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是超級食人魔嗎?#】
【史書上說:黃巢將數千人用磨盤碾成肉糜,用做軍糧。
且不談需要多大一個磨盤才能把人放進去,也不論他們是不是學殷商將人宰割投入。
單論將人磨碎,毛發、排泄物、牙齒、碎骨後一起加工成的肉泥,放在你麵前,你敢吃嗎?
兩腳羊、易子而食、歲大旱、饑相食,在我們的史書中屢見不鮮,黃巢或許吃過,但唐末的武賊又能好到什麽地方去?
他們從出生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但現在,他們的噩夢來了,黃巢要去吃他們了。】
“那五胡亂華,兩腳羊是真是假?”
“應該是真的吧,我們尚且有大災之年易子而食,何況胡人乎?”
大唐,長安坊市內,賣胡餅的、賣瓜果的小販,開酒樓的、飲茶的達官貴人,無不在討論。
遠的隋末亂世不說,就說玄武門那年,突厥趁亂南下,一路上的屍橫遍野近在眼前。
宮內,李世民也是和臣子討論著,可隨著一句“唐末”,眾人愣了神。
‘跟著老李家打天下,贏了分果果。’這是眾人的想法,況且眾人談不上聖人,也並沒有欺壓良善,除了程咬金沒事愛殺牛。
眾人心裏暗道:“唐末被黃巢吃的可有我家?”
唐皇李世民深知天下沒有萬世的王朝,也在天幕裏知道了後世的王朝更替,可聽到唐末,終究還是歎了口氣。
“天道乎?”
“人道乎?”
從亂世裏一路殺出來的君王,此時不知是在向何人詢問?
隋末,不止是連年戰亂,有旱災、水災,顆粒無收,百姓易子而食,李世民是親曆者。
“隋末如此,唐末又能好到哪兒去?”
李世民有個外號,愛哭包。
淚水從眼角滑落,長孫皇後握住他的手。
“二郎,有了天幕,防微杜漸,總會好些的。”
李世民抬起手來,袖角擦掉淚水,強笑著說道:“該給兒孫們留本書,就寫寫朕是怎麽當皇帝的……希望他們能知民為水、君為舟的道理。”
大明,洪武年間。
“咱當初讀史書就覺著不對勁,這咋吃的下去呢?”
“咱也知百姓餓急了,樹皮、草根都能吃。”
“有的還被觀音土活活漲破了肚子。”
“可黃巢是做的軍糧,咱要是敢用人肉做軍糧,還當著軍士的麵用磨盤攆碎……”,老朱打了個冷顫,頓了頓,接著說道。
“當天他們就得造反。”
老朱扭頭又喚朱標近前來,囑咐道:“標兒,咱知你心善。”
“也知你覺得咱太過嗜殺”,老朱頓了頓,歎了口氣。
“可天下無官不貪。”
“有的貪權、有的貪錢、有的貪色。”
“便是史書裏萬民頌揚的清官,何嚐又不是貪一個‘名’字。”
“對官員怎麽狠都不為過,每人貪一文錢,下麵就有成千上萬的百姓餓死。”
“有一萬個,不……有一千個百姓活不下去,他們就會做亂,大明江山就危在旦夕。”
末了,老朱又想起被自己扔出孔廟的孟子。
“民為貴是對的”,老朱語重心長的說道,但絕口不提後麵的君為輕、社稷次之。
“咱不討厭孟子,但為啥咱還要扔他出去?”老朱反問朱標一句,不在言語。
朱標點了點頭,示意自己了然。
因為在官員心中,他們才是民。
至於真正的百姓……不配。
朱標退卻兩步,進到兄弟堆裏,拍著朱棣的肩膀說道:“剛才爹說的,你也要記在心裏。”
朱棣愕然,秦王也愕然。
秦王懂朱標的意思,不就是怕自己再次早死,讓老四當皇帝也在銘記在心。
憑啥啊?
