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過家門而不入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二月初三,丹陽。
一輛雙馬拉的車,在二十精悍鐵騎護持下,駛入了宛陵城。
夕陽下,嚴東吳拖著長長的影子,下了馬車,站在家門口,卻不進去,隻是對倉惶來拜的老門房吩咐道:
“叫老二出來見我。”
少頃,一位略微有些富態的中年男子,提著下擺,小跑著迎出來。
“大哥,你迴來了?咋不進門呢?”
嚴東吳負手板著臉斥道:“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如此沒有定性,成何體統?”
一見麵就被訓斥,嚴東升臉上掛不住,惱火道:“剛迴來就罵人,還不如不迴來。”
嚴東吳終於忍住了繼續發作的衝動,正色道:“陛下召喚,不敢耽擱,有些話,車上與你說。”
說完,拽著一臉懵逼的嚴東升就登上了馬車。
馬車在二十名精銳鐵騎的護持下,不快不慢地朝著城外駛去。
聞訊趕來的二管家懵逼過後,終於反應過來,轉頭斥道:“趕緊派車跟著呀?不然二爺咋迴來?!”
馬車上。
“我先問,會稽那邊什麽情況?”
嚴東吳率先提出他最關切的問題,因為那小子不肯細說,但會稽如此乖巧,分明就是出了大事,而且一定是有利於朝廷的大事。
嚴東升聞言也惱火地道:“我還沒問你呢?你是不是有什麽事瞞著我?”
嚴東吳臉一板,斥道:“快說,有大用!”
嚴東升這才不滿卻無奈地道:“嚴大帶著五百族兵說是去救你,結果把錢塘江沿岸都給掃了,餘氏、沈氏全家老小被一鍋端了。北邊蘇氏、林氏和劉氏也被朝廷的兵給堵住了,隻吳縣吳氏和由拳胡氏跑了。但聽說大半家產沒搬得走,砸了燒了許多。”
嚴東吳聞言大驚失色:“嚴大?”
嚴東升見大哥這個樣子,當即不滿地道:“還裝?難道你不知道?人家現在叫北宮伯光,陛下欽點的皇家水師大都護,地位與左右龍武衛大將軍相仿,高攀不起了呀。”
嚴東吳皺眉道:“爹隻給我說嚴大是有本事的,不可以家奴視之,可沒說他姓北宮呀?”
嚴東升一聽更加惱了,拍著大腿憤憤地道:“爹也真是,竟連親兒子都要瞞,太不像話了!”
嚴東吳沒搭理發脾氣的弟弟,皺眉仔細沉思了一下,忽地道:“嚴大,北宮伯光帶走的是咱家的族兵?”
嚴東升與有榮焉地點點頭:“那是,這鐵定得有咱家一份功勞。”
嚴東吳卻麵色黑得嚇人,沉聲道:“既有如此功勞,你為何還要應下那小子的無理要求?”
嚴東升神色一僵,旋即惱火地道:“我當時不知道這茬,那邊隻說你洗不清附逆嫌疑,我這不怕你迴不來麽?就隻好額外應許了百萬畝田和五十萬石糧草。”
嚴東吳一聽,登時露出吃人的眼神:“還額外搭上了五十萬石糧草?!”
嚴東升有些心虛,卻也強自鎮定道:“哎呀,地窖裏的糧食都發黴了,給了就給了唄。”
嚴東吳好不容易平複下憤怒的心情,歎了口氣,吩咐道:“我上洛以後,你在家約束好族裏,停止一切擴張行為,安分守好現有家業即可。
另外,在宛陵城中用心辦學,聘請幾個通曉朝廷科舉大綱的先生,用心教授嚴氏子弟,將來哪個考得中科舉,就重點支持哪個。”
嚴東升先點頭應下,旋即提醒道:“大哥, 還有件大事。朝廷成立了一家海洋貿易總公司,一共一百股,朝廷占五十股,剩下五十股,正月初二在洛都公開競拍。消息是潛龍衛送來的,應不能假。
王氏和向氏都派人來問,咱家怎麽說?”
嚴東吳被狠狠噎了一下,剛壓下去的火氣蹭蹭又上來了,怒道:“真真是好算計,這是要叫全天下鷸蚌相爭,朝廷好漁翁得利呀?”
嚴東升也忍不住附和道:“你說這得多缺德才能想出這等刮地皮的路數?”
嚴東吳側頭瞪了他一眼:“慎言!”
嚴東升這才意識到外麵的二十騎可是洛都來的,當即縮了縮脖子,不敢再發牢騷。
嚴東吳沉吟道:“這種挑動全天下來爭的法子,還真是說不準。但大致來說,洛都肯定是要占半壁江山的,我江東能硬吃下三成就不錯了,咱們丹陽三家合力,保三爭四吧。”
嚴東升詫異道:“不跟會稽、豫章商量商量?”
嚴東吳斷然搖頭:“以後江東就隻是個地名了。”
嚴東升這才醒悟,朝廷肯定不可能容忍江東繼續抱團取暖了,丹陽單打獨鬥是正解。
“哥,你剛才說,陛下招你上洛?”
