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載譽與歸國前夕
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 作者:好像又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月中旬,近日,一則消息在臨淄坊市之間盛傳:魯國使臣孟閱十日前於齊宮之內一人便辯倒了四位上卿,壓得滿堂大夫君子不敢發一言相駁。
據知情人士爆料,齊侯當場便以五官之位召其入齊為官,被孟閱以盡忠母國為由給拒絕了。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魯國使臣年不過十二,不僅六藝皆精、能言善辯、更是眼光卓越,在近半月之前就已預見了吳楚淮南之戰的結果。其提出的吳三勝楚三敗之論與楚國戰敗的原因幾乎一般無二!
聽到這個消息,不少臨淄國人剛剛表示:魯使來齊他們知道,吳楚淮南大戰是啥時候發生的事情?立馬就有幾個懂哥出來講解事情經過,引得圍觀之人一陣驚歎。
臨淄本就是邦周第一富庶之城,工商業之發達為天下之最,連天子都城洛陽都遠遠不及。是故此城外來人口眾多,齊、晉、楚、鄭、周、魯、宋、吳等國的商賈匯聚於此。
這些“商業間諜”不僅僅是來采購、銷售貨物,收集信息、情報也是他們的職責之一。
夏諭的消息自然而然的就傳入列國商賈的耳中。其中魯國商賈最為興奮,在魯國誰不知道孟氏麒麟子?七十萬魯國國人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孟閱的“粉絲”和仰慕者。
這些魯國商賈當即興衝衝的給其他國家的同行“安利”起孟某人,四處宣傳其傳奇事跡,什麽生有神異、三月能言、六歲便精通小藝、八歲初學琴便能一日作曲三絕、九歲不到造孟紙興禮樂、魯公拜其為上卿而不受、十二為國奔走出使齊國,於齊宮舌戰齊國群臣,一張嘴便勸退齊國十萬大軍。隨隨便便就能提前料定兩千裏之外的吳楚之戰戰局!
一連串的離譜事跡給列國商賈聽到一愣一愣的,直唿“嗚唿奇哉”。
他們之前或多或少也聽過孟閱的名字,可沒想到這麽離譜,紛紛在心中暗暗記下。
三勝三敗之論也流傳了出來,“公子光實乃秦穆晉武之屬”、“楚運衰吳當興”、“楚臣無能”之類的言論甚囂塵上。
吳國商賈對這言論不發表任何看法,也不擔任何責任,他們隻是幾個剛好路過的姑蘇帥比。
當然流量最多的肯定是孟閱孟大老爺,之前齊侯“折壽聽鳳求凰”的熱度剛剛過去。
“魯國第一美人”、“當世琴仙”和“管子在世”的美譽又來了,幾家參加過梧宮之宴的臨淄大族的貴女適時放出話來:孟閱的前兩個外號確實名副其實。這一下子又引爆了輿論,孟閱成功霸榜臨淄熱搜第一。
不少賢人雅士、貴族子弟紛紛前往拜訪,皆被某人以身體有恙為由拒之門外,一群人隻能無功而返。
又有某位不願意透露身份姓名的晏姓青年在與友人飲酒時透露:孟閱與晏子平輩交友甚至常以兄弟相稱,他平日裏見了孟閱都是叫仲父的。
晏子是齊人最敬佩的人,孟閱能得到晏子的認可甚至平輩相交,其人事跡在齊人眼中已有了八九分可信。
“齊平仲,魯少孟,使齊楚,定國邦,得一便可安天下。”當夏諭去拜訪晏子在其所在集市聽到這句童謠時,他當場就懵了,隨後暗叫不好。
誰在造他的謠!
有人在臨淄給他免費做宣傳這件事夏諭是知道的,也默認了。隻是他沒想到的是,才幾天的功夫已經傳的這麽離譜了。八成是齊侯反悔不想放他迴去,在幕後推動輿論裹挾民意脅迫他,不讓他離齊。
得趕快和齊侯請辭!再拖下去怕是真走不了了!
一念至此,夏諭也不拜訪晏子了,火急火燎的往迴趕,準備召來副使季斯,讓他去向齊侯要國書。
飛馳迴到官邸外,夏諭便見到了齊侯派來的寺人和甲士。
這架勢……來“請”他的?
