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周帝國投資總公司(貳)
大周神相:不信東風喚不迴 作者:南嶽大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國公詫異地問道:“你敢碰江東?”
薑雲逸丟下石灰筆,負手而立,麵容肅然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管是文的,還是武的,本公定要叫天下人都知曉這個道理,不允許例外。
自從運河交通斷絕後,江東之地聽調不聽宣已經多年,朝廷任命的郡守若是不合他們意,竟敢逼迴?巴蜀這些年也有樣學樣,簡直不像話。再不約束,怕不是要割據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心底一寒。這帽子扣得,委實大得嚇死個人。
“得中原者得天下,江東巴蜀反不了天的,是以本公要與諸位一同穩固中原,進而使朝廷徹底掌控天下。”
聽他說得如此豪邁,公侯們神色各異,有的不屑,有的若有所思,還有的悠然神往。
“便是你說的這事頗有前景,二三年內卻也起不了太大,眼下卻要逼著我等放棄諸多田地產出,劃不來。”
河內侯難得地放緩了語氣,說了句還算中肯的話,幾位公侯皆是看向薑雲逸,等他給個合理說法。
“諸位,興安以來,朝廷最高年財稅收入僅四十四萬萬錢,這與大周的資源稟賦完全不符。本公訂立的大周帝國第一個十年發展規劃三大目標之一便是使朝廷財政收入翻兩番。”
“翻兩番?你瘋了吧?”
公侯們聽到這個數字皆是震驚不已,十年翻兩番,這得闊到什麽程度?
薑雲逸神色玩味地審視著這些土鱉,笑道:“江東之地富庶甲天下,靠得可不是田畝,而是產業。實際上,江東的產業發展已經遙遙領先大周所有其他地方了。江東看似每年供應朝廷近半財賦,但決不是不能給更多,而是他們認為這些就足以打發洛都的叫花子了。”
此言一出,公侯們麵色俱黑,這說得是人話麽?
但一直以來,洛都的世家與江東的豪族互相看不起也是不爭的事實。
“今日諸位投入一萬萬錢,十年之後,這份子便是十萬萬錢也決計買不到。朝廷自會選派長於經營之人操持,諸位隻要投入錢財,然後坐等分紅便好。何況,朝廷也不可能獨占天下之利,諸位也可自行做些產業,兩條腿走路才更穩當不是?”
河東侯薛定貴不滿地道:“看你這架勢,朝廷是一個錢也不出,卻要占五成一的份子?”
薑雲逸笑道:“諸位不也一個錢沒出,卻要商家年年納貢麽?朝廷的招牌便值五成的份子,本公的謀劃占一分不過分吧?”
薛定貴登時臉一黑,悻悻不再爭辯。
衛忠先岔開話題,歎息道:“我等非是不想做產業,隻是哪有你這般巧思?又不能事事親力親為,就怕所托非人,平白瞎折騰。”
薑雲逸寬慰道:“隻要諸位狠得下心,優勝劣汰,便差不了的。如今大周商業方興未艾,真真是做什麽都容易的黃金時代,再過二三十年,天下商業格局形成,再想發力可就沒這般容易了。”
這話說得四公三侯各個凜然,今日這局,若是不入,日後定要後悔。隻是這般被這小子牽著鼻子走,心裏自是膈應萬分。
“諸位,朝廷規劃的可是兩大四小輕工業基地與河北重工業基地,前景可期。隻是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辦,辦成一件再辦另一件。要叫別人看到朝廷能辦成事,能辦成大事。隻要越來越多的人對朝廷有信心,朝廷就能辦成許多過去不敢想的大事。”
四公三侯皆不做聲了。
良久,卻聽衛國公道:“這個什麽總公司也歸你相府?”
薑雲逸意味深長地道:“這是朝廷公產,暫歸相府管轄,刨除經營成本、分紅及繼續投資所需外,盈餘上繳國庫,且各項產業納稅,具體稅率由司農寺厘定。”
幾位公侯皆是驚異地看向薑雲逸,完全沒料到他竟然如此大方。
衛忠先砸吧砸吧嘴:“你倒是大方。”
趙廣義蹙眉問道:“那個運河,不需要投資麽?”
公侯們皆是神色肅然,剛才沒提這茬,但如果不要總公司投資,錢又從何處來?
薑雲逸一字一頓、鏗鏘有力地解釋道:“利民渠乃朝廷公產,由朝廷獨資修建,建成後全權歸朝廷公有,這一點是不能有任何模糊之處的。”
聽他說得這般不留餘地,公侯們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是多大的野心?
衛忠先忍不住道:“這沒有大幾十萬萬錢修不得的吧?你上哪兒弄這許多錢?”
薑雲逸負手而立,從容地道:“天下承平二百年,自哀帝秉政以來,兩代明君奮發作為,天下其實是很有些積累的。諸位公侯地窖裏的錢,怕不是都生鏽了吧?這錢躺在地窖裏,就隻是破銅爛鐵。隻有叫它動起來,才能生生不息。本公會設法叫天下財富逐漸流通起來的。”
公侯們見他不肯細說,微微有些不滿,但更多是無奈。
薑雲逸見火候差不多了,立刻道:“諸位,未來十年,朝廷計劃將糧價壓到三四百錢一石,再不使之劇烈波動。產業越發展,地裏的產出將越來越有限,盡速轉移到產業上才是正經。”
衛忠先驚異地道:“怎地壓這般低?”
