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這邊的戰事已經結束。剩下的便是處理地方上的事情。王定覺得西征和南征以後,益州的地理位置變得重要起來。
他便任命李儒為益州刺史。高順為益州都尉。因為高順本身掛著征西將軍的名頭,所以他又把韓當和王雙留給了高順,作為他的副手。
王定知道接下來益州還有許多的戰事要進行。比如說南中的少數民族會造反。他又讓高順節製交州兵馬,以備將來支援孫策繼續征戰南方。
他又給李儒下達了一個命令,讓他修一條道路,盡量地取直。北麵直達洛陽,南麵中南半島的南端。
因為從海上傳信到南洋速度也太慢了。而且這邊又有台風。一年有很多的時間,不能出海行船。
他便打算從中南半島的南端到南洋,陸上廣設驛站,那麽傳遞消息的速度就會快一點。
他對王立成還是蠻牽掛的,但到現在一直沒有他的消息。他出海已經有快一年了。
在倭奴島的袁紹一再寫信迴國,要求迴國述職。因為袁紹的身體越來越差,他不想自己死在國外。
王定通過暗衛了解了這一情況以後,便準許袁紹迴國。因為在曆史上,袁紹早已經去世了。現在,在這個時空,他活到現在,已經多活了10年不少了。
而他最小的兒子袁尚也已經成家了,王定把他們兄弟三個,都封在了倭奴國,皆封了列侯,封邑在不同的地方。
他們現在都是掛著校尉的軍銜。鎮守倭奴島。袁紹手下的將領大部分都封了。校尉和司馬一類的官職。也分配到了倭奴島的各地去駐守。
袁紹迴國的時候,帶著審配和大將越兮。他迴到國內的時候,又是冬天了。這個時候的冬天還是比較冷。王定又做出了地暖。
袁紹見到王定的時候,有點熱淚盈眶的感覺。他迴想自己這幾十年來。從認識王定開始,一直到王定登基,他被貶去倭奴島。
迴想起來,他覺得王定從來沒有針對過自己。他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沒有逾越,而且王定待人非常仁慈。
袁紹覺得自己遠遠不如,現在他的家族依然能保存下來,他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所以他首先感謝了皇上的恩德。請求皇上準許他在國內養老,埋骨桑梓。
王定欣然同意,又特地在皇宮設宴招待了他。還請來了趙雲、沮授和田豐等人作陪。
王定還稱讚了袁紹對大漢做出的一些貢獻,特別是開疆擴土這一塊兒。他封了袁紹為鄴侯,以鄴縣為食邑。
隻這個爵位不世襲,因為他已經把他的3個兒子都封了列侯。袁紹謝了恩。王定便讓袁紹迴了冀州鄴縣。越兮隨護。
而審配,他則安排在了戶部工作。
就在袁紹迴到漢朝的一個月以後倭奴島卻起了驚天巨變。
許攸同王蓋一起,聯合末盧國和伊都國成立東海帝國,王蓋自稱皇帝。
這一消息傳迴來的時候。王定正在陪王允夫妻倆吃飯。
王定看了以後,什麽話都沒說,直接把信遞給了王允。王允看過以後,好長時間沒有出聲。
他心裏非常的淒苦。他覺得他這個大兒子真的是沒法說了。這是作死嗎?當弟弟的一再容忍,他卻一再挑戰王定的極限。
王允最後把信還給了王定,他說道:“定兒已經是皇帝了。而且你的皇位已經日漸穩固。這家事和國事本來就難以分得清楚。”
“你大哥一再鬧事,根本不顧家族利益和兄弟情誼。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不再參與任何意見。有你和景兒就足夠了。”
說著,他便轉去了後房。王定歎了一口氣,收起了密信,帶著護衛迴了自己的宮殿。
