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府宴會大殿,賓客們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一幫武人幾杯酒下肚,哪裏還有斯文在,多有一手提壺,一手執杯,離席四處晃蕩者。
“哎呀,北元皇後啊…也不知是個什麽滋味!”
“少特娘的扯淡,老子也不知,此事休要再提,以後某家真擒了來,那也該交由陛下發落。”
藍玉罵罵咧咧,這話題今日就繞不開了!
“原來那幫蠻子躲在捕魚兒海啊,難怪近些年北征一直尋不到他們主力…”
“少放屁,此乃軍機大事,長生老弟非我輩中人,不懂此道也就罷了,我等豈可咋唿?出了此間都把嘴看牢了,誰知有沒有北元探子,小心泄密掉了腦袋!”
……
徐達、李文忠二人也聚在李善長一桌討論,
“怕是陛下那裏要畢其功於一役,以免夜長夢多。”
“合該如此,今日也不曾料想有此一出,否則倒該勸勸那後生。”
說話間李文忠還特意朝陸長生那桌瞄了一眼。
“也不知這後生說的是哪一年之事,唉,想來那會咱們幾個老家夥都入土咯,否則如此陣仗,豈會叫藍玉這小子搶了頭籌!”
徐達有些吃檸檬,封狼居胥啊。
李善長笑的像隻狐狸,
“天德,喏,迴頭瞧瞧,兩人多登對,不如早些讓那小子改口尊你一聲‘泰山’,還怕他知道的不給你抖落清楚?”
徐達聽話地迴瞄一眼,不禁老臉一紅,自家那不爭氣的正巴巴湊著人陸長生問東問西,哪有女兒家一點矜持,沒好氣道,
“老狐狸,你少扯,為老不尊,盡說些有的沒的,且自罰一杯再說!”
李善長打了個馬虎眼,朝下方烏糟糟處掃了一眼道,
“天德,差不多了,正事要緊,再耽擱下去,這些賊廝還能有幾個清醒。”
徐達與李文忠交換眼色,點點頭,各自迴了自己座席。
話說陸長生這一桌,菜基本沒動,實在是兩人經曆下午的剖屍,短期內都別想有胃口。
“那個年代的女子都能尋一份差事,自給自足嗎?”
“嗯,男女各憑本事。”
“她們能做主自己的婚姻大事嗎?”
“大抵是能的,講究自由戀愛,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會遭父母反對。”
“你之前說大明的女子生孩子太早?”
“嗯,那個時代規定女子最低結婚年齡為20歲,實際往往24-5歲後才考慮結婚,一夫一妻製,所以孩子也生的極少,鮮有超過3個的,一個兩個是主流,講究優生優育。”
徐妙錦麵露向往,突然想到什麽,邪魅一笑。
“聽說你府上那兩個丫頭也才14-5歲…”
陸長生點點頭,
“嗯,春兒,夏兒。”
“那會不會不適應…”
陸長生想到兩個丫頭伺候沐浴的場景,繼續點頭,
“一開始確實不習慣,可這世道不都這般麽,不讓她們伺候,怕是連累她們過不了宮裏那關。”
兩人好像沒聊在一個頻道。
徐妙錦銀牙緊咬,賭氣似的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不再發問。
此時徐達舉杯,
“諸位,且讓我們共敬長生先生一杯!”
眾人紛紛迴歸自己席位,齊齊舉杯,
“敬長生先生!”*x
陸長生受寵若驚,先幹為敬,隨即翻杯朝下,
“先生二字不敢當,長生先幹為敬!”
“好!”*x
“痛快!”*x
徐達飲盡一杯,對這位後生愈發滿意,餘光卻見自家閨女麵露不悅,這丫頭又犯哪門子邪?
“今日請先生過來,實則是想請教‘明皇集團’一事,事關我勳貴子孫福祉,而我等皆胸有疑慮,還望先生不吝解惑。”
陸長生暗罵,老朱不當人子,這幫勳貴定是以為這坑爹的‘明皇集團’出自我手……
“三位都是功勳卓著的前輩,先生二字當真是折煞長生;便是在場年輕勳貴能以平輩論交,也是長生得了便宜。”
“還請三位前輩此後以晚輩看待長生即可,諸位有疑惑,長生知無不言就是!”
“好,長生老弟!”*x
“如此才能凸顯親近,老弟好樣的!”
