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開始讓成存給蒙到了,他謹慎應戰,想看一看這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卻不想。是一個銀樣鑞槍頭。


    過了20招以後,徐晃便拿出了真本事。在第二十六招上,一斧就把他劈成了兩段。


    高順在後邊一直注意著戰況。所以成存一死,他便指揮大軍衝了過去。追著廣都大軍,衝向城門。


    李邈看到以後,立馬關掉了城門,也不管自己軍的軍隊有沒有進來了。


    因為繼續再放敗軍入城的話,高勝的大軍也跟著衝進去了。成存帶出來的一萬大軍。大約有8000多人沒有迴到城裏。守城的軍隊一下子少了接近一半的人。


    城外的士兵。被拋棄以後,紛紛扔掉了兵器,投降了漢軍。這下高順他們又得了7000人的士兵。隊伍一下子壯大到了4萬多人。


    高順立刻指揮部隊攻城。而投降的益州兵也加入了攻城隊伍當中。他們恨死了李邈。蔣欽和王雙很快便登上了城頭。


    李淼看守不住廣都了,他便帶著自己的家人,逃出了縣城。不知道去了哪裏。


    高順占領了廣都之後。並沒有在廣都停留。立刻馬不停蹄地奔向了成都。


    他來到成都城下的時候,孫策還在攻打成都,並沒有占領。由於成都已經得到了消息,漢軍兩路大軍進攻益州,而且都已經來到了成都附近。


    所以他們是拚命地防守,因為再沒有退路了。要麽就是投降。而對於劉備來說,投降就是災難。


    而黃權等人也不願意歸順王定。因為此前。皇帝曾經征召過黃權到朝廷任職,黃權拒絕了。


    當時一同被征召的還有法正,而法正已經做到了六部的高位。


    高順的到來,使得成都的防守壓力,又增加了許多。


    而此時的張遼和徐晃,卻被阻擋在了新都城下守城的是李嚴。李岩原本是荊州秭歸縣令。他在任上幹得非常不錯。當時賈詡給他評定一個優等。


    隻是王定一一時疏忽,把他給忘記了。王定稱帝以後,也沒有調整李嚴的位置。李嚴感到很是不滿。所以他便掛印,奔赴益州,投奔了劉璋。


    劉璋任命他為成都縣令。但後來張遼進攻劍閣以後,張任去了劍閣。


    為了成都的安全,黃權便在外圍的縣城重新部署防務。李嚴便到了新都,抓新都的防務。


    李嚴因為對王定有意見。所以看張遼他們,也是心煩。他便盡心防守。這使得張遼他們在新都城下耽誤了五天,還沒有攻打下新都。


    諸葛亮。通過賈詡那邊的情報,對李嚴了解得十分透徹。他便跟龐統商量,兩人還是想勸降於他。


    因為兩人此前在綿竹勸降了綿竹都尉。所以。對於勸降李嚴還是蠻有信心的。


    當然,他們的勸降也有失敗的時候,那就是在雒勸降程畿的時候。


    程畿是廣漢的太守。他因為有事赴成都,去麵見劉璋。不想梓潼卻被人攻陷了。而他準備迴去的時候,又聽說漢軍在攻打綿竹。


    於是他便留在洛縣整頓防務。和陰溥向存等人,準備在雒縣抵擋漢軍。


    當時諸葛亮他們帶兵到達洛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便是勸程畿這個人。因為程畿的名氣挺大,而且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怎奈程畿感念劉焉的知遇,一心效忠劉氏 拒不投降。


    雒縣令是陰溥。校尉向存在蜀中也算排得上號的大將。他的勇武跟冷包他們差不多。


    他們在雒縣英勇抵抗了3天,逼得張遼和馬超親自攻城。才被奪去了城牆,縣城也隨之陷落。


    程畿在府衙中,懸梁自盡未死,被馬超活捉了。


    一同被俘的還有向存。陰溥則在戰鬥中被殺。


    諸葛亮勸降李嚴的信心,主要是來自李嚴本身。李嚴是不滿王定對他的冷落,才來得益州,他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能力。


