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願指洛水為誓
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 作者:好像又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單公歸去的第二日,二公便再次聯袂而來。夏諭自是以禮相待,三人一番思量定下計策,又敲定一些細節,便各自歸家準備。
首先是流民軍問題,在搶得糧草之後,這些“刁民”並未消停太久。流民軍由十餘股流民團體夾雜著城外間者組成,成分複雜。
在對周作戰連戰連勝之下,流民軍中的“有心人”紛紛覺醒,對首領位置虎視眈眈。幾支實力較強的隊伍也開始爭奪糧草的控製權,彼此摩擦不斷。
流民中的間者此時卻已愁白了頭,隻因他們一直無法與城外大營取得聯係。
先前王子朝試探攻城,幾位間者一合計決定冒險出兵配合攻城,結果仗還沒打,逃者近半。
和守城的單、劉主力交手的過程中也沒占到便宜,由是大失軍心。待幾人撤兵迴到“流民城區”的時候,幾乎都成了光杆司令,手下人全逃光了。
這也導致間者們從原本流民軍中實力排前幾的“大軍閥”變成了混混團體。
正發愁如何重組隊伍,大軍已經壓境了。
單、劉二公先是遊說城內各家族盡出私兵,會合兩家機動部隊近三千人帶上大量糧草,結陣堵住了“流民區”兩麵。
這三千人並沒有進攻,而是大量拆卸周朝民房取木材,又點明火,一副要放火燒城區的做派。
之後又遣使者前往宣告:
西逆間者混雜其間為逆,為社稷計,寧殺錯,不放過,當盡焚之。有賴天子仁德,上有言:願棄暗投明者,予糧放歸,昔日之過一概不論。
流民居住區全是木質建築,多有民庶取木引火,煙火燎燎,雖是冬日,一但火起,這一片城區必定是要化為灰燼的。
大軍封鎖之下,是戰是降,得拿出個主意。
民坊之中,各家亂軍集結商議,一些剛剛嚐到權力滋味的“有心人”自然不願投降,言及官軍不堪一擊,極力鼓噪眾人出擊。此論竟也得到不少人支持,城中軍弱由此可見一斑。
不多時,便有大股流民軍向著單公處匯聚而來,試圖衝破封鎖。
雙方還未交戰,單旗便搶先一步,越眾而出,立於陣前高唿道:
“且慢動手,聽單旗一言!”
話音剛落,一枚羽箭便“嗖”的一聲直直射中單旗肩膀,其人應聲倒地。
單旗一倒,氣氛瞬間緊張,單劉兩家的軍隊立即舉盾上前圍擋。
倒在地上的單旗先是心中暗罵了一句孟閱手下人動手演戲沒個輕重,而後掙紮著站起身,捂著傷口,麵色蒼白的叫停了身後的軍隊,又看向對麵的流民軍,言辭懇切:
“諸位!還請聽單旗一言!”
“先前諸言,句句屬實!”
“餘願指洛水為誓,若有棄暗投明者,餘必全力保全,不傷一人性命。”
“有逾此誓,祖宗降罰,闔族盡滅,天厭之!”
單氏是王畿大族,單旗更是先王時期的執政卿,至今已輔佐過三位天子了。先不管執政效果如何,他在“王野”國人中知名度卻不是虛的。
滅族毒誓一出,再加上其人血染肩頭的慘相,流民軍中的國人一時間被鎮住不少,停在原地麵麵相聚,不再向前。
見此,將單旗護在身前的夏諭知道該自己捧哏了,先是暗歎子路箭術長進不少,而後闊步行至兩軍陣前,拱手一禮,聲音清朗:
“在下孟閱,魯國人士,為禮先父之喪而來,與諸位相類,亦為西逆驅所至此。賴有先祖遺澤,天子王宮召見,待之以禮,諮問之間,言及王野諸事,多有愧歎。”
“王野國人,世遵周禮,忠於王室,無辜受此禍亂,洛邑王室公卿皆有罪也。”
先以同樣受害者的身份拉近關係,再委提及自己周公之後的身份提高自己話的可信度,之後又那天子作閥賣慘,夏諭一番話委婉認錯,讓不少“亂民”心中動搖。
這邊鋪墊完,夏諭話風一轉:
“天子此歎,在下不敢苟同!”
“我等本無仇怨,何以今日兵戈相向?皆是因城外西逆間者作祟!”
