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鬧天宮為什麽都從南天門進#】
【在電視劇《寶蓮燈前傳》以及《西遊記中》,二郎神楊戩以及孫悟空都曾大鬧天宮。
但二人都是從南天門而入,為何不走其他門?
因為鎮守北天門的是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真武祖師,又稱真武蕩魔大帝。
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
民間俗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祖師。】
【而鎮守東天門的則是:太乙救苦天尊。
大家可能一聽到這個名字,或許會想起電視劇裏背著劍、腰係葫蘆,白發白袍的慈祥老人形象。
但太乙救苦天尊更為人熟知的是另一個名字:東極青華大帝。
它是六禦之一,也是神霄九宸大帝之一。】
【而鎮守西天門的神靈更是了不得:勾陳大帝,四禦之一。
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禦眾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相比之下,南天門的守將為:托塔天王李靖及其兒子哪吒,以及四大天王。】
【打誰還需要選擇嗎?】
評論區:
〖打到南天門,哪吒:進去吧,要是缺人,就喊我一聲,我也進來。〗
〖李靖:逆子!〗
〖哪吒:老登,你最好塔不離身!〗
〖哪吒可是天庭第一反骨仔。〗
〖哪吒會說:記得揍那個拿塔的,下死手。〗
〖哪吒不會,他會說:留活口,你們奪塔,剩下的我自有說法。〗
〖在古典神話和小說裏,好像隻有孫悟空大鬧天宮,楊戩可沒有。〗
〖孫悟空也是小說。〗
〖你不識字還是怎麽著?那麽大的神話和小說幾個大字看不見?〗
〖其實都是說著玩樂,除了哪吒,其他幾位在道教的典籍裏都尊貴無比,不是看大門的。〗
〖有沒有可能是第一次太白金星帶他走的是南天門,其他門他不認路?〗
〖你還能再離譜點嗎?〗
〖南天門是正大門,僅此而已。〗
〖錯,是因為四道門對應四個方位,在哪個地方上來的就走哪道門。〗
〖我送你們穿越迴去,你們問問吳承恩設定吧。〗
〖如果我要穿越成孫悟空,我想走北天門,去試試真武大帝的身手,反正我是西遊應劫之人,我賭真武大帝不敢打死我。〗
〖沉香是不是也鬧過?〗
〖楊戩鬧過我知道,他侄兒也鬧過嗎?〗
〖孫悟空:反嗎?
楊戩:(思而不語,細細品茶)
哪吒:不反,除非先搞掉李靖。
楊戩:(咳嗽一聲)(手從背後拿出一個小塔)。
哪吒:反他丫的,打上淩霄寶殿!〗
大明。
“不對啊,我書裏不是這樣寫的啊。”
吳承恩整個人都懵了。
北天門確實寫了真武大帝,可我也沒說真武大帝是守門的。
而且西天門我寫的是護國天王、東天門寫的是增長天王。
還有這南天門,我確實寫了天王,但還有龐、劉、苟、畢、馬、趙、溫、關……
“後人怎麽就因為這個吵起來了,我當時也沒想那麽多啊……”
“吳兄,可曾聽過一句話?”
“什麽話?”
“當你把文章寫出來之後,就和你沒關係了,你不一定比讀文章的更懂文章。”
不就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八個字就能解釋清楚的事情,非要扯一大段。
怎麽的,你也要開始小說,準備湊字數?
吳承恩看著書商好友……以及院內靜坐品茗的書商們,氣上心頭。
“唉,你們迴去吧,寫出來了,我通知你們便是。”
卻說昨日,書商們迴家安排好印刷以及和皇家合作之事,相約酒樓。
“西遊記是肯定會火的,但這本書之後呢?”
“嗝”,有個書商吐出一口酒氣,笑道:“可以寫寫後傳嘛,孫悟空成佛之後,難道就不需要降妖伏魔了?”
“他都成佛了,去打妖怪豈不是大材小用,一擊必殺,有何看頭?”
“那咱們就安排一個大反派,比如來佛還厲害的反派,讓佛祖去渡劫,孫悟空來拯救,這不就有看頭了?”
