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公有何以長久?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興平越說越激動,麵色潮紅,虞世學萬般無奈,道:“這不已經率先打破陳規,啟用關中人出任太仆寺卿了麽?科舉不也開了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不是麽?”
王興平還是搖頭:“君賢臣能,或有改觀,可以後呢?後麵會不會還是老樣子呢?”
虞世學聞言默然無語。
“朝廷看我江東大族不順眼,可便是把江東大族都打下去,最終不還是要換一批新的大族上來麽?”
虞世學欲言又止了一下,還是提醒道道:“逆賊產業都是要全部充公的,至少吳郡那裏不會有尾大不掉的大族了。”
王興平微微愣了一下,他消息閉塞,還不知道這件事,旋即又幹了一盅,道:
“充公,充公,大周六百年,抄沒充公的家產不計其數,可最後到底充到了誰的口袋裏?昔年弘農王秦國公謀逆案,天量的家產,最後進朝廷嘴裏的又有幾分?
便是明相有本事咬死了不撒口,可終究還是要交給人經營,這經營者難道就不會生出非分之想?便是一次不敢大動,可日積月累的腐蝕,明相有幾雙眼睛能一直盯死了?
這朝堂之上,若是大多官員都是為自家謀私利的,這公有如何可能推得下去?便是名義上是公家的,最後產出不還是歸了那些蛀蟲?”
虞世學再次默然,他根本迴答不了這個問題。
“要我說,這朝廷公有和大族私有並無本質差別,就隻是大小的區別罷了。
我王氏宗族,三服以內的嫡係都有二百之多,三服之外更是數以萬計。這些人嘴上說都是王氏子弟,可實際上呢,半點也不為家族考慮的大有人在,腦子裏都是想著給自己多撈點好處。
血親之族尚且如此,一國如何便能公有了?隻要人心自私,便永遠也公不了!”
虞世學端起酒盅,一飲而盡,饒是心誌堅定,也被說得心煩意亂。
……
十二月初二,一大早。
薑雲逸剛到內閣,卻見虞世學已經在等候。
他推門進入公廨,韓天養已經泡好了熱茶,給虞世學也添上一碗後,便退了出去。
“坐。”
“明相,屬下問幾個問題就走。”
薑雲逸坐在椅子上,饒有興趣地看著虞世學,問道:“問吧。”
“明相,恕屬下冒昧,這公有製果真能長久乎?”
聽到這個問題,薑雲逸會心一笑,反問道:“那你以為,是公有好?還是私有好?”
“當然是公有好,公有才公平,公平方為正道。”
虞世學毫不遲疑地迴答,這便跟階級立場有關了,平民一定要堅持公有製,不要被賣了還幫人數錢。
“既然你也知正道為何,走下去便是,怎地便動搖了呢?”
虞世學愕然了一下,旋即道:“屬下隻是擔心無法長久。”
薑雲逸道:“人亡政息,曆來是善政之墳墓。要跳出這個曆史周期律,就得建構一種信仰,一種公有製為主體的信仰,使之深入人心,並成為朝廷意識形態不可動搖之基石,再培養一批心存正道之後繼者,使之代代相傳,如是而已。”
虞世學恍然,原來大一統的意識形態體係不隻是維護大一統這一個支柱,堅持公有製為主體也要寫進去?
草灰蛇線,伏延千裏。
隻要明相不說,這誰能想得到呢?待條件成熟的那一天,忽然騰空而起,屆時還有誰能阻擋呢?
如果公有製深入人心,與忠孝禮義廉恥一並融入意識形態,至少再也無人敢嘴上否定之,後世心存正義之人也能據此與小人鬥爭。
就算不完美,但至少真正具備了長久的可能。
“明相,這公有製為主體,是要占幾成份子?”
“所謂公有製為主體,可以做多種理解,保底理解是‘公有製主導’社會經濟秩序,就像是投總,朝廷隻占三成,但主導權在朝廷。
在當前曆史條件下,消滅私有製是不可能的,興許幾千年都辦不到,所以務必不可盲目躁進,敗壞大局。
我們既要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又不可能消滅私有製,那麽確定公私邊界就是最緊要之事,這需要長時間摸索和社會各階級的不斷磨合。
關係民生之必需的,如糧食、生活燃料、住宅、醫療以及教育等,要通過朝廷公有,來防止私有侵害基礎民生,導致社會動蕩;
關係社稷穩定的職能產業,如銀行金融業、宣傳出版業等,要通過朝廷公有,來防範私有力量侵蝕朝廷執政主權,從而動搖社稷;
關係社稷發展的支柱實體產業,如造船、軍械等重工業的關鍵部分,通過公有來確保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方向不被私有力量操控。
剩下的,才能交給私有去激發社會活力。”
虞世學細細品味,緊蹙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他又問道:“郵政、建築是民生之必須麽?”