薑雲逸笑道:“糧價是一切物價的基石,糧價一漲,所有東西都要跟著漲。若要發展產業,糧價就必須壓低。若是去工坊做工掙不到果腹之糧,誰還願意去做?”
見公侯們徹底動搖,薑雲逸話鋒一轉,肅然道:“衛公,清查田畝可先從司棣兗州入手,一個郡一個縣地壓實了,爭取一次把中原田政徹底理順。三年,至多五年能把中原地區清查完,就算功德無量。
巴蜀江東且先叫他們再蠅營狗苟幾年,屆時本公會與他們好好算算舊賬。對抗朝廷這種事,絕對不是自罰三杯就能揭過去的。”
聽他說得凜然,公侯們皆是感覺背脊發涼。同時還有些幸災樂禍,江東巴蜀地方勢力他們也看不順眼許久了。
衛忠先又問道:“那三千萬畝公田,你打算從哪裏弄?”
幾位公侯皆是神色不善地看過來,三千萬畝啊,怕不是還要從他們身上割肉?
薑雲逸笑道:“初步計劃是公田以兩成田賦佃租給小農,可世代佃租,隻要不拋荒,朝廷不以任何理由收迴,此外再無其他任何稅賦。”
公侯們聞言登時倒吸一口涼氣,果真如此低,怕不是鄉間小民都願意將田畝投獻給朝廷?
衛忠先驚道:“果真如此,你就不怕地方上與你陽奉陰違?”
薑雲逸從容道:“所以要把產業做起來,叫地方上不要總盯著地裏那點產出。”
公侯們聞言皆是神色凝重,果真如此,怕不是以後全天下都要盯著產業的利?觀望的念頭怕是也持不得了吧?
宋國公問道:“那個什麽公司,如何算份子?”
薑雲逸早有準備,當即道:“大周帝國投資總公司擁有一萬股份子,每股作價十萬錢,自願認購。”
“真要一萬萬錢才能占一成份子?你胃口太大了吧?”
衛忠先當即不滿地抱怨道。
薑雲逸負手而立,意味深長地笑道:“這要看諸位對朝廷有沒有信心了。”
張朝天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你小子是想問對你有沒有信心吧?”
薑雲逸轉身揚長而去,隻留下一句:“舅老爺非要這樣想,小子也無話可說。”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薑雲逸丟下石灰筆,負手而立,麵容肅然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不管是文的,還是武的,本公定要叫天下人都知曉這個道理,不允許例外。
自從運河交通斷絕後,江東之地聽調不聽宣已經多年,朝廷任命的郡守若是不合他們意,竟敢逼迴?巴蜀這些年也有樣學樣,簡直不像話。再不約束,怕不是要割據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心底一寒。這帽子扣得,委實大得嚇死個人。
“得中原者得天下,江東巴蜀反不了天的,是以本公要與諸位一同穩固中原,進而使朝廷徹底掌控天下。”
聽他說得如此豪邁,公侯們神色各異,有的不屑,有的若有所思,還有的悠然神往。
“便是你說的這事頗有前景,二三年內卻也起不了太大,眼下卻要逼著我等放棄諸多田地產出,劃不來。”
河內侯難得地放緩了語氣,說了句還算中肯的話,幾位公侯皆是看向薑雲逸,等他給個合理說法。
“諸位,興安以來,朝廷最高年財稅收入僅四十四萬萬錢,這與大周的資源稟賦完全不符。本公訂立的大周帝國第一個十年發展規劃三大目標之一便是使朝廷財政收入翻兩番。”
“翻兩番?你瘋了吧?”
公侯們聽到這個數字皆是震驚不已,十年翻兩番,這得闊到什麽程度?
薑雲逸神色玩味地審視著這些土鱉,笑道:“江東之地富庶甲天下,靠得可不是田畝,而是產業。實際上,江東的產業發展已經遙遙領先大周所有其他地方了。江東看似每年供應朝廷近半財賦,但決不是不能給更多,而是他們認為這些就足以打發洛都的叫花子了。”
此言一出,公侯們麵色俱黑,這說得是人話麽?
但一直以來,洛都的世家與江東的豪族互相看不起也是不爭的事實。
“今日諸位投入一萬萬錢,十年之後,這份子便是十萬萬錢也決計買不到。朝廷自會選派長於經營之人操持,諸位隻要投入錢財,然後坐等分紅便好。何況,朝廷也不可能獨占天下之利,諸位也可自行做些產業,兩條腿走路才更穩當不是?”
河東侯薛定貴不滿地道:“看你這架勢,朝廷是一個錢也不出,卻要占五成一的份子?”
薑雲逸笑道:“諸位不也一個錢沒出,卻要商家年年納貢麽?朝廷的招牌便值五成的份子,本公的謀劃占一分不過分吧?”
