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錯了
輪迴長生,從請孔聖當家教開始 作者:好像又餓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接跳過,章節順序錯了。文本內容不允許重複)
孔子30多歲的時候,還是一邊在季孫家當小職員,一邊開著私塾教學生。
在忙事業的同時,孔子還解決了家庭問題。
30多歲的孔子,人生跟事業都剛剛起步,還不是什麽顯赫的人物。
那他的知名度是怎麽提高的呢?事業是如何發生重大升級的呢?
《左傳》記載,公元前518年,也就是孔子34歲的這一年,孟孫氏家的族長孟僖子病危,快要去世了。
孟僖子在臨死前,就把他的一對雙胞胎兒子,還有家裏的大管家,叫到病床前麵,囑咐了一件事。
他說:當初我年輕的時候,陪國君出國訪問過。到了鄭國、楚國,我因為不懂外交場合的禮節,出了一些醜,這是我人生的一大遺憾。
現在聽說孔子這個人很有學問,你們一定要把他請到家裏來,跟他學習。
在孟僖子死後,他的兩個兒子果然就聘請了孔子,來當自己的家庭教師。
這兄弟倆,叫孟懿子和南宮敬叔。這位孟懿子,現在就是孟孫氏家族的新一任族長,也是現在魯國的三大貴族寡頭之一。
這樣一來,孔子的事業就發生了質的飛躍:從一個小職員、帶著一群鄉下窮學生的私塾老師,變成了大貴族的私家教師。
這說明,孔子憑借自己的學問名聲,開始受到大貴族們的關注。孔子給大貴族子弟上課,具體教什麽
孟孫家這對雙胞胎現在已經13歲了,雖然還是少年,但他們早就開始學習了,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所以,他倆並不需要跟著孔子學習認字、算術這種基礎課,他們主要跟孔子學的是“禮”,就是貴族社會裏的各種禮儀知識。
私家教師這份工作很重要,但孔子也沒因此把其他的工作都給停了。從史料來看,孔子這時候還教著自己私塾裏的那群窮學生。
孔子事業的第一次飛躍,大致就是這麽個過程。
如今,孔子當了孟家的家庭教師,除了地位名聲上了個台階,他還得了其他什麽好處嗎?當然有,那就是有了出國見世麵的機會。
很多人都知道,孔子晚年周遊列國,到過很多地方。孔子第一次離開魯國是什麽時候?
第一次出國
孔子這次是跟著孟孫家一群人出的國。
領隊的是孟家雙胞胎的弟弟,南宮敬叔。
他們的目的地,是東周王室的都城洛陽,這是春秋政治裏麵很重要的地方。
根據《禮記》的記載,孔子在洛陽的時候,正好發生了日食,天幾乎完全變黑了,還能看到星星閃光。
所以這應該是一次日全食。
孔子陪南宮敬叔去洛陽幹什麽呢?
應該是代表魯國給王室報喪,就是報告孟僖子的死訊。
按照周人的禮法,諸侯國內部的大事,應該及時報告周王朝廷。
春秋時候這個規矩雖然不受重視了,但也沒有完全作廢。
而且推算起來,孟僖子和洛陽的周王也是親戚。往前追溯,他的祖先是魯國國君,而最早的魯國國君也出自周王家族。
所以,孟僖子和周王也算是很遠的同宗親戚。現在孟僖子去世了,自然有必要向周王家裏報個喪。這既是政治秩序,也是家族禮節。
晉升“有車一族”
南宮敬叔去洛陽報喪,孔子應該是跟著去安排各種禮儀的,避免出錯。
這任務可不輕,他因此得到了東家給的額外報酬。
那就是,孔子這輩子的第一輛馬車。
從《史記》得知,這輛馬車是出國前,孟孫家花錢給他配的行頭。但從洛陽迴來後,孟孫家也沒收迴,就相當於送給孔子了。
這輛車隻配了兩匹馬,檔次不算高。因為那時體麵的馬車要駕四匹馬,所謂“駟馬難追”。但對孔子來說,這已經是超出預期的待遇了,甚至算得上是他這輩子的一個裏程碑。
孔子因為學問名聲的增長,得到了從季孫家跳槽去孟孫家的機會,完成了事業起步後的第一次重大升級。
34歲的他,進入了魯國更上流的貴族圈子,也有了出國開眼界、增長見識的機會。
從顏家莊的窮學生,到孟孫家的貴族子弟,孔子收的學生越來越顯赫。
正好驗證了孔子的那句話,所謂“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這也表明,孔子的教育事業是越做越好了。
孔子30多歲的時候,還是一邊在季孫家當小職員,一邊開著私塾教學生。
在忙事業的同時,孔子還解決了家庭問題。
30多歲的孔子,人生跟事業都剛剛起步,還不是什麽顯赫的人物。
那他的知名度是怎麽提高的呢?事業是如何發生重大升級的呢?