嬴政是秦王,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我當皇帝不一定就比他們差。
少年總是藏不住事,好奇心也重。
“大哥,憑啥我不行?”朱樉一臉不樂意的模樣,忿忿不平地說道。
“唉……”朱標隻是看著弟弟默默搖了搖頭,歎了一聲。
老二做皇帝,和楊廣有一拚吧……不,還不如楊廣,因為家底不厚。
【黃巢:山東曹縣人,私鹽販子。
弓馬劍術、吟詩作賦,樣樣精通,成年之後的黃巢準備參加科舉。
但唐朝的科舉從來就是不公平的,上麵沒人,想送錢都不知道該往何處送,所以不出意外黃巢落榜了。】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很慶幸,天幕開始後,自己就在往老家折返,並沒有繼續留在長安。
黃巢嘴角微揚,樂嗬了一聲,想必現在全城都在搜捕我吧?
“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來。”
“駕。”長安城外的小道上,塵土飛揚,隨著煙霧還有陣陣大笑聲,向著長安飄去。
【安史之亂後,大唐已無力鎮壓地方。
況且貴族會和百姓共情?拉倒吧。
鹹通末年開始,全國水旱災害頻發,河南地區最為嚴重,可朝廷不管。
隻要餓不著貴族,那就不是饑荒,你們還可以啃樹皮、挖草根,怎麽能叫饑荒呢?】
大唐,貞觀年間。
“安能如此!”
“安敢如此!”李世民大聲質問,是在問勳貴,也是在問自己。
“皇室、勳貴忘了立國之艱難嗎?”
“民為貴、君為輕的道理都忘完了嗎?”
李世民言罷還不解氣,站起身來一腳踹翻桌案。
許是武將,力氣大了些,桌案朝人群直直飛去。
程咬金站的靠前了些,桌案撞上肚皮,反彈掉在地上滾落兩圈半才停下。
群臣全都低眉搭眼,不知如何去勸,說不準這緊著吃的人還有自己家一份。
倒是魏征站了出來,恭恭敬敬行禮之後開口道:“夏有禹、有啟,也有桀。”
“商有成湯、有武庚,也有紂王。”
“周有文王、武王,更有周公,卻也有幽王。”
“海枯石爛也抵不過人心易變。”
魏征挺直身子,聲音越發震耳欲聾。
“皇帝操心百年後之事,卻忘了當下。”
“外有突厥,內有災荒。”
“當下都治不好,還想什麽百年!”
“不若大唐就亡在貞觀朝好了”,魏征越說越大膽,驚的眾人心跳加速。
額的個老天爺,剛開始以為你在勸,誰知道你還罵上了,快停下。
可魏征聽不到他們心裏所想,即便聽到也不會停下。
“臣都想好了,您當隋煬帝,我們這群人在史書裏與宇文化及並列如何?”
李世民怒了,雙拳緊握,埋頭的群臣隻能聽到他越來越重的唿吸聲。
半晌過去,李世民的拳頭慢慢鬆開了。
“玄成,朕知也。”李世民向魏征行謝禮,剛抬起手,魏征側身閃開。
“陛下不用謝臣,倒是該給程將軍致歉。”
李世民也是反應過來,程咬金還不等李世民行動,連忙說道:“陛下,臣肚皮有肉,一點都不疼。”
怕李世民不信,程咬金還用力捶了自己肚皮兩下,隨後傻嗬嗬的樂起來。
李世民伸出食指點了點程咬金,也是微笑搖頭。
“你啊你,知節,那朕賜你兩壇好酒吧。”
程咬金連忙搖頭,說道:“陛下,酒就算了。”
“有病牛嗎?”
這下,群臣都憋不住了,全都笑了出來。
“哈哈,你啊,朕允許今年病死一頭牛,可以了吧?”
程咬金扭頭瞥了一眼魏征,見他閉目養神,好像什麽都沒聽到,便笑著應承下來,感謝皇恩。
【黃巢少與王仙芝販私鹽,喜任俠,善騎射,略通詩書,屢舉進士不第,遂反抗朝廷。
乾符二年六月,黃巢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
封建王朝統治階級都有一個通病:不把人當人。
當百姓拿著農具攻破府衙,他們才會開始害怕。
數月之間,眾至數萬,攻鄆州,襲沂州。
到十一月,大軍攻掠十餘個州。
不到半年的時間,起義軍迅速發展到了數十萬人。
如果黃巢真像史書上所描寫的那樣殘暴,為什麽人數會越打越多呢?】
“因為活不下去了。”老朱給出了自己的迴答。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史書裏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唉,妹子,你說大明也是這樣亡的嗎?”