“為咱們多了個長生老弟,諸位,咱們再走一個!”
藍玉召集下,眾人紛紛應和。
陸長生雙手聚寶朝下方眾人兜了個圈,
“諸位兄長,請!”
徐達三人彼此交流眼神,皆目露欣慰,此子不驕不躁,關鍵允文允武,著實不錯!
李善長最善言論,寥寥數言便將朱棣上門的意圖說了個通透。
與陸長生所想大致不差,卻是多了幾條:
首先洪武一朝的明皇集團,藩王、勳貴、公主、駙馬、一應有爵位的外戚,無需考核。
其次是董事會成員隻有藩王能擔任,勳貴隻能屈居其他職位。
再有勳貴們需要上繳全部土地,且入集團後家族不可額外從事其他商業。
最後則是一應存款需要優先存入皇家銀行。
而朱棣雖透露皇明集團經營特殊項目,盈利前景頗豐,卻並未提起與勳貴們如何分潤。
陸長生不知老朱是真有心想勳貴子嗣無憂,還是為了更進一步集權,將勳貴們溫水煮青蛙,聰明的李善長之流必定也品出了其中意味,這才有了今日這個局。
若真是為了集權,陸長生這一揭露,分明是戳穿了老朱的謀劃,可陸長生怕嗎?
從心而論,人家都是拿命拚出來的,幫你老朱建了朱家王朝,難道隻允許你朱家子嗣活的滋潤?
陸長生起身,聲如雷鳴,
“諸位,華夏數千年來,百姓頭頂始終壓著數座大山:”
“地主豪紳,世家望族,貪官汙吏,勳貴,藩王,皇帝及他的後宮!”
眾人齊齊心頭一凜,這事誰都知道,但誰也不敢這麽赤裸裸說出來啊,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
“這些朝代,統稱為農耕時代,社會財富基本靠土地中刨出來,所以適才說的這些特權階級,皆在主動或被動地圈地。”
“主動自不必說,所謂被動,比如曆朝曆代的皇帝,看似沒有大範圍圈養佃農,可他自身及後宮佳麗們用來花銷的金錢,追本溯源,也就是有人在替他圈地。”
“新朝誕生,勢必伴隨血腥,殺來殺去,死最多的還是百姓。”
“因此開國初期,人口很少,同時也有許多舊的世家大族,地主豪紳,勳貴特權等消失在戰火中。”
“此時新的特權階層,新的豪門望族正在崛起,手中還沒有那麽多的土地。”
“百姓有足夠的土地耕種,隨著荒地越來越多被開墾,百姓們漸漸能吃飽肚子,而那些特權階層這時候也在大力圈地,發展自身。”
“曆經開國前幾代皇帝,哪怕這些皇帝並沒什麽作為,但國家逐步穩定,百姓有地種,有飯吃,而權貴、士紳豪族們有地圈,貪官汙吏們有錢撈,上上下下皆大歡喜,可不就是盛世嘛!”
眾人若有所思,不去細細考慮也就罷了,被赤裸裸挑明後,可不正是如此嘛!
“百姓吃飽就會多生娃,王朝人口多了,土地卻有些不夠分了,此時也就到了王朝興盛的頂峰。”
“這時候的肉食者早已習慣了他們祖上積累家業的做法,哪裏管百姓死活,繼續圈地,盡管地窖裏的錢糧成山,數代人也花不完,可貪婪已經刻在他們骨血中,無法自拔!”
“而另一個外界因素在於,地球的自然氣候變遷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
“新王朝誕生後雖然依舊有災害,卻遠不如王朝末年。”
“關於氣候冷暖變遷周期,這裏就不說於諸位聽了,有興趣的可以去借鑒王朝更替史。”
徐達、李文忠二人齊齊將目光投向李善長,畢竟這位讀的書多。
李善長此時眉頭緊鎖,氣候影響王朝興衰他理解,可卻頭一次聽說氣候變遷有跡可循,不行,迴去後得好好翻閱典籍。
“其實氣候變遷又如何?無非是冷暖差異以及變動帶來的影響。”
“歸根結底無非是,寒冷,洪水,幹旱!”
“寒冷這一條若百姓有飯吃有衣穿,又豈會影響王朝更迭?”
“洪水無非是中央朝廷、地方官僚不作為罷了!”