第二天早朝,王定任命關羽為大將,徐庶為軍師,帶領水陸大軍30萬人,討伐倭奴島。
水軍15萬由蔣欽率領蘇飛、黃射、張允統領。陸軍將領有李進、周倉、廖化、關平、黃旭、楊懷等人。
他又給關羽一道密信,命令他。所有參與叛亂的官員,王蓋除外,就地處決。
關羽接受了命令以後,立馬帶領大軍登船,離開洛陽奔赴倭奴島而去
在鄴城養病的袁紹,聽到了我們島反叛的消息以後他拖著病體,讓他越兮護送他到洛陽,來找王定請罪。
王定根本就沒有怪罪他。因為他知道袁紹的性格。這既不是袁紹安排的後手,也不是袁紹工作的失誤。
那邊有王蓋在做主。而且許攸的任命也是王蓋自作主張。他既然給了許攸權利,那麽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
這一次,王鼎不會再縱容他。他準備把王蓋押迴大陸囚禁起來。至於王蓋的兒孫們,就讓他們自由發展。
而且他的子孫裏邊也沒有人有出息。王蓋的大兒子已經成人,全家都在倭奴島。
但要看他們有沒有參與叛亂,如果他們也參與了叛亂,那王定也不會手下留情。
王允已是70多歲的人了,現在也已四世同堂。本來是好好的家庭,可是偏偏出了一個王蓋,幾次鬧事。
這次,他再也不好意思地開口求情。他認為,這一次,王蓋肯定活不了了。他隻能在後宮默默地流淚。
他也不敢去同王定多說什麽,畢竟皇帝這個位置,在這個時代還是有很大的威懾力的。即使他是皇帝的父親。他也不能過多地幹預皇帝的事情。這也是天家無親情的由來吧。
關羽知道王定心軟,特別是牽扯到親情,他曆來狠不下心去。這一次竟然給他下了這樣一道命令。他心裏有數了。他覺得在倭奴島上可以大開殺戒了。
經過20多天的海上航行,他們來到了當年袁紹他們登陸的地方。原來修建的王城依稀還在。隻是已經冷清了許多。
王蓋已經把自己的王宮搬到邪馬台國的國都去了。這裏連防守的士兵都沒留下。所以關羽的大軍很輕鬆地便登上了本州島。
關羽和徐庶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將,他們派出了許多斥候。一路上封鎖消息。
這兩年也從大陸過來的一些漢民,經常能看到他們聚居的村莊。關羽大軍對他們秋毫無犯但是碰到當地的土著,他就不會客氣。稍有不順心。便整村的屠滅。
他們一邊前進,一邊宣傳大漢的政策。這裏也有人知道野馬台國都城的地址。他們自動當起了向導,帶領著關羽的大軍。一路奔向邪馬台國的皇城。也就是現在東海國的皇城。
盡管他們封鎖了消息,但還是被王蓋他們知道了。他們並不驚慌。
因為憑借周泰他們離開時留下的工匠和武器。王蓋自己也武裝了5萬人馬的大軍。
許久,又從袁紹的軍隊裏邊忽悠了七八萬人,他這裏邊也有了十多萬大軍。而且這裏邊。還有袁尚和辛毗。
袁尚原本就有3萬人的隊伍。是袁紹分給他們兄弟的,每個人3萬。還有原來的大將麴義和韓莒子。
麴義不知道為什麽,一直不得到袁紹的看重,雖然他非常的厲害,但袁紹就是不重用他。許攸找到他以後,他很痛快地便答應了許攸。
人總要拚一把嗎?所以麴義帶著自己的3萬多部隊。成了東漢王國的禦林軍。麴義,也被王蓋封為驃騎將軍。
實際上,王蓋本身的反心不是很大。直到許攸把鞠義忽悠過來以後,他才有了信心,決定成立自己的帝國。
他想不到王定的反應如此之快。他這邊剛剛稱帝沒幾個月,皇帝的大軍已經來了倭島。
整個東海國一下子便慌亂起來。就在這慌亂中,調兵遣將,製作武器,加固城牆都在進行著。