“西逆先驅國人入洛,後又蒙蔽諸位在城內四處作亂以期破城。單公身上這一箭也是西逆間者所為!”
“國人與天子非敵是友,城外的西逆才是我等共同之敵!”
“諸位若是不信,大可出城避西逆而走,在下相信單公絕不阻攔。”
夏諭言語一頓,看向麵色蒼白的單公示意其表態。
單公點點頭,複述其誓:“洛水為誓……”
待單公言畢,對麵人群起了一陣騷亂,夏諭立即趁熱打鐵:“若願助天子剿賊,在下身後之糧便歸諸位所有,他日蕩平西逆,天子絕不吝嗇錢糧土地……”
大餅畫完,雙方對峙片刻,很快流民軍中便有人動搖了,並非人人都是野心家,其間大部分人隻是為了求一條活路,與官軍作對也是受生計所迫。
他們本就是被王子朝驅趕到洛陽的,恨不得殺之而後快。而且現在出城安危難測,相助天子無論是大義名分還是身家安全都更有保障。
流民軍騷亂片刻,便有一人越眾而出,朝著單旗和夏諭拱手道:“在下南宮瑩,本是河內人士,先前至王野遊學被亂軍驅入洛邑,受生計所迫不得已為亂。今天子仁德,單公至誠,孟子大義,在下願降。”
隻見此人雖麵色枯黃、衣衫破舊,身量卻是奇高,加之容貌甚偉,容止有度,自有一股子君子氣,一看就不是普通國人。
這一切都被單旗看在眼裏,本著千金市馬骨的想法,單旗當即大喜道:“老夫以洛水為誓,絕不食言!”
說完,便令身後眾軍讓開一條道,讓南宮瑩及其部眾通行。
見此,南宮瑩看向二人,微微詫異道:“二位就不怕,我等出了包圍便縱兵作亂,兩麵夾攻嗎?”
這人既知道他孟子的名號,而且還氏河北南宮,大概率是他外祖家的支脈子弟,想到這些,夏諭笑語道:“河北南宮氏,北國名族,豈會食言而肥?”
聽到這話,南宮瑩心中生出一股豪氣,朝身後一揮手,蒼白臉上擠出笑容:
“善!孟子真君子也!”
一言畢,南宮瑩也不再試探拖延,領著百餘丁壯、數百老幼慢慢挪出了包圍圈。在此之間,雙方皆是警惕盯著對方,場中氣氛緊張。
待到南宮瑩一行出了包圍,安然分得糧草後,夏諭再次下令老人孩子可先行分糧,贏得一片讚歎之聲。這下子,剩餘流民軍隊崩潰之勢便再也止不住了。
一千、三千、五千……
兩個時辰之後,數萬流民已被分散安置。洛陽民亂的主力軍,三四千丁壯也被打散分為數部,仍由其自主,日後作戰時再征召。
……
孟氏館舍。
“早知如此,先前國人入城就該妥善安置,何至於城內生亂不止。”劉公懊悔道。
單公點了點頭表示同意,眼神卻不自覺的打量著案前氣定神閑,正擺弄茶水的俊秀少年:這是在幹啥?
表演完一套四不像的茶道茶藝流程,夏諭將兩杯茶水遞到二公身前,眼神期待:“二位嚐嚐。”
二公將一口氣飲完半杯,同時讚歎道:
“甘甜可口。”
“可口甘甜。”
夏諭:“……”
算了,就當對牛彈琴、牛嚼牡丹、牛逼克拉斯了。
單公此來不是為了喝茶的,感受肩膀上的疼痛,這是拜眼前人所賜的箭傷。念及此處,其人麵色一肅:“時不我待,吾已遣使出城邀西逆一戰。”
“敵眾我寡,此戰還要仰仗少孟的惑敵之法。”
洛陽糧草本就不多,先被流民劫奪小半,安置數萬流民花費亦是不小。
幾番折騰之下,城中隻有不到十日之糧了。是坐困洛陽待糧盡還是集結兵力奮力一搏?
單、劉二公選擇了後者。但二人並未聽從夏諭的建議開南門引誘敵軍,因為太過犯險。
不過,在與西逆邀戰之前的一些準備工作他們卻是聽進去了。
收編流民軍為輔是一部分,某人吹的神乎其技的惑敵手段也不可忽視。
他們二人此來就是為了再次確認夏諭“有傷天和”的大招。
夏諭一臉鄭重的答道:“交戰之日,閱必立於城頭,與二位共進退!”
