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丈夫當如是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鎮北關更名為友誼關。”
“北伐總公司更名為北方投資與貿易總公司。”
“叫大周日報組織係列報道,加大力度宣揚兩國友好論,這十六字方針要放在醒目的位置,以後要時常提及,一定要叫人入耳入心入腦,具體叫張自在看著辦。”
韓天養接過明相遞過來的條子一掃,隻見上麵十六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長期穩定、麵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麵合作!
這是要全麵緩和與北燕的關係麽?韓天養也隻能如此琢磨著。
“大周日報再登一條科舉通知,下屆科舉允許境外士子參加,大周朝廷將根據報名情況靈活設置分考場,境外士子按照五十比一的比例單列錄取名額,報名截止日期為戊戌年春分。
大周朝廷鄭重承諾不安排境外進士從事危害故鄉之職司,並真切希望各友好鄰邦加大對人才的重視力度,盡快破除選賢與能的體製機製桎梏,以因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韓天養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是陛下同意了的。”
韓天養更驚了,陛下,這麽沒有原則的麽?明相說什麽就是什麽?
那見鬼的科舉已經夠要命了,真真是百裏挑一,結果還要跟境外的士子爭?肯定不能算完吧?
“等趙相迴來,就盡快把太學立起來,這樣他們就該挖空心思往太學裏鑽了。”
韓天養一愕,這是不是...太那啥了?
“這篇文章,發在下期大周日報上。”
韓天養接過麻紙,掃了一眼,便立刻被上麵的內容吸引了。
“迴去慢慢看。”
韓天養被提醒了一句,登時有些訕訕,趕緊行禮退了出去。
退出公廨,韓天養迫不及待繼續閱讀那張麻紙,整個世界都仿佛豁然開朗起來了一般。
麻紙第一行上書三個大字:論階級!
短短幾百個字,韓天養反複讀了三遍,豁然開朗過後,卻是無盡的沉默。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擺在麵前:
我,屬於什麽階級?
韓天養壓下複雜的心緒,盡職盡責地來到宋相公廨,匯報了來年二月初一大朝會的事。
“天養啊,別急著走。”
宋九齡聽完大朝會的事後,果然沒有太大反應,反而頗為熱情地招唿韓天養坐下說話。
韓天養並不太意外,長輩拉著晚輩說幾句體己話,籠絡人心也好,賣人情也罷,都是尋常。
“做這中書舍人壓力大吧?”
韓天養虛坐在椅子上,規規矩矩地道:“壓力雖大,卻也大開眼界。”
宋九齡聞言微微一歎道:“世家未來的希望可都在你和無缺東林幾個身上了。”
韓天養微微一驚,卻也隻是道:“不敢當宋相謬讚。”
宋九齡見這小子看著穩重,實則滑不留手,問他立場,卻裝糊塗,卻也不生氣,反倒更感興趣了,道:
“你莫要誤會,眼下局麵是我們這些老骨頭無能,怪不到小輩頭上。隻望你日後能守住世家的子孫根,莫要叫人給斷子絕孫了。”
宋相竟然如此不要臉麵地自我貶低,叫韓天養大吃一驚,趕緊起身行禮:
“世伯祖乃我世家中流砥柱,天養終究是世家子,為世家存續出力乃是本分。”
宋九齡這才滿意地微微頷首道:“入閣一事,便是那小子不作梗,陛下也不會允許我世家公侯再出一位相國,所以此事從一開始就是白忙活。”
韓天養登時恍然,隻聽聞明相出手打擊大司農打擊祖父,竟是忽略了最關鍵的因素,實在是政治幼稚了。
“你祖父從來都是最看得清形勢的,日後朝局縱有波瀾,當也能平穩度過。
去吧,在其位謀其政,安心做事便好。”
韓天養行禮後退出公廨,許多事情茅塞頓開,一些不相幹的事情也串了起來。
祖父便是眼饞相位,也自知不可能,所以一開始就做好了退而求其次的打算。
而他親爹韓慶祥正卡在千石的天塹上,結果明相直接抬舉了他這個孫子輩,叫祖父的謀劃功虧一簣。
既然皇帝肯定不能同意第三位公侯入閣,那明相為何要平白做這惡人?
