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貳)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入夜,朝廷公館。
嚴東吳中午睡了一覺,這會兒一點都不困,盯著那小子送給他的新版大周郡縣行政圖陷入了長考。
湊近了就能發現,他的目光始終落在豫章郡地界上。
桌案上是潛龍衛送來的豫章密報,都不是特別緊要的,但已經相當重視了。
但嚴東吳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那小子這是在向他施加壓力,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天下之大,除了皇宮大內,沒有什麽地方是薑某人不敢管的。
“娘個希皮,那小赤佬莫不是私生子?”
嚴東吳小聲罵了一句。
“老爺,豫章劉長鶴來拜。”
門外親隨通報了一聲,嚴東吳皺起眉頭,這麽晚還來訪?一個人?
他有心拒絕,但仔細考慮了一下,還是道:“有請。”
少頃。
公館一間會客廳。
劉長鶴摘下兜帽,解開黑色大氅,將其遞給嚴東吳的親隨後,便抱拳一禮:
“東吳兄別來無恙!”
嚴東吳還了一禮:“兩頭受氣,心煩得緊。”
聽他如此姿態,劉長鶴愕然了一下,旋即莞爾一笑。
二人分賓主落座後。
嚴東吳喝了口茶,竟繼續喋喋不休發牢騷:
“我嚴某人這輩子最大的錯處隻有兩個,一是去爭那見鬼的吳郡守,被吳郡那群逆賊坑得好慘;
二是上洛,好處沒撈到半分,名聲卻先臭了,還要頂風臭十裏。
那薑氏小兒蠻不講理,簡直欺人太甚!”
聽著對方無所顧忌地發牢騷,劉長鶴卻神色怪異,這老小子確實委屈,這牢騷話至少有五分真心。
但一見麵就大倒苦水,明顯是堵他的嘴。
嚴某也是身不由己,你們就不要難為我了。
“請教東吳兄,豫章的事,朝廷究竟是何章程?”
劉長鶴直奔主題,不跟他扯皮,嚴東吳卻不迴答,隻是自顧自沉默著。
劉長鶴眼皮狂跳:“東吳兄,今日請務必給個確切說法。”
嚴東吳仍舊皺眉沉思,似乎還在思索。
劉長鶴皺眉道:“東吳兄,難道這點麵子都不肯給麽?”
嚴東吳無奈地歎了口氣,搖頭道:“長鶴莫要誤會,是真的尚未定策。”
劉長鶴眉頭皺得更緊了,剛準備加大壓力追問,卻聽嚴東吳又道:
“朝廷隻給劃出了紅線,豫章的二十四家至多留一半,贛水生命線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具體要滅多少幾家、滅哪幾家,尚未計較妥當,是以說不確切。”
劉長鶴渾身一顫,腦袋一陣暈眩,差點栽倒過去,緩了半晌才顫聲道:
“我豫章上下並未附逆,朝廷豈可如此辣手無情?”
嚴東吳卻不肯接他的茬,隻是愁眉不展地自顧自說道:
“朝廷逼我來操持此事,我尋思著,打蛇不死,後患無窮。
我這一身聲名肯定是完了,但至少不能給我嚴氏子孫留下生死大敵。
所以,我合計著,要麽不做,要麽做絕。
反正朝廷隻說至多留一半,隻留個五六家最聽話的小的也是可以的。”
這是什麽虎狼之詞?這畜生怎麽說得出口?
劉長鶴毫無形象地使勁擼了擼發麻的老臉,艱難地吞了一下口水,有氣無力地輕怒道:
“嚴東吳,爾敢?!”
嚴東吳這才看向他,微微拱手道:“見諒,是嚴某失言了,不該把真心話說出來。”
劉長鶴心裏恨得抓狂又肝顫,你這解釋還不如不解釋呢?
“東吳兄,我等老老實實交出兩千萬畝地都不行麽?”
嚴東吳淡然道:“地都是小事,就算頂格留下十二家,清出兩千萬畝地也隻是保底。關鍵還是殺誰留誰的問題。”
人殺幹淨,地自然就有了。
劉長鶴強忍著心中的震顫,質問道:“朝廷憑什麽妄斷人家生死?”
嚴東吳仍舊不鹹不淡地道:“哦,這也是小事。朝廷握著報紙,隻要把豫章的醜事抖一些出來,自有讀書人共憤之。
關鍵還是殺誰留誰的問題。”
劉長鶴直感覺一陣天旋地轉,仍舊憤憤難平地道:
“如此倒行逆施,這不是把豫章往絕路上逼麽?”
嚴東吳仍舊不為所動,淡然道:
“哦,問題不大。朝廷大軍戰力有目共睹,但有風吹草動,應能摧枯拉朽。
清出來的公田隻要薄賦佃租給小農,豫章之民隻會對朝廷感恩戴德。
隻有二十四家反的話,掀不起太大風浪的。
關鍵還是殺誰留誰的問題。”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殺誰?留誰?