一番詢問後夏諭得知,齊侯將於明早召他入朝,商議齊魯盟好之事。
有驚無險的送走了齊宮來的一行人,夏諭稍稍鬆了一口氣,齊侯還算言而有信。
迴到後宅,夏諭隨手將熟睡的居居爆撈起,抱入懷中,徑直往後院而去……
該練習精準度了。
第二天清晨,經過三位姐姐的一番辛苦,少年一身正服,佩劍懸玉,坐上馬車往齊宮而去。
再次進入齊國大殿,少年待遇已經完全不同了。田書之流皆是偏開頭,避開夏諭的視線,國夏、鮑國這些重臣微微頷首見禮。
忽然,少年的視線瞥見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少年阿鮑?
上首的齊侯滿臉笑容,關切道:“先生可病愈了?”
“多謝齊侯贈藥,外臣已經好多了。”少年迴過神,麵露感動之色,躬身徐行一禮。
基本的寒暄問禮後,開始步入正題。齊侯開門見山的說道:“三日前寡人已下令讓田司馬退兵歸齊,齊國願與魯國共結盟好。”
少年適時稱讚道:“齊侯英睿。”
呂杵臼溫和一笑,將手中的國書和符信遞到寺人手中,同時開口道:“鮑牧上前。”
“臣在。”少年阿鮑麵色嚴肅起身,緩步出列來到殿中與少年並立。夏諭後知後覺,原來齊侯是想讓少年阿鮑出使魯國,商議兩國盟好之事。
夏諭覺得鮑某人是不是有些不太靠譜?
齊侯也不怎麽相信鮑牧,但他還是選了少年阿鮑。
一來,鮑牧使魯和孟閱使齊相比,簡直是白送資曆功勞。除非鮑牧綠了魯公被發現了,不然齊魯會盟絕不可能談崩。
二來,某人曾經勸過齊侯拉攏鮑氏,呂杵臼聽進去了,出使魯國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齊侯道:“鮑卿,寡人命你出使魯國,結兩國之盟好,莫要讓寡人失望。”
鮑牧雙手接過國書與符信,麵色嚴肅,言辭鏗鏘:“臣必不負君上所托,不說服魯公!臣絕不歸齊!”
夏諭聽的嘴角一扯,魯公那個草包還用說服他結盟?姬綢巴不得和齊國會盟。
不過齊侯很吃這套,不止魯國,他齊國也有自己的少年陰劫,不由得讚歎道:“鮑卿好誌氣,明日寡人親自為你踐行!”
“謝君上……”
………
下了朝,夏諭和鮑牧並肩而行,一起往正門而去。
路上,鮑牧提議兩人可以先去娛樂會所哈皮一下,被夏諭嚴詞拒絕。
這是真損友啊。
明天就要出發迴曲阜了,還想著澀澀。鮑氏有這樣的子孫,鮑叔牙泉下有知,定能含笑九泉。
見happy不成,鮑牧再次提議去孟氏酒肆飲酒敘舊。夏諭懶的理他,直到二人行至宮門外,少年躍上馬車,朗聲道:
“路上有的是時間,鮑兄還是先行歸家, 準備路上所需之物吧。”
“唉唉,唉~”見少年的馬車遠去,鮑牧心中無語:他爺爺可是齊國大司行,總管外交諸事。這些東西還要他這個鮑氏嫡長孫來準備?
少年迴到官邸,沐浴更衣,這一身正裝寬鬆舒適,但太過正式,迴家還是換便裝的好。
站在銅鏡之前,任憑知書在身上搗鼓,少年迴想起剛才齊侯的邀約。
今夜齊侯本是想設宴為他餞行的,被他婉拒了。馬上就要圓滿歸國了,還是少節外生枝的好。
離家兩月了,他有些想念阿母、歐尼醬、孔子、姣妹妹還有孟宗主了。說到底他此次出使齊國老爹要擔負一半的責任,要是……
“嗯?”
