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大朝會(貳)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九齡代表朝廷向天子述職,分成政治、軍事、經濟、思想文化四大板塊,言簡意賅,倒也沒費多少時間。
太極殿中眾臣聽完之後,不由心情複雜至極,這麽一扒拉,這一年朝廷竟做了這麽多事?
內閣的人各個與有榮焉,怪不得去年那麽累,原來是辦了這許多大事。
外地上洛的官員們也是恍若隔世,隻去歲一年,朝廷竟不知不覺就辦了這麽多大事麽?
雖然很多都隻是開了個頭,但已經極其了不起了。
宋九齡的工作報告,雖然也有浮誇之詞,但每一項成績都有根有據、可圈可點,很容易驗證。
這便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氣象麽?
眾臣雖心情各異,但都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想法:
今日之朝廷,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過去一年,列位臣工都辛苦了。朕對內閣的工作很滿意,對內閣的執政能力很有信心,再接再厲!”
姬無殤聽完宋九齡的工作報告,簡短而有力地作出評價。
趙博文立刻上前幾步,抱著拂塵,大聲道:
“永興三十一年開年大朝會,第二項,公推內閣相國一人!”
趙博文一揚拂塵,趨步後退。
“陛下,丹陽郡守柴新平、豫章郡守王長福、吳郡丞代行郡守職司荊無病、豫章郡宜春縣令劉長鶴、廬江郡尋陽縣令朱見琛、臣會稽郡山陰縣令賀如鬆共同舉薦原吳郡守嚴東吳入閣為相!”
會稽代表賀如鬆從大殿中後部出列,雙手奉上一份奏疏。
柴新平和賀如鬆是會稽人,王長福是丹陽人,劉長鶴和朱見琛是豫章人,荊無病代表公有化後的吳郡,江東四郡聯名公推嚴東吳入閣。
所有人都意識到,江東已經自動止損了,沒在舉薦名單的豫章寧氏和萬氏肯定涼了。
“臣附議!嚴大人忠君愛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當得相國之位!”
薑雲逸緊跟著出列附議,還極難得地說話如此好聽。
嚴東吳卻是臉上火辣辣的,感覺怪惡心的。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宋九齡、趙廣義、李鎮元紛紛附議。
幾位府寺上卿們皆是麵色難看,你們四個這樣迫不及待下場蓋帽,這是半點機會也不給呀?
你們的良心難道不會痛麽?
說好的公推呢?
玩兒呢?!
艸!
博望侯張朝天神色憤憤,老七已經通過氣了,他的上限就是州牧,說破大天也不給入閣。
看不起誰呢?!
少府卿文仲謀也神色悲憤欲絕,荊南的同黨已經勸過了,太貴,要不起...
江東被朝廷揉圓了捏扁了、予取予求,才換來一個相位。
“嚴東吳識大體,明大義,公忠體國,的確當得起相國之位,準奏!”
姬無殤定調,完成了嚴東吳入閣最關鍵的合法性認證。
此次公推,符合程序,天子讚賞,內閣附議,毫無瑕疵。
趙博文立刻上前幾步,抱著拂塵,大聲道:
“永興三十一年開年大朝會,第三項,內閣向天子提案重要人事安排!”
趙博文一揚拂塵,趨步後退。
所有人都看向內閣四相,有的期待,有的渴望,有的不甘,還有幾位府寺上卿們神色悲憤。
走完這一場,府寺從屬內閣就徹底坐實了。以後天下官員都得去跪舔內閣相國。
這是獨裁,赤果果的獨裁!
這是專製,令人發指的專製!
吃獨食沒朋友!
呸!臭不要臉!
宋九齡再次出列,朝著皇帝作揖:“陛下,老臣代表內閣,舉薦:
原蜀郡守李雲中出任益州牧!
原天水郡尉、威西將軍馬定遠出任涼州牧!
原河南尹鄭長峰出任幽州牧!