威脅之意,溢於言表。
劉長鶴頹然靠在椅子上,大冷天竟出了一身的汗,全是冷汗。
“敢問嚴大人,朝廷可有點名要滅哪幾家?”
嚴東吳淡然道:“四大郡望中口碑最差的萬氏,首倡養匪殘民的寧氏,隻點了這兩家,餘下的說是盡量撿口碑差的滅。”
劉氏不在必死名單上,劉長鶴微微拱手道:
“嚴大人,我劉氏願出百萬畝良田,今後唯嚴大人馬首是瞻...”
說完,就暈了過去。
嚴東吳見對方暈倒在座椅上,竟不為所動,施施然起身道:“且看你劉氏口碑如何吧。”
劉長鶴從公館離開時,麵色慘白,牙關仍在打顫,整個人都虛脫了一般。
阿嚏,阿嚏!
冬日的冷風拂麵,立時打了一串噴嚏。
“洛都這天,可真是凍煞人呐?”
劉長鶴抬頭望望暗無天日的夜空,心中惱恨,但更多的是恐懼。
這麽多年來,江東偏安東南,豪門大族過得那是土皇帝的逍遙日子,近乎可以為所欲為。
如今,大周的皇天籠罩在了整個江東頭上。
吳郡的不堪一擊已經證實了造反死路一條。
賀如鬆說得對,嚴東吳雖然可恨,但也算是身不由己;
會稽率先割肉,也算是明智之舉;
問題的根子還是出在那萬惡的薑氏小賊身上。
上洛之前,任誰也想不到,那薑氏小賊竟然真敢下死手,一張嘴就要兩千萬畝地,且不做勾兌,直接殺人奪地。
局勢已經很明朗了。
豫章最倒黴,被朝廷拿來立威了。
連丹陽會稽都主動和豫章切割了,巴蜀、荊楚、關中、淮南的人肯定不可能吭聲。
便是原本屬於揚州的九江、廬江二郡大概也會默認自己重歸淮南序列。
果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死道友不死貧道就成。
劉氏這率先一飛,局勢就徹底崩壞了。
但在滅族的巨大壓力下,劉氏不得不作死了撲棱翅膀。
嚴東吳那個畜生雖然威脅之意更多,但至少有三分真心。
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絕不能給嚴氏子孫留下生死大敵。
嚴東吳中午睡了一覺,這會兒一點都不困,盯著那小子送給他的新版大周郡縣行政圖陷入了長考。
湊近了就能發現,他的目光始終落在豫章郡地界上。
桌案上是潛龍衛送來的豫章密報,都不是特別緊要的,但已經相當重視了。
但嚴東吳卻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那小子這是在向他施加壓力,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天下之大,除了皇宮大內,沒有什麽地方是薑某人不敢管的。
“娘個希皮,那小赤佬莫不是私生子?”
嚴東吳小聲罵了一句。
“老爺,豫章劉長鶴來拜。”
門外親隨通報了一聲,嚴東吳皺起眉頭,這麽晚還來訪?一個人?
他有心拒絕,但仔細考慮了一下,還是道:“有請。”
少頃。
公館一間會客廳。
劉長鶴摘下兜帽,解開黑色大氅,將其遞給嚴東吳的親隨後,便抱拳一禮:
“東吳兄別來無恙!”
嚴東吳還了一禮:“兩頭受氣,心煩得緊。”
聽他如此姿態,劉長鶴愕然了一下,旋即莞爾一笑。
二人分賓主落座後。
嚴東吳喝了口茶,竟繼續喋喋不休發牢騷:
“我嚴某人這輩子最大的錯處隻有兩個,一是去爭那見鬼的吳郡守,被吳郡那群逆賊坑得好慘;
二是上洛,好處沒撈到半分,名聲卻先臭了,還要頂風臭十裏。
那薑氏小兒蠻不講理,簡直欺人太甚!”
聽著對方無所顧忌地發牢騷,劉長鶴卻神色怪異,這老小子確實委屈,這牢騷話至少有五分真心。
但一見麵就大倒苦水,明顯是堵他的嘴。
嚴某也是身不由己,你們就不要難為我了。
“請教東吳兄,豫章的事,朝廷究竟是何章程?”
劉長鶴直奔主題,不跟他扯皮,嚴東吳卻不迴答,隻是自顧自沉默著。
劉長鶴眼皮狂跳:“東吳兄,今日請務必給個確切說法。”
嚴東吳仍舊皺眉沉思,似乎還在思索。
劉長鶴皺眉道:“東吳兄,難道這點麵子都不肯給麽?”