“幹旱更是無稽之談,且不說史上早有水車,隻說這地下源源不斷的地下水,無非是組織人力挖井罷了!”
“歸根結底還是肉食者盼望著天災過境,否則他們怎好囤積糧食發財,從活不下去的百姓手中低價並購土地?”
“上有對預防災害,基礎建設的不作為,中有貪婪肉食者盼著天災人禍,下麵一群百姓麵對越來越少的自耕地,再有天災的加劇,自然又進入了流民狀態。”
“而自古以來,長城以外的威脅就沒斷過。”
“那群靠放牧為生的人,更不具備抵禦天災的能力。”
“王朝強盛時,他們就算餓死也不敢入侵。”
“王朝衰敗時,他們為了不餓死,就會不斷過來劫掠,甚至機緣巧合下,入主中原稱王稱霸也不是沒有過。”
“大朝會講過的故事,這裏就不贅述了。”
陸長生環顧眾人,朗聲道,
“想要王朝長存,想要百姓安居樂業,勢必要搬去百姓頭頂的幾座山!”
“嘶…”
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陸長生抬手微笑道,
“國家豈可沒有領頭人,陸某還沒那麽大膽子,挪誰也不能挪老朱不是!”
一眾人這才哈哈大笑。
“藩王們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論圈地,論壟斷商業,除了陛下,誰能望其項背?”
“而卻是有些行業,不能假民間商賈之手,隻能歸於國有,所以陸某諫言陛下成立藩王集團,規範門檻,一來求個子孫上進,二來也是給他們謀個前程,不至於欺行霸市,做那與百姓搶生存空間之事。”
“如此藩王與陛下利益捆綁,彼此督促,也能將那些個特殊行業運營好。”
“而這些都是大投入卻微利的行業,對單個百姓來說並不會影響他們生存,但百姓基數多啊,所以總收益自然豐厚。”
“發展這些公共事業,也能促進國家發展,利國利民。”
眾人皆點頭,如此安排再好不過。
自古以來藩王都是頭疼的問題,掌兵權怕他造反,圈養起來耗費國庫不說,圈地壟商,欺男霸女,誰能製衡?
李善長麵露疑惑,
“可我等獲悉的非是藩王集團,而是藩王勳貴一體的明皇集團…”
陸長生略一拱手,搖頭苦笑,
“適才我說這般多,就是想告知陸某的用意。”
“不曾想好事變壞事,唉!”
眾人疑惑不解,紛紛做側耳聆聽狀。
“剛才說百姓頭頂諸多大山。”
“藩王是,難道勳貴就不是了嗎?”
“若藩王是虎,勳貴就是狼啊!”
眾人齊齊默然,無人能反駁,即便最擅長詭辯的李善長也隻能搖頭苦笑。
“藩王集團的初衷再好,運營起來總會有缺漏,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磨合。”
“特別是隨著時間發展,原本製定的分配定額必然需要重新調整。”
眾人點頭,這利益並非定數,若後代藩王們認為之前定下的分配不合理,怕是有的鬧騰。
“我這裏有勳貴集團一法,並未著急提出。”
眾人眼神雪亮,竟還有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勳貴集團?
包括徐達三人齊齊唿吸加重,若有這,他們何必傷腦筋考量摻和皇家內部利益分配的得失?
“藩王集團需要磨合調整,涉及分配的一改再改,他們父子、爺孫一家人好商好量倒是無所謂。”
“可若定下勳貴集團製度,後麵若涉及利益分配再改來改去,叫天下人聽了去,要麽是勳貴們利欲熏心,要麽是皇家食言而肥,哪一樣都不好看,所以我才想盡量往後拖延。”
眾人恍然,的確如此!
“倒是難為老弟了,老弟為我等勳貴費盡心思,我等武人當銘記於心,來,諸位,咱們再敬長生老弟一杯!”
藍玉起身吆喝,眾人紛紛附和。
一陣觥籌交錯後,李善長詢問道,
“後生,可否透露一二?”
“一來我們這些老家夥怕是有生之年看不到這勳貴集團咯,卻也不想帶著糊塗下去!”