薑雲逸笑著搖頭:“不是,包括投總除石炭外的所有產業在內,都不是必須公有的。隻不過這一塊眼下是空白,所以朝廷就先占著了,給底層老百姓找口飯吃,也順便充實一下國庫。
這幾家現有的產業,以後如果經營得好,就繼續留著。若是經營不善,入不敷出,賣了也無妨。”
虞世學微微頷首,又問道:“公田如果隻收兩成賦,如何能穩定糧價?”
薑雲逸道:“朝廷要結合實際情況,製定糧食交易指導價,官倉以指導價從老百姓手裏買糧食。隻有農民賣了糧食有了錢,才能改善生活,從而促進其他產業發展。”
虞世學躬身一揖到地後,便告辭離去。
昨夜那一場,被王興平吐槽得心神搖曳,夜不能寐。
今日這半刻鍾,便重新堅定了道心。
任憑前路坎坷,我心再無惶惑!
打發走了虞世學,韓天養這才進來匯報昨夜的消息。
“明相,荊大人來信求教吳郡全盤規劃。”
薑雲逸會心一笑,道:“這麽快就沉不住氣了?還以為他至少要自己試一試、吃了虧才會來問呢。
算了,國之大事,拖著也不好。你告訴他,解決吳郡問題的鑰匙隻在吳郡人的手中。
如果他自己就能把吳郡的老百姓發動好,自是可以全盤吃下。可若是差強人意,便還是要依靠當地勢力的。
吳郡經此一亂,不肯附逆的士人,政治上是可靠的,適度讓利是題中應有之義。
至於如何讓利,直接割肉也好,叫他們在公有體係中獲得更多利益也罷,他自己看著辦就好,我也不了解吳郡當地社情民情,給不出更具體的建議。
至於吳郡全盤規劃,要等江東穩定下來,各方協商一致後才能定。”
韓天養拿著炭筆,在麻紙上飛速記錄要點,心中思索,這是給了荊無病極大的自主性,而各方的政治壓力都被明相一力擔下了。
王興平還是搖頭:“君賢臣能,或有改觀,可以後呢?後麵會不會還是老樣子呢?”
虞世學聞言默然無語。
“朝廷看我江東大族不順眼,可便是把江東大族都打下去,最終不還是要換一批新的大族上來麽?”
虞世學欲言又止了一下,還是提醒道道:“逆賊產業都是要全部充公的,至少吳郡那裏不會有尾大不掉的大族了。”
王興平微微愣了一下,他消息閉塞,還不知道這件事,旋即又幹了一盅,道:
“充公,充公,大周六百年,抄沒充公的家產不計其數,可最後到底充到了誰的口袋裏?昔年弘農王秦國公謀逆案,天量的家產,最後進朝廷嘴裏的又有幾分?
便是明相有本事咬死了不撒口,可終究還是要交給人經營,這經營者難道就不會生出非分之想?便是一次不敢大動,可日積月累的腐蝕,明相有幾雙眼睛能一直盯死了?
這朝堂之上,若是大多官員都是為自家謀私利的,這公有如何可能推得下去?便是名義上是公家的,最後產出不還是歸了那些蛀蟲?”
虞世學再次默然,他根本迴答不了這個問題。
“要我說,這朝廷公有和大族私有並無本質差別,就隻是大小的區別罷了。
我王氏宗族,三服以內的嫡係都有二百之多,三服之外更是數以萬計。這些人嘴上說都是王氏子弟,可實際上呢,半點也不為家族考慮的大有人在,腦子裏都是想著給自己多撈點好處。
血親之族尚且如此,一國如何便能公有了?隻要人心自私,便永遠也公不了!”
虞世學端起酒盅,一飲而盡,饒是心誌堅定,也被說得心煩意亂。
……
十二月初二,一大早。
薑雲逸剛到內閣,卻見虞世學已經在等候。
他推門進入公廨,韓天養已經泡好了熱茶,給虞世學也添上一碗後,便退了出去。
“坐。”
“明相,屬下問幾個問題就走。”
薑雲逸坐在椅子上,饒有興趣地看著虞世學,問道:“問吧。”
“明相,恕屬下冒昧,這公有製果真能長久乎?”