原廣陵郡守趙廣仁出任徐州牧!
原扶風郡守李朝陽出任河南尹!
原漢中郡守張公旗出任扶風郡守!
原九江郡守魯伯言出任會稽郡守!
原廣陽郡守衛良棟出任北海郡守!
……
原洛東縣令步青雲出任廣陽郡守!
原豫章郡宜春縣令劉長明出任九江郡守!”
宋九齡的宣讀結束,太極殿中仍然落針可聞。
所有人雖有所心理準備,但對這大手筆仍舊震駭不已,提前就隻有隻言片語流出,但對最緊要的幾個位置絲毫風聲不曾露出。
四個州牧、二十多位郡守的調動任免,如此大手筆,簡直聞所未聞、前所未有。
尤其,這還不是四位相國各自舉薦,而是聯名舉薦,有些能猜出來是誰的人,但很多根本看不出痕跡。
相國們這樣玩兒,頗有巧妙之處。
雖然免不了私下利益勾兌,但公開來講,就是內閣共識,也能消除內閣某位相國獨斷專行之謠言。
“準奏!”
“太子代朕聽政。”
皇帝毫不遲疑就批準了內閣的大規模人事提案後,將太子按在龍椅上,吩咐了一句,就兀自離去。
眾臣微微愕然了一下,卻也並不太意外。
光那個大朝會議程就看得人眼暈,沒個兩三天根本打不住,皇帝肯定熬不住。
隻不過,還沒登基的太子就坐龍椅,於禮不合...吧?
姬十三也如坐針氈,隻是仍強鎮定,狀似隨意地抬抬手:“繼續。”
趙博文有些擔憂地目送皇帝離去,立刻上前幾步,抱著拂塵,大聲道:
“永興三十一年開年大朝會,第四項,公議《大周帝國第一個十年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趙博文一揚拂塵,趨步後退。
《綱要》和其他要公議的文件,日前都已經提前發下去了。
所以,也沒什麽好宣讀的,不然沒有一兩個時辰根本打不住。
太極殿中眾臣聽完之後,不由心情複雜至極,這麽一扒拉,這一年朝廷竟做了這麽多事?
內閣的人各個與有榮焉,怪不得去年那麽累,原來是辦了這許多大事。
外地上洛的官員們也是恍若隔世,隻去歲一年,朝廷竟不知不覺就辦了這麽多大事麽?
雖然很多都隻是開了個頭,但已經極其了不起了。
宋九齡的工作報告,雖然也有浮誇之詞,但每一項成績都有根有據、可圈可點,很容易驗證。
這便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氣象麽?
眾臣雖心情各異,但都產生了一個共同的想法:
今日之朝廷,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過去一年,列位臣工都辛苦了。朕對內閣的工作很滿意,對內閣的執政能力很有信心,再接再厲!”
姬無殤聽完宋九齡的工作報告,簡短而有力地作出評價。
趙博文立刻上前幾步,抱著拂塵,大聲道:
“永興三十一年開年大朝會,第二項,公推內閣相國一人!”
趙博文一揚拂塵,趨步後退。
“陛下,丹陽郡守柴新平、豫章郡守王長福、吳郡丞代行郡守職司荊無病、豫章郡宜春縣令劉長鶴、廬江郡尋陽縣令朱見琛、臣會稽郡山陰縣令賀如鬆共同舉薦原吳郡守嚴東吳入閣為相!”
會稽代表賀如鬆從大殿中後部出列,雙手奉上一份奏疏。
柴新平和賀如鬆是會稽人,王長福是丹陽人,劉長鶴和朱見琛是豫章人,荊無病代表公有化後的吳郡,江東四郡聯名公推嚴東吳入閣。
所有人都意識到,江東已經自動止損了,沒在舉薦名單的豫章寧氏和萬氏肯定涼了。
“臣附議!嚴大人忠君愛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當得相國之位!”