《左傳》記載,公元前518年,也就是孔子34歲的這一年,孟孫氏家的族長孟僖子病危,快要去世了。
孟僖子在臨死前,就把他的一對雙胞胎兒子,還有家裏的大管家,叫到病床前麵,囑咐了一件事。
他說:當初我年輕的時候,陪國君出國訪問過。到了鄭國、楚國,我因為不懂外交場合的禮節,出了一些醜,這是我人生的一大遺憾。
現在聽說孔子這個人很有學問,你們一定要把他請到家裏來,跟他學習。
在孟僖子死後,他的兩個兒子果然就聘請了孔子,來當自己的家庭教師。
這兄弟倆,叫孟懿子和南宮敬叔。這位孟懿子,現在就是孟孫氏家族的新一任族長,也是現在魯國的三大貴族寡頭之一。
這樣一來,孔子的事業就發生了質的飛躍:從一個小職員、帶著一群鄉下窮學生的私塾老師,變成了大貴族的私家教師。
這說明,孔子憑借自己的學問名聲,開始受到大貴族們的關注。孔子給大貴族子弟上課,具體教什麽
孟孫家這對雙胞胎現在已經13歲了,雖然還是少年,但他們早就開始學習了,也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所以,他倆並不需要跟著孔子學習認字、算術這種基礎課,他們主要跟孔子學的是“禮”,就是貴族社會裏的各種禮儀知識。
私家教師這份工作很重要,但孔子也沒因此把其他的工作都給停了。從史料來看,孔子這時候還教著自己私塾裏的那群窮學生。
孔子事業的第一次飛躍,大致就是這麽個過程。
如今,孔子當了孟家的家庭教師,除了地位名聲上了個台階,他還得了其他什麽好處嗎?當然有,那就是有了出國見世麵的機會。
很多人都知道,孔子晚年周遊列國,到過很多地方。孔子第一次離開魯國是什麽時候?
第一次出國
孔子這次是跟著孟孫家一群人出的國。
領隊的是孟家雙胞胎的弟弟,南宮敬叔。
他們的目的地,是東周王室的都城洛陽,這是春秋政治裏麵很重要的地方。
根據《禮記》的記載,孔子在洛陽的時候,正好發生了日食,天幾乎完全變黑了,還能看到星星閃光。
所以這應該是一次日全食。
孔子陪南宮敬叔去洛陽幹什麽呢?
應該是代表魯國給王室報喪,就是報告孟僖子的死訊。
按照周人的禮法,諸侯國內部的大事,應該及時報告周王朝廷。
春秋時候這個規矩雖然不受重視了,但也沒有完全作廢。
而且推算起來,孟僖子和洛陽的周王也是親戚。往前追溯,他的祖先是魯國國君,而最早的魯國國君也出自周王家族。
所以,孟僖子和周王也算是很遠的同宗親戚。現在孟僖子去世了,自然有必要向周王家裏報個喪。這既是政治秩序,也是家族禮節。
晉升“有車一族”
南宮敬叔去洛陽報喪,孔子應該是跟著去安排各種禮儀的,避免出錯。
這任務可不輕,他因此得到了東家給的額外報酬。
那就是,孔子這輩子的第一輛馬車。
從《史記》得知,這輛馬車是出國前,孟孫家花錢給他配的行頭。但從洛陽迴來後,孟孫家也沒收迴,就相當於送給孔子了。
這輛車隻配了兩匹馬,檔次不算高。因為那時體麵的馬車要駕四匹馬,所謂“駟馬難追”。但對孔子來說,這已經是超出預期的待遇了,甚至算得上是他這輩子的一個裏程碑。
孔子因為學問名聲的增長,得到了從季孫家跳槽去孟孫家的機會,完成了事業起步後的第一次重大升級。
34歲的他,進入了魯國更上流的貴族圈子,也有了出國開眼界、增長見識的機會。
從顏家莊的窮學生,到孟孫家的貴族子弟,孔子收的學生越來越顯赫。
正好驗證了孔子的那句話,所謂“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
這也表明,孔子的教育事業是越做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