薛定貴登時臉一黑,悻悻不再爭辯。
衛忠先岔開話題,歎息道:“我等非是不想做產業,隻是哪有你這般巧思?又不能事事親力親為,就怕所托非人,平白瞎折騰。”
薑雲逸寬慰道:“隻要諸位狠得下心,優勝劣汰,便差不了的。如今大周商業方興未艾,真真是做什麽都容易的黃金時代,再過二三十年,天下商業格局形成,再想發力可就沒這般容易了。”
這話說得四公三侯各個凜然,今日這局,若是不入,日後定要後悔。隻是這般被這小子牽著鼻子走,心裏自是膈應萬分。
“諸位,朝廷規劃的可是兩大四小輕工業基地與河北重工業基地,前景可期。隻是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辦,辦成一件再辦另一件。要叫別人看到朝廷能辦成事,能辦成大事。隻要越來越多的人對朝廷有信心,朝廷就能辦成許多過去不敢想的大事。”
四公三侯皆不做聲了。
良久,卻聽衛國公道:“這個什麽總公司也歸你相府?”
薑雲逸意味深長地道:“這是朝廷公產,暫歸相府管轄,刨除經營成本、分紅及繼續投資所需外,盈餘上繳國庫,且各項產業納稅,具體稅率由司農寺厘定。”
幾位公侯皆是驚異地看向薑雲逸,完全沒料到他竟然如此大方。
衛忠先砸吧砸吧嘴:“你倒是大方。”
趙廣義蹙眉問道:“那個運河,不需要投資麽?”
公侯們皆是神色肅然,剛才沒提這茬,但如果不要總公司投資,錢又從何處來?
薑雲逸一字一頓、鏗鏘有力地解釋道:“利民渠乃朝廷公產,由朝廷獨資修建,建成後全權歸朝廷公有,這一點是不能有任何模糊之處的。”
聽他說得這般不留餘地,公侯們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是多大的野心?
衛忠先忍不住道:“這沒有大幾十萬萬錢修不得的吧?你上哪兒弄這許多錢?”
薑雲逸負手而立,從容地道:“天下承平二百年,自哀帝秉政以來,兩代明君奮發作為,天下其實是很有些積累的。諸位公侯地窖裏的錢,怕不是都生鏽了吧?這錢躺在地窖裏,就隻是破銅爛鐵。隻有叫它動起來,才能生生不息。本公會設法叫天下財富逐漸流通起來的。”
公侯們見他不肯細說,微微有些不滿,但更多是無奈。
薑雲逸見火候差不多了,立刻道:“諸位,未來十年,朝廷計劃將糧價壓到三四百錢一石,再不使之劇烈波動。產業越發展,地裏的產出將越來越有限,盡速轉移到產業上才是正經。”
衛忠先驚異地道:“怎地壓這般低?”
薑雲逸笑道:“糧價是一切物價的基石,糧價一漲,所有東西都要跟著漲。若要發展產業,糧價就必須壓低。若是去工坊做工掙不到果腹之糧,誰還願意去做?”
見公侯們徹底動搖,薑雲逸話鋒一轉,肅然道:“衛公,清查田畝可先從司棣兗州入手,一個郡一個縣地壓實了,爭取一次把中原田政徹底理順。三年,至多五年能把中原地區清查完,就算功德無量。
巴蜀江東且先叫他們再蠅營狗苟幾年,屆時本公會與他們好好算算舊賬。對抗朝廷這種事,絕對不是自罰三杯就能揭過去的。”
聽他說得凜然,公侯們皆是感覺背脊發涼。同時還有些幸災樂禍,江東巴蜀地方勢力他們也看不順眼許久了。
衛忠先又問道:“那三千萬畝公田,你打算從哪裏弄?”
幾位公侯皆是神色不善地看過來,三千萬畝啊,怕不是還要從他們身上割肉?
薑雲逸笑道:“初步計劃是公田以兩成田賦佃租給小農,可世代佃租,隻要不拋荒,朝廷不以任何理由收迴,此外再無其他任何稅賦。”
公侯們聞言登時倒吸一口涼氣,果真如此低,怕不是鄉間小民都願意將田畝投獻給朝廷?
衛忠先驚道:“果真如此,你就不怕地方上與你陽奉陰違?”
薑雲逸從容道:“所以要把產業做起來,叫地方上不要總盯著地裏那點產出。”
公侯們聞言皆是神色凝重,果真如此,怕不是以後全天下都要盯著產業的利?觀望的念頭怕是也持不得了吧?
宋國公問道:“那個什麽公司,如何算份子?”
薑雲逸早有準備,當即道:“大周帝國投資總公司擁有一萬股份子,每股作價十萬錢,自願認購。”
“真要一萬萬錢才能占一成份子?你胃口太大了吧?”
衛忠先當即不滿地抱怨道。
薑雲逸負手而立,意味深長地笑道:“這要看諸位對朝廷有沒有信心了。”
張朝天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你小子是想問對你有沒有信心吧?”
薑雲逸轉身揚長而去,隻留下一句:“舅老爺非要這樣想,小子也無話可說。”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