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步青雲急眼了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興平再次愕然,這個看法再次刷新了他的三觀,他驚疑不定地問道:“明相果真要叫天下人人讀書?這天下哪裏供養得起如此多的讀書人?”
虞世學從容道:“這自然不是一日之功,但總要有人去做不是麽?便是不能皓首窮經,能識文斷字、粗通術算也是極好的不是麽?”
王興平還是不死心,道:“世學兄,不是我說,我來你這裏幾次,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哪裏能有那個定性靜心讀書?況且這個年紀都不小了,啟蒙都稍顯晚了些不是?”
虞世學道:“眼下當然不可能人人都讀書,隻是從貧寒之子中遴選佼佼者罷了。再過三兩月,便把少學建起來,叫殷實之家的子弟和貧寒之家的佼佼者先讀書。”
王興平狐疑地問道:“明相已經許你了?”
虞世學搖搖頭:“明相給了三千石糧食,這石炭場的石炭任我取用,眼下已經有近千半大孩子在磕石炭球,每人每日大致能出貨一百五十至二百顆炭球。”
王興平經常去洛東新區培訓,在術算上下了極多功夫,掐指一算便倒吸一口涼氣:
“這般揩投總的油水,公卿們就沒有意見?”
虞世學笑道:“投總在城南碼頭建了好幾座石炭場,這隻是其中之一,這千餘孩子發賣的石炭球僅半成多點罷了,公卿們哪會因為這點小事和明相為難?”
王興平感覺牙花子有些疼,忍不住問道:“這生意這般火爆麽?”
虞世學細細算道:“冬日木炭本就緊俏,石炭比木炭便宜一倍還多,平替毫無懸念。洛都百萬人口,中下之戶每人每日至少一顆石炭球,大戶、衙署、商家燒炭遠不止這個數。
根據統計司估計,僅洛都一地石炭球巔峰出貨量應該在每日四百萬顆上下。聽說洛都方圓數百裏的大城都已經鋪開了攤子,投總這月的流水和盈利增幅應不會比上月低。”
王興平神色複雜,報紙他是每期都看的,先前投總流水盈利簡報他也看到了,當時已經震驚莫名,如果這月仍保持相同幅度上漲...
“興平兄,錢糧對明相來說從來就不是大問題,朝廷不依賴江東也能維持既定定局。如果如籌糧那般發行運河債券,你猜隻這中原地區會有多少人對明相有信心?
言盡於此,早做打算。”
王興平魂不守舍地辭別虞世學,登上馬車,木木地迴住處。
他是丹陽人,又客居洛都多年,對豫章的事情了解不多,但父親曾專門來信要他務必與虞世學交好。
虞世學上洛趕考時,他曾遵照父親吩咐宴請了此人一次,當時此人並未展露才華。待得其從五萬士子中脫穎而出,方知父親所言不虛。
今日再見,對方吐露許多心聲,雖不完全苟同,但方知此人才華絕對遠超同輩,怪不得能以平民之身躋身科舉一甲。
隻可惜,此人看起來是鐵了心跟明相走到底了,絕難真正籠絡。
……
正午時分,內閣。
薑雲逸剛下坊送溫暖歸來,剛進入內閣,一道還算熟悉的身影快步迎了上來。
“下官步青雲見過明相。”
薑雲逸詫異地問道:“何事如此心急?”
步青雲訥訥不敢言,隻是亦步亦趨地在身旁跟著。
上月北海郡守出缺後,他感覺整個人都要起空了,走路都帶風的,認真研究明相關於產業的一切言行。
這幾日,衛國公、博望侯兩位實權公侯忽然同時開始張羅北海投資公司的事情,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兩位大佬惦記上北海這塊風水寶地了。
博望侯家裏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去爭,但衛國公的世子可是已經做了四年多下郡守了。
眼瞅著剛聽牌的十三不靠就要被人家截胡,勢不如人的步青雲立時急眼了。
另一側的荊無病有些無奈,附耳稍稍解釋了幾句,薑雲逸微微愕然,旋即意味深長地道:“這麽快就想獨當一麵了?”