馬皇後沒有迴應,隻是緊隨其後的歎了口氣。
老朱知道曆朝曆代說是亡於外,其實皆是亡於內。
“老四,過來。”
朱棣屁股又挨了一腳。
“爹,為啥?”
“亡國之君是不是你後代?”
“打不到他,我還不能打你解解氣?”
朱棣也懶的和老朱辯解,爹反正踹的輕,就是想出口惡氣而已。
真要辯解,說不定爹就提棍子上了。
【招安,始於唐末的製度,從此之後幾乎每個造反軍隊都會遇到這樣的機會。
朝廷招安,王仙芝動心了。
但黃巢激烈帶頭反對,王仙芝才勉強拒絕了招安,但隔閡已經出現,二人散夥。
隨後的王仙芝想投降卻被拒絕,並被唐將曾元裕所殺。
眾將推舉黃巢為王,號稱‘衝天大將軍’,驅十餘萬劫掠淮南。
乾符五年,黃巢帶兵直取建州,同年三月,取福建諸州。
同年九月,黃巢攻陷桂管,兵圍廣州,用時僅一天便攻破廣州城。】
【‘安史之亂時,唐朝曾經向大食與波斯人借兵,平定叛亂之後,他們眼見廣州繁華,居然率軍攻下廣州,大批蠻夷湧入,開始掠奪嶺南。’
而根據大食商人遊記記載:‘廣州府居民起來抵抗黃巢,他便把他們困在城內,攻打了好些時日。最後,他終於得勝,攻破城池,屠殺居民。不計罹難的唐人在內,僅寄居城中經商的穆教徒、魷魚徒、基教徒、拜火教徒,就總共有十二萬人被他殺害了。’】
【廣明元年,黃巢破潼關後,直搗長安。
黃巢進入長安後,齋祭太清宮,問卜選即位的吉日,並住進含元殿。十二月十三日,黃巢正式稱帝,國號大齊。下令大赦,建年號為金統。
徒眾尊稱黃巢為“承天應運啟聖睿文宣武皇帝”,尊其妻曹氏為皇後。
這一刻,長安不僅屬於黃巢的,也屬於起義軍。
黃黃巢下令軍中不得亂殺,但黃巢的手下本是盜賊,都不聽命。
於是令所有世家門閥、貴族大姓們千年難忘的事情發生了。
天街踏遍公卿骨!轅門遍掛權貴頭!】
大唐,貞觀。
朝臣們不由的脖子一涼,連忙伸手摸了摸脖子。
“還在,還在。”
有的人想的是迴家一定要立下族規:不可欺壓百姓。
如此即便到了唐末,也不至於被滅族。
而有的人想的很簡單:狡兔三窟,多子多福。
迴去就分家,蜀中、西域、海外,隻要離的遠、後代多,香火就斷不了。
李世民知眾人在想什麽,可無權指責。
皇帝、官吏都說著為國、為民。
可家國天下,家在前、國在後。
官吏都被屠殺,皇室又跑的了嗎?
【黃巢召集官員,但沒一個到場,於是……接著殺!
上百位官員全部被殺,李唐宗室更是被斬盡殺絕。
皇帝沒當兩天,唐軍就又殺迴來了。
唐弘夫克複鹹陽,渡過渭水,尚讓,乘勝進軍京師,黃巢逃至石井。
程宗楚從延秋門入京師,唐弘夫也進入城中,長安百姓迎接唐軍入城。
王處存選精兵五千以白巾纏頭,夜裏入城殺農民軍。
都中百姓告訴說黃巢已逃走,但是唐朝邠、涇二軍爭著入京師搶功,入城後唐軍各兵都解甲休息,爭奪錢財子女,京中的無賴也包白巾冒充士兵肆意搶掠。
誰也沒想到,唐軍比黃巢對百姓更狠。】
群臣悄摸打量著皇帝,可在李世民臉上看不去喜怒哀樂。
或許早有預料,李世民喃喃自語。
“軍閥割據,中樞不可製。”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製,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即節製調度的軍事長官,初設時為負責管理調度軍需的支度使,同時兼管理屯田的營田使,主管軍事、防禦外敵。
李世民想道:若是控製兵權,不設節度使……
想罷搖了搖頭,沒用。
能常設節度使,說明朝堂已經控製不了地方,但地方也沒有掀翻朝堂的實力。
“苟延殘喘的大唐……”
李世民想到了漢獻帝,漢末三國,何其相似。
“魏王終究隻是王,獻帝終究是帝。”
李世民苦笑一聲,帝不如王,這樣的帝活著還有意思嗎?