“你就不怕佛教找你麻煩?”
那書商或是嫌小杯子不過癮,學起李太白提壺就往嘴裏倒。
“怕什麽,我們可是皇家印刷的,有種找陛下去!”
“再者說,要是真掙錢,陛下看不上這小錢,難道後宮的娘娘們看不上?”
“大不了拉娘娘們一起入夥。”
“他們不開心,讓他們找娘娘去!”
眾人一聽,有道理。
娘娘看不上,娘娘的家人還看不上嗎?
還有大臣們的親戚,大臣看不上,他們親戚總不會看不上吧?
這可是正道錢,又不是欺男霸女搶來的。
說不準,娘娘和大臣們還得感謝我們,帶他們親戚走正道,掙正錢,這可是功德。
這時,吳承恩的書商好友也建議道:“後傳有了,還可以有前傳嘛,我看這書裏,唐僧十世修行,那這前麵的九世可大有所為。”
“唐三藏可行,隋三藏、魏晉三藏,乃至漢三藏也不是不行吧?”
聞言,眾人細細思考起來,有一書商淺飲一口酒水。
“還是寫後傳吧,說實話,我粗摸看了一下,這唐三藏不討喜,我唯獨鍾愛這猴子,往前寫唐僧的事,可不一定有人看。”
“那就把孫悟空幾徒弟一起寫進去,每一世都陪著唐僧,但每一世都沒能成功。”
學李太白喝酒的書商,打了個酒嗝,開口建議道。
“多麽淒美的故事,整整九世,不離不棄,娘娘們一定喜歡看,還要掉淚花。”
“可這與西遊記的設定不符,若是同經九世,為何不認識?”
“有何複雜,讓吳承恩改設定不就完了。”
“雖有三國演義在前,但寫一本神話的三國,難道不討喜?”
“你們想想,關羽與呂布,一個是天上神君降世、一個是妖魔轉世,二人鬥法,移山填海、鬥轉星移,難道不比勞什子三國演義好看?”
第二日,書商上門。
吳承恩本不願,但他們給的價格太高了。
“吳兄,不僅給錢,你再想想,若是寫的文字討了娘娘歡心,在陛下麵前提一嘴,你這當官的心願不就有著落了?”
“這不成唐朝的斜封官了?”
“斜封官,他也是官啊,臉麵值幾個錢,拿到手的才是真的。”
斜封官是唐代對由非正式程序任命的官員的一種蔑視性的稱唿。
明朝也有類似的稱唿:傳奉官。
不過,吳承恩不願意用這個稱唿。
至少兩相比較,斜封官雖然同是蔑稱,但傳奉官在明朝時期,由某些人引導之下,幾乎屬於指著鼻子罵人投靠閹黨。
定下心神,吳承恩開始化身無情的碼字機器,但碼字不是想碼就能碼。
“你們都在這,我寫不出來。”
書商們退到院中品茗,直到天幕放到此處,才商量著派個人進去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西遊記?後傳】
【西遊記?前傳】
“吳兄,整整大半日,你就寫了十個字?”