“二來我等群策群力,或能幫著查漏補缺。”
事關子孫福祉,縱是李善長此刻也沒了那份工於心計,滿是坦誠。
陸長生笑的謙遜,
“李前輩不問,長生也該提出來供諸位參考,畢竟能否實施,如何完善,非是長生能決斷的。”
說到這,陸長生提杯高舉,
“來,長生敬諸位一杯,祝酒詞嘛,就為老朱他老人家總是好心辦壞事!”
一眾咋咋唿唿端起酒杯的勳貴,聽完這後半句,皆戛然而止,場麵詭異的安靜。
犄角旮旯的那位,吧嗒,鉛筆芯端了……這尼瑪祝酒詞,該不該如實記錄?
陸長生不以為意,今日菜一口沒動,空腹喝了許多,有些上頭,好吧,陸大爺這是裝作酒勁上頭,
“把兒子們的利益分潤給勳貴,得是多好善意,說明老朱時刻念著你們的功勞…”
“妄圖虎狼同吃一鍋肉,最後肉與狼傻傻分不清,哈哈哈哈,來,來,來,幹!”
大廳依舊安靜的詭異。
徐妙錦臉色變幻,起身笑的誇張,
“嗬嗬嗬嗬,還真是好心辦壞事,但至少陛下是想著咱們勳貴之家的,來幹!”
李善長三人彼此快速交流眼色。
老朱的腹黑他們皆有領教,否則他們又豈會淪落到清閑衙門?
陛下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會不會就是存了驅虎吞狼意?
這酒老哥仨默默而下,皆不是滋味。
藍玉緊隨徐妙錦,
“至少陛下是一心為我等考量,不枉咱們拚死征戰,當浮一大白!”
大部分腦筋大條的武勳隻道冷場的原因是陸長生開了陛下的玩笑,此刻說開了,也就沒了那份顧忌,咋咋唿唿痛快飲酒,好不熱鬧。
可小輩中也有心思縝密之輩,諸如駙馬李琦,諸如飽受打壓的常遇春之子常茂。
朱家的子孫豈會允許他們的後輩來分潤藩王集團那巨大的蛋糕?
陸先生說的夠清楚了,妄圖從老虎嘴裏分肉的狼,它也是肉啊!
再瞅瞅那些個肌肉發達的蠢貨,是真不知還是裝瘋賣傻?
陸長生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落座時恰好對上了徐妙錦的憂心忡忡的目光,輕聲安慰道,
“無妨,俗話說鳥盡弓藏,可陸某的勳貴集團設想,還是能給勳貴後人們找一條能證明自身價值的道途。”
陸長生無非是給朱元璋尋個台階下,無論他安的是什麽心思,也隻能吃癟承認是‘好心辦壞事’。
徐妙錦就是知道陸長生以一己之力攪亂皇帝的心思,才幫著打馬虎眼。伴君如伴虎,迴顧陸長生騰空出世至今短短幾月,外人不覺,可他又是怎樣遊走在刀尖之上…
徐妙錦望著陸長生那深邃的眸子,隻是點頭,蒼白言語不如留在心裏,隻是愈發叫人心疼罷了。
陸長生自顧自再飲一杯,
‘罷了罷了,我記憶裏的那一世也隻是連村幹部都沒當過的人,最是無情帝王家,老子該努力的也差不多了,盡早離開這旋渦就是!’
起身,打著擺子,含含糊糊將勳貴集團的大概描述了一番,便告罪一聲,先行離去。
所謂勳貴集團,無非是前文說的,成立幾家武備研究、生產集團,彼此競爭軍中訂單,具體細節,一來可以借鑒藩王集團,二來以李善長等人的聰慧,何須他這政治門外漢班門弄斧!
徐妙錦被眾人推舉出來送陸長生出府。
府門外,蒸汽車在洪武大街對麵等待。
涼風習習,繁星滿天。
徐妙錦踮起腳尖,湊近陸長生的耳朵低語,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並非戲言,你為大明百姓,可也要顧及自身安危!”
幽香與吐氣如蘭共存,陸長生鼻尖、耳朵齊癢癢,酒精趁機作亂,弄的他心也癢癢,趕緊朝後退了一步,眺望星河,
“從心罷了!”
轉頭對上徐妙錦白皙的俏臉笑道,
“多謝徐姑娘相送!”
望著遠去的飄逸長袍,徐妙錦眸中淚花閃爍,有幾人真的懂陸長生與軟禁無異?
‘辛苦了,陸先生!’