漢末。
漢獻帝覺得活著挺有意思的,君是亡國之君,亡國之過非君之過。
還有閑心和伏壽皇後討論吃人,別人不知道,但曹……。
劉協看著寸步不離身的太監、宮女,終究是換了個詞。
“丞相軍中可真有一人想過用人當軍糧。”
而在視頻剛開始,曹操帳內,眾人就齊齊看向程昱,並且挪步遠離。
“什麽意思?”
“我是想過,但也幹不出用磨盤的事啊……”
【中和二年二月,黃巢躲在長安郊外,派人偵察得知長安城中的各路唐軍放鬆戒備,就派孟楷帶領幾百人出其不意掩襲長安,城中百姓人還以為是唐軍,歡唿迎接他們。
唐軍的兵士搶了許多東西,聽說農民軍來了,但背著很重的財物跑不快,因此慘敗。
黃巢再度入京,對百姓歡迎唐軍的事十分生氣,縱容手下濫殺長安百姓八萬人,路上血流成河,稱之為“洗城”。
中和三年,一切好像終於要結束了。
此時,唐軍猛攻長安,黃巢敗退,先攻破鄧、許、孟、洛等地,再東入徐、兗數十州,其時遭遇大饑荒。
於是史書的吃人記載出現了。
《新唐書·逆臣下》:東入徐兗數十州,人大饑,倚死牆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白,並啖之。
新唐書說:黃巢軍隊抓人充饑,每天要吃幾千人,還置辦了100個大石錐,將皮骨磨碎充作食物。
中和四年,黃巢被李克用圍困在虎狼穀,走投無路的黃巢對他的外甥林言說:“我原打算為國討伐奸臣,洗滌朝廷的汙濁。事成而不退,這是我的過錯。你拿我的頭去獻給天子,可得富貴,不要讓他人得利。”
林言不忍心,於是黃巢自刎,但未死。
林言遵囑砍下黃巢的首級,以及黃巢的哥哥黃存、弟弟黃鄴、黃揆、黃欽、黃秉、黃萬通、黃思厚的首級,又殺了黃巢的妻兒,準備到時溥處投降。
未及動身,太原博野軍殺林言,連同黃巢等的首級一起送到時溥處,傳獻行宮。
《資治通鑒·唐紀七十二》記載:時溥遣使獻黃巢及家人首並姬妾,上禦大玄樓受之。(唐僖宗)宣問姬妾:“汝曹皆勳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
“他怎麽有臉的!”李世民手重重砸在剛擺好的桌案上。
躲在蜀中,還有臉獻俘,還有臉責問女人!
“無恥,無恥至極!”
【其居首者對曰:“狂賊兇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
上不複問,皆戮之於市。】
【想在史書上得到好評有個規律:隻要善待文人,老百姓隨便殺。
反過來,你要是對文人不好,他們能給你編出花來。
其中最著名的當數雍正,康熙的爛攤子是他收拾的,乾隆的基礎是他打的,偏偏大家隻說康乾,忽略雍正。
黃巢不是好人,但貴族就是了嗎?
隻要他們不把人當人,隻需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將他們燒的幹幹淨淨!】
一個視頻,眾多王朝的皇帝、勳貴、官員、世家大族怕了。
盛世還好,百姓無非吐槽兩句。
下坡路的王朝,視頻隻是往幹柴裏扔了一個火星,至於何時點燃……
而有一個王朝很特殊,清朝。
從入關到滅亡,打著反清複明口號的起義行動從未停止過。
這方麵,唯一可以和他相比的是宋朝。
宋朝從建立到滅亡,農民起義也沒停過。
國仇、家恨,尤以繁華的江南最為熱烈。
“反清複明!”
“驅逐韃虜!”