韓天養不由想起了北海郡,登時若有所思。
兩千石的高位再也不是從前那般公侯勾兌一番再跟皇帝討價還價。
以後怕是都要跟明相討價還價,肯定要拿出於朝廷有益的東西來才能許你跨天塹。
所以,這次韓氏肯定也要大出血才行。
但是,宋相跟他說這些做甚?
便是要勾兌,也該找他祖父才是?
旋即,他又悚然一驚?
宋公竟是希望祖父接替他入閣?!
最看得清形勢,所以最不容易犯錯,最穩當?這是為世子找可靠的後台?
宋衛鐵盟多年,他宋九齡必須無條件支持衛國公。所以,不好直接找韓國公勾兌,卻借機通過他來傳話。
想清楚前因後果,韓天養不由暗暗感歎,這官場裏的彎彎繞實在是太多了,自己要學得東西太多了。
又去通報了李相來年大朝會的事,李相竟也額外勉勵了他幾句,雖未拉攏,卻也相當給麵子了。
這顯然不是韓國公嫡長孫的體麵,而是代行中書舍人事的加成。
明相可是隻有一位中書舍人,若他能穩住這第二位,或者荊無病外放後接任,前景立刻要敞亮許多。
壓下紛亂的思緒,韓天養走出內閣,也沒叫馬車,沐浴在冬日的暖陽下,迴想起這些時日的事情,竟生出幾分不真實感。
旋即,他又有了更多明悟。
若是往年,他毫無疑問要以宋相為榜樣,如今卻是覺得,這滿朝公卿,又有哪個可以與明相比肩?
尋常朝官都沉溺於勾心鬥角、利益勾兌,而明相卻是實打實地在做大事。
格局,完全不同。
不似人間客,應是謫仙人。
大丈夫當如是!
“北伐總公司更名為北方投資與貿易總公司。”
“叫大周日報組織係列報道,加大力度宣揚兩國友好論,這十六字方針要放在醒目的位置,以後要時常提及,一定要叫人入耳入心入腦,具體叫張自在看著辦。”
韓天養接過明相遞過來的條子一掃,隻見上麵十六個龍飛鳳舞的大字:
長期穩定、麵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麵合作!
這是要全麵緩和與北燕的關係麽?韓天養也隻能如此琢磨著。
“大周日報再登一條科舉通知,下屆科舉允許境外士子參加,大周朝廷將根據報名情況靈活設置分考場,境外士子按照五十比一的比例單列錄取名額,報名截止日期為戊戌年春分。
大周朝廷鄭重承諾不安排境外進士從事危害故鄉之職司,並真切希望各友好鄰邦加大對人才的重視力度,盡快破除選賢與能的體製機製桎梏,以因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韓天養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是陛下同意了的。”
韓天養更驚了,陛下,這麽沒有原則的麽?明相說什麽就是什麽?
那見鬼的科舉已經夠要命了,真真是百裏挑一,結果還要跟境外的士子爭?肯定不能算完吧?
“等趙相迴來,就盡快把太學立起來,這樣他們就該挖空心思往太學裏鑽了。”
韓天養一愕,這是不是...太那啥了?
“這篇文章,發在下期大周日報上。”
韓天養接過麻紙,掃了一眼,便立刻被上麵的內容吸引了。
“迴去慢慢看。”
韓天養被提醒了一句,登時有些訕訕,趕緊行禮退了出去。
退出公廨,韓天養迫不及待繼續閱讀那張麻紙,整個世界都仿佛豁然開朗起來了一般。
麻紙第一行上書三個大字:論階級!
短短幾百個字,韓天養反複讀了三遍,豁然開朗過後,卻是無盡的沉默。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擺在麵前:
我,屬於什麽階級?
