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拿什麽叫藩國重新來朝?”


    趙廣義沉聲追問。


    以前主要是因為害怕被打,所以才來朝貢的。


    如今大周國勢尚未有明顯起色,軍威也隻彰於北疆,如何能夠立刻威服四夷?


    薑雲逸平靜地解釋道:“趙相需知,這許多事,總要有個開始。眼下這些舉措,皆是未來下海、西征的配套舉措。


    過去我大周關注的焦點都在燕國,對於其他藩國、部族的情況知之甚少,不成體係。


    不能因為他們對大周構不成太大威脅,就置之不理。


    鴻臚寺的新任務,就是建構起朝廷對天下、對周邊的整體性認識,以備朝廷決策所需。”


    趙廣義不再迫問,原來隻是做調研,並不是要窮兵黷武。


    這就是思維方式的差異,周人已經習慣了以自我為天下中心,卻安於現狀,沒有擅加利用這種經濟文化中心的優勢。


    薑雲逸的思路是,重構鴻臚寺職能,盡速推動經濟文化先行走出國門。


    尤其是文化,周邊藩國基本都深受大周影響,可以做很多事。


    “關於鴻臚寺的架構,除了各寺都有基本的行政職能外,主要包括這幾大部分:


    東亞司,專司周邊國家外事活動;


    西洋司,專司與西洋列國打交道;


    西域司,專司與西域列國交通;


    對外經濟司,專司對外經濟貿易活動;


    民族與宗教司,專司境內外民族與宗教事務;


    通事院,擔任通事工作,培養通事人才,搜集翻譯外文資料,以後還要培養外人學習周文。


    翰林院名學經義研究所配合外事政策研究。”


    趙廣義蹙眉問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海總的公有資產歸公資委管,外貿活動歸鴻臚寺對外經濟司管,稅賦和上繳盈利歸司農寺管,還與船總、博物院以及地方上都聯係密切,這職能是不是交叉得太厲害了?下麵的人辦事時到底該聽誰的?”


    宋九齡也附和道:“婆婆若是太多,媳婦如何自處?”


    薑雲逸耐心解釋道:“諸位相國,過去,朝廷是小政府,所以三府九寺就夠了,皇權也不下鄉。


    但這是一定曆史條件下的應景之策。


    當前隻是初見端倪,但很快,天下事務的繁雜性會呈幾何倍數增加。


    朝廷需要處理的事務將超乎想象的龐大,施政的難度也會迅速變大。


    因而,必須有一個大政府,才能更好地執行各項政策。”


    幾位相國都是皺眉沉思,沒有立刻讚同,也沒有立刻反對。


    薑雲逸接著道:“工業化的開啟,尤其是未來信息傳遞技術的不斷革新,會不可避免地使社會更加複雜精密,治國需要的資源和隊伍也將不可同日而語。


    工業化的發展,必定會帶動社會治理由簡入繁,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也許未來到一定階段後會重新化繁入簡,但那也是以後的事。


    三府九寺不夠用了,府寺內部的署司也不夠用了,視情況變化而不斷調整是必然的。


    譬如,眼下對外貿易活動非常少,單獨列一個司就足夠了。


    可如果未來大周的戰艦踏破四海,與全世界都進行頻繁的商業往來,那麽一個對外經濟司還夠用麽?”


    宋九齡反問道:“你不是最看不慣冗員麽?照你這麽說,朝廷豈不是會更臃腫?”


    薑雲逸淡然解釋道:“隻拿錢不幹活的,或者幾個人幹一個人的活兒的,才是冗員。


    隻要絕大多數官員都能做好本分事,那就不是冗員。


    我非常理解宋相趙相的擔憂,我個人也很擔憂,但大政府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小政府很適合簡單的社會和經濟結構,但大周是這世上最龐大的國家,工業化以後,走向世界以後,會進一步壯大成史無前例的龐然大物。


    小政府是不足以駕馭如此龐然大物的,一旦國家機器失控,必然導致資源迅速向極少數人集中,從而形成尾大不掉的寡頭集團。


    尤其是軍事上和金融上的寡頭,為禍最烈,必須嚴防死守。


    一定要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大政府掌舵,才不至於犯顛覆性錯誤。


    我一直強調要加強中央集權,這種集權不是隻集中於哪個人或者哪幾個人,那根本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央集權。


    所謂中央集權,首先是整體性地加強朝廷執政體係的完善程度、執政能力與執政權威。


    其次才是向上逐級集中,集中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最終負責,重點防範無休止扯皮和中樞無人承擔責任之亂象。”


    薑雲逸越說越嚴肅,叫人無法輕易質疑。


    宋九齡卻迂迴著問道:“若此,便是人人有活兒幹,可高位就那麽些,這些人還能任勞任怨幹一輩子麽?”


    就算是府寺擴建,也是有上限的,最多二十出頭。


    薑雲逸也不反駁,隻淡然道:“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屬於官製與吏治的範疇,我們以後可以慢慢摸索著解決。”


    眾人側目不已,這小子怎麽可能沒有想法?隻是不願意提前露底而已。


    這也正是這小子最招人煩的地方,鬼知道他腦子裏裝著些什麽稀奇古怪的東西,卻不肯輕易示人,每次都是圖窮匕見的時候叫人措手不及。


    “諸位,大政府是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因應工業化大發展帶來的社會複雜化的唯一解方。


    最關鍵的是,隻有大周這種擁有龐大疆域和足夠文明底蘊的國度,才有可能率先成功構建大政府,並將文明的種子播散向全世界。


    西洋列國打打殺殺千百年,仍然建立不起大一統的國家,因為他們的文明基因不行。


    大一統的文化基因才是大政府最穩固的基石,隻有在大一統的國家裏,中央政府才具有理所當然的合法性。


    我們不要辜負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而要善加利用之,使之在新的時代綻放出新的光芒!”


    幾位相國再次側目以視。


    這味兒,太衝了,就很大周日報評論員。


    薑雲逸皮了一下,立刻肅然道:“正好諸位都在,有件大事需要與諸位商議一下。”


    眾人聞言登時精神緊繃,這小子都不敢獨斷專行的事,絕對非同小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嶽大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嶽大都督並收藏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