嚴東吳壓低聲音道:“借我嚴氏,安撫江東人心。”
嚴東升反應了一下才明白其中的含義,旋即一臉期待地道:“哥,那給你個什麽官兒啊?最起碼得九卿吧?”
嚴東吳卻不吭聲。
嚴東升忽地醒悟過來,驚道:“不會是入閣吧?果真如此,再能出海,咱家這次也不算太虧呀?”
嚴東吳冷聲斥道:“不要得意忘形!吳郡被朝廷一口鯨吞,丹陽、會稽的主導之爭就要水落石出。
若是我入了閣,王長福再坐穩豫章郡守,還有嚴大那裏的香火情,會稽人能善罷甘休麽?”
嚴東升又補充道:“向氏有個在太湖當水匪頭子的庶子也得了重用,已經是千石的水師副尉,頂頭上司卻是嚴大。”
嚴東吳再次錯愕了一下,旋即道:“若此,我丹陽三家都得了好處,會稽肯定坐不住的。”
嚴東升道:“他們不是有個柴新平麽?朝廷先前還調他來丹陽做郡守來著?”
嚴東吳搖頭道:“柴新平和王長福最遲一年半載就得北上做流官,但皇家水師卻是實打實留在江東的。”
嚴東升倒是不太操心這些勾心鬥角的破事,反倒幸災樂禍地道:“嚴大那老東西,把餘氏和沈氏逆賊連鍋端了,然後借著二賊之口,攀咬會稽同黨,把會稽各家嚇得予取予求,連山陰的造船廠都被強占了,說是要搜查逆賊餘孽,明顯就是要硬搶。”
嚴東吳聞言也唇角抽了抽,歎道:“那老東西是不大著調,哦,以後咱得對人家供著些。”
嚴東升也點頭,有些酸溜溜地道:“那是,人家現在是位高權重的大都護呐,和揚州牧都能分庭抗禮的。”
“行了,你迴吧。”
聽到大哥忽然攆人,嚴東升愣了一下,好心情蕩然無存,竟是生出不舍之情。
馬車徐徐停下,嚴東升磨磨蹭蹭往下挪,忽地又問道:“你這一去,何時歸來?”
“告老還鄉。”
嚴東升愈發難受,下了車,又掀開馬車側麵小窗簾子,一臉希冀地問道:“要不我也去洛都陪你當官?”
嚴東吳臉一板:“那你好好溫習課業,爭取下屆科舉能考中。”
嚴東升臉一黑,憤憤地摔下簾子,轉身就走。
天子相召,過家門而不入,一時傳為佳話。
一輛雙馬拉的車,在二十精悍鐵騎護持下,駛入了宛陵城。
夕陽下,嚴東吳拖著長長的影子,下了馬車,站在家門口,卻不進去,隻是對倉惶來拜的老門房吩咐道:
“叫老二出來見我。”
少頃,一位略微有些富態的中年男子,提著下擺,小跑著迎出來。
“大哥,你迴來了?咋不進門呢?”
嚴東吳負手板著臉斥道:“四十多歲的人了,還如此沒有定性,成何體統?”
一見麵就被訓斥,嚴東升臉上掛不住,惱火道:“剛迴來就罵人,還不如不迴來。”
嚴東吳終於忍住了繼續發作的衝動,正色道:“陛下召喚,不敢耽擱,有些話,車上與你說。”
說完,拽著一臉懵逼的嚴東升就登上了馬車。
馬車在二十名精銳鐵騎的護持下,不快不慢地朝著城外駛去。
聞訊趕來的二管家懵逼過後,終於反應過來,轉頭斥道:“趕緊派車跟著呀?不然二爺咋迴來?!”
馬車上。
“我先問,會稽那邊什麽情況?”
嚴東吳率先提出他最關切的問題,因為那小子不肯細說,但會稽如此乖巧,分明就是出了大事,而且一定是有利於朝廷的大事。
嚴東升聞言也惱火地道:“我還沒問你呢?你是不是有什麽事瞞著我?”
嚴東吳臉一板,斥道:“快說,有大用!”
嚴東升這才不滿卻無奈地道:“嚴大帶著五百族兵說是去救你,結果把錢塘江沿岸都給掃了,餘氏、沈氏全家老小被一鍋端了。北邊蘇氏、林氏和劉氏也被朝廷的兵給堵住了,隻吳縣吳氏和由拳胡氏跑了。但聽說大半家產沒搬得走,砸了燒了許多。”
嚴東吳聞言大驚失色:“嚴大?”
嚴東升見大哥這個樣子,當即不滿地道:“還裝?難道你不知道?人家現在叫北宮伯光,陛下欽點的皇家水師大都護,地位與左右龍武衛大將軍相仿,高攀不起了呀。”
嚴東吳皺眉道:“爹隻給我說嚴大是有本事的,不可以家奴視之,可沒說他姓北宮呀?”
嚴東升一聽更加惱了,拍著大腿憤憤地道:“爹也真是,竟連親兒子都要瞞,太不像話了!”
