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敵不在外,必在其內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盤活天下一盤棋、周燕合流、重建西域都護府、徹底解決財政危機、水師初成具備近海防衛能力,等等,這些要盡可能在第一個十年內完成。”
聽他如此說法,眾人皆是微微有些吃驚,這是不是太心急了些?
“第二步,推動東亞一體化,三韓、東瀛、琉球、安南等已經接受大周文化熏陶之藩國,通過軍事一體、文化人才一體、經濟產業一體、金融一體等全麵一體化,完成大周對藩國絕對支配。
這是第二個十年要完成的布局,這一階段最核心的是大周水師至少在東亞海域能與西洋人勢均力敵。”
姬無殤望著天下萬國圖,忽地問道:“全部姓周不好麽?”
皇帝顯然是想如吞燕一般強行吞下這些藩國。
薑雲逸卻早有準備,當即解釋道:“陛下,若無外敵,花個二三百年時間完成同化倒也可行,但世界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開始,我大周沒有這樣的精力和外部環境去專心消化他們。
隻一個燕國就需要用心消化五十年,何況西域都護府那裏漢胡混雜,也要牽扯極大的精力。這些傳統藩國由來已久,已經初具國族認同,強行兼並會消耗太多國力,反倒會阻滯大周走向世界的腳步。”
一言以蔽之,時不我待,劃不來。
宋九齡忽然插口道:“何為人才一體化?”
薑雲逸坦然道:“叫藩國的優秀人才以來大周發展為榮,藩國的精英要來大周接受係統的教育。”
宋九齡印證了心中猜測,臉色不太好看,放開科舉之後,世家已經要麵對巨大衝擊,如果周邊藩國的人也來,壓力翻倍。
但是皇帝對此毫無反應,就算全天下的人傑都跑來大周他也不會反對。
姬無殤微微頷首,又問道:“朕的兒子你打算安排到哪裏去?”
薑雲逸當即指著地圖道:“陛下,大周文化是極為深刻的,似三韓、東瀛、安南、琉球等深度采納大周製度的藩國已經生發出了國族認同,不僅不適宜兼並,也不適合封建。
反倒是那些受到大周一定影響,但未采納大周製度,甚至尚未立國的地方,沒有形成國族認同,最是適合封建。其中大半已經被西洋人殖民,我大周可以以拯救者的姿態驅逐西洋人,適度實施善政。
但至少十年內大周不具備下南洋的實力,是以,短期內隻能走陸路。
西進和南下,去夷播海以西,交州之南、安南之西封建。”
宋九齡沉聲道:“你竟要皇子們都去這些苦寒不毛之地?”
薑雲逸淡然道:“不想去可以不去,朝廷與藩王雙向選擇,過於平庸的,朝廷也不能拿錢打水漂。
畢竟海外封建乃是史無前例的,難度可想而知。沒有強大的國力和完備的策略支撐,很快就要被土著打迴來。
老九肯定是能豁得出去的,到時候河內侯家可以在海外尋求利益。”
二皇子如果不敢去,宋家就很難攫取到大的海外利益。
宋九齡聞言臉一黑,這豎子竟如此明晃晃地威逼利誘,豈有此理?
姬無殤沉聲道:“他們姓姬,為大周奉獻乃是本分。”
皇帝一錘定音,宋九齡也不好再說什麽。
叫皇子們去這些不毛之地,與發配無異,死在那裏都是尋常。但隻要此舉對大周有益,其他不在皇帝考慮之列。
何況,不想當豬的藩王肯定有人能豁得出去,在大周境內與境外得到的權柄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薑雲逸接著補充道:“當前大周國力有限,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藩王才能有更好的去處。
譬如呂宋諸島,那裏也有一些周人南渡,基礎較好,應當能建立較為穩固的藩國。
再者爪哇諸島,控扼馬六甲海峽咽喉要塞,不僅要封建藩國,還得牢牢鎖死大周南大門,任何情況下皆不能放棄。
北方草原、冰原、夷播海以東、吐蕃都要納入大周掌控。
大周以東以南以西,共同構成大中華文化圈。這是未來大周立足世界的基本盤,必須用心經營好,這一塊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染指。現在的西洋人,都要清理出去,不服王化的土著逐一馴服。
以後這些藩國的統治者,都要接受大周皇帝的冊封才能具備合法性。
這是第三個十年需要完成的曆史任務。”
一言以蔽之,要趁著當前還能動刀的曆史機遇期,把家門口清掃幹淨,省得以後投鼠忌器。
“第四步,以大中華文化圈為根基,西進兵出馬六甲,一路向西,直達波斯、昆侖洲,陸路齊頭並進,水陸夾擊完成對歐羅巴大陸以東區域的基本控製;
南下,直達大洋洲大陸;
東向,越過萬裏大洋,抵達新大陸。
這些區域,以扶持當地土著反抗西洋人荼毒為基本策略,以置換當地資源服務大中華文化圈發展為利益導向。一旦事有不諧,便從容退守大中華文化圈。”
姬十三終於忍不住問道:“西洋人可以來我大周,我大周便去不得西洋麽?”