才怪。
“善!”
“大善!”
二公出了門,單公抬頭望天,心有陰鬱。
真的有“惑敵之法”嗎?但願吧。
糧草將盡,他已經無路可退,整合了流民,他的砝碼已加到最大。
這一戰,無論如何避免不了。
………
城外,王子朝揮退了使者,又命人召集各家宗主前來議事。
單劉二公突其來的約戰讓這位“西天子”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不明白,城內的兩位老匹夫哪來的底氣和他決戰,還是在洛陽南門外決戰。
這要是輸了,洛陽就沒了,倆個老匹夫全族也沒了。
思來想去,王子朝推斷該是民亂太過嚴重導致城內快要斷糧了。兩個老匹夫沒轍了,拚死一戰求一線生機。
對方既然想堂堂正正的打一場,王子朝決定滿足他們。打不過晉軍,打贏單、劉兩家的雜兵,這點信心他還是有的。
一晃三日過去,洛陽城外,兩軍對壘。
除了北麵封鎖孟津的軍隊以及少量留守大營的守備軍,王子朝匯集了兩萬餘眾,這幾乎是他的全部家當。此戰他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結束這場鬧劇,拿迴本就屬於自己的王位與洛陽!
人馬過萬,無邊無際,王子朝兩萬大軍列陣,夏諭從城樓上望去黑壓壓一片綿延,極具壓迫感。
隻是王子朝的軍隊人數雖多,陣型卻是鬆鬆垮垮。夏諭站在城樓仔細觀察,敵軍分為左、中、右三個大方陣。三個方陣中左、右軍人數相當,中軍人數最多。
大陣的前列是數排持盾的甲士,後麵跟著行列歪斜、手持矛戈棍棒各類武器的征召徒兵。數十輛戰車立於陣前,車上都是貴族士卿和扈從家臣,其中也包括王子朝。
夏諭曾經見過田乞的率領的軍隊,王子朝的軍隊無論是從規整度還是氣勢上和齊軍比起來都差遠了。
沒辦法,周王畿國人比較叛逆,征召的徒兵紀律性不高也正常,不能要求太多。
城下與西逆對峙的單、劉二公族兵也是半斤八兩,陣列的稀碎,好在有著背城一戰的buff勉強有點士氣。
單、劉二公也知道正麵拚很難擊敗西逆,隻是他們沒得選。王畿不大,身後就是洛陽城,他們已無路可退。
收編的流民軍、各家族的家兵、天子的殘軍,單劉二人聽從夏諭的建議東拚西湊了近一萬人列陣決戰 。
這一萬人本就質量一般,組成又雜,能列的好陣就有鬼了,不一觸即潰就謝天謝地了。
得益於沒落周王畿優秀的匹配機製,兩邊都不是什麽精銳,王子朝與單劉二公也算是旗鼓相當的對手。
雙方列好陣,先在冬陽下相互指責對方為叛逆,占領道德高地。
嘴炮打完後,由兩邊的君子貴族們駕駛著戰車出陣,各派一名大將出陣進行一對一“鬥將”。
兩軍前方空地之上,戰車飛馳,你一箭射肩膀,我一個蛇皮走位躲過;我不講武德一箭射牛牛射歪了。中夏君子們玩起了春秋版的“坦克大戰”,隻是這些卿士們的準頭都不怎麽樣。
雙方代表菜雞互啄,射了半天才以王子朝一方代表誤射對麵馬匹致使其翻車結束。
在城樓上看完全程的夏諭表示:真是一場旗鼓相當、酣暢淋漓的戰鬥。
先別管過程如何,反正鬥將鬥贏了,王子朝一方因此士氣小振,趁勢擂鼓進兵,左右兩軍浩浩蕩蕩的壓了上去。
單、劉二公也不甘示弱,率軍迎上。
不多時,雙方戰成一團,一開始單劉占據了優勢。
其實也不奇怪,王子朝冬日出兵,又在冰天雪地裏挨了半個多月的凍。底層的雜兵的戰鬥力能高到哪去?