嚴東吳沒搭理發脾氣的弟弟,皺眉仔細沉思了一下,忽地道:“嚴大,北宮伯光帶走的是咱家的族兵?”
嚴東升與有榮焉地點點頭:“那是,這鐵定得有咱家一份功勞。”
嚴東吳卻麵色黑得嚇人,沉聲道:“既有如此功勞,你為何還要應下那小子的無理要求?”
嚴東升神色一僵,旋即惱火地道:“我當時不知道這茬,那邊隻說你洗不清附逆嫌疑,我這不怕你迴不來麽?就隻好額外應許了百萬畝田和五十萬石糧草。”
嚴東吳一聽,登時露出吃人的眼神:“還額外搭上了五十萬石糧草?!”
嚴東升有些心虛,卻也強自鎮定道:“哎呀,地窖裏的糧食都發黴了,給了就給了唄。”
嚴東吳好不容易平複下憤怒的心情,歎了口氣,吩咐道:“我上洛以後,你在家約束好族裏,停止一切擴張行為,安分守好現有家業即可。
另外,在宛陵城中用心辦學,聘請幾個通曉朝廷科舉大綱的先生,用心教授嚴氏子弟,將來哪個考得中科舉,就重點支持哪個。”
嚴東升先點頭應下,旋即提醒道:“大哥, 還有件大事。朝廷成立了一家海洋貿易總公司,一共一百股,朝廷占五十股,剩下五十股,正月初二在洛都公開競拍。消息是潛龍衛送來的,應不能假。
王氏和向氏都派人來問,咱家怎麽說?”
嚴東吳被狠狠噎了一下,剛壓下去的火氣蹭蹭又上來了,怒道:“真真是好算計,這是要叫全天下鷸蚌相爭,朝廷好漁翁得利呀?”
嚴東升也忍不住附和道:“你說這得多缺德才能想出這等刮地皮的路數?”
嚴東吳側頭瞪了他一眼:“慎言!”
嚴東升這才意識到外麵的二十騎可是洛都來的,當即縮了縮脖子,不敢再發牢騷。
嚴東吳沉吟道:“這種挑動全天下來爭的法子,還真是說不準。但大致來說,洛都肯定是要占半壁江山的,我江東能硬吃下三成就不錯了,咱們丹陽三家合力,保三爭四吧。”
嚴東升詫異道:“不跟會稽、豫章商量商量?”
嚴東吳斷然搖頭:“以後江東就隻是個地名了。”
嚴東升這才醒悟,朝廷肯定不可能容忍江東繼續抱團取暖了,丹陽單打獨鬥是正解。
“哥,你剛才說,陛下招你上洛?”
嚴東吳壓低聲音道:“借我嚴氏,安撫江東人心。”
嚴東升反應了一下才明白其中的含義,旋即一臉期待地道:“哥,那給你個什麽官兒啊?最起碼得九卿吧?”
嚴東吳卻不吭聲。
嚴東升忽地醒悟過來,驚道:“不會是入閣吧?果真如此,再能出海,咱家這次也不算太虧呀?”
嚴東吳冷聲斥道:“不要得意忘形!吳郡被朝廷一口鯨吞,丹陽、會稽的主導之爭就要水落石出。
若是我入了閣,王長福再坐穩豫章郡守,還有嚴大那裏的香火情,會稽人能善罷甘休麽?”
嚴東升又補充道:“向氏有個在太湖當水匪頭子的庶子也得了重用,已經是千石的水師副尉,頂頭上司卻是嚴大。”
嚴東吳再次錯愕了一下,旋即道:“若此,我丹陽三家都得了好處,會稽肯定坐不住的。”
嚴東升道:“他們不是有個柴新平麽?朝廷先前還調他來丹陽做郡守來著?”
嚴東吳搖頭道:“柴新平和王長福最遲一年半載就得北上做流官,但皇家水師卻是實打實留在江東的。”
嚴東升倒是不太操心這些勾心鬥角的破事,反倒幸災樂禍地道:“嚴大那老東西,把餘氏和沈氏逆賊連鍋端了,然後借著二賊之口,攀咬會稽同黨,把會稽各家嚇得予取予求,連山陰的造船廠都被強占了,說是要搜查逆賊餘孽,明顯就是要硬搶。”
嚴東吳聞言也唇角抽了抽,歎道:“那老東西是不大著調,哦,以後咱得對人家供著些。”
嚴東升也點頭,有些酸溜溜地道:“那是,人家現在是位高權重的大都護呐,和揚州牧都能分庭抗禮的。”
“行了,你迴吧。”
聽到大哥忽然攆人,嚴東升愣了一下,好心情蕩然無存,竟是生出不舍之情。
馬車徐徐停下,嚴東升磨磨蹭蹭往下挪,忽地又問道:“你這一去,何時歸來?”
“告老還鄉。”
嚴東升愈發難受,下了車,又掀開馬車側麵小窗簾子,一臉希冀地問道:“要不我也去洛都陪你當官?”
嚴東吳臉一板:“那你好好溫習課業,爭取下屆科舉能考中。”
嚴東升臉一黑,憤憤地摔下簾子,轉身就走。
天子相召,過家門而不入,一時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