薑雲逸解釋道:“殿下,遣水師去宣揚國威肯定是可以的,但不宜占據那裏的土地。
帝國之崩潰,於其內,往往歸因於分配不公,叫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於其外,則在於過度伸張,超出帝國最基本的盤子所能支撐的限度。
大周基本盤雖大,但國力終究是有限的,吃得太多會撐到的。隨著產業的變革,尤其是教育的普及,各地民族意識會逐漸蘇醒。
大西洋兩岸的地都留給歐羅巴去禍禍,咱們隻要稍稍分一杯羹即可。
留著歐羅巴,才能襯托出大周的良善,若是沒有歐羅巴,大周便是眾矢之的,必定烽煙四起。
大中華圈才是大周立足世界的基本盤,是必須鞏固好的,隻要牢牢守好這個基本盤,至少三五百年強盛是沒有問題的。
便是大周國勢如日中天,果真一統寰宇,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要給子孫留下基業,也要給子孫留下壓力。
如果什麽都想要,注定什麽都得不到。我們如果把什麽都辦了,其實就相當於什麽也沒辦。敵不在外,必在其內。”
姬十三有些無奈和乏力,這見識上的差距竟能上升到天理的高度麽?
姬無殤神色不善地瞪了這小子一眼,這小子說話一貫的不中聽,竟敢直接否定曆代帝王孜孜不倦追求的萬世基業。
姬無殤又看向李鎮元,問道:“李相,平定江東需得多少兵馬?”
聽薑雲逸吹完牛,眾人再次迴歸現實。
聽他如此說法,眾人皆是微微有些吃驚,這是不是太心急了些?
“第二步,推動東亞一體化,三韓、東瀛、琉球、安南等已經接受大周文化熏陶之藩國,通過軍事一體、文化人才一體、經濟產業一體、金融一體等全麵一體化,完成大周對藩國絕對支配。
這是第二個十年要完成的布局,這一階段最核心的是大周水師至少在東亞海域能與西洋人勢均力敵。”
姬無殤望著天下萬國圖,忽地問道:“全部姓周不好麽?”
皇帝顯然是想如吞燕一般強行吞下這些藩國。
薑雲逸卻早有準備,當即解釋道:“陛下,若無外敵,花個二三百年時間完成同化倒也可行,但世界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已經開始,我大周沒有這樣的精力和外部環境去專心消化他們。
隻一個燕國就需要用心消化五十年,何況西域都護府那裏漢胡混雜,也要牽扯極大的精力。這些傳統藩國由來已久,已經初具國族認同,強行兼並會消耗太多國力,反倒會阻滯大周走向世界的腳步。”
一言以蔽之,時不我待,劃不來。
宋九齡忽然插口道:“何為人才一體化?”
薑雲逸坦然道:“叫藩國的優秀人才以來大周發展為榮,藩國的精英要來大周接受係統的教育。”
宋九齡印證了心中猜測,臉色不太好看,放開科舉之後,世家已經要麵對巨大衝擊,如果周邊藩國的人也來,壓力翻倍。
但是皇帝對此毫無反應,就算全天下的人傑都跑來大周他也不會反對。
姬無殤微微頷首,又問道:“朕的兒子你打算安排到哪裏去?”
薑雲逸當即指著地圖道:“陛下,大周文化是極為深刻的,似三韓、東瀛、安南、琉球等深度采納大周製度的藩國已經生發出了國族認同,不僅不適宜兼並,也不適合封建。
反倒是那些受到大周一定影響,但未采納大周製度,甚至尚未立國的地方,沒有形成國族認同,最是適合封建。其中大半已經被西洋人殖民,我大周可以以拯救者的姿態驅逐西洋人,適度實施善政。
但至少十年內大周不具備下南洋的實力,是以,短期內隻能走陸路。
西進和南下,去夷播海以西,交州之南、安南之西封建。”
宋九齡沉聲道:“你竟要皇子們都去這些苦寒不毛之地?”