吳承恩癱坐在凳子上解釋道:“不是我不想寫,是真的一點思路都沒有。”
書商來到院內,與眾人一討論。
確實有點為難吳承恩,這寫書得有個大綱之類的。
我們倒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說出口,可要落到紙麵上,確實需要時間。
“吳兄,這樣吧,咱們寫楊戩鬧天庭,再寫這沉香劈山救母。”
書商指著天幕評論對吳承恩解釋道:“把沉香寫成楊戩侄兒,一下子就有兩部話本了。”
吳承恩剛要拒絕,西遊記前後傳都還沒影子,怎麽又給我加工作了,不幹,堅決不幹。
“加錢。”
“其實,也不是不能商量,主要我對這故事不了解……”
“我了解,這故事最早出自唐代戴孚《廣異記》中的華嶽神女篇,我家裏有這本書,我去取。”
“宋代的《異聞總錄》也記載過,我家有,我也去取來。”
“我家有《劉錫沉香太子》 、 《劈華山救母》、 《沉香太子劈華山》的戲文,我去取。”
三個書商去取東西,其他書商一商量,自己總得做點啥吧。
“吳兄,餓了吧,我去酒樓置辦一桌宴席迴來。”
“同去,我去買美酒。”
“古有李太白酒後作詩,今有吳兄酒後作文,不失為一樁美談。”
人都走了,院落裏隻有吳承恩及其好友。
“吳兄,這兩本書好寫,大鬧天宮之事就照著西遊記改改。”
“但這原因,我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吳承恩很想說,那就別講。
但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甲方最大。
想掙別人錢,要麽你有權有勢,可以欺他辱他。
但若是沒有,那就隻能忍著,讓他欺你辱你。
“說吧。”
“這楊戩鬧天庭的原因,一定得是因為自己母親。”
這個建議,吳承恩欣然接受,這是孝道,自是理所應當。
“這楊戩母親本是天上的仙女,最好是玉帝和王母的女兒,下凡遇到楊戩父親,兩情相悅,怎奈人仙殊途,被王母強行拆散。”
“????”
“而且他們的愛情故事,一定要寫的蕩氣迴腸,愛而不得、王母拆散、天人永隔……”
“怎麽改愛情了?”
書商笑道:“吳兄,你不懂女人。”
吳承恩反駁道:“可看書的終究是讀書人多,娘娘們倒是歡喜了,可這書賣不出去,你們不是虧了?”
書商長歎一口氣:“吳兄,沒想到你不僅不懂女人,連男人也不懂?”
“讀書人是什麽?”
“是窮酸書生,他們就是那楊戩父親,那楊戩母親是誰?”
“可以是公主,也可以是貴族、大戶的女兒。”
吳承恩不解的問道:“他們真喜歡看這個?”
書商反問道:“誰不想一步登天?”
吳承恩繼續追問道:“哪怕是當贅婿?”
書商提起一個人名,結束了整個話題。
“王振也是讀書人,也曾考過科舉,但為了前途,都入宮當太監了。”
【在電視劇《寶蓮燈前傳》以及《西遊記中》,二郎神楊戩以及孫悟空都曾大鬧天宮。
但二人都是從南天門而入,為何不走其他門?
因為鎮守北天門的是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真武祖師,又稱真武蕩魔大帝。
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
民間俗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祖師。】
【而鎮守東天門的則是:太乙救苦天尊。
大家可能一聽到這個名字,或許會想起電視劇裏背著劍、腰係葫蘆,白發白袍的慈祥老人形象。
但太乙救苦天尊更為人熟知的是另一個名字:東極青華大帝。
它是六禦之一,也是神霄九宸大帝之一。】
【而鎮守西天門的神靈更是了不得:勾陳大帝,四禦之一。
協助玉皇大帝執掌南北兩極和天、地、人三才,統禦眾星,並主持人間兵革之事。】
【相比之下,南天門的守將為:托塔天王李靖及其兒子哪吒,以及四大天王。】
【打誰還需要選擇嗎?】
評論區:
〖打到南天門,哪吒:進去吧,要是缺人,就喊我一聲,我也進來。〗
〖李靖:逆子!〗
〖哪吒:老登,你最好塔不離身!〗
〖哪吒可是天庭第一反骨仔。〗
〖哪吒會說:記得揍那個拿塔的,下死手。〗
〖哪吒不會,他會說:留活口,你們奪塔,剩下的我自有說法。〗
〖在古典神話和小說裏,好像隻有孫悟空大鬧天宮,楊戩可沒有。〗
〖孫悟空也是小說。〗
〖你不識字還是怎麽著?那麽大的神話和小說幾個大字看不見?〗
〖其實都是說著玩樂,除了哪吒,其他幾位在道教的典籍裏都尊貴無比,不是看大門的。〗
〖有沒有可能是第一次太白金星帶他走的是南天門,其他門他不認路?〗
〖你還能再離譜點嗎?〗
〖南天門是正大門,僅此而已。〗
〖錯,是因為四道門對應四個方位,在哪個地方上來的就走哪道門。〗
〖我送你們穿越迴去,你們問問吳承恩設定吧。〗
〖如果我要穿越成孫悟空,我想走北天門,去試試真武大帝的身手,反正我是西遊應劫之人,我賭真武大帝不敢打死我。〗
〖沉香是不是也鬧過?〗
〖楊戩鬧過我知道,他侄兒也鬧過嗎?〗
〖孫悟空:反嗎?