【史書上說:黃巢將數千人用磨盤碾成肉糜,用做軍糧。
且不談需要多大一個磨盤才能把人放進去,也不論他們是不是學殷商將人宰割投入。
單論將人磨碎,毛發、排泄物、牙齒、碎骨後一起加工成的肉泥,放在你麵前,你敢吃嗎?
兩腳羊、易子而食、歲大旱、饑相食,在我們的史書中屢見不鮮,黃巢或許吃過,但唐末的武賊又能好到什麽地方去?
他們從出生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但現在,他們的噩夢來了,黃巢要去吃他們了。】
“那五胡亂華,兩腳羊是真是假?”
“應該是真的吧,我們尚且有大災之年易子而食,何況胡人乎?”
大唐,長安坊市內,賣胡餅的、賣瓜果的小販,開酒樓的、飲茶的達官貴人,無不在討論。
遠的隋末亂世不說,就說玄武門那年,突厥趁亂南下,一路上的屍橫遍野近在眼前。
宮內,李世民也是和臣子討論著,可隨著一句“唐末”,眾人愣了神。
‘跟著老李家打天下,贏了分果果。’這是眾人的想法,況且眾人談不上聖人,也並沒有欺壓良善,除了程咬金沒事愛殺牛。
眾人心裏暗道:“唐末被黃巢吃的可有我家?”
唐皇李世民深知天下沒有萬世的王朝,也在天幕裏知道了後世的王朝更替,可聽到唐末,終究還是歎了口氣。
“天道乎?”
“人道乎?”
從亂世裏一路殺出來的君王,此時不知是在向何人詢問?
隋末,不止是連年戰亂,有旱災、水災,顆粒無收,百姓易子而食,李世民是親曆者。
“隋末如此,唐末又能好到哪兒去?”
李世民有個外號,愛哭包。
淚水從眼角滑落,長孫皇後握住他的手。
“二郎,有了天幕,防微杜漸,總會好些的。”
李世民抬起手來,袖角擦掉淚水,強笑著說道:“該給兒孫們留本書,就寫寫朕是怎麽當皇帝的……希望他們能知民為水、君為舟的道理。”
大明,洪武年間。
“咱當初讀史書就覺著不對勁,這咋吃的下去呢?”
“咱也知百姓餓急了,樹皮、草根都能吃。”
“有的還被觀音土活活漲破了肚子。”
“可黃巢是做的軍糧,咱要是敢用人肉做軍糧,還當著軍士的麵用磨盤攆碎……”,老朱打了個冷顫,頓了頓,接著說道。
“當天他們就得造反。”
老朱扭頭又喚朱標近前來,囑咐道:“標兒,咱知你心善。”
“也知你覺得咱太過嗜殺”,老朱頓了頓,歎了口氣。
“可天下無官不貪。”
“有的貪權、有的貪錢、有的貪色。”
“便是史書裏萬民頌揚的清官,何嚐又不是貪一個‘名’字。”
“對官員怎麽狠都不為過,每人貪一文錢,下麵就有成千上萬的百姓餓死。”
“有一萬個,不……有一千個百姓活不下去,他們就會做亂,大明江山就危在旦夕。”
末了,老朱又想起被自己扔出孔廟的孟子。
“民為貴是對的”,老朱語重心長的說道,但絕口不提後麵的君為輕、社稷次之。
“咱不討厭孟子,但為啥咱還要扔他出去?”老朱反問朱標一句,不在言語。
朱標點了點頭,示意自己了然。
因為在官員心中,他們才是民。
至於真正的百姓……不配。
朱標退卻兩步,進到兄弟堆裏,拍著朱棣的肩膀說道:“剛才爹說的,你也要記在心裏。”
朱棣愕然,秦王也愕然。
秦王懂朱標的意思,不就是怕自己再次早死,讓老四當皇帝也在銘記在心。
憑啥啊?
