘如
何?!”
“為兄正有此意。”
聽著兩個人的酸言酸語,趙今夏忍不住撇撇嘴。
這些讀書人說話怎麽都是這幅腔調?!
聽起來怪模怪樣的。
難道就不能學著普通人好好說話嗎?!
心裏一邊吐槽,一邊跟著倆人迴到了縣衙。
因為現在還沒有到酉時放衙的時間,所以葉瑾就領著朱標來到了前廳。
朱標來找葉瑾看兒子是假,請教問題是真。
所以剛剛進了前廳坐下,朱標就迫不及待的問道:“賢弟,為兄看你將上元縣治理的井井有條,但是似乎放在公務上的時間又不多,不瞞賢弟,為兄也是在朝中擔任微末小吏一職,手下也管了一些人,但是為兄可做不到像賢弟你這般清閑,可以給為兄說說你的訣竅嗎?!”
葉瑾看了朱標一眼。
微末小吏?!
您也太謙虛了吧。
不過葉瑾一時間搞不懂朱標這是來考校自己,還是真心實意的求教來了。
所以理了理思路之後,才說道,“其實我也沒有做什麽,無非就是製定一些合理的製度,然後帶頭嚴格遵守這些規章製度,然後獎懲分明,升遷有序,自然就可以做到政清人和了。不過我的上元縣縣衙也僅僅隻有百餘人而已,和郭兄的大衙門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所以我的意見隻能作為參考,可不能隨意借鑒。”
他趕緊打了一針預防針。
萬一朱標瞎借鑒自己的法子用在朝廷上,不但沒有起到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然後老朱就把一腔怒火發泄在自己的頭上怎麽辦?!
帶著嬋嬋亡命天涯,做一對苦命鴛鴦嗎?!
咦?!
也不是不可以。
葉瑾想了想,又補充道,“但是再完美的製度也需要人來執行,如果製定製度之人帶頭破壞製度,那麽製度製定的再完善,也是一紙空文。”
這時候,趙今夏已經給倆人端來了兩杯清茶。
朱標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之後,才歎息一聲道,“賢弟說的在理啊,製定製度容易,遵守製度千難萬難。”
他瞥了葉瑾一眼,試探著問道,“所以管理是一門大學問,鬆一些容易讓手下之人懈怠,緊一些又有可能讓其心生不滿。這一鬆一緊,其中的學問可大著呢。就比如說洪武9年空印案和洪武13年的胡惟庸案,這兩大案都曾轟動一時,而且也誅殺官員勳貴無數。雖然事有起因,但也讓諸多官吏心生不滿,若是賢弟的話,這兩個案子應當如何處置啊?!”
葉瑾想都沒想,直接開口迴答道,“既然事出有因,而且自有朝廷法度所在,所以朝廷對兩大案的處置並無不妥之處。”
這可是關係到站隊的問題,葉瑾可含糊不得。
而且空印一案雖然情有可原,但是也是官員違反律法在先,老朱舉起屠刀在後。
至於胡惟庸一案。
完全就是胡惟庸在找死。
之所以牽連甚廣。
笑話。
古代哪一件謀逆大案牽連不廣的。
不過朱標明顯不太滿意葉瑾的迴答。
隻不過他的涵養比較好,並沒有立即表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