反觀單劉一方,一直在城內養精蓄銳,精氣神肯定是要好過城外敵軍的。
可惜場麵沒維持多久,在交戰了近一個時辰後,王子朝率中軍壓上。生力軍在人數、體力雙重優勢之下,很快就將單劉二公的方陣從中間位置壓“凹陷”了下去。
眼看著就要被鑿穿軍陣,全軍潰敗,某人的惑敵之法還是不見蹤影,單公已經隱約看到了自己太奶向自己招手了。
就在這時,夏諭出手了,隻見數百孟氏甲士在一“巨塔壯漢”的帶領下從城內緩緩推開城門出城。於城門處列隊高唿:“城門已開,請君入城。”
城外本是喊殺聲一片,幾百個大漢的喊聲與之相比不算什麽。但耐不住王子朝眼尖,見城門大開還以為是哪個家族棄暗投明助他入城呢。
王子朝大喜之餘當即吩咐下去,全軍傳唿“城門已開,單劉當亡。”
一傳十,十傳百,王子朝的軍隊一邊與對麵肉搏一邊高唿。
“城門已開,單劉當亡!”
“城門已開,單劉當亡!”
“……”
聽到聲音,一開始單劉二公還以為是對麵在詐他,迴頭一看差點肝膽俱裂。
洛陽南門大開,數百甲士分列兩側相迎,這就是某人“有傷天和”的惑敵之法?
單公腦子轟鳴一聲了,隨即絕望充斥全身。
孟氏小兒怎麽敢如此兒戲!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天子為其加冠以示親厚,西逆破城怎麽可能放過孟氏!
他完了!單家全族也完了!
悔聽孟氏小兒之言!
安敢如此欺我!
“啊啊啊!”一旁的劉公反應更大,表情猙獰,驚怒交加、心中絕望之下,一個失重從戰車上跌了下去,引起一陣騷亂。
另一邊,王子朝抓住了這個機會,親率中軍猛攻單劉軍中軍。
此時單劉軍士氣大跌,陣腳大亂,本就凹下去的中軍,在王子朝奮力衝擊之下不斷往城門處潰退,不多久就被衝破了軍陣。
眼見大軍被一分為二與敵軍攪在一起,不少兵士已經開始逃散,單公明白自己大勢已去。
按慣例,中夏的君子之戰投降一方會被優待,或放歸或以錢糧贖買,很少會危及性命。
可此戰不同,單公知道自己要是降了,斷無生還可能。王子朝恨極了他,又無甚顧忌,說不得還要在死前折辱他一番。
一念至此,為保全名義,單公狠下心來,橫劍於脖頸之上。
首先是流民軍問題,在搶得糧草之後,這些“刁民”並未消停太久。流民軍由十餘股流民團體夾雜著城外間者組成,成分複雜。
在對周作戰連戰連勝之下,流民軍中的“有心人”紛紛覺醒,對首領位置虎視眈眈。幾支實力較強的隊伍也開始爭奪糧草的控製權,彼此摩擦不斷。
流民中的間者此時卻已愁白了頭,隻因他們一直無法與城外大營取得聯係。
先前王子朝試探攻城,幾位間者一合計決定冒險出兵配合攻城,結果仗還沒打,逃者近半。
和守城的單、劉主力交手的過程中也沒占到便宜,由是大失軍心。待幾人撤兵迴到“流民城區”的時候,幾乎都成了光杆司令,手下人全逃光了。
這也導致間者們從原本流民軍中實力排前幾的“大軍閥”變成了混混團體。
正發愁如何重組隊伍,大軍已經壓境了。
單、劉二公先是遊說城內各家族盡出私兵,會合兩家機動部隊近三千人帶上大量糧草,結陣堵住了“流民區”兩麵。
這三千人並沒有進攻,而是大量拆卸周朝民房取木材,又點明火,一副要放火燒城區的做派。
之後又遣使者前往宣告:
西逆間者混雜其間為逆,為社稷計,寧殺錯,不放過,當盡焚之。有賴天子仁德,上有言:願棄暗投明者,予糧放歸,昔日之過一概不論。
流民居住區全是木質建築,多有民庶取木引火,煙火燎燎,雖是冬日,一但火起,這一片城區必定是要化為灰燼的。
大軍封鎖之下,是戰是降,得拿出個主意。
民坊之中,各家亂軍集結商議,一些剛剛嚐到權力滋味的“有心人”自然不願投降,言及官軍不堪一擊,極力鼓噪眾人出擊。此論竟也得到不少人支持,城中軍弱由此可見一斑。
不多時,便有大股流民軍向著單公處匯聚而來,試圖衝破封鎖。
雙方還未交戰,單旗便搶先一步,越眾而出,立於陣前高唿道:
“且慢動手,聽單旗一言!”
