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字字玄機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
昨日衛無缺以近乎明示的方式,暗示鴻臚寺官員們活路在哪裏。
皇帝、內閣五相。
鴻臚寺的官員著急忙慌地奔走了一夜,卻一個關鍵人物都沒有見著。
齊國公府那是出了名的門檻高。
連宋、趙二相都隻接見了幾位來訪的府寺上卿,沒有三千石秩俸,不要來登門。
李鎮元從不過問文官的事,嚴東吳本就立足未穩,更是直接閉門謝客。
果真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乎?
鴻臚寺官員求告無門,苦不堪言,竟是連膝蓋都沒有大佬願意收。
今日的內閣倒是非常平靜,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隻是內閣的官吏們都小心翼翼的,生怕這個節骨眼惹出事端,引來相國們的集中注視。
三位相國同時盯上了鴻臚寺,還什麽都沒說,什麽都沒做,鴻臚寺上上下下就先崩潰了。
隻文選司仍舊壓力山大,十分忙碌。
三位相國不約而同地在公廨翻看鴻臚寺官員簡曆,時不時就會派人來要詳細材料。
四月十五日。
內閣傳來消息,相國們終於看完簡曆了,要碰頭了。
“說起來,這還是咱們第一次單獨聚首,以後就成為定製,每旬的第一天都碰一次頭,如何?”
五相聚首,薑雲逸先聲奪人。
宋九齡淡然道:“可以。”
李鎮元、趙廣義、嚴東吳也都點頭同意。
旁聽兼紀要的尚書台郎中解文傑低頭苦笑,明相說話還真是字字玄機。
每月一次的禦前內閣擴大會議定在每月的十二日,內閣五相逢一聚首,除了商討國事,顯然也有提前一日達成一致,共同應對府寺上卿的意思。
宋九齡主動開口問道:“鴻臚寺你打算如何處置?”
鴻臚寺是矛盾的焦點。
薑雲逸道:“府寺革新乃是治國理政之切實需要,過去我們的視野主要集中在大周周邊,鴻臚寺設立的目的主要是處理與周邊藩國關係。
大周國勢一有衰落征兆,藩國立刻便要離心離德,不來朝貢事小,不斷滋擾侵蝕邊疆事大。
周邊關係仍然是朝廷外事的重點,但不是全部,與西洋人的官方聯係必須盡速建立起來。
這是鴻臚寺調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薑雲逸說到這裏,就自覺打住,先看看其他相國們的反應。
宋九齡問道:“便是強如燕國,都得稱臣納貢,你打算如何對待西洋人?”
這一點倒是和美帝有些像,大周還不習慣和別的國家平等相待。
如果朝廷與西洋之國平等論交,肯定有損權威。
薑雲逸淡然道:“要人家稱臣,那也要能打到人家家裏去才行,這應該是幾十年後的事了。
眼下,我們必須務實地與西洋人打交道。
官方關係可以先放一放,但官方聯係卻不能耽擱。”
他這麽一咬文嚼字,眾人登時微微頷首。
婚可以先不結,但覺得睡。
這小子沒有一個字是亂用的。
薑雲逸接著道:“外事是一攬子的,鴻臚寺隻是開路先鋒,要服務於大周的整體利益,包括但不限於政治、軍事、經濟等。
不管是西征還是下海,都得情報先行。
潛龍衛及禁軍情報職司要進行係統性整合,然後內部再進行分野。國內國外要分野,一般性情報與敏感情報要分野,軍情與政情要分野。”
眾人有些詫異,李鎮元問道:“此事需得仔細計較妥當再報與陛下。”
薑雲逸點點頭:“此乃題中應有之意,肯定要計較周全,天子允準才可能落實。
況且,我這思路,是天下情資統一於同一杆旗幟下,但內部又相對獨立。”
所有情資部門大整合,這肯定會誕生一個龐然大物,一旦出現問題,波瀾絕對小不了。
“我一直想做,但還沒做起來的就是內參。
內閣相國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情資部門呈送的國際國內動態清樣,對於一些需要處理的大事,立刻做出決策。這隻是第一步。
內參可以分級。內閣相國們單獨一級,三千石的上卿們可以看到對應層級的相關情報。
如果實施得好,可以再推廣到兩千石級別;再往下,可以分割成具體領域、具體地域的情資。
花費偌大代價搜集的情報,如果隻把緊要的報給有限的幾個人知曉,是極大的浪費。
情報分級處理,對於非絕密信息的更高效率利用,於整個社稷而言都是有益的。”
趙廣義沉吟了一下,道:“此事倒是可以逐步試行之。”
又定下一件大事。
“鴻臚寺具體如何調整?”