“嗯~”
感受到身後的異樣,少年麵色怪異。知書好像長大了一點?雖不能和司琴的小柚子和雅姐姐的雪梨相比,如今怎麽也有半熟蘋果的規模了。
最近雅姐姐沒少幫忙。
據知情人士爆料,齊侯當場便以五官之位召其入齊為官,被孟閱以盡忠母國為由給拒絕了。
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位魯國使臣年不過十二,不僅六藝皆精、能言善辯、更是眼光卓越,在近半月之前就已預見了吳楚淮南之戰的結果。其提出的吳三勝楚三敗之論與楚國戰敗的原因幾乎一般無二!
聽到這個消息,不少臨淄國人剛剛表示:魯使來齊他們知道,吳楚淮南大戰是啥時候發生的事情?立馬就有幾個懂哥出來講解事情經過,引得圍觀之人一陣驚歎。
臨淄本就是邦周第一富庶之城,工商業之發達為天下之最,連天子都城洛陽都遠遠不及。是故此城外來人口眾多,齊、晉、楚、鄭、周、魯、宋、吳等國的商賈匯聚於此。
這些“商業間諜”不僅僅是來采購、銷售貨物,收集信息、情報也是他們的職責之一。
夏諭的消息自然而然的就傳入列國商賈的耳中。其中魯國商賈最為興奮,在魯國誰不知道孟氏麒麟子?七十萬魯國國人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孟閱的“粉絲”和仰慕者。
這些魯國商賈當即興衝衝的給其他國家的同行“安利”起孟某人,四處宣傳其傳奇事跡,什麽生有神異、三月能言、六歲便精通小藝、八歲初學琴便能一日作曲三絕、九歲不到造孟紙興禮樂、魯公拜其為上卿而不受、十二為國奔走出使齊國,於齊宮舌戰齊國群臣,一張嘴便勸退齊國十萬大軍。隨隨便便就能提前料定兩千裏之外的吳楚之戰戰局!
一連串的離譜事跡給列國商賈聽到一愣一愣的,直唿“嗚唿奇哉”。
他們之前或多或少也聽過孟閱的名字,可沒想到這麽離譜,紛紛在心中暗暗記下。
三勝三敗之論也流傳了出來,“公子光實乃秦穆晉武之屬”、“楚運衰吳當興”、“楚臣無能”之類的言論甚囂塵上。
吳國商賈對這言論不發表任何看法,也不擔任何責任,他們隻是幾個剛好路過的姑蘇帥比。
當然流量最多的肯定是孟閱孟大老爺,之前齊侯“折壽聽鳳求凰”的熱度剛剛過去。
“魯國第一美人”、“當世琴仙”和“管子在世”的美譽又來了,幾家參加過梧宮之宴的臨淄大族的貴女適時放出話來:孟閱的前兩個外號確實名副其實。這一下子又引爆了輿論,孟閱成功霸榜臨淄熱搜第一。
不少賢人雅士、貴族子弟紛紛前往拜訪,皆被某人以身體有恙為由拒之門外,一群人隻能無功而返。
又有某位不願意透露身份姓名的晏姓青年在與友人飲酒時透露:孟閱與晏子平輩交友甚至常以兄弟相稱,他平日裏見了孟閱都是叫仲父的。
晏子是齊人最敬佩的人,孟閱能得到晏子的認可甚至平輩相交,其人事跡在齊人眼中已有了八九分可信。
“齊平仲,魯少孟,使齊楚,定國邦,得一便可安天下。”當夏諭去拜訪晏子在其所在集市聽到這句童謠時,他當場就懵了,隨後暗叫不好。
誰在造他的謠!
有人在臨淄給他免費做宣傳這件事夏諭是知道的,也默認了。隻是他沒想到的是,才幾天的功夫已經傳的這麽離譜了。八成是齊侯反悔不想放他迴去,在幕後推動輿論裹挾民意脅迫他,不讓他離齊。
得趕快和齊侯請辭!再拖下去怕是真走不了了!
一念至此,夏諭也不拜訪晏子了,火急火燎的往迴趕,準備召來副使季斯,讓他去向齊侯要國書。
飛馳迴到官邸外,夏諭便見到了齊侯派來的寺人和甲士。
這架勢……來“請”他的?