而伊都國和末盧國兩國很好,也各派了2萬人過來,準備幫助王蓋抵抗漢軍的侵略。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他便任命李儒為益州刺史。高順為益州都尉。因為高順本身掛著征西將軍的名頭,所以他又把韓當和王雙留給了高順,作為他的副手。
王定知道接下來益州還有許多的戰事要進行。比如說南中的少數民族會造反。他又讓高順節製交州兵馬,以備將來支援孫策繼續征戰南方。
他又給李儒下達了一個命令,讓他修一條道路,盡量地取直。北麵直達洛陽,南麵中南半島的南端。
因為從海上傳信到南洋速度也太慢了。而且這邊又有台風。一年有很多的時間,不能出海行船。
他便打算從中南半島的南端到南洋,陸上廣設驛站,那麽傳遞消息的速度就會快一點。
他對王立成還是蠻牽掛的,但到現在一直沒有他的消息。他出海已經有快一年了。
在倭奴島的袁紹一再寫信迴國,要求迴國述職。因為袁紹的身體越來越差,他不想自己死在國外。
王定通過暗衛了解了這一情況以後,便準許袁紹迴國。因為在曆史上,袁紹早已經去世了。現在,在這個時空,他活到現在,已經多活了10年不少了。
而他最小的兒子袁尚也已經成家了,王定把他們兄弟三個,都封在了倭奴國,皆封了列侯,封邑在不同的地方。
他們現在都是掛著校尉的軍銜。鎮守倭奴島。袁紹手下的將領大部分都封了。校尉和司馬一類的官職。也分配到了倭奴島的各地去駐守。
袁紹迴國的時候,帶著審配和大將越兮。他迴到國內的時候,又是冬天了。這個時候的冬天還是比較冷。王定又做出了地暖。
袁紹見到王定的時候,有點熱淚盈眶的感覺。他迴想自己這幾十年來。從認識王定開始,一直到王定登基,他被貶去倭奴島。
迴想起來,他覺得王定從來沒有針對過自己。他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沒有逾越,而且王定待人非常仁慈。
袁紹覺得自己遠遠不如,現在他的家族依然能保存下來,他已經很心滿意足了。
所以他首先感謝了皇上的恩德。請求皇上準許他在國內養老,埋骨桑梓。
王定欣然同意,又特地在皇宮設宴招待了他。還請來了趙雲、沮授和田豐等人作陪。
王定還稱讚了袁紹對大漢做出的一些貢獻,特別是開疆擴土這一塊兒。他封了袁紹為鄴侯,以鄴縣為食邑。
隻這個爵位不世襲,因為他已經把他的3個兒子都封了列侯。袁紹謝了恩。王定便讓袁紹迴了冀州鄴縣。越兮隨護。
而審配,他則安排在了戶部工作。
就在袁紹迴到漢朝的一個月以後倭奴島卻起了驚天巨變。
許攸同王蓋一起,聯合末盧國和伊都國成立東海帝國,王蓋自稱皇帝。
這一消息傳迴來的時候。王定正在陪王允夫妻倆吃飯。
王定看了以後,什麽話都沒說,直接把信遞給了王允。王允看過以後,好長時間沒有出聲。
他心裏非常的淒苦。他覺得他這個大兒子真的是沒法說了。這是作死嗎?當弟弟的一再容忍,他卻一再挑戰王定的極限。
王允最後把信還給了王定,他說道:“定兒已經是皇帝了。而且你的皇位已經日漸穩固。這家事和國事本來就難以分得清楚。”
“你大哥一再鬧事,根本不顧家族利益和兄弟情誼。你自己看著辦吧。我不再參與任何意見。有你和景兒就足夠了。”
說著,他便轉去了後房。王定歎了一口氣,收起了密信,帶著護衛迴了自己的宮殿。
第二天早朝,王定任命關羽為大將,徐庶為軍師,帶領水陸大軍30萬人,討伐倭奴島。
水軍15萬由蔣欽率領蘇飛、黃射、張允統領。陸軍將領有李進、周倉、廖化、關平、黃旭、楊懷等人。