嬴政是秦王,李世民是秦王,我朱樉也是秦王。
我當皇帝不一定就比他們差。
少年總是藏不住事,好奇心也重。
“大哥,憑啥我不行?”朱樉一臉不樂意的模樣,忿忿不平地說道。
“唉……”朱標隻是看著弟弟默默搖了搖頭,歎了一聲。
老二做皇帝,和楊廣有一拚吧……不,還不如楊廣,因為家底不厚。
【黃巢:山東曹縣人,私鹽販子。
弓馬劍術、吟詩作賦,樣樣精通,成年之後的黃巢準備參加科舉。
但唐朝的科舉從來就是不公平的,上麵沒人,想送錢都不知道該往何處送,所以不出意外黃巢落榜了。】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很慶幸,天幕開始後,自己就在往老家折返,並沒有繼續留在長安。
黃巢嘴角微揚,樂嗬了一聲,想必現在全城都在搜捕我吧?
“考不進長安,那就打進來。”
“駕。”長安城外的小道上,塵土飛揚,隨著煙霧還有陣陣大笑聲,向著長安飄去。
【安史之亂後,大唐已無力鎮壓地方。
況且貴族會和百姓共情?拉倒吧。
鹹通末年開始,全國水旱災害頻發,河南地區最為嚴重,可朝廷不管。
隻要餓不著貴族,那就不是饑荒,你們還可以啃樹皮、挖草根,怎麽能叫饑荒呢?】
大唐,貞觀年間。
“安能如此!”
“安敢如此!”李世民大聲質問,是在問勳貴,也是在問自己。
“皇室、勳貴忘了立國之艱難嗎?”
“民為貴、君為輕的道理都忘完了嗎?”
李世民言罷還不解氣,站起身來一腳踹翻桌案。
許是武將,力氣大了些,桌案朝人群直直飛去。
程咬金站的靠前了些,桌案撞上肚皮,反彈掉在地上滾落兩圈半才停下。
群臣全都低眉搭眼,不知如何去勸,說不準這緊著吃的人還有自己家一份。
倒是魏征站了出來,恭恭敬敬行禮之後開口道:“夏有禹、有啟,也有桀。”
“商有成湯、有武庚,也有紂王。”
“周有文王、武王,更有周公,卻也有幽王。”
“海枯石爛也抵不過人心易變。”
魏征挺直身子,聲音越發震耳欲聾。
“皇帝操心百年後之事,卻忘了當下。”
“外有突厥,內有災荒。”
“當下都治不好,還想什麽百年!”
“不若大唐就亡在貞觀朝好了”,魏征越說越大膽,驚的眾人心跳加速。
額的個老天爺,剛開始以為你在勸,誰知道你還罵上了,快停下。
可魏征聽不到他們心裏所想,即便聽到也不會停下。
“臣都想好了,您當隋煬帝,我們這群人在史書裏與宇文化及並列如何?”
李世民怒了,雙拳緊握,埋頭的群臣隻能聽到他越來越重的唿吸聲。
半晌過去,李世民的拳頭慢慢鬆開了。
“玄成,朕知也。”李世民向魏征行謝禮,剛抬起手,魏征側身閃開。
“陛下不用謝臣,倒是該給程將軍致歉。”
李世民也是反應過來,程咬金還不等李世民行動,連忙說道:“陛下,臣肚皮有肉,一點都不疼。”
怕李世民不信,程咬金還用力捶了自己肚皮兩下,隨後傻嗬嗬的樂起來。
李世民伸出食指點了點程咬金,也是微笑搖頭。
“你啊你,知節,那朕賜你兩壇好酒吧。”
程咬金連忙搖頭,說道:“陛下,酒就算了。”
“有病牛嗎?”
這下,群臣都憋不住了,全都笑了出來。
“哈哈,你啊,朕允許今年病死一頭牛,可以了吧?”
程咬金扭頭瞥了一眼魏征,見他閉目養神,好像什麽都沒聽到,便笑著應承下來,感謝皇恩。
【黃巢少與王仙芝販私鹽,喜任俠,善騎射,略通詩書,屢舉進士不第,遂反抗朝廷。
乾符二年六月,黃巢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
封建王朝統治階級都有一個通病:不把人當人。
當百姓拿著農具攻破府衙,他們才會開始害怕。
數月之間,眾至數萬,攻鄆州,襲沂州。
到十一月,大軍攻掠十餘個州。
不到半年的時間,起義軍迅速發展到了數十萬人。
如果黃巢真像史書上所描寫的那樣殘暴,為什麽人數會越打越多呢?】
“因為活不下去了。”老朱給出了自己的迴答。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史書裏記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唉,妹子,你說大明也是這樣亡的嗎?”
