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率大軍到了成德以後,成德的守將是袁術的女婿黃猗,帶領兩個將領劉詳和陳蘭守成德。


    黃猗在聽說王定到了成德城下以後,他就想逃走。


    劉詳勸他說,你如果不接戰便逃走的話,迴去以後,皇上肯定饒不了你。


    黃猗想想也是。他如果不戰而逃,丟失了城池,袁術鐵定不會放過他。


    他便問劉詳:“那我該怎麽辦?打又打不過,逃也不能逃,難道就在這裏等死嗎?”


    劉詳道:“也不是這樣說,大不了我們可以投降大將軍。皇上如此倒行逆施,弄得天怒人怨,肯定長久不了。”


    “整個揚州很多郡縣並不聽話,劉勳、吳景都是些牆頭草。一旦皇上失敗,他們立馬會投降。”


    我們實際上沒有多少實力,就連袁紹公子都不支持皇上。即使逃跑,我們也不能逃迴壽春,得逃得遠遠的。”


    黃猗深以為然,他說道:“那我們就守城一天,然後我們就逃走,先逃到豫州,再從豫州想辦法。”


    這時陳蘭說道:“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投降大將軍。我知道大將軍不是一個嗜殺之人,如果投降的話,肯定能保住性命。如果逃跑,一旦被抓,命就沒了。”


    黃猗聽了也覺得非常正確,他沒了主意。他本是一個無能之人,他是憑著長相迷住了袁術的女兒,才坐上了這個位置。


    當然,袁術的女兒對他也是動了真情。兩人是郎俊女美,也有了一定的感情。他迴家後,便把他們商量的結果對著夫人說了。


    袁氏說道:“我既然嫁了夫君,那一切就由夫君做主。妾身沒有任何的想法。”


    黃猗便又私下裏去見了劉詳,他對劉詳說道:“既然我們確定投降大將軍,就想辦法去拜見吧。”劉詳覺得也是。


    隻是王定在城下待了一天,並沒有攻城。黃猗便讓劉翔和陳蘭兩人出城,去向大將軍投降。


    王定來到成德城下的時候,郭嘉便說了,黃猗貪生怕死,無能又無德。圍而不攻,他也不敢逃跑,最後隻能是出城投降。


    而且劉詳和陳蘭兩人,都是牆頭草,並沒有什麽骨氣。王定便聽了郭嘉的話,紮營觀望。果然,第二天他們就出城投降了。


    王定在成德繳獲了大量的糧草。他同袁紹袁術的戰爭,根本就不用再從荊州,往這調運糧草了。


    袁術在揚州時間不長,但他窮兇極欲,搜刮民脂民膏,倒是積攢了不少的物資。這一下卻便宜了王定。


    王定看到了庫存以後,他覺得的壽春城東西更多,早一點打去,免得讓袁術浪費了。


    因為黃猗並沒有什麽才能,所以他投降以後,王定並沒有任命他什麽職位。給了他一些錢財,另給他安排了一處莊園。讓他迴家去了。


    這裏王定任命劉詳為縣令。又派王五做都尉帶兵駐守成德城,王定又給王五把名字改成王武,王武大喜拜謝。王定便帶兵殺往壽春。


    在壽春的袁術聽說,黃猗等人投降了以後,氣得他一連摔壞了幾個玉碗,大罵了半天。


    最後,他無可奈何的叫來孫策說道:“黃猗既然投降了,王定很快就會到達壽春,壽春城的防禦該怎麽做?”


    孫策說道:“由我和紀靈將軍守城,你盡管放心,肯定讓王定攻不進來。”