一番詢問後夏諭得知,齊侯將於明早召他入朝,商議齊魯盟好之事。
有驚無險的送走了齊宮來的一行人,夏諭稍稍鬆了一口氣,齊侯還算言而有信。
迴到後宅,夏諭隨手將熟睡的居居爆撈起,抱入懷中,徑直往後院而去……
該練習精準度了。
第二天清晨,經過三位姐姐的一番辛苦,少年一身正服,佩劍懸玉,坐上馬車往齊宮而去。
再次進入齊國大殿,少年待遇已經完全不同了。田書之流皆是偏開頭,避開夏諭的視線,國夏、鮑國這些重臣微微頷首見禮。
忽然,少年的視線瞥見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少年阿鮑?
上首的齊侯滿臉笑容,關切道:“先生可病愈了?”
“多謝齊侯贈藥,外臣已經好多了。”少年迴過神,麵露感動之色,躬身徐行一禮。
基本的寒暄問禮後,開始步入正題。齊侯開門見山的說道:“三日前寡人已下令讓田司馬退兵歸齊,齊國願與魯國共結盟好。”
少年適時稱讚道:“齊侯英睿。”
呂杵臼溫和一笑,將手中的國書和符信遞到寺人手中,同時開口道:“鮑牧上前。”
“臣在。”少年阿鮑麵色嚴肅起身,緩步出列來到殿中與少年並立。夏諭後知後覺,原來齊侯是想讓少年阿鮑出使魯國,商議兩國盟好之事。
夏諭覺得鮑某人是不是有些不太靠譜?
齊侯也不怎麽相信鮑牧,但他還是選了少年阿鮑。
一來,鮑牧使魯和孟閱使齊相比,簡直是白送資曆功勞。除非鮑牧綠了魯公被發現了,不然齊魯會盟絕不可能談崩。
二來,某人曾經勸過齊侯拉攏鮑氏,呂杵臼聽進去了,出使魯國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齊侯道:“鮑卿,寡人命你出使魯國,結兩國之盟好,莫要讓寡人失望。”
鮑牧雙手接過國書與符信,麵色嚴肅,言辭鏗鏘:“臣必不負君上所托,不說服魯公!臣絕不歸齊!”
夏諭聽的嘴角一扯,魯公那個草包還用說服他結盟?姬綢巴不得和齊國會盟。
不過齊侯很吃這套,不止魯國,他齊國也有自己的少年陰劫,不由得讚歎道:“鮑卿好誌氣,明日寡人親自為你踐行!”
“謝君上……”
………
下了朝,夏諭和鮑牧並肩而行,一起往正門而去。
路上,鮑牧提議兩人可以先去娛樂會所哈皮一下,被夏諭嚴詞拒絕。
這是真損友啊。
明天就要出發迴曲阜了,還想著澀澀。鮑氏有這樣的子孫,鮑叔牙泉下有知,定能含笑九泉。
見happy不成,鮑牧再次提議去孟氏酒肆飲酒敘舊。夏諭懶的理他,直到二人行至宮門外,少年躍上馬車,朗聲道:
“路上有的是時間,鮑兄還是先行歸家, 準備路上所需之物吧。”
“唉唉,唉~”見少年的馬車遠去,鮑牧心中無語:他爺爺可是齊國大司行,總管外交諸事。這些東西還要他這個鮑氏嫡長孫來準備?
少年迴到官邸,沐浴更衣,這一身正裝寬鬆舒適,但太過正式,迴家還是換便裝的好。
站在銅鏡之前,任憑知書在身上搗鼓,少年迴想起剛才齊侯的邀約。
今夜齊侯本是想設宴為他餞行的,被他婉拒了。馬上就要圓滿歸國了,還是少節外生枝的好。
離家兩月了,他有些想念阿母、歐尼醬、孔子、姣妹妹還有孟宗主了。說到底他此次出使齊國老爹要擔負一半的責任,要是……
“嗯?”
“嗯~”
感受到身後的異樣,少年麵色怪異。知書好像長大了一點?雖不能和司琴的小柚子和雅姐姐的雪梨相比,如今怎麽也有半熟蘋果的規模了。
最近雅姐姐沒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