楊戩:(思而不語,細細品茶)
哪吒:不反,除非先搞掉李靖。
楊戩:(咳嗽一聲)(手從背後拿出一個小塔)。
哪吒:反他丫的,打上淩霄寶殿!〗
大明。
“不對啊,我書裏不是這樣寫的啊。”
吳承恩整個人都懵了。
北天門確實寫了真武大帝,可我也沒說真武大帝是守門的。
而且西天門我寫的是護國天王、東天門寫的是增長天王。
還有這南天門,我確實寫了天王,但還有龐、劉、苟、畢、馬、趙、溫、關……
“後人怎麽就因為這個吵起來了,我當時也沒想那麽多啊……”
“吳兄,可曾聽過一句話?”
“什麽話?”
“當你把文章寫出來之後,就和你沒關係了,你不一定比讀文章的更懂文章。”
不就是六經注我、我注六經。
八個字就能解釋清楚的事情,非要扯一大段。
怎麽的,你也要開始小說,準備湊字數?
吳承恩看著書商好友……以及院內靜坐品茗的書商們,氣上心頭。
“唉,你們迴去吧,寫出來了,我通知你們便是。”
卻說昨日,書商們迴家安排好印刷以及和皇家合作之事,相約酒樓。
“西遊記是肯定會火的,但這本書之後呢?”
“嗝”,有個書商吐出一口酒氣,笑道:“可以寫寫後傳嘛,孫悟空成佛之後,難道就不需要降妖伏魔了?”
“他都成佛了,去打妖怪豈不是大材小用,一擊必殺,有何看頭?”
“那咱們就安排一個大反派,比如來佛還厲害的反派,讓佛祖去渡劫,孫悟空來拯救,這不就有看頭了?”
“你就不怕佛教找你麻煩?”
那書商或是嫌小杯子不過癮,學起李太白提壺就往嘴裏倒。
“怕什麽,我們可是皇家印刷的,有種找陛下去!”
“再者說,要是真掙錢,陛下看不上這小錢,難道後宮的娘娘們看不上?”
“大不了拉娘娘們一起入夥。”
“他們不開心,讓他們找娘娘去!”
眾人一聽,有道理。
娘娘看不上,娘娘的家人還看不上嗎?
還有大臣們的親戚,大臣看不上,他們親戚總不會看不上吧?
這可是正道錢,又不是欺男霸女搶來的。
說不準,娘娘和大臣們還得感謝我們,帶他們親戚走正道,掙正錢,這可是功德。
這時,吳承恩的書商好友也建議道:“後傳有了,還可以有前傳嘛,我看這書裏,唐僧十世修行,那這前麵的九世可大有所為。”
“唐三藏可行,隋三藏、魏晉三藏,乃至漢三藏也不是不行吧?”
聞言,眾人細細思考起來,有一書商淺飲一口酒水。
“還是寫後傳吧,說實話,我粗摸看了一下,這唐三藏不討喜,我唯獨鍾愛這猴子,往前寫唐僧的事,可不一定有人看。”
“那就把孫悟空幾徒弟一起寫進去,每一世都陪著唐僧,但每一世都沒能成功。”
學李太白喝酒的書商,打了個酒嗝,開口建議道。
“多麽淒美的故事,整整九世,不離不棄,娘娘們一定喜歡看,還要掉淚花。”
“可這與西遊記的設定不符,若是同經九世,為何不認識?”
“有何複雜,讓吳承恩改設定不就完了。”
“雖有三國演義在前,但寫一本神話的三國,難道不討喜?”
“你們想想,關羽與呂布,一個是天上神君降世、一個是妖魔轉世,二人鬥法,移山填海、鬥轉星移,難道不比勞什子三國演義好看?”