一幫武人幾杯酒下肚,哪裏還有斯文在,多有一手提壺,一手執杯,離席四處晃蕩者。
“哎呀,北元皇後啊…也不知是個什麽滋味!”
“少特娘的扯淡,老子也不知,此事休要再提,以後某家真擒了來,那也該交由陛下發落。”
藍玉罵罵咧咧,這話題今日就繞不開了!
“原來那幫蠻子躲在捕魚兒海啊,難怪近些年北征一直尋不到他們主力…”
“少放屁,此乃軍機大事,長生老弟非我輩中人,不懂此道也就罷了,我等豈可咋唿?出了此間都把嘴看牢了,誰知有沒有北元探子,小心泄密掉了腦袋!”
……
徐達、李文忠二人也聚在李善長一桌討論,
“怕是陛下那裏要畢其功於一役,以免夜長夢多。”
“合該如此,今日也不曾料想有此一出,否則倒該勸勸那後生。”
說話間李文忠還特意朝陸長生那桌瞄了一眼。
“也不知這後生說的是哪一年之事,唉,想來那會咱們幾個老家夥都入土咯,否則如此陣仗,豈會叫藍玉這小子搶了頭籌!”
徐達有些吃檸檬,封狼居胥啊。
李善長笑的像隻狐狸,
“天德,喏,迴頭瞧瞧,兩人多登對,不如早些讓那小子改口尊你一聲‘泰山’,還怕他知道的不給你抖落清楚?”
徐達聽話地迴瞄一眼,不禁老臉一紅,自家那不爭氣的正巴巴湊著人陸長生問東問西,哪有女兒家一點矜持,沒好氣道,
“老狐狸,你少扯,為老不尊,盡說些有的沒的,且自罰一杯再說!”
李善長打了個馬虎眼,朝下方烏糟糟處掃了一眼道,
“天德,差不多了,正事要緊,再耽擱下去,這些賊廝還能有幾個清醒。”
徐達與李文忠交換眼色,點點頭,各自迴了自己座席。
話說陸長生這一桌,菜基本沒動,實在是兩人經曆下午的剖屍,短期內都別想有胃口。
“那個年代的女子都能尋一份差事,自給自足嗎?”
“嗯,男女各憑本事。”
“她們能做主自己的婚姻大事嗎?”
“大抵是能的,講究自由戀愛,當然也不排除有些會遭父母反對。”
“你之前說大明的女子生孩子太早?”
“嗯,那個時代規定女子最低結婚年齡為20歲,實際往往24-5歲後才考慮結婚,一夫一妻製,所以孩子也生的極少,鮮有超過3個的,一個兩個是主流,講究優生優育。”
徐妙錦麵露向往,突然想到什麽,邪魅一笑。
“聽說你府上那兩個丫頭也才14-5歲…”
陸長生點點頭,
“嗯,春兒,夏兒。”
“那會不會不適應…”
陸長生想到兩個丫頭伺候沐浴的場景,繼續點頭,
“一開始確實不習慣,可這世道不都這般麽,不讓她們伺候,怕是連累她們過不了宮裏那關。”
兩人好像沒聊在一個頻道。
徐妙錦銀牙緊咬,賭氣似的將杯中酒一飲而盡,不再發問。
此時徐達舉杯,
“諸位,且讓我們共敬長生先生一杯!”
眾人紛紛迴歸自己席位,齊齊舉杯,
“敬長生先生!”*x
陸長生受寵若驚,先幹為敬,隨即翻杯朝下,
“先生二字不敢當,長生先幹為敬!”
“好!”*x
“痛快!”*x
徐達飲盡一杯,對這位後生愈發滿意,餘光卻見自家閨女麵露不悅,這丫頭又犯哪門子邪?
“今日請先生過來,實則是想請教‘明皇集團’一事,事關我勳貴子孫福祉,而我等皆胸有疑慮,還望先生不吝解惑。”
陸長生暗罵,老朱不當人子,這幫勳貴定是以為這坑爹的‘明皇集團’出自我手……
“三位都是功勳卓著的前輩,先生二字當真是折煞長生;便是在場年輕勳貴能以平輩論交,也是長生得了便宜。”
“還請三位前輩此後以晚輩看待長生即可,諸位有疑惑,長生知無不言就是!”
“好,長生老弟!”*x
“如此才能凸顯親近,老弟好樣的!”