荊無病趕緊低頭,這事兒是張自在煽動的,還特意警告他不準打小報告。
薑雲逸側頭笑著看向一臉被人先入了洞房苦逼模樣的步青雲,感慨道:“沒辦法呀,人家帶資進組,朝廷財政吃緊,實難拒絕。”
步青雲花容失色,雙膝一軟,卻被一隻手扯住衣袖,隻能不尷不尬地重新站好,苦澀地道:“明相,下官無能...”
薑雲逸擺擺手,道:“你且先迴去,待本相統籌考量一番。”
步青雲未得準信,卻也不敢忤逆,隻能一臉愁苦地告辭離去。
進入公廨,早有人奉上內閣小廚專門齋的午餐。
“衛公世子比宋延慶如何?”
聽到明相果然如此問,早有腹案的荊無病解釋道:“明相,衛國公世子衛良棟,建元(上上代皇帝年號)三年生人,今年四十八歲,性格剛毅,頗有進取心。
曾任太尉府長史、洛東縣令,永興二十六年五月任廣陽郡守至今,頗有進取心,廣陽郡近年上計考功皆為甲等。”
薑雲逸心下了然,這種有誌謀取高位的公侯世子,一般都履曆幹淨漂亮,髒活自有旁人料理。
“無病,吃完飯後叫無缺調閱河北三州郡守履曆來,還有田景明的彈劾也一並整理送來。”
荊無病眼皮一抖,明相這是又動了騰籠換鳥的心思麽?
小憩之後,薑雲逸便看到了衛無缺送來的河北三州郡守履曆和田景明的彈劾文書。
官員履曆都是從潛龍衛抄錄來的,頗為簡略,但重要信息齊備。
田景明的彈劾文書隻有內閣成立以來的十六份,之前都是直接上報皇帝的,內閣並無備份。
薑雲逸掃了一遍衛良棟的履曆,挑不出什麽大毛病;又掃了一遍田景明的十六份彈劾文書,其中一份正是彈劾廣陽郡守衛良棟貪戀美色,上任四年,納了七房小妾。
一般來說,這種彈劾純屬沒事找事,也或許是田景明為了“雨露均沾”而故意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彈劾一下。薑雲逸也不可能因此找衛良棟的麻煩,於法無據。
薑雲逸放下衛良棟的材料,又粗略瀏覽了一遍河北三州其他郡守的履曆後,便喚來了荊無病。
虞世學從容道:“這自然不是一日之功,但總要有人去做不是麽?便是不能皓首窮經,能識文斷字、粗通術算也是極好的不是麽?”
王興平還是不死心,道:“世學兄,不是我說,我來你這裏幾次,那些窮人家的孩子哪裏能有那個定性靜心讀書?況且這個年紀都不小了,啟蒙都稍顯晚了些不是?”
虞世學道:“眼下當然不可能人人都讀書,隻是從貧寒之子中遴選佼佼者罷了。再過三兩月,便把少學建起來,叫殷實之家的子弟和貧寒之家的佼佼者先讀書。”
王興平狐疑地問道:“明相已經許你了?”
虞世學搖搖頭:“明相給了三千石糧食,這石炭場的石炭任我取用,眼下已經有近千半大孩子在磕石炭球,每人每日大致能出貨一百五十至二百顆炭球。”
王興平經常去洛東新區培訓,在術算上下了極多功夫,掐指一算便倒吸一口涼氣:
“這般揩投總的油水,公卿們就沒有意見?”
虞世學笑道:“投總在城南碼頭建了好幾座石炭場,這隻是其中之一,這千餘孩子發賣的石炭球僅半成多點罷了,公卿們哪會因為這點小事和明相為難?”
王興平感覺牙花子有些疼,忍不住問道:“這生意這般火爆麽?”
虞世學細細算道:“冬日木炭本就緊俏,石炭比木炭便宜一倍還多,平替毫無懸念。洛都百萬人口,中下之戶每人每日至少一顆石炭球,大戶、衙署、商家燒炭遠不止這個數。
根據統計司估計,僅洛都一地石炭球巔峰出貨量應該在每日四百萬顆上下。聽說洛都方圓數百裏的大城都已經鋪開了攤子,投總這月的流水和盈利增幅應不會比上月低。”
王興平神色複雜,報紙他是每期都看的,先前投總流水盈利簡報他也看到了,當時已經震驚莫名,如果這月仍保持相同幅度上漲...