話音剛落,一枚羽箭便“嗖”的一聲直直射中單旗肩膀,其人應聲倒地。
單旗一倒,氣氛瞬間緊張,單劉兩家的軍隊立即舉盾上前圍擋。
倒在地上的單旗先是心中暗罵了一句孟閱手下人動手演戲沒個輕重,而後掙紮著站起身,捂著傷口,麵色蒼白的叫停了身後的軍隊,又看向對麵的流民軍,言辭懇切:
“諸位!還請聽單旗一言!”
“先前諸言,句句屬實!”
“餘願指洛水為誓,若有棄暗投明者,餘必全力保全,不傷一人性命。”
“有逾此誓,祖宗降罰,闔族盡滅,天厭之!”
單氏是王畿大族,單旗更是先王時期的執政卿,至今已輔佐過三位天子了。先不管執政效果如何,他在“王野”國人中知名度卻不是虛的。
滅族毒誓一出,再加上其人血染肩頭的慘相,流民軍中的國人一時間被鎮住不少,停在原地麵麵相聚,不再向前。
見此,將單旗護在身前的夏諭知道該自己捧哏了,先是暗歎子路箭術長進不少,而後闊步行至兩軍陣前,拱手一禮,聲音清朗:
“在下孟閱,魯國人士,為禮先父之喪而來,與諸位相類,亦為西逆驅所至此。賴有先祖遺澤,天子王宮召見,待之以禮,諮問之間,言及王野諸事,多有愧歎。”
“王野國人,世遵周禮,忠於王室,無辜受此禍亂,洛邑王室公卿皆有罪也。”
先以同樣受害者的身份拉近關係,再委提及自己周公之後的身份提高自己話的可信度,之後又那天子作閥賣慘,夏諭一番話委婉認錯,讓不少“亂民”心中動搖。
這邊鋪墊完,夏諭話風一轉:
“天子此歎,在下不敢苟同!”
“我等本無仇怨,何以今日兵戈相向?皆是因城外西逆間者作祟!”
“西逆先驅國人入洛,後又蒙蔽諸位在城內四處作亂以期破城。單公身上這一箭也是西逆間者所為!”
“國人與天子非敵是友,城外的西逆才是我等共同之敵!”
“諸位若是不信,大可出城避西逆而走,在下相信單公絕不阻攔。”
夏諭言語一頓,看向麵色蒼白的單公示意其表態。
單公點點頭,複述其誓:“洛水為誓……”
待單公言畢,對麵人群起了一陣騷亂,夏諭立即趁熱打鐵:“若願助天子剿賊,在下身後之糧便歸諸位所有,他日蕩平西逆,天子絕不吝嗇錢糧土地……”
大餅畫完,雙方對峙片刻,很快流民軍中便有人動搖了,並非人人都是野心家,其間大部分人隻是為了求一條活路,與官軍作對也是受生計所迫。
他們本就是被王子朝驅趕到洛陽的,恨不得殺之而後快。而且現在出城安危難測,相助天子無論是大義名分還是身家安全都更有保障。
流民軍騷亂片刻,便有一人越眾而出,朝著單旗和夏諭拱手道:“在下南宮瑩,本是河內人士,先前至王野遊學被亂軍驅入洛邑,受生計所迫不得已為亂。今天子仁德,單公至誠,孟子大義,在下願降。”
隻見此人雖麵色枯黃、衣衫破舊,身量卻是奇高,加之容貌甚偉,容止有度,自有一股子君子氣,一看就不是普通國人。
這一切都被單旗看在眼裏,本著千金市馬骨的想法,單旗當即大喜道:“老夫以洛水為誓,絕不食言!”
說完,便令身後眾軍讓開一條道,讓南宮瑩及其部眾通行。
見此,南宮瑩看向二人,微微詫異道:“二位就不怕,我等出了包圍便縱兵作亂,兩麵夾攻嗎?”
這人既知道他孟子的名號,而且還氏河北南宮,大概率是他外祖家的支脈子弟,想到這些,夏諭笑語道:“河北南宮氏,北國名族,豈會食言而肥?”
聽到這話,南宮瑩心中生出一股豪氣,朝身後一揮手,蒼白臉上擠出笑容:
“善!孟子真君子也!”