韓天養壓下複雜的心緒,盡職盡責地來到宋相公廨,匯報了來年二月初一大朝會的事。
“天養啊,別急著走。”
宋九齡聽完大朝會的事後,果然沒有太大反應,反而頗為熱情地招唿韓天養坐下說話。
韓天養並不太意外,長輩拉著晚輩說幾句體己話,籠絡人心也好,賣人情也罷,都是尋常。
“做這中書舍人壓力大吧?”
韓天養虛坐在椅子上,規規矩矩地道:“壓力雖大,卻也大開眼界。”
宋九齡聞言微微一歎道:“世家未來的希望可都在你和無缺東林幾個身上了。”
韓天養微微一驚,卻也隻是道:“不敢當宋相謬讚。”
宋九齡見這小子看著穩重,實則滑不留手,問他立場,卻裝糊塗,卻也不生氣,反倒更感興趣了,道:
“你莫要誤會,眼下局麵是我們這些老骨頭無能,怪不到小輩頭上。隻望你日後能守住世家的子孫根,莫要叫人給斷子絕孫了。”
宋相竟然如此不要臉麵地自我貶低,叫韓天養大吃一驚,趕緊起身行禮:
“世伯祖乃我世家中流砥柱,天養終究是世家子,為世家存續出力乃是本分。”
宋九齡這才滿意地微微頷首道:“入閣一事,便是那小子不作梗,陛下也不會允許我世家公侯再出一位相國,所以此事從一開始就是白忙活。”
韓天養登時恍然,隻聽聞明相出手打擊大司農打擊祖父,竟是忽略了最關鍵的因素,實在是政治幼稚了。
“你祖父從來都是最看得清形勢的,日後朝局縱有波瀾,當也能平穩度過。
去吧,在其位謀其政,安心做事便好。”
韓天養行禮後退出公廨,許多事情茅塞頓開,一些不相幹的事情也串了起來。
祖父便是眼饞相位,也自知不可能,所以一開始就做好了退而求其次的打算。
而他親爹韓慶祥正卡在千石的天塹上,結果明相直接抬舉了他這個孫子輩,叫祖父的謀劃功虧一簣。
既然皇帝肯定不能同意第三位公侯入閣,那明相為何要平白做這惡人?
韓天養不由想起了北海郡,登時若有所思。
兩千石的高位再也不是從前那般公侯勾兌一番再跟皇帝討價還價。
以後怕是都要跟明相討價還價,肯定要拿出於朝廷有益的東西來才能許你跨天塹。
所以,這次韓氏肯定也要大出血才行。
但是,宋相跟他說這些做甚?
便是要勾兌,也該找他祖父才是?
旋即,他又悚然一驚?
宋公竟是希望祖父接替他入閣?!
最看得清形勢,所以最不容易犯錯,最穩當?這是為世子找可靠的後台?
宋衛鐵盟多年,他宋九齡必須無條件支持衛國公。所以,不好直接找韓國公勾兌,卻借機通過他來傳話。
想清楚前因後果,韓天養不由暗暗感歎,這官場裏的彎彎繞實在是太多了,自己要學得東西太多了。
又去通報了李相來年大朝會的事,李相竟也額外勉勵了他幾句,雖未拉攏,卻也相當給麵子了。
這顯然不是韓國公嫡長孫的體麵,而是代行中書舍人事的加成。
明相可是隻有一位中書舍人,若他能穩住這第二位,或者荊無病外放後接任,前景立刻要敞亮許多。
壓下紛亂的思緒,韓天養走出內閣,也沒叫馬車,沐浴在冬日的暖陽下,迴想起這些時日的事情,竟生出幾分不真實感。
旋即,他又有了更多明悟。
若是往年,他毫無疑問要以宋相為榜樣,如今卻是覺得,這滿朝公卿,又有哪個可以與明相比肩?
尋常朝官都沉溺於勾心鬥角、利益勾兌,而明相卻是實打實地在做大事。
格局,完全不同。
不似人間客,應是謫仙人。
大丈夫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