    袁術聽了,又誇獎了孫策一番,便讓他下去準備守城。


    其實,孫策早已派了人,去請示王定怎麽樣對待袁術。如果要抓他,他現在就可以把他抓起來。


    雖然他的大軍沒有入城,城內還有他原來的部下。孫賁也在城裏,他手下也有2000人馬。有這些就足夠了。


    王定收到孫策的信,他知道孫策特地趕到了壽城以後,覺得攻下壽春,沒有任何問題了。


    但是郭嘉說,不要殺袁術,讓袁術逃走,把他趕到袁紹那裏去,試探袁紹的態度。


    袁紹如果抓了袁術送給朝廷,那麽就證明袁紹是忠心大漢的。如果他收留了袁術,正好可以有借口討伐袁紹。


    王定聽了以後,覺得這樣也不錯。他便給孫策迴了一封信,讓孫策鼓動袁術逃走,投奔袁紹。如果方便的話,讓孫策也跟著袁術一起去袁紹那邊。到時候,再見機行事。


    孫策收到迴信以後,便把信拿給周瑜看了。周瑜覺得王定的計劃太長遠了。


    是啊,如果袁紹是忠臣,他肯定會把袁術送給朝廷。否則那就就中了大將軍的計,暴露了自己。那大將軍下一個討伐的目標,肯定就是袁紹。


    他也非常認同大將軍的這一計劃。覺得去到袁紹那裏也是不錯,能夠立下更大的功勞。


    趙雲帶領十萬大軍進了丹陽郡以後,戲忠認為丹陽郡邊上的這幾個縣,守軍人數肯定不多。他讓趙雲分兵。


    趙雲聽了他的話,讓趙剛帶領3萬大軍。去攻打黟縣和歙縣。


    此次來攻打揚州,王定的意思是全麵攻占揚州,每一個縣都不放過。


    所以戲忠才提出這樣一個建議,不然的話,一路打下來,那不知道要多少時間。


    趙雲又派了黃巾降將胡才,帶領3萬人馬去攻打於潛縣和故鄣縣,他自己率領大軍前往了陵陽。


    他想沿著陵陽、涇縣、宜城,去到丹陽的郡治宛陵。陵陽縣的守將是原來陶謙的部將張闓,也就是那個殺了曹操父親的家夥。


    張闓聽到大將軍的部隊,來到了陵陽城下以後,他便想到投降。


    他想我殺了曹操的父親,而大將軍同曹操不和,那麽我投降大將軍肯定是可以的。


    他便親自出城來找趙雲,說自己要歸順大將軍。趙雲卻什麽話都沒說,一槍便把他刺死了。


    趙雲覺得因為張闓,造成了徐州幾個城池的百姓被屠殺,他罪大惡極,死有餘辜。他沒有給張闓分辯的機會,直接殺死了他。


    趙雲隨即指揮大軍攻城。城上的守軍一看,四散而逃。3000多人的守軍,麵對著4萬大軍,連一戰的勇氣也沒有。


    趙雲兵不血刃拿下了陵陽城以後,留下1000士兵守城,便直奔涇縣。涇縣的守軍是一個袁氏子弟,但並不怎麽出名,名字叫袁古。


    他倒是挺有骨氣的。他帶領那3000守城的士兵,拚死抵抗,他自己被趙雲用弓箭射死在城頭上後,城池隨之告破。


    趙雲便來到宜城。宜城的守將是孫堅的老部下程普。程普已知道孫策歸順了大將軍。


    當趙雲來到城下的時候,程普直接打開城門出來拜見趙雲。戲中見了程普,提出了一個計劃。


    他讓程普迴去,然後趙雲攻城,一戰之後,讓程普帶著敗兵逃迴宛陵去。詐開宛陵的城門,占領宛陵城。程普欣然接受了這一使命。


    第二天,趙雲便指揮大軍攻城。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戰。最終城池告破,程普帶領殘兵敗將逃往了宛陵。


    袁術任命的丹陽郡太守是袁儀。而守將是雷薄稱。程普逃進宛陵城以後,袁遺詢問了一下交戰的過程,以及趙雲大軍的情況。他便讓程普下去休息了。


    因為他知道孫策去了壽春,他並不懷疑程普,畢竟他的主子在皇上那裏。他這裏便讓雷薄去布置守城。


    程普帶著逃迴宛陵的士兵,都是他自己原來的部下,也是他的心腹。他自己到袁遺那裏請求了一個任務,去守宛陵東門,因為趙雲從西門來。


    袁遺不疑有他,便任命了他為東門的守將。程普到東城門布置好以後,便把情況寫信告知了趙雲。


    趙雲同戲忠商量過以後,便決定四麵圍城。封鎖程普歸順的消息,以免給孫策造成麻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漢末做駙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上道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上道尊並收藏穿越漢末做駙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