一言畢,南宮瑩也不再試探拖延,領著百餘丁壯、數百老幼慢慢挪出了包圍圈。在此之間,雙方皆是警惕盯著對方,場中氣氛緊張。
待到南宮瑩一行出了包圍,安然分得糧草後,夏諭再次下令老人孩子可先行分糧,贏得一片讚歎之聲。這下子,剩餘流民軍隊崩潰之勢便再也止不住了。
一千、三千、五千……
兩個時辰之後,數萬流民已被分散安置。洛陽民亂的主力軍,三四千丁壯也被打散分為數部,仍由其自主,日後作戰時再征召。
……
孟氏館舍。
“早知如此,先前國人入城就該妥善安置,何至於城內生亂不止。”劉公懊悔道。
單公點了點頭表示同意,眼神卻不自覺的打量著案前氣定神閑,正擺弄茶水的俊秀少年:這是在幹啥?
表演完一套四不像的茶道茶藝流程,夏諭將兩杯茶水遞到二公身前,眼神期待:“二位嚐嚐。”
二公將一口氣飲完半杯,同時讚歎道:
“甘甜可口。”
“可口甘甜。”
夏諭:“……”
算了,就當對牛彈琴、牛嚼牡丹、牛逼克拉斯了。
單公此來不是為了喝茶的,感受肩膀上的疼痛,這是拜眼前人所賜的箭傷。念及此處,其人麵色一肅:“時不我待,吾已遣使出城邀西逆一戰。”
“敵眾我寡,此戰還要仰仗少孟的惑敵之法。”
洛陽糧草本就不多,先被流民劫奪小半,安置數萬流民花費亦是不小。
幾番折騰之下,城中隻有不到十日之糧了。是坐困洛陽待糧盡還是集結兵力奮力一搏?
單、劉二公選擇了後者。但二人並未聽從夏諭的建議開南門引誘敵軍,因為太過犯險。
不過,在與西逆邀戰之前的一些準備工作他們卻是聽進去了。
收編流民軍為輔是一部分,某人吹的神乎其技的惑敵手段也不可忽視。
他們二人此來就是為了再次確認夏諭“有傷天和”的大招。
夏諭一臉鄭重的答道:“交戰之日,閱必立於城頭,與二位共進退!”
才怪。
“善!”
“大善!”
二公出了門,單公抬頭望天,心有陰鬱。
真的有“惑敵之法”嗎?但願吧。
糧草將盡,他已經無路可退,整合了流民,他的砝碼已加到最大。
這一戰,無論如何避免不了。
………
城外,王子朝揮退了使者,又命人召集各家宗主前來議事。
單劉二公突其來的約戰讓這位“西天子”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不明白,城內的兩位老匹夫哪來的底氣和他決戰,還是在洛陽南門外決戰。
這要是輸了,洛陽就沒了,倆個老匹夫全族也沒了。
思來想去,王子朝推斷該是民亂太過嚴重導致城內快要斷糧了。兩個老匹夫沒轍了,拚死一戰求一線生機。
對方既然想堂堂正正的打一場,王子朝決定滿足他們。打不過晉軍,打贏單、劉兩家的雜兵,這點信心他還是有的。
一晃三日過去,洛陽城外,兩軍對壘。
除了北麵封鎖孟津的軍隊以及少量留守大營的守備軍,王子朝匯集了兩萬餘眾,這幾乎是他的全部家當。此戰他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結束這場鬧劇,拿迴本就屬於自己的王位與洛陽!