“為咱們多了個長生老弟,諸位,咱們再走一個!”
藍玉召集下,眾人紛紛應和。
陸長生雙手聚寶朝下方眾人兜了個圈,
“諸位兄長,請!”
徐達三人彼此交流眼神,皆目露欣慰,此子不驕不躁,關鍵允文允武,著實不錯!
李善長最善言論,寥寥數言便將朱棣上門的意圖說了個通透。
與陸長生所想大致不差,卻是多了幾條:
首先洪武一朝的明皇集團,藩王、勳貴、公主、駙馬、一應有爵位的外戚,無需考核。
其次是董事會成員隻有藩王能擔任,勳貴隻能屈居其他職位。
再有勳貴們需要上繳全部土地,且入集團後家族不可額外從事其他商業。
最後則是一應存款需要優先存入皇家銀行。
而朱棣雖透露皇明集團經營特殊項目,盈利前景頗豐,卻並未提起與勳貴們如何分潤。
陸長生不知老朱是真有心想勳貴子嗣無憂,還是為了更進一步集權,將勳貴們溫水煮青蛙,聰明的李善長之流必定也品出了其中意味,這才有了今日這個局。
若真是為了集權,陸長生這一揭露,分明是戳穿了老朱的謀劃,可陸長生怕嗎?
從心而論,人家都是拿命拚出來的,幫你老朱建了朱家王朝,難道隻允許你朱家子嗣活的滋潤?
陸長生起身,聲如雷鳴,
“諸位,華夏數千年來,百姓頭頂始終壓著數座大山:”
“地主豪紳,世家望族,貪官汙吏,勳貴,藩王,皇帝及他的後宮!”
眾人齊齊心頭一凜,這事誰都知道,但誰也不敢這麽赤裸裸說出來啊,還是在大庭廣眾之下!
“這些朝代,統稱為農耕時代,社會財富基本靠土地中刨出來,所以適才說的這些特權階級,皆在主動或被動地圈地。”
“主動自不必說,所謂被動,比如曆朝曆代的皇帝,看似沒有大範圍圈養佃農,可他自身及後宮佳麗們用來花銷的金錢,追本溯源,也就是有人在替他圈地。”
“新朝誕生,勢必伴隨血腥,殺來殺去,死最多的還是百姓。”
“因此開國初期,人口很少,同時也有許多舊的世家大族,地主豪紳,勳貴特權等消失在戰火中。”
“此時新的特權階層,新的豪門望族正在崛起,手中還沒有那麽多的土地。”
“百姓有足夠的土地耕種,隨著荒地越來越多被開墾,百姓們漸漸能吃飽肚子,而那些特權階層這時候也在大力圈地,發展自身。”
“曆經開國前幾代皇帝,哪怕這些皇帝並沒什麽作為,但國家逐步穩定,百姓有地種,有飯吃,而權貴、士紳豪族們有地圈,貪官汙吏們有錢撈,上上下下皆大歡喜,可不就是盛世嘛!”
眾人若有所思,不去細細考慮也就罷了,被赤裸裸挑明後,可不正是如此嘛!
“百姓吃飽就會多生娃,王朝人口多了,土地卻有些不夠分了,此時也就到了王朝興盛的頂峰。”
“這時候的肉食者早已習慣了他們祖上積累家業的做法,哪裏管百姓死活,繼續圈地,盡管地窖裏的錢糧成山,數代人也花不完,可貪婪已經刻在他們骨血中,無法自拔!”
“而另一個外界因素在於,地球的自然氣候變遷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
“新王朝誕生後雖然依舊有災害,卻遠不如王朝末年。”
“關於氣候冷暖變遷周期,這裏就不說於諸位聽了,有興趣的可以去借鑒王朝更替史。”
徐達、李文忠二人齊齊將目光投向李善長,畢竟這位讀的書多。
李善長此時眉頭緊鎖,氣候影響王朝興衰他理解,可卻頭一次聽說氣候變遷有跡可循,不行,迴去後得好好翻閱典籍。
“其實氣候變遷又如何?無非是冷暖差異以及變動帶來的影響。”
“歸根結底無非是,寒冷,洪水,幹旱!”
“寒冷這一條若百姓有飯吃有衣穿,又豈會影響王朝更迭?”
“洪水無非是中央朝廷、地方官僚不作為罷了!”