趙廣義又問了一句。
薑雲逸解釋道:“一者,情資部門之外,鴻臚寺理應自行搜集外事信息,以滿足本府寺開展工作之需。
所以,人一定要走出去,至少要先走遍大周周邊國家、部族;如果現在的人不願意動,就請願意動的人進來。”
幾位相國都沒有立刻發表意見,隻是仔細聆聽和思索。
薑雲逸接著道:“二者,加緊人才培養,要培養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外事人才,其中通事是重點。”
宋九齡反問道:“通事當然要有,但也就那麽迴事吧?夷人中通曉周文的也不在少數。”
薑雲逸道:“宋相需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定是我周人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才是真實的。
四夷膺服隻因其親眼目睹了大周國力軍力之強盛,所以才來朝貢。
我大周要主動走向世界,叫他們看到大周的強盛,遠人才有可能前來朝貢。
加緊培養外事人才是其中重要一環。鴻臚寺要成立外事院,專門培養外事人才。”
此事雖小有分歧,但終究隻是一件小事。
薑雲逸接著道:“三者,文化輸出是一件看不見摸不著的大事,過去都是自然而然傳播至周邊四夷的,未來我們要主動推動之。
大周的文化對世界影響越深,好處是持續的、無窮的。眼下就從周邊國家做起。這也是現階段鴻臚寺的職責。”
此事也沒有什麽異議。
“其四,與傳統藩國的聯係要加強起來。
太祖立國之初,四夷來朝。世祖複周後,隻三韓、安南與琉球寥寥幾個近鄰來朝,這些年更是動靜都沒了。當然要叫他們重新重視起來。”
昨日衛無缺以近乎明示的方式,暗示鴻臚寺官員們活路在哪裏。
皇帝、內閣五相。
鴻臚寺的官員著急忙慌地奔走了一夜,卻一個關鍵人物都沒有見著。
齊國公府那是出了名的門檻高。
連宋、趙二相都隻接見了幾位來訪的府寺上卿,沒有三千石秩俸,不要來登門。
李鎮元從不過問文官的事,嚴東吳本就立足未穩,更是直接閉門謝客。
果真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乎?
鴻臚寺官員求告無門,苦不堪言,竟是連膝蓋都沒有大佬願意收。
今日的內閣倒是非常平靜,一副波瀾不驚的樣子。
隻是內閣的官吏們都小心翼翼的,生怕這個節骨眼惹出事端,引來相國們的集中注視。
三位相國同時盯上了鴻臚寺,還什麽都沒說,什麽都沒做,鴻臚寺上上下下就先崩潰了。
隻文選司仍舊壓力山大,十分忙碌。
三位相國不約而同地在公廨翻看鴻臚寺官員簡曆,時不時就會派人來要詳細材料。
四月十五日。
內閣傳來消息,相國們終於看完簡曆了,要碰頭了。
“說起來,這還是咱們第一次單獨聚首,以後就成為定製,每旬的第一天都碰一次頭,如何?”
五相聚首,薑雲逸先聲奪人。
宋九齡淡然道:“可以。”
李鎮元、趙廣義、嚴東吳也都點頭同意。
旁聽兼紀要的尚書台郎中解文傑低頭苦笑,明相說話還真是字字玄機。
每月一次的禦前內閣擴大會議定在每月的十二日,內閣五相逢一聚首,除了商討國事,顯然也有提前一日達成一致,共同應對府寺上卿的意思。
宋九齡主動開口問道:“鴻臚寺你打算如何處置?”