馬皇後沒有迴應,隻是緊隨其後的歎了口氣。
老朱知道曆朝曆代說是亡於外,其實皆是亡於內。
“老四,過來。”
朱棣屁股又挨了一腳。
“爹,為啥?”
“亡國之君是不是你後代?”
“打不到他,我還不能打你解解氣?”
朱棣也懶的和老朱辯解,爹反正踹的輕,就是想出口惡氣而已。
真要辯解,說不定爹就提棍子上了。
【招安,始於唐末的製度,從此之後幾乎每個造反軍隊都會遇到這樣的機會。
朝廷招安,王仙芝動心了。
但黃巢激烈帶頭反對,王仙芝才勉強拒絕了招安,但隔閡已經出現,二人散夥。
隨後的王仙芝想投降卻被拒絕,並被唐將曾元裕所殺。
眾將推舉黃巢為王,號稱‘衝天大將軍’,驅十餘萬劫掠淮南。
乾符五年,黃巢帶兵直取建州,同年三月,取福建諸州。
同年九月,黃巢攻陷桂管,兵圍廣州,用時僅一天便攻破廣州城。】
【‘安史之亂時,唐朝曾經向大食與波斯人借兵,平定叛亂之後,他們眼見廣州繁華,居然率軍攻下廣州,大批蠻夷湧入,開始掠奪嶺南。’
而根據大食商人遊記記載:‘廣州府居民起來抵抗黃巢,他便把他們困在城內,攻打了好些時日。最後,他終於得勝,攻破城池,屠殺居民。不計罹難的唐人在內,僅寄居城中經商的穆教徒、魷魚徒、基教徒、拜火教徒,就總共有十二萬人被他殺害了。’】
【廣明元年,黃巢破潼關後,直搗長安。
黃巢進入長安後,齋祭太清宮,問卜選即位的吉日,並住進含元殿。十二月十三日,黃巢正式稱帝,國號大齊。下令大赦,建年號為金統。
徒眾尊稱黃巢為“承天應運啟聖睿文宣武皇帝”,尊其妻曹氏為皇後。
這一刻,長安不僅屬於黃巢的,也屬於起義軍。
黃黃巢下令軍中不得亂殺,但黃巢的手下本是盜賊,都不聽命。
於是令所有世家門閥、貴族大姓們千年難忘的事情發生了。
天街踏遍公卿骨!轅門遍掛權貴頭!】
大唐,貞觀。
朝臣們不由的脖子一涼,連忙伸手摸了摸脖子。
“還在,還在。”
有的人想的是迴家一定要立下族規:不可欺壓百姓。
如此即便到了唐末,也不至於被滅族。
而有的人想的很簡單:狡兔三窟,多子多福。
迴去就分家,蜀中、西域、海外,隻要離的遠、後代多,香火就斷不了。
李世民知眾人在想什麽,可無權指責。
皇帝、官吏都說著為國、為民。
可家國天下,家在前、國在後。
官吏都被屠殺,皇室又跑的了嗎?
【黃巢召集官員,但沒一個到場,於是……接著殺!
上百位官員全部被殺,李唐宗室更是被斬盡殺絕。
皇帝沒當兩天,唐軍就又殺迴來了。
唐弘夫克複鹹陽,渡過渭水,尚讓,乘勝進軍京師,黃巢逃至石井。
程宗楚從延秋門入京師,唐弘夫也進入城中,長安百姓迎接唐軍入城。
王處存選精兵五千以白巾纏頭,夜裏入城殺農民軍。
都中百姓告訴說黃巢已逃走,但是唐朝邠、涇二軍爭著入京師搶功,入城後唐軍各兵都解甲休息,爭奪錢財子女,京中的無賴也包白巾冒充士兵肆意搶掠。
誰也沒想到,唐軍比黃巢對百姓更狠。】
群臣悄摸打量著皇帝,可在李世民臉上看不去喜怒哀樂。
或許早有預料,李世民喃喃自語。
“軍閥割據,中樞不可製。”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製,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即節製調度的軍事長官,初設時為負責管理調度軍需的支度使,同時兼管理屯田的營田使,主管軍事、防禦外敵。
李世民想道:若是控製兵權,不設節度使……
想罷搖了搖頭,沒用。
能常設節度使,說明朝堂已經控製不了地方,但地方也沒有掀翻朝堂的實力。
“苟延殘喘的大唐……”
李世民想到了漢獻帝,漢末三國,何其相似。
“魏王終究隻是王,獻帝終究是帝。”
李世民苦笑一聲,帝不如王,這樣的帝活著還有意思嗎?