嚴東吳無奈地歎了口氣,搖頭道:“長鶴莫要誤會,是真的尚未定策。”
劉長鶴眉頭皺得更緊了,剛準備加大壓力追問,卻聽嚴東吳又道:
“朝廷隻給劃出了紅線,豫章的二十四家至多留一半,贛水生命線要掌握在朝廷手中。
具體要滅多少幾家、滅哪幾家,尚未計較妥當,是以說不確切。”
劉長鶴渾身一顫,腦袋一陣暈眩,差點栽倒過去,緩了半晌才顫聲道:
“我豫章上下並未附逆,朝廷豈可如此辣手無情?”
嚴東吳卻不肯接他的茬,隻是愁眉不展地自顧自說道:
“朝廷逼我來操持此事,我尋思著,打蛇不死,後患無窮。
我這一身聲名肯定是完了,但至少不能給我嚴氏子孫留下生死大敵。
所以,我合計著,要麽不做,要麽做絕。
反正朝廷隻說至多留一半,隻留個五六家最聽話的小的也是可以的。”
這是什麽虎狼之詞?這畜生怎麽說得出口?
劉長鶴毫無形象地使勁擼了擼發麻的老臉,艱難地吞了一下口水,有氣無力地輕怒道:
“嚴東吳,爾敢?!”
嚴東吳這才看向他,微微拱手道:“見諒,是嚴某失言了,不該把真心話說出來。”
劉長鶴心裏恨得抓狂又肝顫,你這解釋還不如不解釋呢?
“東吳兄,我等老老實實交出兩千萬畝地都不行麽?”
嚴東吳淡然道:“地都是小事,就算頂格留下十二家,清出兩千萬畝地也隻是保底。關鍵還是殺誰留誰的問題。”
人殺幹淨,地自然就有了。
劉長鶴強忍著心中的震顫,質問道:“朝廷憑什麽妄斷人家生死?”
嚴東吳仍舊不鹹不淡地道:“哦,這也是小事。朝廷握著報紙,隻要把豫章的醜事抖一些出來,自有讀書人共憤之。
關鍵還是殺誰留誰的問題。”
劉長鶴直感覺一陣天旋地轉,仍舊憤憤難平地道:
“如此倒行逆施,這不是把豫章往絕路上逼麽?”
嚴東吳仍舊不為所動,淡然道:
“哦,問題不大。朝廷大軍戰力有目共睹,但有風吹草動,應能摧枯拉朽。
清出來的公田隻要薄賦佃租給小農,豫章之民隻會對朝廷感恩戴德。
隻有二十四家反的話,掀不起太大風浪的。
關鍵還是殺誰留誰的問題。”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殺誰?留誰?
威脅之意,溢於言表。
劉長鶴頹然靠在椅子上,大冷天竟出了一身的汗,全是冷汗。
“敢問嚴大人,朝廷可有點名要滅哪幾家?”
嚴東吳淡然道:“四大郡望中口碑最差的萬氏,首倡養匪殘民的寧氏,隻點了這兩家,餘下的說是盡量撿口碑差的滅。”
劉氏不在必死名單上,劉長鶴微微拱手道:
“嚴大人,我劉氏願出百萬畝良田,今後唯嚴大人馬首是瞻...”
說完,就暈了過去。
嚴東吳見對方暈倒在座椅上,竟不為所動,施施然起身道:“且看你劉氏口碑如何吧。”
劉長鶴從公館離開時,麵色慘白,牙關仍在打顫,整個人都虛脫了一般。
阿嚏,阿嚏!
冬日的冷風拂麵,立時打了一串噴嚏。
“洛都這天,可真是凍煞人呐?”
劉長鶴抬頭望望暗無天日的夜空,心中惱恨,但更多的是恐懼。
這麽多年來,江東偏安東南,豪門大族過得那是土皇帝的逍遙日子,近乎可以為所欲為。
如今,大周的皇天籠罩在了整個江東頭上。
吳郡的不堪一擊已經證實了造反死路一條。
賀如鬆說得對,嚴東吳雖然可恨,但也算是身不由己;
會稽率先割肉,也算是明智之舉;
問題的根子還是出在那萬惡的薑氏小賊身上。
上洛之前,任誰也想不到,那薑氏小賊竟然真敢下死手,一張嘴就要兩千萬畝地,且不做勾兌,直接殺人奪地。
局勢已經很明朗了。
豫章最倒黴,被朝廷拿來立威了。
連丹陽會稽都主動和豫章切割了,巴蜀、荊楚、關中、淮南的人肯定不可能吭聲。
便是原本屬於揚州的九江、廬江二郡大概也會默認自己重歸淮南序列。
果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死道友不死貧道就成。
劉氏這率先一飛,局勢就徹底崩壞了。
但在滅族的巨大壓力下,劉氏不得不作死了撲棱翅膀。
嚴東吳那個畜生雖然威脅之意更多,但至少有三分真心。
要麽不做,要麽做絕,絕不能給嚴氏子孫留下生死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