“幹旱更是無稽之談,且不說史上早有水車,隻說這地下源源不斷的地下水,無非是組織人力挖井罷了!”
“歸根結底還是肉食者盼望著天災過境,否則他們怎好囤積糧食發財,從活不下去的百姓手中低價並購土地?”
“上有對預防災害,基礎建設的不作為,中有貪婪肉食者盼著天災人禍,下麵一群百姓麵對越來越少的自耕地,再有天災的加劇,自然又進入了流民狀態。”
“而自古以來,長城以外的威脅就沒斷過。”
“那群靠放牧為生的人,更不具備抵禦天災的能力。”
“王朝強盛時,他們就算餓死也不敢入侵。”
“王朝衰敗時,他們為了不餓死,就會不斷過來劫掠,甚至機緣巧合下,入主中原稱王稱霸也不是沒有過。”
“大朝會講過的故事,這裏就不贅述了。”
陸長生環顧眾人,朗聲道,
“想要王朝長存,想要百姓安居樂業,勢必要搬去百姓頭頂的幾座山!”
“嘶…”
眾人齊齊倒吸一口涼氣!
陸長生抬手微笑道,
“國家豈可沒有領頭人,陸某還沒那麽大膽子,挪誰也不能挪老朱不是!”
一眾人這才哈哈大笑。
“藩王們的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論圈地,論壟斷商業,除了陛下,誰能望其項背?”
“而卻是有些行業,不能假民間商賈之手,隻能歸於國有,所以陸某諫言陛下成立藩王集團,規範門檻,一來求個子孫上進,二來也是給他們謀個前程,不至於欺行霸市,做那與百姓搶生存空間之事。”
“如此藩王與陛下利益捆綁,彼此督促,也能將那些個特殊行業運營好。”
“而這些都是大投入卻微利的行業,對單個百姓來說並不會影響他們生存,但百姓基數多啊,所以總收益自然豐厚。”
“發展這些公共事業,也能促進國家發展,利國利民。”
眾人皆點頭,如此安排再好不過。
自古以來藩王都是頭疼的問題,掌兵權怕他造反,圈養起來耗費國庫不說,圈地壟商,欺男霸女,誰能製衡?
李善長麵露疑惑,
“可我等獲悉的非是藩王集團,而是藩王勳貴一體的明皇集團…”
陸長生略一拱手,搖頭苦笑,
“適才我說這般多,就是想告知陸某的用意。”
“不曾想好事變壞事,唉!”
眾人疑惑不解,紛紛做側耳聆聽狀。
“剛才說百姓頭頂諸多大山。”
“藩王是,難道勳貴就不是了嗎?”
“若藩王是虎,勳貴就是狼啊!”
眾人齊齊默然,無人能反駁,即便最擅長詭辯的李善長也隻能搖頭苦笑。
“藩王集團的初衷再好,運營起來總會有缺漏,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磨合。”
“特別是隨著時間發展,原本製定的分配定額必然需要重新調整。”
眾人點頭,這利益並非定數,若後代藩王們認為之前定下的分配不合理,怕是有的鬧騰。
“我這裏有勳貴集團一法,並未著急提出。”
眾人眼神雪亮,竟還有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勳貴集團?
包括徐達三人齊齊唿吸加重,若有這,他們何必傷腦筋考量摻和皇家內部利益分配的得失?
“藩王集團需要磨合調整,涉及分配的一改再改,他們父子、爺孫一家人好商好量倒是無所謂。”
“可若定下勳貴集團製度,後麵若涉及利益分配再改來改去,叫天下人聽了去,要麽是勳貴們利欲熏心,要麽是皇家食言而肥,哪一樣都不好看,所以我才想盡量往後拖延。”
眾人恍然,的確如此!
“倒是難為老弟了,老弟為我等勳貴費盡心思,我等武人當銘記於心,來,諸位,咱們再敬長生老弟一杯!”
藍玉起身吆喝,眾人紛紛附和。
一陣觥籌交錯後,李善長詢問道,
“後生,可否透露一二?”
“一來我們這些老家夥怕是有生之年看不到這勳貴集團咯,卻也不想帶著糊塗下去!”