聽到這個問題,薑雲逸會心一笑,反問道:“那你以為,是公有好?還是私有好?”
“當然是公有好,公有才公平,公平方為正道。”
虞世學毫不遲疑地迴答,這便跟階級立場有關了,平民一定要堅持公有製,不要被賣了還幫人數錢。
“既然你也知正道為何,走下去便是,怎地便動搖了呢?”
虞世學愕然了一下,旋即道:“屬下隻是擔心無法長久。”
薑雲逸道:“人亡政息,曆來是善政之墳墓。要跳出這個曆史周期律,就得建構一種信仰,一種公有製為主體的信仰,使之深入人心,並成為朝廷意識形態不可動搖之基石,再培養一批心存正道之後繼者,使之代代相傳,如是而已。”
虞世學恍然,原來大一統的意識形態體係不隻是維護大一統這一個支柱,堅持公有製為主體也要寫進去?
草灰蛇線,伏延千裏。
隻要明相不說,這誰能想得到呢?待條件成熟的那一天,忽然騰空而起,屆時還有誰能阻擋呢?
如果公有製深入人心,與忠孝禮義廉恥一並融入意識形態,至少再也無人敢嘴上否定之,後世心存正義之人也能據此與小人鬥爭。
就算不完美,但至少真正具備了長久的可能。
“明相,這公有製為主體,是要占幾成份子?”
“所謂公有製為主體,可以做多種理解,保底理解是‘公有製主導’社會經濟秩序,就像是投總,朝廷隻占三成,但主導權在朝廷。
在當前曆史條件下,消滅私有製是不可能的,興許幾千年都辦不到,所以務必不可盲目躁進,敗壞大局。
我們既要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又不可能消滅私有製,那麽確定公私邊界就是最緊要之事,這需要長時間摸索和社會各階級的不斷磨合。
關係民生之必需的,如糧食、生活燃料、住宅、醫療以及教育等,要通過朝廷公有,來防止私有侵害基礎民生,導致社會動蕩;
關係社稷穩定的職能產業,如銀行金融業、宣傳出版業等,要通過朝廷公有,來防範私有力量侵蝕朝廷執政主權,從而動搖社稷;
關係社稷發展的支柱實體產業,如造船、軍械等重工業的關鍵部分,通過公有來確保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方向不被私有力量操控。
剩下的,才能交給私有去激發社會活力。”
虞世學細細品味,緊蹙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他又問道:“郵政、建築是民生之必須麽?”
薑雲逸笑著搖頭:“不是,包括投總除石炭外的所有產業在內,都不是必須公有的。隻不過這一塊眼下是空白,所以朝廷就先占著了,給底層老百姓找口飯吃,也順便充實一下國庫。
這幾家現有的產業,以後如果經營得好,就繼續留著。若是經營不善,入不敷出,賣了也無妨。”
虞世學微微頷首,又問道:“公田如果隻收兩成賦,如何能穩定糧價?”
薑雲逸道:“朝廷要結合實際情況,製定糧食交易指導價,官倉以指導價從老百姓手裏買糧食。隻有農民賣了糧食有了錢,才能改善生活,從而促進其他產業發展。”
虞世學躬身一揖到地後,便告辭離去。
昨夜那一場,被王興平吐槽得心神搖曳,夜不能寐。
今日這半刻鍾,便重新堅定了道心。
任憑前路坎坷,我心再無惶惑!
打發走了虞世學,韓天養這才進來匯報昨夜的消息。
“明相,荊大人來信求教吳郡全盤規劃。”
薑雲逸會心一笑,道:“這麽快就沉不住氣了?還以為他至少要自己試一試、吃了虧才會來問呢。
算了,國之大事,拖著也不好。你告訴他,解決吳郡問題的鑰匙隻在吳郡人的手中。
如果他自己就能把吳郡的老百姓發動好,自是可以全盤吃下。可若是差強人意,便還是要依靠當地勢力的。
吳郡經此一亂,不肯附逆的士人,政治上是可靠的,適度讓利是題中應有之義。
至於如何讓利,直接割肉也好,叫他們在公有體係中獲得更多利益也罷,他自己看著辦就好,我也不了解吳郡當地社情民情,給不出更具體的建議。
至於吳郡全盤規劃,要等江東穩定下來,各方協商一致後才能定。”
韓天養拿著炭筆,在麻紙上飛速記錄要點,心中思索,這是給了荊無病極大的自主性,而各方的政治壓力都被明相一力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