鴻臚寺是矛盾的焦點。
薑雲逸道:“府寺革新乃是治國理政之切實需要,過去我們的視野主要集中在大周周邊,鴻臚寺設立的目的主要是處理與周邊藩國關係。
大周國勢一有衰落征兆,藩國立刻便要離心離德,不來朝貢事小,不斷滋擾侵蝕邊疆事大。
周邊關係仍然是朝廷外事的重點,但不是全部,與西洋人的官方聯係必須盡速建立起來。
這是鴻臚寺調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薑雲逸說到這裏,就自覺打住,先看看其他相國們的反應。
宋九齡問道:“便是強如燕國,都得稱臣納貢,你打算如何對待西洋人?”
這一點倒是和美帝有些像,大周還不習慣和別的國家平等相待。
如果朝廷與西洋之國平等論交,肯定有損權威。
薑雲逸淡然道:“要人家稱臣,那也要能打到人家家裏去才行,這應該是幾十年後的事了。
眼下,我們必須務實地與西洋人打交道。
官方關係可以先放一放,但官方聯係卻不能耽擱。”
他這麽一咬文嚼字,眾人登時微微頷首。
婚可以先不結,但覺得睡。
這小子沒有一個字是亂用的。
薑雲逸接著道:“外事是一攬子的,鴻臚寺隻是開路先鋒,要服務於大周的整體利益,包括但不限於政治、軍事、經濟等。
不管是西征還是下海,都得情報先行。
潛龍衛及禁軍情報職司要進行係統性整合,然後內部再進行分野。國內國外要分野,一般性情報與敏感情報要分野,軍情與政情要分野。”
眾人有些詫異,李鎮元問道:“此事需得仔細計較妥當再報與陛下。”
薑雲逸點點頭:“此乃題中應有之意,肯定要計較周全,天子允準才可能落實。
況且,我這思路,是天下情資統一於同一杆旗幟下,但內部又相對獨立。”
所有情資部門大整合,這肯定會誕生一個龐然大物,一旦出現問題,波瀾絕對小不了。
“我一直想做,但還沒做起來的就是內參。
內閣相國每天第一件事,就是看情資部門呈送的國際國內動態清樣,對於一些需要處理的大事,立刻做出決策。這隻是第一步。
內參可以分級。內閣相國們單獨一級,三千石的上卿們可以看到對應層級的相關情報。
如果實施得好,可以再推廣到兩千石級別;再往下,可以分割成具體領域、具體地域的情資。
花費偌大代價搜集的情報,如果隻把緊要的報給有限的幾個人知曉,是極大的浪費。
情報分級處理,對於非絕密信息的更高效率利用,於整個社稷而言都是有益的。”
趙廣義沉吟了一下,道:“此事倒是可以逐步試行之。”
又定下一件大事。
“鴻臚寺具體如何調整?”
趙廣義又問了一句。
薑雲逸解釋道:“一者,情資部門之外,鴻臚寺理應自行搜集外事信息,以滿足本府寺開展工作之需。
所以,人一定要走出去,至少要先走遍大周周邊國家、部族;如果現在的人不願意動,就請願意動的人進來。”
幾位相國都沒有立刻發表意見,隻是仔細聆聽和思索。
薑雲逸接著道:“二者,加緊人才培養,要培養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外事人才,其中通事是重點。”
宋九齡反問道:“通事當然要有,但也就那麽迴事吧?夷人中通曉周文的也不在少數。”
薑雲逸道:“宋相需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一定是我周人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才是真實的。
四夷膺服隻因其親眼目睹了大周國力軍力之強盛,所以才來朝貢。
我大周要主動走向世界,叫他們看到大周的強盛,遠人才有可能前來朝貢。
加緊培養外事人才是其中重要一環。鴻臚寺要成立外事院,專門培養外事人才。”
此事雖小有分歧,但終究隻是一件小事。
薑雲逸接著道:“三者,文化輸出是一件看不見摸不著的大事,過去都是自然而然傳播至周邊四夷的,未來我們要主動推動之。
大周的文化對世界影響越深,好處是持續的、無窮的。眼下就從周邊國家做起。這也是現階段鴻臚寺的職責。”
此事也沒有什麽異議。
“其四,與傳統藩國的聯係要加強起來。
太祖立國之初,四夷來朝。世祖複周後,隻三韓、安南與琉球寥寥幾個近鄰來朝,這些年更是動靜都沒了。當然要叫他們重新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