“興平兄,錢糧對明相來說從來就不是大問題,朝廷不依賴江東也能維持既定定局。如果如籌糧那般發行運河債券,你猜隻這中原地區會有多少人對明相有信心?
言盡於此,早做打算。”
王興平魂不守舍地辭別虞世學,登上馬車,木木地迴住處。
他是丹陽人,又客居洛都多年,對豫章的事情了解不多,但父親曾專門來信要他務必與虞世學交好。
虞世學上洛趕考時,他曾遵照父親吩咐宴請了此人一次,當時此人並未展露才華。待得其從五萬士子中脫穎而出,方知父親所言不虛。
今日再見,對方吐露許多心聲,雖不完全苟同,但方知此人才華絕對遠超同輩,怪不得能以平民之身躋身科舉一甲。
隻可惜,此人看起來是鐵了心跟明相走到底了,絕難真正籠絡。
……
正午時分,內閣。
薑雲逸剛下坊送溫暖歸來,剛進入內閣,一道還算熟悉的身影快步迎了上來。
“下官步青雲見過明相。”
薑雲逸詫異地問道:“何事如此心急?”
步青雲訥訥不敢言,隻是亦步亦趨地在身旁跟著。
上月北海郡守出缺後,他感覺整個人都要起空了,走路都帶風的,認真研究明相關於產業的一切言行。
這幾日,衛國公、博望侯兩位實權公侯忽然同時開始張羅北海投資公司的事情,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兩位大佬惦記上北海這塊風水寶地了。
博望侯家裏還沒有合適的人選去爭,但衛國公的世子可是已經做了四年多下郡守了。
眼瞅著剛聽牌的十三不靠就要被人家截胡,勢不如人的步青雲立時急眼了。
另一側的荊無病有些無奈,附耳稍稍解釋了幾句,薑雲逸微微愕然,旋即意味深長地道:“這麽快就想獨當一麵了?”
荊無病趕緊低頭,這事兒是張自在煽動的,還特意警告他不準打小報告。
薑雲逸側頭笑著看向一臉被人先入了洞房苦逼模樣的步青雲,感慨道:“沒辦法呀,人家帶資進組,朝廷財政吃緊,實難拒絕。”
步青雲花容失色,雙膝一軟,卻被一隻手扯住衣袖,隻能不尷不尬地重新站好,苦澀地道:“明相,下官無能...”
薑雲逸擺擺手,道:“你且先迴去,待本相統籌考量一番。”
步青雲未得準信,卻也不敢忤逆,隻能一臉愁苦地告辭離去。
進入公廨,早有人奉上內閣小廚專門齋的午餐。
“衛公世子比宋延慶如何?”
聽到明相果然如此問,早有腹案的荊無病解釋道:“明相,衛國公世子衛良棟,建元(上上代皇帝年號)三年生人,今年四十八歲,性格剛毅,頗有進取心。
曾任太尉府長史、洛東縣令,永興二十六年五月任廣陽郡守至今,頗有進取心,廣陽郡近年上計考功皆為甲等。”
薑雲逸心下了然,這種有誌謀取高位的公侯世子,一般都履曆幹淨漂亮,髒活自有旁人料理。
“無病,吃完飯後叫無缺調閱河北三州郡守履曆來,還有田景明的彈劾也一並整理送來。”
荊無病眼皮一抖,明相這是又動了騰籠換鳥的心思麽?
小憩之後,薑雲逸便看到了衛無缺送來的河北三州郡守履曆和田景明的彈劾文書。
官員履曆都是從潛龍衛抄錄來的,頗為簡略,但重要信息齊備。
田景明的彈劾文書隻有內閣成立以來的十六份,之前都是直接上報皇帝的,內閣並無備份。
薑雲逸掃了一遍衛良棟的履曆,挑不出什麽大毛病;又掃了一遍田景明的十六份彈劾文書,其中一份正是彈劾廣陽郡守衛良棟貪戀美色,上任四年,納了七房小妾。
一般來說,這種彈劾純屬沒事找事,也或許是田景明為了“雨露均沾”而故意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彈劾一下。薑雲逸也不可能因此找衛良棟的麻煩,於法無據。
薑雲逸放下衛良棟的材料,又粗略瀏覽了一遍河北三州其他郡守的履曆後,便喚來了荊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