人馬過萬,無邊無際,王子朝兩萬大軍列陣,夏諭從城樓上望去黑壓壓一片綿延,極具壓迫感。
隻是王子朝的軍隊人數雖多,陣型卻是鬆鬆垮垮。夏諭站在城樓仔細觀察,敵軍分為左、中、右三個大方陣。三個方陣中左、右軍人數相當,中軍人數最多。
大陣的前列是數排持盾的甲士,後麵跟著行列歪斜、手持矛戈棍棒各類武器的征召徒兵。數十輛戰車立於陣前,車上都是貴族士卿和扈從家臣,其中也包括王子朝。
夏諭曾經見過田乞的率領的軍隊,王子朝的軍隊無論是從規整度還是氣勢上和齊軍比起來都差遠了。
沒辦法,周王畿國人比較叛逆,征召的徒兵紀律性不高也正常,不能要求太多。
城下與西逆對峙的單、劉二公族兵也是半斤八兩,陣列的稀碎,好在有著背城一戰的buff勉強有點士氣。
單、劉二公也知道正麵拚很難擊敗西逆,隻是他們沒得選。王畿不大,身後就是洛陽城,他們已無路可退。
收編的流民軍、各家族的家兵、天子的殘軍,單劉二人聽從夏諭的建議東拚西湊了近一萬人列陣決戰 。
這一萬人本就質量一般,組成又雜,能列的好陣就有鬼了,不一觸即潰就謝天謝地了。
得益於沒落周王畿優秀的匹配機製,兩邊都不是什麽精銳,王子朝與單劉二公也算是旗鼓相當的對手。
雙方列好陣,先在冬陽下相互指責對方為叛逆,占領道德高地。
嘴炮打完後,由兩邊的君子貴族們駕駛著戰車出陣,各派一名大將出陣進行一對一“鬥將”。
兩軍前方空地之上,戰車飛馳,你一箭射肩膀,我一個蛇皮走位躲過;我不講武德一箭射牛牛射歪了。中夏君子們玩起了春秋版的“坦克大戰”,隻是這些卿士們的準頭都不怎麽樣。
雙方代表菜雞互啄,射了半天才以王子朝一方代表誤射對麵馬匹致使其翻車結束。
在城樓上看完全程的夏諭表示:真是一場旗鼓相當、酣暢淋漓的戰鬥。
先別管過程如何,反正鬥將鬥贏了,王子朝一方因此士氣小振,趁勢擂鼓進兵,左右兩軍浩浩蕩蕩的壓了上去。
單、劉二公也不甘示弱,率軍迎上。
不多時,雙方戰成一團,一開始單劉占據了優勢。
其實也不奇怪,王子朝冬日出兵,又在冰天雪地裏挨了半個多月的凍。底層的雜兵的戰鬥力能高到哪去?
反觀單劉一方,一直在城內養精蓄銳,精氣神肯定是要好過城外敵軍的。
可惜場麵沒維持多久,在交戰了近一個時辰後,王子朝率中軍壓上。生力軍在人數、體力雙重優勢之下,很快就將單劉二公的方陣從中間位置壓“凹陷”了下去。
眼看著就要被鑿穿軍陣,全軍潰敗,某人的惑敵之法還是不見蹤影,單公已經隱約看到了自己太奶向自己招手了。
就在這時,夏諭出手了,隻見數百孟氏甲士在一“巨塔壯漢”的帶領下從城內緩緩推開城門出城。於城門處列隊高唿:“城門已開,請君入城。”
城外本是喊殺聲一片,幾百個大漢的喊聲與之相比不算什麽。但耐不住王子朝眼尖,見城門大開還以為是哪個家族棄暗投明助他入城呢。
王子朝大喜之餘當即吩咐下去,全軍傳唿“城門已開,單劉當亡。”
一傳十,十傳百,王子朝的軍隊一邊與對麵肉搏一邊高唿。
“城門已開,單劉當亡!”
“城門已開,單劉當亡!”
“……”
聽到聲音,一開始單劉二公還以為是對麵在詐他,迴頭一看差點肝膽俱裂。
洛陽南門大開,數百甲士分列兩側相迎,這就是某人“有傷天和”的惑敵之法?
單公腦子轟鳴一聲了,隨即絕望充斥全身。
孟氏小兒怎麽敢如此兒戲!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天子為其加冠以示親厚,西逆破城怎麽可能放過孟氏!
他完了!單家全族也完了!
悔聽孟氏小兒之言!
安敢如此欺我!
“啊啊啊!”一旁的劉公反應更大,表情猙獰,驚怒交加、心中絕望之下,一個失重從戰車上跌了下去,引起一陣騷亂。
另一邊,王子朝抓住了這個機會,親率中軍猛攻單劉軍中軍。
此時單劉軍士氣大跌,陣腳大亂,本就凹下去的中軍,在王子朝奮力衝擊之下不斷往城門處潰退,不多久就被衝破了軍陣。
眼見大軍被一分為二與敵軍攪在一起,不少兵士已經開始逃散,單公明白自己大勢已去。
按慣例,中夏的君子之戰投降一方會被優待,或放歸或以錢糧贖買,很少會危及性命。
可此戰不同,單公知道自己要是降了,斷無生還可能。王子朝恨極了他,又無甚顧忌,說不得還要在死前折辱他一番。
一念至此,為保全名義,單公狠下心來,橫劍於脖頸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