他又給關羽一道密信,命令他。所有參與叛亂的官員,王蓋除外,就地處決。
關羽接受了命令以後,立馬帶領大軍登船,離開洛陽奔赴倭奴島而去
在鄴城養病的袁紹,聽到了我們島反叛的消息以後他拖著病體,讓他越兮護送他到洛陽,來找王定請罪。
王定根本就沒有怪罪他。因為他知道袁紹的性格。這既不是袁紹安排的後手,也不是袁紹工作的失誤。
那邊有王蓋在做主。而且許攸的任命也是王蓋自作主張。他既然給了許攸權利,那麽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
這一次,王鼎不會再縱容他。他準備把王蓋押迴大陸囚禁起來。至於王蓋的兒孫們,就讓他們自由發展。
而且他的子孫裏邊也沒有人有出息。王蓋的大兒子已經成人,全家都在倭奴島。
但要看他們有沒有參與叛亂,如果他們也參與了叛亂,那王定也不會手下留情。
王允已是70多歲的人了,現在也已四世同堂。本來是好好的家庭,可是偏偏出了一個王蓋,幾次鬧事。
這次,他再也不好意思地開口求情。他認為,這一次,王蓋肯定活不了了。他隻能在後宮默默地流淚。
他也不敢去同王定多說什麽,畢竟皇帝這個位置,在這個時代還是有很大的威懾力的。即使他是皇帝的父親。他也不能過多地幹預皇帝的事情。這也是天家無親情的由來吧。
關羽知道王定心軟,特別是牽扯到親情,他曆來狠不下心去。這一次竟然給他下了這樣一道命令。他心裏有數了。他覺得在倭奴島上可以大開殺戒了。
經過20多天的海上航行,他們來到了當年袁紹他們登陸的地方。原來修建的王城依稀還在。隻是已經冷清了許多。
王蓋已經把自己的王宮搬到邪馬台國的國都去了。這裏連防守的士兵都沒留下。所以關羽的大軍很輕鬆地便登上了本州島。
關羽和徐庶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將,他們派出了許多斥候。一路上封鎖消息。
這兩年也從大陸過來的一些漢民,經常能看到他們聚居的村莊。關羽大軍對他們秋毫無犯但是碰到當地的土著,他就不會客氣。稍有不順心。便整村的屠滅。
他們一邊前進,一邊宣傳大漢的政策。這裏也有人知道野馬台國都城的地址。他們自動當起了向導,帶領著關羽的大軍。一路奔向邪馬台國的皇城。也就是現在東海國的皇城。
盡管他們封鎖了消息,但還是被王蓋他們知道了。他們並不驚慌。
因為憑借周泰他們離開時留下的工匠和武器。王蓋自己也武裝了5萬人馬的大軍。
許久,又從袁紹的軍隊裏邊忽悠了七八萬人,他這裏邊也有了十多萬大軍。而且這裏邊。還有袁尚和辛毗。
袁尚原本就有3萬人的隊伍。是袁紹分給他們兄弟的,每個人3萬。還有原來的大將麴義和韓莒子。
麴義不知道為什麽,一直不得到袁紹的看重,雖然他非常的厲害,但袁紹就是不重用他。許攸找到他以後,他很痛快地便答應了許攸。
人總要拚一把嗎?所以麴義帶著自己的3萬多部隊。成了東漢王國的禦林軍。麴義,也被王蓋封為驃騎將軍。
實際上,王蓋本身的反心不是很大。直到許攸把鞠義忽悠過來以後,他才有了信心,決定成立自己的帝國。
他想不到王定的反應如此之快。他這邊剛剛稱帝沒幾個月,皇帝的大軍已經來了倭島。
整個東海國一下子便慌亂起來。就在這慌亂中,調兵遣將,製作武器,加固城牆都在進行著。
而伊都國和末盧國兩國很好,也各派了2萬人過來,準備幫助王蓋抵抗漢軍的侵略。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