薑雲逸緊跟著出列附議,還極難得地說話如此好聽。
嚴東吳卻是臉上火辣辣的,感覺怪惡心的。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宋九齡、趙廣義、李鎮元紛紛附議。
幾位府寺上卿們皆是麵色難看,你們四個這樣迫不及待下場蓋帽,這是半點機會也不給呀?
你們的良心難道不會痛麽?
說好的公推呢?
玩兒呢?!
艸!
博望侯張朝天神色憤憤,老七已經通過氣了,他的上限就是州牧,說破大天也不給入閣。
看不起誰呢?!
少府卿文仲謀也神色悲憤欲絕,荊南的同黨已經勸過了,太貴,要不起...
江東被朝廷揉圓了捏扁了、予取予求,才換來一個相位。
“嚴東吳識大體,明大義,公忠體國,的確當得起相國之位,準奏!”
姬無殤定調,完成了嚴東吳入閣最關鍵的合法性認證。
此次公推,符合程序,天子讚賞,內閣附議,毫無瑕疵。
趙博文立刻上前幾步,抱著拂塵,大聲道:
“永興三十一年開年大朝會,第三項,內閣向天子提案重要人事安排!”
趙博文一揚拂塵,趨步後退。
所有人都看向內閣四相,有的期待,有的渴望,有的不甘,還有幾位府寺上卿們神色悲憤。
走完這一場,府寺從屬內閣就徹底坐實了。以後天下官員都得去跪舔內閣相國。
這是獨裁,赤果果的獨裁!
這是專製,令人發指的專製!
吃獨食沒朋友!
呸!臭不要臉!
宋九齡再次出列,朝著皇帝作揖:“陛下,老臣代表內閣,舉薦:
原蜀郡守李雲中出任益州牧!
原天水郡尉、威西將軍馬定遠出任涼州牧!
原河南尹鄭長峰出任幽州牧!
原廣陵郡守趙廣仁出任徐州牧!
原扶風郡守李朝陽出任河南尹!
原漢中郡守張公旗出任扶風郡守!
原九江郡守魯伯言出任會稽郡守!
原廣陽郡守衛良棟出任北海郡守!
……
原洛東縣令步青雲出任廣陽郡守!
原豫章郡宜春縣令劉長明出任九江郡守!”
宋九齡的宣讀結束,太極殿中仍然落針可聞。
所有人雖有所心理準備,但對這大手筆仍舊震駭不已,提前就隻有隻言片語流出,但對最緊要的幾個位置絲毫風聲不曾露出。
四個州牧、二十多位郡守的調動任免,如此大手筆,簡直聞所未聞、前所未有。
尤其,這還不是四位相國各自舉薦,而是聯名舉薦,有些能猜出來是誰的人,但很多根本看不出痕跡。
相國們這樣玩兒,頗有巧妙之處。
雖然免不了私下利益勾兌,但公開來講,就是內閣共識,也能消除內閣某位相國獨斷專行之謠言。
“準奏!”
“太子代朕聽政。”
皇帝毫不遲疑就批準了內閣的大規模人事提案後,將太子按在龍椅上,吩咐了一句,就兀自離去。
眾臣微微愕然了一下,卻也並不太意外。
光那個大朝會議程就看得人眼暈,沒個兩三天根本打不住,皇帝肯定熬不住。
隻不過,還沒登基的太子就坐龍椅,於禮不合...吧?
姬十三也如坐針氈,隻是仍強鎮定,狀似隨意地抬抬手:“繼續。”
趙博文有些擔憂地目送皇帝離去,立刻上前幾步,抱著拂塵,大聲道:
“永興三十一年開年大朝會,第四項,公議《大周帝國第一個十年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趙博文一揚拂塵,趨步後退。
《綱要》和其他要公議的文件,日前都已經提前發下去了。
所以,也沒什麽好宣讀的,不然沒有一兩個時辰根本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