“二來我等群策群力,或能幫著查漏補缺。”
事關子孫福祉,縱是李善長此刻也沒了那份工於心計,滿是坦誠。
陸長生笑的謙遜,
“李前輩不問,長生也該提出來供諸位參考,畢竟能否實施,如何完善,非是長生能決斷的。”
說到這,陸長生提杯高舉,
“來,長生敬諸位一杯,祝酒詞嘛,就為老朱他老人家總是好心辦壞事!”
一眾咋咋唿唿端起酒杯的勳貴,聽完這後半句,皆戛然而止,場麵詭異的安靜。
犄角旮旯的那位,吧嗒,鉛筆芯端了……這尼瑪祝酒詞,該不該如實記錄?
陸長生不以為意,今日菜一口沒動,空腹喝了許多,有些上頭,好吧,陸大爺這是裝作酒勁上頭,
“把兒子們的利益分潤給勳貴,得是多好善意,說明老朱時刻念著你們的功勞…”
“妄圖虎狼同吃一鍋肉,最後肉與狼傻傻分不清,哈哈哈哈,來,來,來,幹!”
大廳依舊安靜的詭異。
徐妙錦臉色變幻,起身笑的誇張,
“嗬嗬嗬嗬,還真是好心辦壞事,但至少陛下是想著咱們勳貴之家的,來幹!”
李善長三人彼此快速交流眼色。
老朱的腹黑他們皆有領教,否則他們又豈會淪落到清閑衙門?
陛下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會不會就是存了驅虎吞狼意?
這酒老哥仨默默而下,皆不是滋味。
藍玉緊隨徐妙錦,
“至少陛下是一心為我等考量,不枉咱們拚死征戰,當浮一大白!”
大部分腦筋大條的武勳隻道冷場的原因是陸長生開了陛下的玩笑,此刻說開了,也就沒了那份顧忌,咋咋唿唿痛快飲酒,好不熱鬧。
可小輩中也有心思縝密之輩,諸如駙馬李琦,諸如飽受打壓的常遇春之子常茂。
朱家的子孫豈會允許他們的後輩來分潤藩王集團那巨大的蛋糕?
陸先生說的夠清楚了,妄圖從老虎嘴裏分肉的狼,它也是肉啊!
再瞅瞅那些個肌肉發達的蠢貨,是真不知還是裝瘋賣傻?
陸長生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落座時恰好對上了徐妙錦的憂心忡忡的目光,輕聲安慰道,
“無妨,俗話說鳥盡弓藏,可陸某的勳貴集團設想,還是能給勳貴後人們找一條能證明自身價值的道途。”
陸長生無非是給朱元璋尋個台階下,無論他安的是什麽心思,也隻能吃癟承認是‘好心辦壞事’。
徐妙錦就是知道陸長生以一己之力攪亂皇帝的心思,才幫著打馬虎眼。伴君如伴虎,迴顧陸長生騰空出世至今短短幾月,外人不覺,可他又是怎樣遊走在刀尖之上…
徐妙錦望著陸長生那深邃的眸子,隻是點頭,蒼白言語不如留在心裏,隻是愈發叫人心疼罷了。
陸長生自顧自再飲一杯,
‘罷了罷了,我記憶裏的那一世也隻是連村幹部都沒當過的人,最是無情帝王家,老子該努力的也差不多了,盡早離開這旋渦就是!’
起身,打著擺子,含含糊糊將勳貴集團的大概描述了一番,便告罪一聲,先行離去。
所謂勳貴集團,無非是前文說的,成立幾家武備研究、生產集團,彼此競爭軍中訂單,具體細節,一來可以借鑒藩王集團,二來以李善長等人的聰慧,何須他這政治門外漢班門弄斧!
徐妙錦被眾人推舉出來送陸長生出府。
府門外,蒸汽車在洪武大街對麵等待。
涼風習習,繁星滿天。
徐妙錦踮起腳尖,湊近陸長生的耳朵低語,
“帝王一怒伏屍百萬,並非戲言,你為大明百姓,可也要顧及自身安危!”
幽香與吐氣如蘭共存,陸長生鼻尖、耳朵齊癢癢,酒精趁機作亂,弄的他心也癢癢,趕緊朝後退了一步,眺望星河,
“從心罷了!”
轉頭對上徐妙錦白皙的俏臉笑道,
“多謝徐姑娘相送!”
望著遠去的飄逸長袍,徐妙錦眸中淚花閃爍,有幾人真的懂陸長生與軟禁無異?
‘辛苦了,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