    諸葛亮覺得從這一方麵來勸降他。你有能力,就一定有合適的位置,這是王定用人的一貫原則。諸葛亮便給李嚴寫了一封信,派人給他送進城去。


    李嚴其實本身非常猶豫。他也知道益州最終是守不住的,以成都對抗朝廷,無異以卵擊石。但他又不想就這樣歸順王定。


    畢竟他以前就是王定的下屬。而諸葛亮的信正好是給了他一個台階。當他看到諸葛亮寫的文字,心情大好。


    諸葛亮說他懷才不遇,因為皇帝一時疏忽,沒有重用他,才導致他流落蜀地。但蜀地的劉焉一樣沒有對他重視。


    所以還是迴歸朝廷的好,他會奏請皇上重用他。而且諸葛亮在信中,高度誇讚了李嚴的才華,說他在原荊州的群臣當中也屬大才,起碼是前十之列。


    李岩本身就是一個愛慕虛榮的人。他看著諸葛亮的信,驕傲地點了點頭。他覺得諸葛亮說得不錯。


    如果諸葛亮真的這樣奏請皇上的話,他肯定能得到重用。他也覺得自己的能力已表現出來,他憑著三萬守軍,硬擋住了20萬大軍的進攻。


    所以他在抵抗了5天之後,便命人打開了城門,歸順了朝廷。這讓張遼和徐晃非常的無語。


    他們都認識李嚴,特別是徐晃還同李嚴共處過一段時間,因為徐晃是在上庸那邊,離秭歸非常近,而李嚴就在秭歸做縣令。


    李嚴還到上庸拜訪過徐晃。當然,那是去套近乎的,因為徐晃是王定的老部下。李嚴本來是想走徐晃的路子,接近王定。


    隻是虛晃的情商太低了,沒有理解李嚴的意思,所以李嚴才憤而出走。


    在高順到達成都城下的3天之後。徐晃和張遼他們才姍姍來遲。


    不過,這時的成都城已經搖搖欲墜了。張遼到了以後,孫策和高順都來到了張遼的大營。畢竟這裏以張遼的官位最高。


    張遼首先感謝了孫策,攻打成都,等於是幫了他的忙。接下來,他們便商量攻打成都還是勸降劉璋。


    諸葛亮主張勸降,他覺得劉璋是一個無能之輩,自己並沒有主見,也沒有稱霸的野心。完全可以讓他到洛陽去為官。那樣的話就能和平收複成都。


    孫策卻不以為然。他認為。成都快要攻下來了,沒有必要再勸降。


    隻是張遼他們更加了解王定的心思。而徐晃也讚成,先勸降試試。


    孫策便迴去了自己的大營,暫停了攻城。張遼的勸降信送到了劉璋的府邸以後。在劉璋集團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


    黃權和劉備,激烈反對投降。而張鬆、費觀等人,則主張投降。


    他們認為,投降是大勢所趨。你區一個成都,根本抵擋不了張遼的20萬大軍,更何況孫策那邊還有十萬。


    而劉璝和劉循等人,則基本上不參與發言。他們隻等劉璋自己決定。


    劉璋看討論不出結果,便宣布散會。他迴了自己的府邸。


    吳懿卻悄悄來到了他的家裏,這吳懿算是他的親家,因為吳懿的妹妹嫁給他的兒子了劉循。


    他說到單憑成都一城,是抵擋不住張遼的20萬大軍的,這是很明顯的事實。劉備明顯得罪了皇上,是不可能投降皇上的。


    劉璋如果抵抗到最後城破被俘,那麽榮華富貴肯定是沒有,。一生會很淒慘。不如現在投降,還能保住身家性命。


    按照以往皇上待人的慣例,劉璋投降了,很可能還會有另外的職位安排。而他們這些跟隨的將領 也不會被貶為平民,肯定會另有任用。


    劉璋在考慮了,一個晚上之後。決定歸順朝廷。但他並沒有在群臣當中宣布。因為吳懿還告訴他。要想歸順朝廷,必須防備劉備狗急跳牆。


    所以他便找來了劉璝和吳懿兩人,讓他們去把劉。控製起來。免得他鬧事。


    吳懿考慮來考慮去,覺得是一個難題。因為劉備這個人非常的謹慎。


    他同劉璝商量了以後,決定在家裏請劉備來喝酒。


    劉備本來是不想來的。但又想到吳懿跟劉璋的關係。覺得如果能取得吳懿的支持的話,那是一大助力。他便來了。


    可是,等待他的卻是一場鴻門宴。劉備沒有一點防備。所以 他被劉璝和吳懿兩個人綁了起來。


    第二天。劉璋便讓人打開城門,親自出了城。向張遼投降。而劉備也成了張遼的俘虜。


    張遼並沒有處置劉備,而是把他打入囚車,押往了京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漢末做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上道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上道尊並收藏穿越漢末做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