漢末。
漢獻帝覺得活著挺有意思的,君是亡國之君,亡國之過非君之過。
還有閑心和伏壽皇後討論吃人,別人不知道,但曹……。
劉協看著寸步不離身的太監、宮女,終究是換了個詞。
“丞相軍中可真有一人想過用人當軍糧。”
而在視頻剛開始,曹操帳內,眾人就齊齊看向程昱,並且挪步遠離。
“什麽意思?”
“我是想過,但也幹不出用磨盤的事啊……”
【中和二年二月,黃巢躲在長安郊外,派人偵察得知長安城中的各路唐軍放鬆戒備,就派孟楷帶領幾百人出其不意掩襲長安,城中百姓人還以為是唐軍,歡唿迎接他們。
唐軍的兵士搶了許多東西,聽說農民軍來了,但背著很重的財物跑不快,因此慘敗。
黃巢再度入京,對百姓歡迎唐軍的事十分生氣,縱容手下濫殺長安百姓八萬人,路上血流成河,稱之為“洗城”。
中和三年,一切好像終於要結束了。
此時,唐軍猛攻長安,黃巢敗退,先攻破鄧、許、孟、洛等地,再東入徐、兗數十州,其時遭遇大饑荒。
於是史書的吃人記載出現了。
《新唐書·逆臣下》:東入徐兗數十州,人大饑,倚死牆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白,並啖之。
新唐書說:黃巢軍隊抓人充饑,每天要吃幾千人,還置辦了100個大石錐,將皮骨磨碎充作食物。
中和四年,黃巢被李克用圍困在虎狼穀,走投無路的黃巢對他的外甥林言說:“我原打算為國討伐奸臣,洗滌朝廷的汙濁。事成而不退,這是我的過錯。你拿我的頭去獻給天子,可得富貴,不要讓他人得利。”
林言不忍心,於是黃巢自刎,但未死。
林言遵囑砍下黃巢的首級,以及黃巢的哥哥黃存、弟弟黃鄴、黃揆、黃欽、黃秉、黃萬通、黃思厚的首級,又殺了黃巢的妻兒,準備到時溥處投降。
未及動身,太原博野軍殺林言,連同黃巢等的首級一起送到時溥處,傳獻行宮。
《資治通鑒·唐紀七十二》記載:時溥遣使獻黃巢及家人首並姬妾,上禦大玄樓受之。(唐僖宗)宣問姬妾:“汝曹皆勳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
“他怎麽有臉的!”李世民手重重砸在剛擺好的桌案上。
躲在蜀中,還有臉獻俘,還有臉責問女人!
“無恥,無恥至極!”
【其居首者對曰:“狂賊兇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
上不複問,皆戮之於市。】
【想在史書上得到好評有個規律:隻要善待文人,老百姓隨便殺。
反過來,你要是對文人不好,他們能給你編出花來。
其中最著名的當數雍正,康熙的爛攤子是他收拾的,乾隆的基礎是他打的,偏偏大家隻說康乾,忽略雍正。
黃巢不是好人,但貴族就是了嗎?
隻要他們不把人當人,隻需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將他們燒的幹幹淨淨!】
一個視頻,眾多王朝的皇帝、勳貴、官員、世家大族怕了。
盛世還好,百姓無非吐槽兩句。
下坡路的王朝,視頻隻是往幹柴裏扔了一個火星,至於何時點燃……
而有一個王朝很特殊,清朝。
從入關到滅亡,打著反清複明口號的起義行動從未停止過。
這方麵,唯一可以和他相比的是宋朝。
宋朝從建立到滅亡,農民起義也沒停過。
國仇、家恨,尤以繁華的江南最為熱烈。
“反清複明!”
“驅逐韃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