第二日,書商上門。
吳承恩本不願,但他們給的價格太高了。
“吳兄,不僅給錢,你再想想,若是寫的文字討了娘娘歡心,在陛下麵前提一嘴,你這當官的心願不就有著落了?”
“這不成唐朝的斜封官了?”
“斜封官,他也是官啊,臉麵值幾個錢,拿到手的才是真的。”
斜封官是唐代對由非正式程序任命的官員的一種蔑視性的稱唿。
明朝也有類似的稱唿:傳奉官。
不過,吳承恩不願意用這個稱唿。
至少兩相比較,斜封官雖然同是蔑稱,但傳奉官在明朝時期,由某些人引導之下,幾乎屬於指著鼻子罵人投靠閹黨。
定下心神,吳承恩開始化身無情的碼字機器,但碼字不是想碼就能碼。
“你們都在這,我寫不出來。”
書商們退到院中品茗,直到天幕放到此處,才商量著派個人進去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西遊記?後傳】
【西遊記?前傳】
“吳兄,整整大半日,你就寫了十個字?”
吳承恩癱坐在凳子上解釋道:“不是我不想寫,是真的一點思路都沒有。”
書商來到院內,與眾人一討論。
確實有點為難吳承恩,這寫書得有個大綱之類的。
我們倒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說出口,可要落到紙麵上,確實需要時間。
“吳兄,這樣吧,咱們寫楊戩鬧天庭,再寫這沉香劈山救母。”
書商指著天幕評論對吳承恩解釋道:“把沉香寫成楊戩侄兒,一下子就有兩部話本了。”
吳承恩剛要拒絕,西遊記前後傳都還沒影子,怎麽又給我加工作了,不幹,堅決不幹。
“加錢。”
“其實,也不是不能商量,主要我對這故事不了解……”
“我了解,這故事最早出自唐代戴孚《廣異記》中的華嶽神女篇,我家裏有這本書,我去取。”
“宋代的《異聞總錄》也記載過,我家有,我也去取來。”
“我家有《劉錫沉香太子》 、 《劈華山救母》、 《沉香太子劈華山》的戲文,我去取。”
三個書商去取東西,其他書商一商量,自己總得做點啥吧。
“吳兄,餓了吧,我去酒樓置辦一桌宴席迴來。”
“同去,我去買美酒。”
“古有李太白酒後作詩,今有吳兄酒後作文,不失為一樁美談。”
人都走了,院落裏隻有吳承恩及其好友。
“吳兄,這兩本書好寫,大鬧天宮之事就照著西遊記改改。”
“但這原因,我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吳承恩很想說,那就別講。
但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甲方最大。
想掙別人錢,要麽你有權有勢,可以欺他辱他。
但若是沒有,那就隻能忍著,讓他欺你辱你。
“說吧。”
“這楊戩鬧天庭的原因,一定得是因為自己母親。”
這個建議,吳承恩欣然接受,這是孝道,自是理所應當。
“這楊戩母親本是天上的仙女,最好是玉帝和王母的女兒,下凡遇到楊戩父親,兩情相悅,怎奈人仙殊途,被王母強行拆散。”
“????”
“而且他們的愛情故事,一定要寫的蕩氣迴腸,愛而不得、王母拆散、天人永隔……”
“怎麽改愛情了?”
書商笑道:“吳兄,你不懂女人。”
吳承恩反駁道:“可看書的終究是讀書人多,娘娘們倒是歡喜了,可這書賣不出去,你們不是虧了?”
書商長歎一口氣:“吳兄,沒想到你不僅不懂女人,連男人也不懂?”
“讀書人是什麽?”
“是窮酸書生,他們就是那楊戩父親,那楊戩母親是誰?”
“可以是公主,也可以是貴族、大戶的女兒。”
吳承恩不解的問道:“他們真喜歡看這個?”
書商反問道:“誰不想一步登天?”
吳承恩繼續追問道:“哪怕是當贅婿?”
書商提起一個人名,結束了整個話題。
“王振也是讀書人,也曾考過科舉,但為了前途,都入宮當太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