薑雲逸淡然道:“不想去可以不去,朝廷與藩王雙向選擇,過於平庸的,朝廷也不能拿錢打水漂。
畢竟海外封建乃是史無前例的,難度可想而知。沒有強大的國力和完備的策略支撐,很快就要被土著打迴來。
老九肯定是能豁得出去的,到時候河內侯家可以在海外尋求利益。”
二皇子如果不敢去,宋家就很難攫取到大的海外利益。
宋九齡聞言臉一黑,這豎子竟如此明晃晃地威逼利誘,豈有此理?
姬無殤沉聲道:“他們姓姬,為大周奉獻乃是本分。”
皇帝一錘定音,宋九齡也不好再說什麽。
叫皇子們去這些不毛之地,與發配無異,死在那裏都是尋常。但隻要此舉對大周有益,其他不在皇帝考慮之列。
何況,不想當豬的藩王肯定有人能豁得出去,在大周境內與境外得到的權柄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薑雲逸接著補充道:“當前大周國力有限,十年甚至二十年後的藩王才能有更好的去處。
譬如呂宋諸島,那裏也有一些周人南渡,基礎較好,應當能建立較為穩固的藩國。
再者爪哇諸島,控扼馬六甲海峽咽喉要塞,不僅要封建藩國,還得牢牢鎖死大周南大門,任何情況下皆不能放棄。
北方草原、冰原、夷播海以東、吐蕃都要納入大周掌控。
大周以東以南以西,共同構成大中華文化圈。這是未來大周立足世界的基本盤,必須用心經營好,這一塊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染指。現在的西洋人,都要清理出去,不服王化的土著逐一馴服。
以後這些藩國的統治者,都要接受大周皇帝的冊封才能具備合法性。
這是第三個十年需要完成的曆史任務。”
一言以蔽之,要趁著當前還能動刀的曆史機遇期,把家門口清掃幹淨,省得以後投鼠忌器。
“第四步,以大中華文化圈為根基,西進兵出馬六甲,一路向西,直達波斯、昆侖洲,陸路齊頭並進,水陸夾擊完成對歐羅巴大陸以東區域的基本控製;
南下,直達大洋洲大陸;
東向,越過萬裏大洋,抵達新大陸。
這些區域,以扶持當地土著反抗西洋人荼毒為基本策略,以置換當地資源服務大中華文化圈發展為利益導向。一旦事有不諧,便從容退守大中華文化圈。”
姬十三終於忍不住問道:“西洋人可以來我大周,我大周便去不得西洋麽?”
薑雲逸解釋道:“殿下,遣水師去宣揚國威肯定是可以的,但不宜占據那裏的土地。
帝國之崩潰,於其內,往往歸因於分配不公,叫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於其外,則在於過度伸張,超出帝國最基本的盤子所能支撐的限度。
大周基本盤雖大,但國力終究是有限的,吃得太多會撐到的。隨著產業的變革,尤其是教育的普及,各地民族意識會逐漸蘇醒。
大西洋兩岸的地都留給歐羅巴去禍禍,咱們隻要稍稍分一杯羹即可。
留著歐羅巴,才能襯托出大周的良善,若是沒有歐羅巴,大周便是眾矢之的,必定烽煙四起。
大中華圈才是大周立足世界的基本盤,是必須鞏固好的,隻要牢牢守好這個基本盤,至少三五百年強盛是沒有問題的。
便是大周國勢如日中天,果真一統寰宇,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罷了。要給子孫留下基業,也要給子孫留下壓力。
如果什麽都想要,注定什麽都得不到。我們如果把什麽都辦了,其實就相當於什麽也沒辦。敵不在外,必在其內。”
姬十三有些無奈和乏力,這見識上的差距竟能上升到天理的高度麽?
姬無殤神色不善地瞪了這小子一眼,這小子說話一貫的不中聽,竟敢直接否定曆代帝王孜孜不倦追求的萬世基業。
姬無殤又看向李鎮元,問道:“李相,平定江東需得多少兵馬?”
聽薑雲逸吹完牛,眾人再次迴歸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